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行軍。我軍已從戰略防禦轉入戰略反攻時期,從內線作戰轉入外線作戰。1948年9月24日我軍解放濟南。10月初,學校奉命東去山東臨淄集中,途經棗強、臨邑、南河、惠民、合浦、博興、臨淄等7個縣,歷時一個多月,於11月底進駐山東臨淄張家莊休整。


    第四、第五次行軍是我軍取得了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勝利之後,向全國進軍、奪取全國勝利之時進行的。1949年3月,學校奉命乘火車南下,途經濟南、徐州、宿遷到達淮陰休整。10月再乘船渡江,打著腰鼓,唱著凱歌,進駐南京。


    學校的第一、第二次行軍,是在我軍處於戰略防禦與敵鏖戰之時進行的,是五次行軍中最艱苦、最困難、最危險的兩次行軍。其特點是:


    1.處境險惡


    1946年七八月間,國民黨軍隊從蘇中、淮南、淮北以及隴海鐵路東段沿線,向我蘇皖邊區發起猛烈進攻,妄想將我軍包圍於蘇北地區。在這期間,我華中野戰軍取得了蘇中地區“七戰七捷”的全麵勝利。敵軍趁我軍重新調整部署之機,於9月12日對我蘇皖邊區首府淮陰發起進攻,19日淮陰陷落,加日淮安亦被敵軍侵占。當時,蘇北戰情十分險惡。華中幹部子弟學校和雪楓戰地服務團,直到敵軍人侵“兩淮”前夕才分別由“兩淮”地區向山東撤退。正麵有敵人設置的隴海鐵路封鎖線,後麵有國民黨軍隊的追逼。整日槍炮聲不絕於耳,空中有敵機偵察,騷擾。在學校經過沐陽高溝鎮準備過六塘河時,兩架敵機對渡口輪番轟炸掃射,阻我渡河,歷時一個多小時。由於隱蔽及時,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1947年2月12日,從山東沂水的大匡莊、柳泉村出發,向西突圍。當時山東形勢更為險惡。國民黨調集30多萬軍隊對山東進行重點進攻,實行南北夾擊,南有張靈甫等8個整編師20個旅向北進犯到臨沂一線,北有李仙洲率領的3個軍9個師,由膠濟鐵路沿線南下,侵占萊蕪、蒙陰、新太一線。山東東臨大海,敵人從南、西、北三麵把我軍團團包圍,妄圖將我軍殲滅於沂蒙山區。當學校“西突”通過臨蕪公路上的青駝寺鎮時,我軍主力正從臨沂大踏步地向北推進,準備實施萊蕪戰役,聚殲北路敵人。南線隻留有部分部隊做出與敵決戰姿態,阻擊臨沂一線的敵人。臨沂到青駝寺鎮不到50公裏,如果防線被敵突破,敵人憑藉他們具有的機動能力,兩三個小時內我們就可能被敵堵截。過了青駝寺後還要向西通過津浦鐵路封鎖線和黃河封鎖線。為了避免與敵遭遇、被敵堵截,黃河大隊日夜兼程向西推進。對此,敵人曾誤認為“共軍”主力向西突圍,一方麵加大南北夾擊封堵的速度(敵人南北之間的距離,最近時曾經隻有幾公裏),另一方麵強化空中打擊,敵機不間斷地跟蹤掃射,阻我西突,迫使我們不得不改為夜行軍。為了搶渡黃河,最多時,一夜急行軍130多裏,這個處境和行軍速度,對於一群青少年,最小的隻有七八歲的小兵來說,是何等的艱難和危險嗬!


    2.連續奔波


    第一、第二次行軍,由於敵情緊急,從早到晚不停地走路,連續兩個月,中途很少得到休整。由於長途連續行軍,許多人腳上磨起了水泡,晚上挑破用熱水洗一洗,第二天再接著走路。日復一日,小泡變成了大泡,水泡變成血泡,漸漸由點到麵,連成一片,每到晚上洗腳脫鞋時,血水粘著鞋襪,撕心裂肺般地疼痛。有些少年學員由於疲倦和怕疼,千脆穿鞋而睡,老師和大一點的學員,隻好在他們熟睡以後,幫他們處理血泡和鞋襪。這兩次行軍,雖然已是秋冬時節,但每天行軍途中,卻常常出汗,衣服時幹時濕,風塵滿身,既無條件洗澡,又無衣服可換,時日一長,虱子等寄生蟲乘虛而人,感冒、斑疹、傷寒、腸胃炎、疥瘡等疾病,在師生員工中,時有發生。


    3.生活艱苦


    山東是革命老區,在八年抗戰中,人力、物力資源遭到日軍極大破壞,抗日勝利後,工農業生產還沒有得到應有恢復,解放戰爭即已開始。新四軍和新四軍所開創的各解放區的黨政機關以及兩廣縱隊,都先後撤到了山東。為了保證戰爭勝利,山東的物資糧食首先是供應前方,後方起初還能吃到煎餅、小米,後來,隻能是本地有什麽吃什麽,如地瓜幹、胡蘿蔔、黃豆、黑豆、大棗等各種雜糧。這些食物對吃慣大米、白麵的南方人來說,不僅是吃不慣,而且吃了腸胃不適應,常常引發出其他病症。學校離開華中時,還是初秋時節,經過幾次輕裝急行軍,師生員工所帶衣物不多,到達山東已是初冬,還穿著單衣、蓋著單被,實在難以禦寒。許多人因此而傷風、感冒、咳嗽不止。為了減輕人民負擔,節約資金支援前線,學校組織師生員工自己動手縫製冬裝,抵禦寒冬。


    由於長途行軍的勞累,生活的艱苦,營養的不足,生病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教職員工中先後有朱義富、王貫才、何毓霖,學員中有邵長鳳、李金平等人病逝。另有教師孫立樞因病得不到藥物有效治療,而截去了一雙下肢,成為終身殘疾。這些人是在祖國解放的前夕,為了解放戰爭的勝利,為了將來祖國的建設,而獻出自己的生命和鮮血的。他們中年齡最大的三十多歲,最小的隻有八九歲。長途行軍對學員來說,是麵向社會、麵向實踐學習的一條重要途徑。因此,學校針對環境險惡、生活艱苦等實際情況,在員工中、學員中,以學習上級文件,傳達上級會議精神以及個別談心等方式,著重進行了有關“戰爭性質”、“我軍戰略方針”、“戰後國家建設”等方麵的教育,通過教育使學員認識到:當前的戰爭是革命與反革命力量的大搏鬥,搏鬥的勝負關係著中華民族的盛衰,關係著中國人民的命運和前途;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執行“打運動戰”、“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戰略,是完全正確的。今天的撤退、轉移,正是為了明天的勝利。針對行軍中的一些認識問題和必要的行軍知識,教師和學員們編了很多歌謠,如《前進歌》、《爬山頭》、《山東好》、《雞》、《行軍紀律歌》、《夜行軍歌》等。組織同學編寫標語口號,編寫快板詩、牆報,進行自我教育。還通過講故事和表揚好人好事,學習英雄事跡,學習革命前輩的榜樣,學習前方戰士輕傷不下火線,重傷不哭的大無畏精神。當時學校有兩個八歲的小學員,堅持自己隨隊行軍,讓出民工的車子給病號和其他小同學乘坐,學校領導幾次在隊前表彰他們的事跡,在學員中影響很大,印象很深。由於這些教育活動的開展,在整個行軍過程中,全校始終保持了“一路行軍一路歌”的高昂鬥誌和樂觀主義精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翟明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翟明戰並收藏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