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頁
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 作者:翟明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讓孩子認識辨別是非,是阿姨、老師們用行為感化的結果。阿姨和教師們非常愛孩子,竭盡全力為孩子們創造學習和生活條件,全身心地投人到孩子們的養教中。
教師們把教學和國家興亡、民族盛衰緊密聯繫在一起,明確他們是在培養祖國的花朵、民族的未來。他們從民族自強、自立的精神中,迸發出了對民族命脈深沉的愛,自覺地、忘我地用行動,用人師的模範行為去影響、塑造一代新人。
當時條件非常艱苦,阿姨和老師們都有很多難以克服的困難,要不斷地做出各式各樣的犧牲。但他們都有堅強的意誌,善於控製自己的感情,絕不讓消極情緒在孩子麵前流露出來。
教師們十分清楚,單純的聰明才智不能代替正直的人品和高尚的道德。他們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去感化這些幼小的心靈,因此,每位阿姨和老師在孩子們的心目中,都有很高的威信,都具有一種使學生感到尊嚴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老師的威信和尊嚴,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無形力量,是學生自覺接受教誨的基礎。老師的思想品德、業務水平、組織才幹、真誠的愛、無微不至的關懷,都成了學生仰慕、學習、追求的目標。因而,他們對老師的批評、表揚,能在思想上引起震動,在行動上心甘情願按教導行事。
當時學校的一切德育教育,都是圍繞著提高孩子們的民族覺悟,激發愛國情緒,繼承革命傳統,自覺做新中國的主人而開展的。
五、學、做合一
公育兒童的教學目標,是培養有覺悟、有文化、有知識的普通勞動者。孩子從人學開始,就實行品德、智力、體質三方麵並重發展。強調因材施教,針對孩子的先天條件,採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長善救失,充分發揮每個孩子的優點和長處,幫助克服缺點,補救其過失。
學校要求教師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用仁愛之心,對學生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在教學中以準確無誤的文化、科學知識武裝學生,啟發其獨立思考,掌握知識技能,引導學生聯繫實際,用學到的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用直觀的鮮明的表象,為學習新知識概念提供感性認識;再聯繫實際,上升到理性認識,真正做到“教學做合一”。
梁金生校長指出:“教、學、做合一,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老師要在做上教,學生要在做上學,做是核心。”
程今吾校長說:“教師在做上教,學生在做上學,把教學統一在做上。主張行是知之始,反對知行分離。”這裏所說的做,不是零碎的體力操作,而是實踐。是用知識、意誌、感情、身體各種官能去勞動。
在延安從保育院開始,對孩子們的教育就分生活、知識、文化三個方麵,循序漸進地進行教育。小孩子人院後,先教吃飯、穿衣、刷牙、洗臉、不吃髒東西,不喝生水;繼而通過有意義的活動,有趣的事,講故事,提問題,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和直觀認識;再而教認字、常識、兒歌、畫畫、數數……使教學故事化、遊戲化、歌曲化,既能激發兒童的感情,又能引起學習興趣。老師教孩子讀書、寫字、思考、演講、計算、唱歌、繪畫……,不僅要講給他們聽,做給他們看,更重要的是要指導他們親手去做。在實踐中獲得更深刻、更有效的知識。
在小學教育中,一般教師對初人學的孩子,容易側重認字、讀書、作文,而忽視說話。其實,孩子的說話,是綜合能力的表現。在同樣的環境同樣的場合下,讓孩子們自己去主持會議、演講、講故事等,不同的孩子就有不同的表現,這種差別,主要是“做”即實踐的差別。當年的公育兒童單位的老師,都很注意對孩子說話的訓練,利用各種機會和場合,鍛鍊孩子們的說話能力,如朗誦課文,背誦詩歌,唱歌,講故事等。孩子的模仿重複,就是學做合一。老師在教學活動中,採取啟發式,盡量讓學生多讀、多看、多寫。打破課堂界限,帶孩子們到郊外散步旅遊,引導他們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認識。結合周圍環境,講解學過的詩、文,提高學生的興趣,加深理解和記憶。
上算術課,講測量,老師就帶孩子到田野實際操作;學記帳,就把學校會計所用的各種簿記、表冊拿來讓學生研究、實驗……
上自然課,就和勞動生產相結合。教師在課堂上講種菜、紡線、養蠶、養雞、種樹等,課外帶學生去地裏種菜,到山上植樹,採桑葉餵蠶等。把孩子們所常見而熟識的事物,選擇來作為活教材,在孩子們的經驗基礎上加以理解。
孩子聽老師講課是學習。老師在課前必須做好準備,上課時無論講解、討論、練習等,在老師來說是做,在學生來說是學。課外自習,孩子要完成作業,是用做來鞏固學。不管是學還是做,都要求老師認真監督、檢查,使每個孩子都能用心聽課,認真寫作。老師認真批改作業,並按時將作業本發給孩子,用認真負責實事求是的行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風。好學不倦,虛心向別人學習是學。動手是做,熱心教別人也是做。在互教互學中做到了學做結合。
