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頁
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 作者:翟明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地課堂
老師和員工們白天辛勤勞動,晚上總結一天的工作,安排次日的計劃,非常緊張辛苦。經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一座因陋就簡、樸實實用的校舍建成了。彭殿卿、劉峰、張風傑、李林、張克良等教師亦相繼到齊了。到4月初,在區政府教育處長劉凱豐同誌的親臨指導下,“晉察冀邊區光明幹部子弟小學”正式開學了。
當時,處在戰爭年代艱苦困難的環境中,學校堅持執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艱苦奮鬥,精心培育革命後代,造就了一批接革命班的基礎人才,也鍛鍊了新參加革命工作的同誌的革命意誌。在艱苦的學習生活中,全校師生親同骨肉,形同一家,誰也不叫苦,誰也不退縮,而是心情愉快,信心十足地共同刻苦學習。例如:七八歲的小同學看見一棵麥穗,不是踢一腳,而是“咱們送給農民伯伯去”;老鄉們遇到學校有困難,爭著主動去幫忙;國民黨飛機經常騷擾解放區,師生們就到山溝裏堅持上課,飛機來了就隱蔽,飛機走了再學習,真是藍天當教室,膝蓋做桌椅,樹枝為筆,大地當紙。
小同學遇到敵機轟炸,不是哭叫害怕,而是指著飛機痛罵“蔣該死!”日寇的“三光政策”破壞得該村家家缺院牆,戶戶少門窗。山溝裏經常鬧狼,因而同學們除上課外,要求一律集體活動。大哥哥帶著小弟弟,大姐姐領著小妹妹,一塊兒做作業,一塊兒做遊戲,夜裏睡在一塊,甚至在一個被窩裏。教師們一塊兒備課、教學、批改作業,一塊兒照料學生的生活起居,日夜操勞,又當老師又當保姆。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自治能力,曾發動組織過“做小先生運動”,高年級學生主動幫助低年級學生洗衣服,照顧他們生活。師生們都是供給製,教職工都是每月6斤小米的零用費,每日3餐小米飯。學生的夥食標準稍高點,但也隻能每周多吃一頓白麵。有一次同學們見老師沒有饅頭吃,便拿饅頭分給老師,老師不肯吃,學生就哭起來,後來有幾個同學還到邊區政府去,要求給老師同樣標準口糧。
每逢周六,有些情景更為感人,有家有父母的孩子被接走了,烈士遺孤和父母上前線的子女,大點的尚能堅持不落淚,而個別小娃娃竟哭喊著“我也要回家!”“我也要找媽媽!”教師一邊哄孩子,一邊同孩子一起掉淚,帶他們做遊戲,給他們講故事,以填補他們心靈上缺少的母愛。
建立光明小學,原本是做長期打算的。可是由於解放戰爭的勝利,總是出乎意料地快速。1948年夏,整個華北大部分解放了,當延安一保小轉移到河北陽邑鎮後,於是華北局決定把延安“保小”、晉冀魯豫邊區“行知”和晉察冀邊區“光明”三校,集中到河北省井隆縣孫莊合併成為一所學校,更名為“華北育才小學”。繼而,因人數增加,規模擴大,華北育才小學又遷到河北省行唐。
華北育才小學在華北平原的行唐縣農村住下來後。很多同學從山溝裏一到大平原,心情無比暢快,這時才真正感受到了中華大地的遼闊,那平原一望無際。不過,此時傅作義還固守著北平,不時傳來要偷襲石家莊的消息,學校隻好又鑽進山溝躲避。
不久,東北解放!天津解放!北平解放!百萬雄師過長江!南京解放!革命洪流勢不可當,國民黨是兵敗如山倒,戰火籠罩孩子們的生活將要永遠結束了。
在“保小”師生撤出延安時,毛主席曾說過:“我們把延安暫借給敵人住,用延安換敵人的北平,大家說好不好?”師生們當時聽到這話,還覺得很遙遠,甚至認為是夢境,可現在,眼看就要實現了。
榮臻子弟小學
