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頁
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 作者:翟明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學生沒有“節約任務”和“生產任務”,但他們也努力學習生產本領。在房前屋後種些瓜豆,送到夥房供大家吃。他們還學習做針線活,撚羊毛線,打羊毛襪。公家發的衣服不是專為孩子們做的,即使是最小型號的也得修改才能穿。補衣服、拆洗被褥等活計,男女生都要學會,連低年級的孩子,也要學會自己釘扣子之類的簡單針線活。
當時師生睡的大都是涼炕。在太行山,老鄉燒的多是自己地裏收來的柴草,連做飯帶取暖。師生們沒有柴草,被褥也較單薄,冬天是比較冷的。教室裏沒有取暖設備,課椅是師生自己動手打的土坯,課桌就在高一些的土坯上搭塊木板。生活、學習條件是比較艱苦的,但師生們心裏總是暖烘烘的充滿了希望,孩子們在這樣的條件下學習,都很努力。
建校初期,隻有一頭通訊員用的毛驢,這是學校僅有的交通工具,為的是解決與上級聯繫、遠道購買些生活必需品。後來學校搞起生產,才購置了一套兩匹馬拉的大車,真是“鳥槍換炮了”。
師生得了病,主要靠校醫搞中草藥醫治。當時醫藥最困難了,連前線的傷病員都缺乏藥品治療,何況後方呢!學校僅有幾支過期的“盤尼西林”,也隻能在“救命”時才能用一點。
邯鄲行知學校的師生過著軍事共產主義生活。學校就是師生們的家,大家學習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形成一個團結友愛的革命大家庭。學生們在集體生活中養成了熱愛集體,熱愛黨、熱愛人民的優良思想品質。他們對黨的熱愛遠遠勝過愛自己的父母,有的學生提出要改姓,說自己是共產黨的兒子,要改姓“共”。
學校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其教育方式:一是結合各科教學,二是結合校內外社會活動。例如:高年級語文課選講了《平鷹憤》、《地板》等材料對學生進行階級教育。這對學生認清地主階級殘酷剝削農民的本性很有幫助。又如選講關於列寧、史達林、毛主席、朱總司令的故事,對學生進行熱愛革命領袖的教育。學生除了學習教材,還可讀到一些課外讀物,如《鐵木爾及其夥伴》、《海娃送信》、《呂梁英雄傳》、《洋鐵筒的故事》等。這些精神食糧,同學們可喜愛了,對培養孩子們愛憎分明的階級感情,陶冶他們的革命情操起著良好的作用;學校還注意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記得開學不久,高年級同學和老師下夥房幫廚一周,師生分成幾個小組,有的在主食組,有的在副食組,有的專管分飯,節約糧、菜等。這些活動使學生受到了熱愛勞動和勤儉節約的教育,增強了群眾觀點,密切了同學與廚工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關係。
晉察冀邊區光明小學
光明小學是1947年初籌建的。1946年下半年,蔣匪軍即將襲擊張家口市。在張市裏的民主政府機關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在邊區的統一布置下有組織有秩序的撤退,轉移到群眾基礎較好的河北、山西交界的靈丘、淶源、阜平,行唐、靈壽等縣。
當時,晉察冀邊區政府設在河北省阜平縣廣安鎮。邊區政府機關中有不少同誌帶著自己的孩子撤退轉移,不但行動不便,而且難以保證孩子們的安全;特別是烈士遺孤和上了前線的幹部子女無人照顧。教育處的劉凱豐同誌便委派陳君平同誌籌辦一所小學,來安置這些孩子。陳君平是位很有革命事業心、有魄力的女同誌。她愉快地接受了這一極為重要的任務。邊區政府又派桑豐雲同誌為教導主任,馬成泰同誌為總務主任,還派李壽春、康秀悅、張新民、田士君等同誌任教員,後來又調彭典卿、劉峰等同誌到校執教。一班人在校長陳君平的帶領下開赴離邊區政府所在地不遠的槐樹莊,白手起家創辦光明小學。1947年初開始籌辦,同年4月就開學了。
槐樹莊是個有百十來戶,四五百口人的中等村莊。它四麵環山,有條沙河橫貫其間。這裏是老解放區,群眾基礎好。鄉親們給學校大力支持。老師和同學都分散住在老鄉們家裏。
學校很簡陋,除原村辦小學的一間教室外,其餘是借老鄉們用來堆放柴禾雜物的棚子,自己修蓋起來作為教室。起初沒有一件教具,後來由教育處調撥來一架舊風琴,才有了惟一的音樂教學設備,天天能聽到悅耳的風琴聲,全校師生無不精神振奮。
這裏原村辦小學的教室麵積較大(約有40平方米),也有一些桌子和板凳,條件較好,就讓一二年級的小同學在這裏上課。由老鄉的柴禾棚修起來的“教室”無門窗。有的棚子中間還頂著柱子。師生們自己動手用土坯壘起許多土墩,上麵鋪上一兩塊木板當課桌。“板凳”也是用同樣的方法做成的。這樣的“教室”隻能春夏秋三季用,到了嚴冬就盤腿坐在宿舍的炕上上課。
桑豐雲老師在回憶文章中說:
