所以,盡管慕容公子落魄了,盡管把阿碧寫成黃蓉樣聰明也並不希奇,但是她一定不會變成復仇的李秋水,哪怕是為了她的公子,她總是那樣仿佛用牛乳洗過的清麗,因為,在金先生心裏,已經註定了她就是那聽雨居的小阿碧,怎麽會捨得讓她給紅塵中這些亂絲纏繞呢?
能令金庸頓筆,還有沒有第二個人?
[完
?
2005-12-28 09:55:37
大 中 小
學生時代,薩曾經有機會和朋友前往甘肅麥積山一遊,經過張家川縣的時候,朋友說馬謖吃敗仗的地方就在附近,不禁興起,強拉硬拽叫著司機繞道,到了一次街亭.實地考察,趣味甚多,對馬謖的失敗也有了一些新的理解,特寫出來與朋友們分享.
先說說薩所見到的街亭的地形.
街亭小鎮千古不變,它本身並不在要道上,從街亭向東不到三公裏,就是險要的"五路總口".這是一條東北-西南走向,長約7,8公裏,寬約1.5公裏的穀道,南北方向是險峻的山峰,東西走向的清水河在這裏拐了個彎,基本流向沿著穀地東南邊緣遊走.西岸高於東岸.五,六條大道從東岸下遊經過橋樑,淩亂的匯聚在清水河西北方的穀地中,真正的總口,是沒有的.穀地西北側,是險峻的山地當地人稱為龍山.穀地東南,是無法逾越的秦嶺支脈.從西安到天水,必須通過這個穀地,沒有其他道路可走.
我們的汽車從東方來,基本是沿著魏軍的行軍路線前進,隻感到人在盆底前進的感覺.等這條穀道走了4/5,向右一轉,前方豁然開闊,遠處的街亭鎮已經隱隱可見,這時,路邊右麵,就是龍山的南麓,突兀升起一座險峻的高山,相對海拔在3,4百米,山頂平坦,隱隱有傲立不群的氣質.不用介紹,薩就斷定,這就是馬謖兵敗的孤山了.
果然,隨行的當地朋友指點我,這就是所謂的南山.
這就是第一個發現,南山,並非因在街亭道之南而得名,它在街亭道以北,因在龍山山脈最南端而得名.
某等下車,盤桓甚久,登山望街亭,我不禁感到馬謖選擇這裏屯兵還真是有他的道理.
?
2005-12-28 09:58:46
大 中 小
登南山臨風向北而望,隻覺周圍山川道路一覽無餘,如果把街亭看作一個整體,它的形象如同一柄摺扇,向左(東),河畔道路如絲絲脈絡,向右(西),清水河兩條支流匯入穀口形成一個小小的衝擊扇平原,街亭鎮(現屬秦安縣隴城鄉)就坐落在衝擊扇的西端,整個摺扇的扇柄則正在南山.所謂"憑高視下",並不是隨便說的,而表示它可以總攬全局.
馬謖不是帶兵的材料,薩從街亭回來,也覺得正是如此,但這並不是說他沒腦子,相反,覺得馬謖還相當聰明.
南山的地勢很有特點,當地又稱百畝塬,頂部是一個香蕉形的平台,實際麵積遠大於百畝,北,東,西三麵甚是陡峭,從上麵向下張望頭暈眼花,東南麵則是一個大約30度的斜坡,斜坡下寬上窄,頂部與平台相交之處形同月牙,某幾乎可以看出馬謖的心理了.如果魏軍從下麵向上仰攻,他們的隊伍在斜坡上就如同一個人胡同一樣,蜀軍在月牙形的稜線上可以居高臨下從三麵攻擊魏軍的整個隊伍,而魏軍隻有最前麵的不到50人可以投入戰鬥,這是一個非常利於防守的地形.同時如果魏軍後退,則根本沒有可以收束隊伍的空間.
而諸葛亮授意的五路總口下寨又怎樣呢? 向左望去,在7,8公裏長的穀地上,並沒有明確的"五路總口",地勢平坦.如果蜀軍在這裏與魏軍交戰,那將是一場血戰,這時,薩發現了馬謖的第一個失誤 -- 他肯定沒有到街亭以東看過地形!
