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頁
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 作者:翟明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榮臻子弟小學裏,還有一些日本孩子。他們的父母多是醫師或醫療技術工作人員。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出於對中國革命醫療技術方麵的援助,1946年在北平郊區西山解放區參加了人民解放軍。內戰開始後,這些日本人隨軍去前線參加醫療救護工作,或繼續任教。他們的孩子疏散到太行山裏,繼而轉到河北。1947年春夠入學年齡的子弟,進人了榮臻小學。第一批進人的有:安達勇、吉田進、高紀子(現名久野紀子)、田子和(現名池穀田鶴子)、安達猛、安達美(現名日向美智代),由代子(高由利子)、高雄二(高木雄二)。
在建校初期,物質條件極端困難,又缺乏辦教育的人才和經驗,全校工作人員在易茵校長的領導下,懷著對革命後代的深厚階級感情,以堅定的意誌,克服種種困難,決定把學校辦好。
白手起家,艱苦奮鬥。在阜平縣山區溝槽村建校不久,學校搬遷到易家莊。建校一年後,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學校遷到平原地帶的平山縣古賢村。在戰爭的艱苦歲月中,師生們的生活待遇是供給製,每天吃的是粗糧,改善生活時才吃一頓細糧。吃菜吃鹽都很困難,穿的是老師自己做的粗布軍衣。由於經常打柴割草,鞋子不夠穿,就自己動手打草鞋補充。在黨中央“自己動手,克服困難”的號召下,師生們一起種了23畝地,課外活動時間種菜、種糧、種棉花、上山割草、砍柴。由於運輸工具困難,為了解決師生吃糧問題,星期日師生們要走幾十裏山路去背糧。在學習間隙,男同學打草鞋、編荊條筐,女同學織毛衣、縫手套,形成了愛勞動的好校風。
學校的教學設備很簡陋,師生們一起撿石頭,製土坯,修補教室,借老鄉幾塊板子當桌子,石頭當凳子,在土牆上用鍋煙子刷黑當“黑板”。學生們在假日和課外活動時間,還幫助農民推碾子,擔糞運肥,搶收麥子,充分表現了軍民一家人和勞動人民兒女的本色。
艱苦生活磨鍊了師生的意誌,生產勞動鍛鍊了師生的勞動觀點,軍事共產主義生活培養了師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在易茵校長調到中國銀行擔任副總經理後,1947年11月晉察冀軍區政治部調邊振瀛同誌到學校任校長。聶榮臻司令員和晉察冀軍區政治部蔡樹藩副主任隨後來校視察。蔡主任批給了學校一部分辦學經費,增添了學校的教學設備。此後,學校才有了課桌凳。
1948年10月,國民黨軍的飛機對平山縣黨中央所在地進行狂轟濫炸,學校駐地古賢村也因遭轟炸而破壞嚴重。師生們就把沙灘、樹林、玉米地和防空洞口當課堂,用小樹棍在地上練習寫字。同學們說:“敵機能炸毀我們的教室,卻炸不掉我們的學習決心。”
1948年深秋,解放大軍向南追擊國民黨軍,不料北部的敵人企圖偷襲石家莊,當時敵人的騎兵離學校隻有半天的路程。晉察冀軍區在當天的傍晚給學校一個緊急指示,立即向山區轉移,在200多人的隊伍中,大的十三四歲,小的二三歲。剛出村口,鄉親們趕著32輛牛車熱情來送行。師生們在離開古賢村時,懷著對國民黨的仇恨,在大街牆上刷了大標語:“打倒蔣介石!”學生們望著遠去的古賢村表示:“我們暫時離開了,等解放軍叔叔消滅了國民黨軍,我們再回來。”夜行軍,山路坎坷,亂石絆著同學們的小腳丫,秋末的寒風吹透了單衣,但同學們沒有一個叫苦的或掉隊的。
天還沒亮,由於敵情緊急,軍區組織部長張南生追上隊伍,命令學校連續行軍,向山西娘子關轉移。山區溝壑縱橫,道路難行,牛車不能繼續前進了。遠處傳來隆隆的炮聲,53名幼稚生怎麽行軍?老師、醫生和五六年級的學生,每人背上一名幼稚生,張秀階和趙學玲老師帶領82個十歲以下的小學生步行。在長途行軍中,當同學們困得不能走路時,邊校長給大家講革命故事,使同學們振奮了精神。到達駐地,一時不能開飯,邊校長便講故事逗學生,使他們暫時忘掉了飢餓。同學們在行軍中,繼承和發揚了解放軍的光榮傳統,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自覺地開展愛民活動。在離開住村出發時,主動把房子打掃千淨,向房東道謝告別,依靠高度的階級友愛和堅強的團結,克服重重困難到達山西娘子關。生死與共的戰鬥生活,加深了軍民之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階級感情。
執行邊區教育方針,開展熱愛孩子、熱愛學校的活動。當時晉察冀邊區政府規定的小學教育方針是:“培養新民主主義新中國的健全的新公民。”學校根據這個方針的精神和晉察冀軍區政治部的指示,以及老解放區革命教育的傳統,提出了五點具體要求,作為教育學生的工作方向。
第一,培養學生對共產黨、對解放軍、對人民群眾、對領袖、對學校的高度熱愛,對敵人無比仇恨的階級感情。
第二,培養具有勞動觀點、艱苦樸素和刻苦耐勞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人民軍隊愛護群眾一草一木、一針一線的光榮傳統。
