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頁
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 作者:翟明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保小”、“抗小”的老師們還從教育方針到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進行不斷創新,極大地克服了傳統教育的某些消極方麵,使理論與實際、學與用進一步結合起來。在養教並舉的方針指導下,各任校長都認真貫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學、做”合一,後來發展到“學、思、行”合一,“知、情、意”合一,手腦並用,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第43章 延安中學轉戰陝北變遷多
延安中學是在黨中央和邊區政府的關懷和指導下創辦的。學校曾十次易名,先後稱為陝甘寧邊區中學、邊區師範、延安師範、陝甘寧邊區延安中學、行知中學、第四後方醫院、延屬分區黨校(青年班)等。特別到解放戰爭時期,學校除校部外,絕大部分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後方醫院,實施了“學校變醫院,醫院變學校”,教育直接服務於戰爭的偉大創舉。同時隨著戰爭形勢的變化和需要,學校多次搬遷校址,先後設在延安城煌廟、安塞吊兒溝、延安柳樹店、杜甫川花石砭、小砭溝、橋兒溝、山西臨縣白文鎮、子長瓦窯堡、延安東關清涼山下、劉萬家溝、棗園等地。在變化不定的形勢下,學校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始終堅持“為邊區建設服務、為邊區人民服務,為革命戰爭服務”的方向,團結廣大師生自己動手、克服困難、艱苦創業、努力學習、掌握本領,勝利地完成了黨交給的各項任務。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為邊區的生產和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為迎接新中國的誕生,培養、準備了大量的人才,為創建人民的教育事業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
延安中學的學生多數是青少年,相當一部分是烈士遺孤和幹部子女。因此,文化知識教育比重較大。“延中”培養學生的目的,不是為了升學,更確切地說,它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幹部。雖然文化課程設有語文、數學、物理、生物等,但基本上以語文為中心,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此外,政治、時事、思想教育占重要地位。辯證唯物主義、中國近代史、傳統教育等都是語文和政治課的重要內容。軍事也是必修課,結合體育鍛鍊,也進行必要的軍事知識基礎訓練,如防空、防毒、行軍,以及一般步伐操練,步槍、手榴彈使用等。1947年解放戰爭開始後,提出中學教育也要軍事化。就是說一個在校中學生,不但要能隨時擔任一般工作,而且也能當戰士。
那時,對中學生的要求是,隨時準備著走上工作崗位或上前線。因此真正能按教育計劃學到畢業的學生是不多的,學生畢業後升學的更是少數。在這種特殊情況下,為了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學習些知識,學校不得不採取特殊的教學方法。如對兩年製的學生,學校就想方設法在第一學年教完基本課程,第二學年沒調走的學生再繼續深人學習。特殊的環境,特殊的教育方法,使延安中學成為一所培養幹部的特殊學校。
1938年9月開學。蔡子偉同誌任校長,楊樂平同誌任總支書記,呂良同誌任教導主任。共有教職員11人,學生227人。
辦學之初,由當時的教育廳長周揚召集幾個先到校的籌備人員開了一次會,研究了辦學方針。“邊中”教育方針大體有下列幾條:1。要使學生有正確的政治方向;2。使學生具有初中文化水平;3。培養學生的民主集中思想和民主作風;4。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點和勞動習慣;5。培養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優良校風。
那時,校址設在延安城內鳳凰山下的舊城隍廟內。這裏是“魯迅小學”的校址,由“魯小”讓出前邊的半部作為“邊中”的校舍。
最初,學校將學生按文化程度分為3個隊,每隊少則4o-50人,多則60-70人。雖然條件困難,但很快就上課了。由於教師是逐漸調來的,有的課程先開,有的課程後開。大體上是先開政治、語文、數學3門主科,開自然、地理、歷史課的原則,是有教師就開,沒教師暫缺。
當時課本非常難得。數學先是選用國統區的中學課本,以後由教師自己編寫,陸續石印。語文選的是當時比較有代表性的文章,但都是油印的。歌聲,在當時延安各學校各機關隨時可以聽到,但邊區中學沒有一個音樂教師,不得不讓學生互教互學,有時也請著名歌唱家教唱,李麗蓮就是那時請來教過幾次音樂的“先生”。
“邊中”創辦時明文規定:“本校以實施國防教育,培養有民族觀念、有民主思想、有抗戰建國智能的新青年為宗旨。”如果扼要地闡明一下,“邊中”的教育方針是:提高青年民族意識,鞏固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堅定青年“抗戰必勝,建國必成”的信心,並發揚青年為民族解放而鬥爭的英勇精神。