1947年春,邊區政府十分關懷失了學無人照顧的革命後代,選定在阜平縣的槐樹莊建校。由原張家口市第十小學校長陳君平同誌擔任校長,從晉察冀邊區中央黨校調回原張家口市第二小學教導主任桑豐雲和原張市十小教師康秀悅、張新民等同誌擔任教師。沒幾天,原張市七小教導主任李壽春同誌也調來了。借用老鄉的房子做校舍,校長、教師和幾位老鄉一起和泥、挑水、壘牆、抹頂、製作教具,展開了緊張的建校工作。當時實行邊建校邊接收學生,並料理學生的生活和學習。
當時師生睡的大都是涼炕。在太行山,老鄉燒的多是自己地裏收來的柴草,連做飯帶取暖。師生們沒有柴草,被褥也較單薄,冬天是比較冷的。教室裏沒有取暖設備,課椅是師生自己動手打的土坯,課桌就在高一些的土坯上搭塊木板。生活、學習條件是比較艱苦的,但師生們心裏總是暖烘烘的充滿了希望,孩子們在這樣的條件下學習,都很努力。
建校初期,隻有一頭通訊員用的毛驢,這是學校僅有的交通工具,為的是解決與上級聯繫、遠道購買些生活必需品。後來學校搞起生產,才購置了一套兩匹馬拉的大車,真是“鳥槍換炮了”。
師生得了病,主要靠校醫搞中草藥醫治。當時醫藥最困難了,連前線的傷病員都缺乏藥品治療,何況後方呢!學校僅有幾支過期的“盤尼西林”,也隻能在“救命”時才能用一點。
邯鄲行知學校的師生過著軍事共產主義生活。學校就是師生們的家,大家學習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形成一個團結友愛的革命大家庭。學生們在集體生活中養成了熱愛集體,熱愛黨、熱愛人民的優良思想品質。他們對黨的熱愛遠遠勝過愛自己的父母,有的學生提出要改姓,說自己是共產黨的兒子,要改姓“共”。
學校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其教育方式:一是結合各科教學,二是結合校內外社會活動。例如:高年級語文課選講了《平鷹憤》、《地板》等材料對學生進行階級教育。這對學生認清地主階級殘酷剝削農民的本性很有幫助。又如選講關於列寧、史達林、毛主席、朱總司令的故事,對學生進行熱愛革命領袖的教育。學生除了學習教材,還可讀到一些課外讀物,如《鐵木爾及其夥伴》、《海娃送信》、《呂梁英雄傳》、《洋鐵筒的故事》等。這些精神食糧,同學們可喜愛了,對培養孩子們愛憎分明的階級感情,陶冶他們的革命情操起著良好的作用;學校還注意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記得開學不久,高年級同學和老師下夥房幫廚一周,師生分成幾個小組,有的在主食組,有的在副食組,有的專管分飯,節約糧、菜等。這些活動使學生受到了熱愛勞動和勤儉節約的教育,增強了群眾觀點,密切了同學與廚工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關係。
晉察冀邊區光明小學
光明小學是1947年初籌建的。1946年下半年,蔣匪軍即將襲擊張家口市。在張市裏的民主政府機關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在邊區的統一布置下有組織有秩序的撤退,轉移到群眾基礎較好的河北、山西交界的靈丘、淶源、阜平,行唐、靈壽等縣。
當時,晉察冀邊區政府設在河北省阜平縣廣安鎮。邊區政府機關中有不少同誌帶著自己的孩子撤退轉移,不但行動不便,而且難以保證孩子們的安全;特別是烈士遺孤和上了前線的幹部子女無人照顧。教育處的劉凱豐同誌便委派陳君平同誌籌辦一所小學,來安置這些孩子。陳君平是位很有革命事業心、有魄力的女同誌。她愉快地接受了這一極為重要的任務。邊區政府又派桑豐雲同誌為教導主任,馬成泰同誌為總務主任,還派李壽春、康秀悅、張新民、田士君等同誌任教員,後來又調彭典卿、劉峰等同誌到校執教。一班人在校長陳君平的帶領下開赴離邊區政府所在地不遠的槐樹莊,白手起家創辦光明小學。1947年初開始籌辦,同年4月就開學了。
槐樹莊是個有百十來戶,四五百口人的中等村莊。它四麵環山,有條沙河橫貫其間。這裏是老解放區,群眾基礎好。鄉親們給學校大力支持。老師和同學都分散住在老鄉們家裏。
學校很簡陋,除原村辦小學的一間教室外,其餘是借老鄉們用來堆放柴禾雜物的棚子,自己修蓋起來作為教室。起初沒有一件教具,後來由教育處調撥來一架舊風琴,才有了惟一的音樂教學設備,天天能聽到悅耳的風琴聲,全校師生無不精神振奮。
這裏原村辦小學的教室麵積較大(約有40平方米),也有一些桌子和板凳,條件較好,就讓一二年級的小同學在這裏上課。由老鄉的柴禾棚修起來的“教室”無門窗。有的棚子中間還頂著柱子。師生們自己動手用土坯壘起許多土墩,上麵鋪上一兩塊木板當課桌。“板凳”也是用同樣的方法做成的。這樣的“教室”隻能春夏秋三季用,到了嚴冬就盤腿坐在宿舍的炕上上課。
桑豐雲老師在回憶文章中說:
1947年春,邊區政府十分關懷失了學無人照顧的革命後代,選定在阜平縣的槐樹莊建校。由原張家口市第十小學校長陳君平同誌擔任校長,從晉察冀邊區中央黨校調回原張家口市第二小學教導主任桑豐雲和原張市十小教師康秀悅、張新民等同誌擔任教師。沒幾天,原張市七小教導主任李壽春同誌也調來了。借用老鄉的房子做校舍,校長、教師和幾位老鄉一起和泥、挑水、壘牆、抹頂、製作教具,展開了緊張的建校工作。當時實行邊建校邊接收學生,並料理學生的生活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