1947年初,在黨和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人民解放軍準備向國統區展開全麵反攻,戰爭形勢要求部隊迅速行動,輕裝前進。為了保障革命後代和烈士遺孤的安全,培養教育革命第二代,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同誌把王宗槐部長召到阜平縣城南莊的軍區司令部。聶司令員嚴肅地說:“宗槐同誌吶,有件事我看已經火燒眉毛了。為了能保證部隊輕裝前進,行動迅速,又能保證家屬、子女的安全,軍區黨委決定,把留守在後方的家屬、兒童組織起來,成立一所子弟學校,以利於部隊集中精力在前方打仗,也利於培養和教育第二代。凡辦每件事情,我向來的看法是,不辦就別辦,要辦就辦好。”
聶總的話,像重錘般敲在王宗槐的心上。其實,對這件事,他和組織部的同誌早已思慮良久,並分別向有關領導“吹過風”。現在軍區黨委下了決心,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緊接著,羅瑞卿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又親自召集會議,研究辦學的具體問題。為了紀念聶司令員對革命後代的關懷,大家一致贊成以聶總的名字命名學校為榮臻子弟小學。並成立一個“榮臻小學”董事會,由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長王宗槐任董事長,司令部管理處長餘光文和政治部總務處長佟錚任副董事長。
1947年3月1日,在阜平縣溝槽村舉行了簡樸而隆重的開學典禮。建校初期有工作人員24名,小學生32名,幼稚生18名,全部實行寄宿製、供給製。早期的學生有:聶力、殷子烈、周士琴、張業凡、唐婉文、李習、羅長海、封亞林、相皖華、張金慶、侯永雪、楊挹青、付季英、付秀英、孔令華、趙沱洲等。他們來自四麵八方,有著不同的經歷:有的經受過戰爭的洗禮,有的經歷了地下鬥爭的考驗,有的曾吃過延安的小米,有的曾在敵人的“大掃蕩”中周旋,有的在行軍的馬背上長大,有的從農民家裏接來剛會走路,有的在失散中當過流浪兒……他們帶著階級仇、民族恨,帶著失去親人的悲痛,帶著戰爭的創傷,帶著革命前輩的期望,來到革命後代的搖籃——榮臻子弟小學。
老師和員工們白天辛勤勞動,晚上總結一天的工作,安排次日的計劃,非常緊張辛苦。經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一座因陋就簡、樸實實用的校舍建成了。彭殿卿、劉峰、張風傑、李林、張克良等教師亦相繼到齊了。到4月初,在區政府教育處長劉凱豐同誌的親臨指導下,“晉察冀邊區光明幹部子弟小學”正式開學了。
當時,處在戰爭年代艱苦困難的環境中,學校堅持執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艱苦奮鬥,精心培育革命後代,造就了一批接革命班的基礎人才,也鍛鍊了新參加革命工作的同誌的革命意誌。在艱苦的學習生活中,全校師生親同骨肉,形同一家,誰也不叫苦,誰也不退縮,而是心情愉快,信心十足地共同刻苦學習。例如:七八歲的小同學看見一棵麥穗,不是踢一腳,而是“咱們送給農民伯伯去”;老鄉們遇到學校有困難,爭著主動去幫忙;國民黨飛機經常騷擾解放區,師生們就到山溝裏堅持上課,飛機來了就隱蔽,飛機走了再學習,真是藍天當教室,膝蓋做桌椅,樹枝為筆,大地當紙。
小同學遇到敵機轟炸,不是哭叫害怕,而是指著飛機痛罵“蔣該死!”日寇的“三光政策”破壞得該村家家缺院牆,戶戶少門窗。山溝裏經常鬧狼,因而同學們除上課外,要求一律集體活動。大哥哥帶著小弟弟,大姐姐領著小妹妹,一塊兒做作業,一塊兒做遊戲,夜裏睡在一塊,甚至在一個被窩裏。教師們一塊兒備課、教學、批改作業,一塊兒照料學生的生活起居,日夜操勞,又當老師又當保姆。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自治能力,曾發動組織過“做小先生運動”,高年級學生主動幫助低年級學生洗衣服,照顧他們生活。師生們都是供給製,教職工都是每月6斤小米的零用費,每日3餐小米飯。學生的夥食標準稍高點,但也隻能每周多吃一頓白麵。有一次同學們見老師沒有饅頭吃,便拿饅頭分給老師,老師不肯吃,學生就哭起來,後來有幾個同學還到邊區政府去,要求給老師同樣標準口糧。
