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頁
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 作者:翟明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樣的孩子,進步是曲折的,到太行後,他的思想又發生了偏差,他也仿照過去雷根善的辦法組織那樣一個秘密進步小組,但卻叫參加秘密小組的同學專門與其他少先隊小組爭高低,以至於對立。另外他聽說少先隊要和非隊員在一起開大會,讓大家提意見,群眾認為不好的隊員要洗刷出隊,他很怕自己被洗刷,就去拉攏非隊員,要大家對他說好話。
少先隊知道這些情況後,在會議上嚴肅地批評了他,並決定留隊察看他一個寒假,要他寫反省,這著實在思想上又觸動了他。
根據這些情況,為了穩固他的進步,繼續給他鍛鍊機會。1947年寒假,分配他做小先生,要他參加改善夥食小組等,再一次在實踐中磨鍊他。從此以後他的進步穩定下來了。在夥食小組和另一個同學擔任燒水任務,他責任心很強有一天夜裏月亮被雲遮住,他認為天快亮了,就叫起那個同學到廚房燒了兩大鍋水。水開了,看看天還很黑,又回去睡了一覺。當小先生時,曾給黑板報寫稿子,他說,管小同學有很多困難,回想起以往自己的調皮,當時老師一定很難受,表示自己以後要處處為小同學做榜樣。工作結束時,他當選了模範。在小先生工作總結會上,大家給他書麵鑑定:“李久銘擔任隊長(即小先生)時間雖短,進步很快,很虛心,是隊長中最能主動去找人商量與研究問題的一個。他與各隊交流經驗最多,待人很誠懇,所以大家願意和他商量事情。他和副隊長王光若同學團結很好,還經常給黑板報寫稿子。”
以後他屢次當選為少先隊分隊長、學生會委員、圖書館長等。他創造了許多自然科學的小玩意,學會點汽燈、修理鍾錶……老師和同學們常親切的和他開玩笑,叫他“小科學家”。
師生母子情——郭林
一、離校留言
李大立同學離校時,韓作黎老師在她的紀念冊上寫道:
你在我身邊,生長近五年,
一但要離去,怎能不留戀?
一九四七年,敵人占延安,
背你涉冰河,拉你爬高山,
師生共患難,學校變家園。
社會似熔爐,生活如金丹。
學習再學習,革命意誌堅。
二、不必叫我媽媽
二年級教員張鳳傑,為了糾正小同學劉小燕尿床的習慣,叫小燕在她寢室裏住了一個時期。每天夜裏叫小燕起來小便,小燕十分感動。有一天小燕向她低聲說:“張老師,我叫你媽媽好不好?你比我媽媽還關心愛護我。”鳳傑同誌向她解釋:“你是革命後代,我應當關心你,不必叫我媽媽,叫張老師是一樣的。”
三、我們心裏過不去
1947年7月,我們帶著百餘個孩子到達太行,暫住招待所。組織上看到孩子們經過長途行軍,需要補充營養,給學生中灶待遇。招待教員們一餐之後,教職員仍按一般幹部待遇吃大灶。學生們發現老師們吃小米,他們吃饃饃,老師們吃蔬菜,他們吃豬肉,就自動推舉代表去向招待所負責人請求,減少一頓饃,一頓肉,要求讓老師和他們在一個灶上吃飯。他們動情地說:“一路上行軍老師比我們更辛苦,吃兩樣飯,我們心裏過不去。”我們當時向孩子們作了很多解釋,對他們熱愛老師的盛意表示感謝,但指出老師應該遵守一般幹部待遇的規定,絕不能特殊。
第48章 老區教育改革的五大突破
一、教育目標的確立
為革命戰爭服務;培養有覺悟、有文化的祖國建設者;培養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中國共產黨的一切教育,都是為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服務的。雖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提法,但隻要共產黨存在一天,她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目標就不會變,為共產主義培養接班人的教育目標就不會改變。
二、教育體製的改革
集體育兒、養教並舉,這在舊中國的歷史上是沒有先例的。中國傳統的育兒方法,都是各家各戶自生自養。在基礎教育階段,孩子們大都是走讀生,除集中上課之外,學校不管學生的課外活動,更不管學生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從延安、各解放區直至北京的兒童公育:實行供給製和寄宿製,孩子人學後,吃、住、生活、學習等,都在同一個環境裏,同一個民主、平等的大集體裏。這裏沒有貴賤之分,沒有貧富之別,沒有門戶之見,沒有人為的生活上的差別和政治上的歧視。教師既管教學、又管學生身心健康;保育人員既管學生身體養育,又管學生道德培養;教保人員既是老師,又是母親;既管教書,又管育人。同學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關心,親如兄弟姐妹。
三、教育形式的創新
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熔為一體。兒童公育,學校是主體。因為,學生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這個大集體裏生活、學習、玩耍。學生的身體狀況、思想品德、學習情況,家長都是不了解的。即使寒暑假放假有些孩子回到父母身旁,學校也要把學生的身體、品行、學習等注意事項以及需要家長配合做的工作,用文字形式寫得清清楚楚讓學生帶給家長。家長要根據學校的要求,積極配合做工作。假期結束後學生返校,家長同樣要用文字材料如實反映孩子假期的表現和身體狀況,缺點的改進等。政府的各種社會活動,隻要適合於青少年參加的,都把兒童的基礎教育放到前頭。抗日戰爭時期,一切家庭教育、教學活動、社會活動,都貫穿著為民族戰爭服務,處處激發孩子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救國熱情。建國初期,教育孩子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刻苦學習建國本領,積極投人經濟建設,迅速醫治戰爭創傷。家庭、學校、社會教育互相配合、同步進行,相得益彰。所以,家庭、學校、社會是三位一體,以學校為主體,家庭、社會積極配合,步調一致。強調生活和教育統一,社會和學校統一,社會是大學校、學校是小社會。