以抗戰的政治、軍事及基本科學知識武裝青年的頭腦,給青年以抗戰建國所必需的知識技能。其次,戰時軍事教育、軍事生活的鍛鍊也是不可少的,每個青年應準備隨時參加作戰,捍衛國土,收復失地。再次,基本科學知識是日常生活中必需的工具。尤其抗戰建國需要各式各樣的專門技術人才,這些人才是需要在中學時代加以基本訓練的。在學習活動中給青年適當的指導,使得青年的品行、智力、體格得到健全的發展。
第43章 延安中學轉戰陝北變遷多
延安中學是在黨中央和邊區政府的關懷和指導下創辦的。學校曾十次易名,先後稱為陝甘寧邊區中學、邊區師範、延安師範、陝甘寧邊區延安中學、行知中學、第四後方醫院、延屬分區黨校(青年班)等。特別到解放戰爭時期,學校除校部外,絕大部分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後方醫院,實施了“學校變醫院,醫院變學校”,教育直接服務於戰爭的偉大創舉。同時隨著戰爭形勢的變化和需要,學校多次搬遷校址,先後設在延安城煌廟、安塞吊兒溝、延安柳樹店、杜甫川花石砭、小砭溝、橋兒溝、山西臨縣白文鎮、子長瓦窯堡、延安東關清涼山下、劉萬家溝、棗園等地。在變化不定的形勢下,學校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始終堅持“為邊區建設服務、為邊區人民服務,為革命戰爭服務”的方向,團結廣大師生自己動手、克服困難、艱苦創業、努力學習、掌握本領,勝利地完成了黨交給的各項任務。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為邊區的生產和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為迎接新中國的誕生,培養、準備了大量的人才,為創建人民的教育事業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
延安中學的學生多數是青少年,相當一部分是烈士遺孤和幹部子女。因此,文化知識教育比重較大。“延中”培養學生的目的,不是為了升學,更確切地說,它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幹部。雖然文化課程設有語文、數學、物理、生物等,但基本上以語文為中心,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此外,政治、時事、思想教育占重要地位。辯證唯物主義、中國近代史、傳統教育等都是語文和政治課的重要內容。軍事也是必修課,結合體育鍛鍊,也進行必要的軍事知識基礎訓練,如防空、防毒、行軍,以及一般步伐操練,步槍、手榴彈使用等。1947年解放戰爭開始後,提出中學教育也要軍事化。就是說一個在校中學生,不但要能隨時擔任一般工作,而且也能當戰士。
那時,對中學生的要求是,隨時準備著走上工作崗位或上前線。因此真正能按教育計劃學到畢業的學生是不多的,學生畢業後升學的更是少數。在這種特殊情況下,為了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學習些知識,學校不得不採取特殊的教學方法。如對兩年製的學生,學校就想方設法在第一學年教完基本課程,第二學年沒調走的學生再繼續深人學習。特殊的環境,特殊的教育方法,使延安中學成為一所培養幹部的特殊學校。
1938年9月開學。蔡子偉同誌任校長,楊樂平同誌任總支書記,呂良同誌任教導主任。共有教職員11人,學生227人。
辦學之初,由當時的教育廳長周揚召集幾個先到校的籌備人員開了一次會,研究了辦學方針。“邊中”教育方針大體有下列幾條:1。要使學生有正確的政治方向;2。使學生具有初中文化水平;3。培養學生的民主集中思想和民主作風;4。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點和勞動習慣;5。培養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優良校風。
那時,校址設在延安城內鳳凰山下的舊城隍廟內。這裏是“魯迅小學”的校址,由“魯小”讓出前邊的半部作為“邊中”的校舍。
最初,學校將學生按文化程度分為3個隊,每隊少則4o-50人,多則60-70人。雖然條件困難,但很快就上課了。由於教師是逐漸調來的,有的課程先開,有的課程後開。大體上是先開政治、語文、數學3門主科,開自然、地理、歷史課的原則,是有教師就開,沒教師暫缺。
當時課本非常難得。數學先是選用國統區的中學課本,以後由教師自己編寫,陸續石印。語文選的是當時比較有代表性的文章,但都是油印的。歌聲,在當時延安各學校各機關隨時可以聽到,但邊區中學沒有一個音樂教師,不得不讓學生互教互學,有時也請著名歌唱家教唱,李麗蓮就是那時請來教過幾次音樂的“先生”。
“邊中”創辦時明文規定:“本校以實施國防教育,培養有民族觀念、有民主思想、有抗戰建國智能的新青年為宗旨。”如果扼要地闡明一下,“邊中”的教育方針是:提高青年民族意識,鞏固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堅定青年“抗戰必勝,建國必成”的信心,並發揚青年為民族解放而鬥爭的英勇精神。
以抗戰的政治、軍事及基本科學知識武裝青年的頭腦,給青年以抗戰建國所必需的知識技能。其次,戰時軍事教育、軍事生活的鍛鍊也是不可少的,每個青年應準備隨時參加作戰,捍衛國土,收復失地。再次,基本科學知識是日常生活中必需的工具。尤其抗戰建國需要各式各樣的專門技術人才,這些人才是需要在中學時代加以基本訓練的。在學習活動中給青年適當的指導,使得青年的品行、智力、體格得到健全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