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返回目錄]下一頁
三人同治(2)
慈禧想把奕浯尤力中樞排擠出來的目的雖然沒有達到,但畢竟削掉了奕淶囊檎王名號。
奕淶比灰睬宄,這場風波名義上是兩宮發難,實際上是慈禧一個人在籌劃,缺乏主見的慈安不過是被慈禧利用。
在三巨頭的同盟中,別看慈安幾乎什麽都不插手,可誰能把她拉過去誰就占有優勢……奕洳喚隹到慈禧的勃勃野心,也發現了慈安的價值,他知道在今後三人同治的道路上,這類風波依舊會出現……自從留在京城同聯軍交涉,奕渚鴕丫目睹了洋槍洋炮的厲害,三四百人的軍隊就逼得天子出狩、就把皇家園林燒成一片廢墟,大清國要想不被魚肉,隻有走“自強”的路,以奕淶娜鮮兌簿褪槍郝蜓笄寡笈凇
雖然奕淶娜鮮痘瓜嗟狽羥常但同兩宮相比他在洋務方麵的經驗就算是豐富的。
而且在他的帶動下,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一批封疆大吏也都開始辦起了洋務,自19世紀60年代中葉以後以國防工業為領軍的涵蓋採礦、製造、航運、近代教育等方麵的洋務運動在中國崛起,江南製造局、福建造船廠、輪船招商局的建立以及向海外派遣留學生等措施,都使得晚清社會在悄然發生著變化……洋務與維新之間的差距其實就差那麽一步,用馮桂芬的話來說就是:“略仿西法”、“注重輿論”、“廢除科舉”、“改進教育”“加強地方自治”鼓勵讀書人“發表政見”。
然而當時所有辦洋務的人,都沒能意識到與之相關的“西法”。
別說兩宮皇太後,就是熱衷辦洋務的奕湟裁揮鋅綣這一步。
退一萬步說,即使恭親王能跨過這一步,兩宮皇太後也不會對製約君權的“西法”認可。
維持三巨頭共治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問題是慈禧的權欲太強了,她把手下的那些太監當作耳目,這些一方麵為慈禧效力,一方麵也狗仗人勢。
最受慈禧信賴的大太監安德海,就是個想弄權的人,由於“頗嫉恭王為兩宮所倚任,因以讒去其議政權”。
甚至依仗慈禧太後的勢力,在同治麵前作威作福,氣得小皇帝不止一次大聲叫喊著要殺了安德海……要殺安德海談何容易,慈禧那一關就不好過。
同治八年(1869年)七月,安德海以給小皇帝辦龍袍為藉口出京,打算到蘇州玩一趟。
本來清廷有太監不得擅自出京的祖製,既然太後可以垂簾聽政置祖製於不顧,太監也就可以到北京城外麵抖抖威風,上行下效嘛!安德海也的確有點太張揚了,“自稱奉旨差遣”,“乘坐太平船兩隻,聲勢煊赫……船旁有龍鳳旗幟,帶有男女多人,並有女樂”,沿著運河往南而去。
一路之上儼然就像欽差,安德海得意之極,甚至公然敲詐勒索……山東巡撫丁寶楨在安德海還在直隸境內時,就已經得到安德海一路之上種種不法行跡的奏報,一方麵他命令下屬做好逮捕安德海的準備,另一方麵把安德海在外招搖煽惑的奏摺已經寫好,待其行至泰安將其抓獲,押往濟南。
與此同時丁寶楨的奏摺也送往北京,恭親王立即先向慈安報告,慈安在其垂簾期間幹得最漂亮的一件事就是在奕淶鬧С窒掄偌軍機大臣、內務府大臣議論處理意見,經過兩天激烈的爭論,終於給山東巡撫丁寶楨頒發了對安德海“即行就地正法”的諭令。
處死安德海,對慈禧日益膨脹的權欲無疑是個製約,但慈禧自有自己的邏輯:誰都知道安德海是西太後最賞識的奴才,俗話說打狗還得看主人,別說是把狗給打死了,她絕不會咽下這口氣……同治親政後為了重修圓明園和恭親王鬧翻,一氣之下把恭親王一切職務革掉。
雖說當時慈禧已經歸政,但她依舊控製著同治,不僅不支持處分恭親王,反而把同治訓斥了一通,令同治撤銷頒出的諭令。
為何慈禧未對六爺落井下石呢?不是慈禧要寬容恭親王,而是紫禁城內又出現了新的危機——同治在立後問題上竟然不聽生母慈禧的安排,而聽嫡母慈安的意見,在後宮內慈安、同治再加上同治皇後一起來對付她,她必須得緩和同恭親王的關係。
再說,同治急著要修圓明園說的是為了母親,實際是想把慈禧打發到圓子裏,皇宮內院好由他和皇後把持。
就這點小算盤,能逃得過慈禧的眼睛?深諳權力之爭的慈禧很清楚,在充滿激流險灘的政壇上既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
她曾同慈安聯手整過六爺,六爺也同慈安聯手削弱過自己,而今她主動向六爺做出不計前嫌的姿態,爭取把恭親王拉到自己這邊,至於三人同治還能維持多久,也隻能走一步說一步了……雖然慈禧非常想盡快結束受人製約的時代,但她不會再貿然行事了。
上一頁[返回目錄]下一頁
走向獨尊(1)
同治駕崩,已經為結束三人同治、慈禧走向獨裁鋪平了道路。
在慈禧的主持下,鹹豐的幾個兄弟——恭親王奕漵氪記淄蹀三欏⒅湧ね蹀三瘛㈡誑ね蹀三潁以及出繼給鍛趺噔(道光的弟弟,孝靜成皇後之子)為後的老五奕範祭吹窖心殿西暖閣來議立嗣君。