少先隊知道這些情況後,在會議上嚴肅地批評了他,並決定留隊察看他一個寒假,要他寫反省,這著實在思想上又觸動了他。
根據這些情況,為了穩固他的進步,繼續給他鍛鍊機會。1947年寒假,分配他做小先生,要他參加改善夥食小組等,再一次在實踐中磨鍊他。從此以後他的進步穩定下來了。在夥食小組和另一個同學擔任燒水任務,他責任心很強有一天夜裏月亮被雲遮住,他認為天快亮了,就叫起那個同學到廚房燒了兩大鍋水。水開了,看看天還很黑,又回去睡了一覺。當小先生時,曾給黑板報寫稿子,他說,管小同學有很多困難,回想起以往自己的調皮,當時老師一定很難受,表示自己以後要處處為小同學做榜樣。工作結束時,他當選了模範。在小先生工作總結會上,大家給他書麵鑑定:“李久銘擔任隊長(即小先生)時間雖短,進步很快,很虛心,是隊長中最能主動去找人商量與研究問題的一個。他與各隊交流經驗最多,待人很誠懇,所以大家願意和他商量事情。他和副隊長王光若同學團結很好,還經常給黑板報寫稿子。”
以後他屢次當選為少先隊分隊長、學生會委員、圖書館長等。他創造了許多自然科學的小玩意,學會點汽燈、修理鍾錶……老師和同學們常親切的和他開玩笑,叫他“小科學家”。
師生母子情——郭林
一、離校留言
李大立同學離校時,韓作黎老師在她的紀念冊上寫道:
你在我身邊,生長近五年,
一但要離去,怎能不留戀?
一九四七年,敵人占延安,
背你涉冰河,拉你爬高山,
師生共患難,學校變家園。
社會似熔爐,生活如金丹。
學習再學習,革命意誌堅。
二、不必叫我媽媽
二年級教員張鳳傑,為了糾正小同學劉小燕尿床的習慣,叫小燕在她寢室裏住了一個時期。每天夜裏叫小燕起來小便,小燕十分感動。有一天小燕向她低聲說:“張老師,我叫你媽媽好不好?你比我媽媽還關心愛護我。”鳳傑同誌向她解釋:“你是革命後代,我應當關心你,不必叫我媽媽,叫張老師是一樣的。”
三、我們心裏過不去
1947年7月,我們帶著百餘個孩子到達太行,暫住招待所。組織上看到孩子們經過長途行軍,需要補充營養,給學生中灶待遇。招待教員們一餐之後,教職員仍按一般幹部待遇吃大灶。學生們發現老師們吃小米,他們吃饃饃,老師們吃蔬菜,他們吃豬肉,就自動推舉代表去向招待所負責人請求,減少一頓饃,一頓肉,要求讓老師和他們在一個灶上吃飯。他們動情地說:“一路上行軍老師比我們更辛苦,吃兩樣飯,我們心裏過不去。”我們當時向孩子們作了很多解釋,對他們熱愛老師的盛意表示感謝,但指出老師應該遵守一般幹部待遇的規定,絕不能特殊。
第48章 老區教育改革的五大突破
一、教育目標的確立
為革命戰爭服務;培養有覺悟、有文化的祖國建設者;培養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中國共產黨的一切教育,都是為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服務的。雖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提法,但隻要共產黨存在一天,她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目標就不會變,為共產主義培養接班人的教育目標就不會改變。
二、教育體製的改革
集體育兒、養教並舉,這在舊中國的歷史上是沒有先例的。中國傳統的育兒方法,都是各家各戶自生自養。在基礎教育階段,孩子們大都是走讀生,除集中上課之外,學校不管學生的課外活動,更不管學生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從延安、各解放區直至北京的兒童公育:實行供給製和寄宿製,孩子人學後,吃、住、生活、學習等,都在同一個環境裏,同一個民主、平等的大集體裏。這裏沒有貴賤之分,沒有貧富之別,沒有門戶之見,沒有人為的生活上的差別和政治上的歧視。教師既管教學、又管學生身心健康;保育人員既管學生身體養育,又管學生道德培養;教保人員既是老師,又是母親;既管教書,又管育人。同學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關心,親如兄弟姐妹。
三、教育形式的創新
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熔為一體。兒童公育,學校是主體。因為,學生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這個大集體裏生活、學習、玩耍。學生的身體狀況、思想品德、學習情況,家長都是不了解的。即使寒暑假放假有些孩子回到父母身旁,學校也要把學生的身體、品行、學習等注意事項以及需要家長配合做的工作,用文字形式寫得清清楚楚讓學生帶給家長。家長要根據學校的要求,積極配合做工作。假期結束後學生返校,家長同樣要用文字材料如實反映孩子假期的表現和身體狀況,缺點的改進等。政府的各種社會活動,隻要適合於青少年參加的,都把兒童的基礎教育放到前頭。抗日戰爭時期,一切家庭教育、教學活動、社會活動,都貫穿著為民族戰爭服務,處處激發孩子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救國熱情。建國初期,教育孩子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刻苦學習建國本領,積極投人經濟建設,迅速醫治戰爭創傷。家庭、學校、社會教育互相配合、同步進行,相得益彰。所以,家庭、學校、社會是三位一體,以學校為主體,家庭、社會積極配合,步調一致。強調生活和教育統一,社會和學校統一,社會是大學校、學校是小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