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新四軍二師在後方修養需要提高政治文化水平的傷病員。據記載,1943年一次調派來的休養人員就有30多人。


    (6)津浦路西和浙江四明山區的青年幹部和小遊擊隊員,如顧迪等人;據記載,有一年從淮南路西調來學習的女幹部,一次就有20多人;年齡大的二十六七歲,年齡小的也就十八九歲。


    (7)淮南根據地的青少年,參加革命後因文化低而送來培養的,如高文斌等人。還有根據地內開明士紳的子女。


    (8)經地下黨介紹來解放區參加抗日的敵占區、國統區的青少年,以及由城工部門介紹來參加革命的敵頑偽軍政人員子女,如國民黨嘉山縣縣長的兒子周士元等人。這些學員來校人學,都必須持有新四軍二師或淮南區黨委、淮南行署的行政介紹信和供給介紹信才能人學,才能享受公費生待遇。


    學員按年齡和文化程度分別編人速成班、輪訓班、補習班學習,年齡小的按文化程度編人各個普通班學習,另外還有一個幼稚班。


    學員的工作分配,統由新四軍二師、淮南區黨委和華中局,根據部隊建設和地區政權建設需要,隨要隨調。其他地方黨政軍部門,不得隨意調動。


    1940年學校開辦之初,其教育方針和教學原則,是按照當時抗日根據地人民政府對一般中小學的辦學要求,組織辦學的。學員人學之後,按文化程度高低編班上課。


    1941年8月,新四軍軍長陳毅同誌,在《少年抗戰與新四軍現狀》一文中提出:我們歡迎各地革命青年,來到蘇北、皖東北“抗大”、“魯藝”及其他學校上學……隻要是愛國青年……一律保證入學,一切待遇和延安“抗大”一樣。


    1942年整風以後,新四軍二師和中共淮南區黨委,除了繼續調派黨政軍千部子弟來校學習外,還不斷地或成批地調派部隊的基層幹部、戰士、修養員,以及來根據地參加革命的青少年來校學習。從這時起,學校的性質和辦學任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實際上學校既在培養提高黨政軍調來的青年幹部、戰士,又在從黨政軍幹部子弟中培養幹部。根據這個變化了的情況,從1943年開始,學校的辦學方針和教學原則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學校明確提出:以“抗大”的“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作為教育方針,在學員中要培養“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抗大”式的校風。學校強調理論聯繫實際,按照教、學、做合一的原則指導教學工作。要求學員在課堂上學好科學、文化理論知識,在生活、工作實踐中學習實際工作能力。


    根據“抗大”的教育方針和教學原則,結合學員的政治、文化以及鬥爭經歷等實際情況,學校對學員進行了政治、軍事、文化、生產勞動等四個方麵教育。


    (1)政治教育。主要教授兩個方麵的內容,一是政治理論教育,講授了中國近代革命運動史,社會發展史,青年的革命理想與革命人生觀;二是時事政策教育,講授黨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方針政策,結合國內外重大事件,結合黨在各個時期的中心任務進行教學。教材由教師編選或自編講授提綱,進行講授,學員做筆記,課後小組討論消化吸收。這種教學內容,雖然缺乏係統性,完整性,但它靈活實用,針對性強,很受學員們的歡迎。通過上述的政治教育,希望學員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信仰共產主義,要求學員樹立起抗日必勝的信心和堅決抗日的決心,要求學員能夠樹立起革命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樹立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2)軍事教育。主要是從三個方麵人手:一是講授遊擊戰的戰略戰術、軍事常識、軍械基礎知識(如步槍、手槍、手榴彈等常規武器的使用、維護保養、射擊原理等),同時進行隊列訓練,跳越障礙等軍事體育訓練。二是進行行軍實踐訓練。在抗日戰爭時期,敵偽頑軍對淮南根據地常常進行“摩擦”、“掃蕩”,為防備敵人的突然襲擊,學校常常不定期地組織夜間緊急集合,組織野外行軍,以提高學員們的警惕性,以培養學員應付突發事變的實際能力,使學員做到臨危不懼,不慌不亂,不掉隊;在餐風飲露的野外宿營中,培養學員的吃苦耐勞習慣;在敵情緊張的日子裏,組織年齡大的學員站崗放哨接受實戰訓練。三是日常生活,實行軍事化管理。全校學員(除幼稚班外)編為兩個中隊,中隊下設分隊、小組。中隊長由學校任命有軍事鬥爭經驗的人員擔任,分隊、小組長,由學員民主選舉產生。全天作息起居,均按部隊要求進行,早晨哨聲一響,起床打好背包,洗漱後出早操;早飯後上課,一日三餐,列隊唱歌,分組吃飯,晚間哨響熄燈就寢,沒有例外。一日生活整齊迅速,緊張有序。每周召開一次民主生活檢討會,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3)文化教育。學校無論速成班、短訓班、成人班,還是普通班,都要開設文化課。文化課的內容,有語文、算術、地理、歷史等四門課程。全校各個班級,都依照文化程度的高低不同,講授不同的課程內容。教材是選用淮南行政公署編寫的教材。


    (4)生產勞動教育。為了培養學員的勞動觀點、勞動習慣,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不脫離勞動群眾,學校組織的生產勞動,主要有兩個方麵:一是建校勞動,二是農業生產勞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翟明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翟明戰並收藏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