每逢周六,有些情景更為感人,有家有父母的孩子被接走了,烈士遺孤和父母上前線的子女,大點的尚能堅持不落淚,而個別小娃娃竟哭喊著“我也要回家!”“我也要找媽媽!”教師一邊哄孩子,一邊同孩子一起掉淚,帶他們做遊戲,給他們講故事,以填補他們心靈上缺少的母愛。
建立光明小學,原本是做長期打算的。可是由於解放戰爭的勝利,總是出乎意料地快速。1948年夏,整個華北大部分解放了,當延安一保小轉移到河北陽邑鎮後,於是華北局決定把延安“保小”、晉冀魯豫邊區“行知”和晉察冀邊區“光明”三校,集中到河北省井隆縣孫莊合併成為一所學校,更名為“華北育才小學”。繼而,因人數增加,規模擴大,華北育才小學又遷到河北省行唐。
華北育才小學在華北平原的行唐縣農村住下來後。很多同學從山溝裏一到大平原,心情無比暢快,這時才真正感受到了中華大地的遼闊,那平原一望無際。不過,此時傅作義還固守著北平,不時傳來要偷襲石家莊的消息,學校隻好又鑽進山溝躲避。
不久,東北解放!天津解放!北平解放!百萬雄師過長江!南京解放!革命洪流勢不可當,國民黨是兵敗如山倒,戰火籠罩孩子們的生活將要永遠結束了。
在“保小”師生撤出延安時,毛主席曾說過:“我們把延安暫借給敵人住,用延安換敵人的北平,大家說好不好?”師生們當時聽到這話,還覺得很遙遠,甚至認為是夢境,可現在,眼看就要實現了。
榮臻子弟小學
1947年初,在黨和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人民解放軍準備向國統區展開全麵反攻,戰爭形勢要求部隊迅速行動,輕裝前進。為了保障革命後代和烈士遺孤的安全,培養教育革命第二代,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同誌把王宗槐部長召到阜平縣城南莊的軍區司令部。聶司令員嚴肅地說:“宗槐同誌吶,有件事我看已經火燒眉毛了。為了能保證部隊輕裝前進,行動迅速,又能保證家屬、子女的安全,軍區黨委決定,把留守在後方的家屬、兒童組織起來,成立一所子弟學校,以利於部隊集中精力在前方打仗,也利於培養和教育第二代。凡辦每件事情,我向來的看法是,不辦就別辦,要辦就辦好。”
聶總的話,像重錘般敲在王宗槐的心上。其實,對這件事,他和組織部的同誌早已思慮良久,並分別向有關領導“吹過風”。現在軍區黨委下了決心,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緊接著,羅瑞卿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又親自召集會議,研究辦學的具體問題。為了紀念聶司令員對革命後代的關懷,大家一致贊成以聶總的名字命名學校為榮臻子弟小學。並成立一個“榮臻小學”董事會,由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長王宗槐任董事長,司令部管理處長餘光文和政治部總務處長佟錚任副董事長。
1947年3月1日,在阜平縣溝槽村舉行了簡樸而隆重的開學典禮。建校初期有工作人員24名,小學生32名,幼稚生18名,全部實行寄宿製、供給製。早期的學生有:聶力、殷子烈、周士琴、張業凡、唐婉文、李習、羅長海、封亞林、相皖華、張金慶、侯永雪、楊挹青、付季英、付秀英、孔令華、趙沱洲等。他們來自四麵八方,有著不同的經歷:有的經受過戰爭的洗禮,有的經歷了地下鬥爭的考驗,有的曾吃過延安的小米,有的曾在敵人的“大掃蕩”中周旋,有的在行軍的馬背上長大,有的從農民家裏接來剛會走路,有的在失散中當過流浪兒……他們帶著階級仇、民族恨,帶著失去親人的悲痛,帶著戰爭的創傷,帶著革命前輩的期望,來到革命後代的搖籃——榮臻子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