原來,從山上向下望,與從東方入穀口看到的景物完全不同,西高東低的河岸,看起來成了一樣高的;地勢本來崎嶇不平,但是從山上看去卻是一馬平川! (薩不知道諸葛亮怎樣對街亭地勢進行的調查,因為薩的結論是如果按照諸葛亮的部署,蜀軍必定可以完成任務.--難道諸葛亮曾經遊歷過秦隴山地? 也許是羅貫中考察了街亭的地形後才給孔明的部署增加了大量細節.)
假如是魏延或馬岱這樣的宿將,會怎樣呢?一定會自驅前部,出穀口哨探吧.後來張頜攻擊馬謖的時候,就預先把馬謖全軍的部署搞了個明明白白... 薩猜想,馬謖從西麵率軍前來,一眼看到的就是這座醒目的的南山,此處適宜防守! 作為參謀出身的馬謖,這樣的軍事常識還是有的.隨後呢,肯定是率眾將上山,看地形嗎,這也很正常.一路上山,南山居高臨下的形勢一定越來越使他傾心.待到居高俯視,他肯定是想到了經常看的軍用地圖.從馬謖的生涯來看,他所短的是臨陣廝殺,長的是運籌謀劃,這幅一目了然的天然地圖一定讓馬謖產生了一些親切的感覺,他恐怕也要想,在這裏指揮作戰,不是和下棋一樣嗎?
他沒有想到,南山欺騙了他的眼睛.
?
2005-12-28 10:05:04
大 中 小
蜀軍兩位司令官的爭執應該就在南山頂部展開,結果當然是笨嘴拙腮的王平輸了.(某準備單獨寫一篇文章談蜀國降將和儒將的話題)馬謖和王平是截然相反的將領,諸葛亮在搭配他們時可謂煞費苦心.某以為,其中一個理由就是考慮到王平統帶的部隊 -- 無當飛軍.
無當飛軍是某極為欽佩的部隊,它的兵力大約3000,完全由南中少數民族組成,也就是那時的"滇軍".英勇善戰,尤其善於山地戰,史書中對飛軍戰士的評價是"視死如歸".這是諸葛亮開發西南的成果,也是蜀漢的王牌軍之一.無當飛軍一直戰鬥到蜀漢的最後,和兩倍於己的敵軍同歸於盡,連司令官張嶷也戰死沙場.
能令金庸頓筆,還有沒有第二個人?
[完
?
2005-12-28 09:55:37
大 中 小
學生時代,薩曾經有機會和朋友前往甘肅麥積山一遊,經過張家川縣的時候,朋友說馬謖吃敗仗的地方就在附近,不禁興起,強拉硬拽叫著司機繞道,到了一次街亭.實地考察,趣味甚多,對馬謖的失敗也有了一些新的理解,特寫出來與朋友們分享.
先說說薩所見到的街亭的地形.
街亭小鎮千古不變,它本身並不在要道上,從街亭向東不到三公裏,就是險要的"五路總口".這是一條東北-西南走向,長約7,8公裏,寬約1.5公裏的穀道,南北方向是險峻的山峰,東西走向的清水河在這裏拐了個彎,基本流向沿著穀地東南邊緣遊走.西岸高於東岸.五,六條大道從東岸下遊經過橋樑,淩亂的匯聚在清水河西北方的穀地中,真正的總口,是沒有的.穀地西北側,是險峻的山地當地人稱為龍山.穀地東南,是無法逾越的秦嶺支脈.從西安到天水,必須通過這個穀地,沒有其他道路可走.
我們的汽車從東方來,基本是沿著魏軍的行軍路線前進,隻感到人在盆底前進的感覺.等這條穀道走了4/5,向右一轉,前方豁然開闊,遠處的街亭鎮已經隱隱可見,這時,路邊右麵,就是龍山的南麓,突兀升起一座險峻的高山,相對海拔在3,4百米,山頂平坦,隱隱有傲立不群的氣質.不用介紹,薩就斷定,這就是馬謖兵敗的孤山了.
果然,隨行的當地朋友指點我,這就是所謂的南山.
這就是第一個發現,南山,並非因在街亭道之南而得名,它在街亭道以北,因在龍山山脈最南端而得名.