三人同治(2)
慈禧想把奕浯尤力中樞排擠出來的目的雖然沒有達到,但畢竟削掉了奕淶囊檎王名號。
奕淶比灰睬宄,這場風波名義上是兩宮發難,實際上是慈禧一個人在籌劃,缺乏主見的慈安不過是被慈禧利用。
在三巨頭的同盟中,別看慈安幾乎什麽都不插手,可誰能把她拉過去誰就占有優勢……奕洳喚隹到慈禧的勃勃野心,也發現了慈安的價值,他知道在今後三人同治的道路上,這類風波依舊會出現……自從留在京城同聯軍交涉,奕渚鴕丫目睹了洋槍洋炮的厲害,三四百人的軍隊就逼得天子出狩、就把皇家園林燒成一片廢墟,大清國要想不被魚肉,隻有走“自強”的路,以奕淶娜鮮兌簿褪槍郝蜓笄寡笈凇
雖然奕淶娜鮮痘瓜嗟狽羥常但同兩宮相比他在洋務方麵的經驗就算是豐富的。
而且在他的帶動下,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一批封疆大吏也都開始辦起了洋務,自19世紀60年代中葉以後以國防工業為領軍的涵蓋採礦、製造、航運、近代教育等方麵的洋務運動在中國崛起,江南製造局、福建造船廠、輪船招商局的建立以及向海外派遣留學生等措施,都使得晚清社會在悄然發生著變化……洋務與維新之間的差距其實就差那麽一步,用馮桂芬的話來說就是:“略仿西法”、“注重輿論”、“廢除科舉”、“改進教育”“加強地方自治”鼓勵讀書人“發表政見”。
然而當時所有辦洋務的人,都沒能意識到與之相關的“西法”。
別說兩宮皇太後,就是熱衷辦洋務的奕湟裁揮鋅綣這一步。
退一萬步說,即使恭親王能跨過這一步,兩宮皇太後也不會對製約君權的“西法”認可。
維持三巨頭共治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問題是慈禧的權欲太強了,她把手下的那些太監當作耳目,這些一方麵為慈禧效力,一方麵也狗仗人勢。
最受慈禧信賴的大太監安德海,就是個想弄權的人,由於“頗嫉恭王為兩宮所倚任,因以讒去其議政權”。
甚至依仗慈禧太後的勢力,在同治麵前作威作福,氣得小皇帝不止一次大聲叫喊著要殺了安德海……要殺安德海談何容易,慈禧那一關就不好過。
同治八年(1869年)七月,安德海以給小皇帝辦龍袍為藉口出京,打算到蘇州玩一趟。
本來清廷有太監不得擅自出京的祖製,既然太後可以垂簾聽政置祖製於不顧,太監也就可以到北京城外麵抖抖威風,上行下效嘛!安德海也的確有點太張揚了,“自稱奉旨差遣”,“乘坐太平船兩隻,聲勢煊赫……船旁有龍鳳旗幟,帶有男女多人,並有女樂”,沿著運河往南而去。
一路之上儼然就像欽差,安德海得意之極,甚至公然敲詐勒索……山東巡撫丁寶楨在安德海還在直隸境內時,就已經得到安德海一路之上種種不法行跡的奏報,一方麵他命令下屬做好逮捕安德海的準備,另一方麵把安德海在外招搖煽惑的奏摺已經寫好,待其行至泰安將其抓獲,押往濟南。
與此同時丁寶楨的奏摺也送往北京,恭親王立即先向慈安報告,慈安在其垂簾期間幹得最漂亮的一件事就是在奕淶鬧С窒掄偌軍機大臣、內務府大臣議論處理意見,經過兩天激烈的爭論,終於給山東巡撫丁寶楨頒發了對安德海“即行就地正法”的諭令。
處死安德海,對慈禧日益膨脹的權欲無疑是個製約,但慈禧自有自己的邏輯:誰都知道安德海是西太後最賞識的奴才,俗話說打狗還得看主人,別說是把狗給打死了,她絕不會咽下這口氣……同治親政後為了重修圓明園和恭親王鬧翻,一氣之下把恭親王一切職務革掉。
雖說當時慈禧已經歸政,但她依舊控製著同治,不僅不支持處分恭親王,反而把同治訓斥了一通,令同治撤銷頒出的諭令。
為何慈禧未對六爺落井下石呢?不是慈禧要寬容恭親王,而是紫禁城內又出現了新的危機——同治在立後問題上竟然不聽生母慈禧的安排,而聽嫡母慈安的意見,在後宮內慈安、同治再加上同治皇後一起來對付她,她必須得緩和同恭親王的關係。
再說,同治急著要修圓明園說的是為了母親,實際是想把慈禧打發到圓子裏,皇宮內院好由他和皇後把持。
就這點小算盤,能逃得過慈禧的眼睛?深諳權力之爭的慈禧很清楚,在充滿激流險灘的政壇上既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
她曾同慈安聯手整過六爺,六爺也同慈安聯手削弱過自己,而今她主動向六爺做出不計前嫌的姿態,爭取把恭親王拉到自己這邊,至於三人同治還能維持多久,也隻能走一步說一步了……雖然慈禧非常想盡快結束受人製約的時代,但她不會再貿然行事了。
上一頁[返回目錄]下一頁
走向獨尊(1)
同治駕崩,已經為結束三人同治、慈禧走向獨裁鋪平了道路。
在慈禧的主持下,鹹豐的幾個兄弟——恭親王奕漵氪記淄蹀三欏⒅湧ね蹀三瘛㈡誑ね蹀三潁以及出繼給鍛趺噔(道光的弟弟,孝靜成皇後之子)為後的老五奕範祭吹窖心殿西暖閣來議立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