學生自己動手建立小圖書館、小博物館、木工組、樂器組等,使學生想讀書有書報,想看標本有博物館,想學木工有斧子、鋸子,想學樂器有胡琴、笛子。有學習小組,有“小先生”,有物質條件和組織保障,學做活動就落到了實處。
教師們把教學和國家興亡、民族盛衰緊密聯繫在一起,明確他們是在培養祖國的花朵、民族的未來。他們從民族自強、自立的精神中,迸發出了對民族命脈深沉的愛,自覺地、忘我地用行動,用人師的模範行為去影響、塑造一代新人。
當時條件非常艱苦,阿姨和老師們都有很多難以克服的困難,要不斷地做出各式各樣的犧牲。但他們都有堅強的意誌,善於控製自己的感情,絕不讓消極情緒在孩子麵前流露出來。
教師們十分清楚,單純的聰明才智不能代替正直的人品和高尚的道德。他們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去感化這些幼小的心靈,因此,每位阿姨和老師在孩子們的心目中,都有很高的威信,都具有一種使學生感到尊嚴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老師的威信和尊嚴,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無形力量,是學生自覺接受教誨的基礎。老師的思想品德、業務水平、組織才幹、真誠的愛、無微不至的關懷,都成了學生仰慕、學習、追求的目標。因而,他們對老師的批評、表揚,能在思想上引起震動,在行動上心甘情願按教導行事。
當時學校的一切德育教育,都是圍繞著提高孩子們的民族覺悟,激發愛國情緒,繼承革命傳統,自覺做新中國的主人而開展的。
五、學、做合一
公育兒童的教學目標,是培養有覺悟、有文化、有知識的普通勞動者。孩子從人學開始,就實行品德、智力、體質三方麵並重發展。強調因材施教,針對孩子的先天條件,採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長善救失,充分發揮每個孩子的優點和長處,幫助克服缺點,補救其過失。
學校要求教師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用仁愛之心,對學生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在教學中以準確無誤的文化、科學知識武裝學生,啟發其獨立思考,掌握知識技能,引導學生聯繫實際,用學到的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用直觀的鮮明的表象,為學習新知識概念提供感性認識;再聯繫實際,上升到理性認識,真正做到“教學做合一”。
梁金生校長指出:“教、學、做合一,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老師要在做上教,學生要在做上學,做是核心。”
程今吾校長說:“教師在做上教,學生在做上學,把教學統一在做上。主張行是知之始,反對知行分離。”這裏所說的做,不是零碎的體力操作,而是實踐。是用知識、意誌、感情、身體各種官能去勞動。
在延安從保育院開始,對孩子們的教育就分生活、知識、文化三個方麵,循序漸進地進行教育。小孩子人院後,先教吃飯、穿衣、刷牙、洗臉、不吃髒東西,不喝生水;繼而通過有意義的活動,有趣的事,講故事,提問題,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和直觀認識;再而教認字、常識、兒歌、畫畫、數數……使教學故事化、遊戲化、歌曲化,既能激發兒童的感情,又能引起學習興趣。老師教孩子讀書、寫字、思考、演講、計算、唱歌、繪畫……,不僅要講給他們聽,做給他們看,更重要的是要指導他們親手去做。在實踐中獲得更深刻、更有效的知識。
在小學教育中,一般教師對初人學的孩子,容易側重認字、讀書、作文,而忽視說話。其實,孩子的說話,是綜合能力的表現。在同樣的環境同樣的場合下,讓孩子們自己去主持會議、演講、講故事等,不同的孩子就有不同的表現,這種差別,主要是“做”即實踐的差別。當年的公育兒童單位的老師,都很注意對孩子說話的訓練,利用各種機會和場合,鍛鍊孩子們的說話能力,如朗誦課文,背誦詩歌,唱歌,講故事等。孩子的模仿重複,就是學做合一。老師在教學活動中,採取啟發式,盡量讓學生多讀、多看、多寫。打破課堂界限,帶孩子們到郊外散步旅遊,引導他們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認識。結合周圍環境,講解學過的詩、文,提高學生的興趣,加深理解和記憶。
上算術課,講測量,老師就帶孩子到田野實際操作;學記帳,就把學校會計所用的各種簿記、表冊拿來讓學生研究、實驗……
上自然課,就和勞動生產相結合。教師在課堂上講種菜、紡線、養蠶、養雞、種樹等,課外帶學生去地裏種菜,到山上植樹,採桑葉餵蠶等。把孩子們所常見而熟識的事物,選擇來作為活教材,在孩子們的經驗基礎上加以理解。
孩子聽老師講課是學習。老師在課前必須做好準備,上課時無論講解、討論、練習等,在老師來說是做,在學生來說是學。課外自習,孩子要完成作業,是用做來鞏固學。不管是學還是做,都要求老師認真監督、檢查,使每個孩子都能用心聽課,認真寫作。老師認真批改作業,並按時將作業本發給孩子,用認真負責實事求是的行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風。好學不倦,虛心向別人學習是學。動手是做,熱心教別人也是做。在互教互學中做到了學做結合。
學生自己動手建立小圖書館、小博物館、木工組、樂器組等,使學生想讀書有書報,想看標本有博物館,想學木工有斧子、鋸子,想學樂器有胡琴、笛子。有學習小組,有“小先生”,有物質條件和組織保障,學做活動就落到了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