某等下車,盤桓甚久,登山望街亭,我不禁感到馬謖選擇這裏屯兵還真是有他的道理.
?
2005-12-28 09:58:46
大 中 小
登南山臨風向北而望,隻覺周圍山川道路一覽無餘,如果把街亭看作一個整體,它的形象如同一柄摺扇,向左(東),河畔道路如絲絲脈絡,向右(西),清水河兩條支流匯入穀口形成一個小小的衝擊扇平原,街亭鎮(現屬秦安縣隴城鄉)就坐落在衝擊扇的西端,整個摺扇的扇柄則正在南山.所謂"憑高視下",並不是隨便說的,而表示它可以總攬全局.
馬謖不是帶兵的材料,薩從街亭回來,也覺得正是如此,但這並不是說他沒腦子,相反,覺得馬謖還相當聰明.
南山的地勢很有特點,當地又稱百畝塬,頂部是一個香蕉形的平台,實際麵積遠大於百畝,北,東,西三麵甚是陡峭,從上麵向下張望頭暈眼花,東南麵則是一個大約30度的斜坡,斜坡下寬上窄,頂部與平台相交之處形同月牙,某幾乎可以看出馬謖的心理了.如果魏軍從下麵向上仰攻,他們的隊伍在斜坡上就如同一個人胡同一樣,蜀軍在月牙形的稜線上可以居高臨下從三麵攻擊魏軍的整個隊伍,而魏軍隻有最前麵的不到50人可以投入戰鬥,這是一個非常利於防守的地形.同時如果魏軍後退,則根本沒有可以收束隊伍的空間.
而諸葛亮授意的五路總口下寨又怎樣呢? 向左望去,在7,8公裏長的穀地上,並沒有明確的"五路總口",地勢平坦.如果蜀軍在這裏與魏軍交戰,那將是一場血戰,這時,薩發現了馬謖的第一個失誤 -- 他肯定沒有到街亭以東看過地形!
原來,從山上向下望,與從東方入穀口看到的景物完全不同,西高東低的河岸,看起來成了一樣高的;地勢本來崎嶇不平,但是從山上看去卻是一馬平川! (薩不知道諸葛亮怎樣對街亭地勢進行的調查,因為薩的結論是如果按照諸葛亮的部署,蜀軍必定可以完成任務.--難道諸葛亮曾經遊歷過秦隴山地? 也許是羅貫中考察了街亭的地形後才給孔明的部署增加了大量細節.)
假如是魏延或馬岱這樣的宿將,會怎樣呢?一定會自驅前部,出穀口哨探吧.後來張頜攻擊馬謖的時候,就預先把馬謖全軍的部署搞了個明明白白... 薩猜想,馬謖從西麵率軍前來,一眼看到的就是這座醒目的的南山,此處適宜防守! 作為參謀出身的馬謖,這樣的軍事常識還是有的.隨後呢,肯定是率眾將上山,看地形嗎,這也很正常.一路上山,南山居高臨下的形勢一定越來越使他傾心.待到居高俯視,他肯定是想到了經常看的軍用地圖.從馬謖的生涯來看,他所短的是臨陣廝殺,長的是運籌謀劃,這幅一目了然的天然地圖一定讓馬謖產生了一些親切的感覺,他恐怕也要想,在這裏指揮作戰,不是和下棋一樣嗎?
他沒有想到,南山欺騙了他的眼睛.
?
2005-12-28 10:05:04
大 中 小
蜀軍兩位司令官的爭執應該就在南山頂部展開,結果當然是笨嘴拙腮的王平輸了.(某準備單獨寫一篇文章談蜀國降將和儒將的話題)馬謖和王平是截然相反的將領,諸葛亮在搭配他們時可謂煞費苦心.某以為,其中一個理由就是考慮到王平統帶的部隊 -- 無當飛軍.
無當飛軍是某極為欽佩的部隊,它的兵力大約3000,完全由南中少數民族組成,也就是那時的"滇軍".英勇善戰,尤其善於山地戰,史書中對飛軍戰士的評價是"視死如歸".這是諸葛亮開發西南的成果,也是蜀漢的王牌軍之一.無當飛軍一直戰鬥到蜀漢的最後,和兩倍於己的敵軍同歸於盡,連司令官張嶷也戰死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