第三,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識,初步的寫作能力,為升入中學打下基礎。
第四,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勤學好問、獨立思考的習慣,能辨別是非,追求真理。
第五,培養學生愛清潔、講衛生,生活有規律,有健壯的體格。
在建校初期,物質條件極端困難,又缺乏辦教育的人才和經驗,全校工作人員在易茵校長的領導下,懷著對革命後代的深厚階級感情,以堅定的意誌,克服種種困難,決定把學校辦好。
白手起家,艱苦奮鬥。在阜平縣山區溝槽村建校不久,學校搬遷到易家莊。建校一年後,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學校遷到平原地帶的平山縣古賢村。在戰爭的艱苦歲月中,師生們的生活待遇是供給製,每天吃的是粗糧,改善生活時才吃一頓細糧。吃菜吃鹽都很困難,穿的是老師自己做的粗布軍衣。由於經常打柴割草,鞋子不夠穿,就自己動手打草鞋補充。在黨中央“自己動手,克服困難”的號召下,師生們一起種了23畝地,課外活動時間種菜、種糧、種棉花、上山割草、砍柴。由於運輸工具困難,為了解決師生吃糧問題,星期日師生們要走幾十裏山路去背糧。在學習間隙,男同學打草鞋、編荊條筐,女同學織毛衣、縫手套,形成了愛勞動的好校風。
學校的教學設備很簡陋,師生們一起撿石頭,製土坯,修補教室,借老鄉幾塊板子當桌子,石頭當凳子,在土牆上用鍋煙子刷黑當“黑板”。學生們在假日和課外活動時間,還幫助農民推碾子,擔糞運肥,搶收麥子,充分表現了軍民一家人和勞動人民兒女的本色。
艱苦生活磨鍊了師生的意誌,生產勞動鍛鍊了師生的勞動觀點,軍事共產主義生活培養了師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在易茵校長調到中國銀行擔任副總經理後,1947年11月晉察冀軍區政治部調邊振瀛同誌到學校任校長。聶榮臻司令員和晉察冀軍區政治部蔡樹藩副主任隨後來校視察。蔡主任批給了學校一部分辦學經費,增添了學校的教學設備。此後,學校才有了課桌凳。
1948年10月,國民黨軍的飛機對平山縣黨中央所在地進行狂轟濫炸,學校駐地古賢村也因遭轟炸而破壞嚴重。師生們就把沙灘、樹林、玉米地和防空洞口當課堂,用小樹棍在地上練習寫字。同學們說:“敵機能炸毀我們的教室,卻炸不掉我們的學習決心。”
1948年深秋,解放大軍向南追擊國民黨軍,不料北部的敵人企圖偷襲石家莊,當時敵人的騎兵離學校隻有半天的路程。晉察冀軍區在當天的傍晚給學校一個緊急指示,立即向山區轉移,在200多人的隊伍中,大的十三四歲,小的二三歲。剛出村口,鄉親們趕著32輛牛車熱情來送行。師生們在離開古賢村時,懷著對國民黨的仇恨,在大街牆上刷了大標語:“打倒蔣介石!”學生們望著遠去的古賢村表示:“我們暫時離開了,等解放軍叔叔消滅了國民黨軍,我們再回來。”夜行軍,山路坎坷,亂石絆著同學們的小腳丫,秋末的寒風吹透了單衣,但同學們沒有一個叫苦的或掉隊的。
天還沒亮,由於敵情緊急,軍區組織部長張南生追上隊伍,命令學校連續行軍,向山西娘子關轉移。山區溝壑縱橫,道路難行,牛車不能繼續前進了。遠處傳來隆隆的炮聲,53名幼稚生怎麽行軍?老師、醫生和五六年級的學生,每人背上一名幼稚生,張秀階和趙學玲老師帶領82個十歲以下的小學生步行。在長途行軍中,當同學們困得不能走路時,邊校長給大家講革命故事,使同學們振奮了精神。到達駐地,一時不能開飯,邊校長便講故事逗學生,使他們暫時忘掉了飢餓。同學們在行軍中,繼承和發揚了解放軍的光榮傳統,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自覺地開展愛民活動。在離開住村出發時,主動把房子打掃千淨,向房東道謝告別,依靠高度的階級友愛和堅強的團結,克服重重困難到達山西娘子關。生死與共的戰鬥生活,加深了軍民之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階級感情。
執行邊區教育方針,開展熱愛孩子、熱愛學校的活動。當時晉察冀邊區政府規定的小學教育方針是:“培養新民主主義新中國的健全的新公民。”學校根據這個方針的精神和晉察冀軍區政治部的指示,以及老解放區革命教育的傳統,提出了五點具體要求,作為教育學生的工作方向。
第一,培養學生對共產黨、對解放軍、對人民群眾、對領袖、對學校的高度熱愛,對敵人無比仇恨的階級感情。
第二,培養具有勞動觀點、艱苦樸素和刻苦耐勞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人民軍隊愛護群眾一草一木、一針一線的光榮傳統。
第三,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識,初步的寫作能力,為升入中學打下基礎。
第四,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勤學好問、獨立思考的習慣,能辨別是非,追求真理。
第五,培養學生愛清潔、講衛生,生活有規律,有健壯的體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