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 作者:翟明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我黨被迫轉人地下鬥爭。王一知從1928年起,直至全國解放前夕,一直在敵占區做地下工作。
1948年王一知去西柏坡匯報工作,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親切地接見了她。毛澤東詼諧地說:“你從事多年地下工作,該到地上來了。”是呀,終於可以到地上了,這聲音像來自天堂的福音,讓王一知百感交集。
1949年,王一知被中央邀請,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領導上再次動員她來北京做婦女工作。
解放了,回到了地上的王一知在新中國建立之初的百業待舉中,敏感地意識到教育、特別是中小學教育,是關係到國家興亡、民族盛衰的頭等大事。她提出:“我思慮再三,抓基礎教育,抓青少年教育是件大事,我還是希望到中小學工作。”她毅然謝絕了幾位領袖的懇請,放棄在中央工作的崗位,選擇了人民的教育事業。
她先後擔任了上海吳淞中學、北京華北中學、北京師大二附中、北京一零一中學的校長兼黨總支書記,直至1982年離休。
王一知校長以一顆偉大的愛心耕耘於教育園地,為無產階級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她用30餘年的時間,把生命、愛與智慧,奉獻給了一零一中學。王一知校長是一位教育理論家,又是一位教育實踐家,她既重視言教,更重視身教;既重視教書,更重視育人。她不主張家長嬌慣孩子,更不允許孩子們表現出幹部子女的特殊化。
1950年籌建師大二附中選校址時,周總理是費了一番心思的。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許多革命幹部投身於激烈的對敵鬥爭,有不少同誌英勇犧牲了。組織上把這些幹部和烈士的子女,集中在一所學校裏過著供給製的學習生活。隨著鬥爭的需要,學校也不斷搬遷。王一知調到這個學校當校長後,特別重視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她理解周總理選擇在圓明園廢墟上重建校園就是為了激發孩子們的愛國熱情和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1953年5月,周總理到師大二附中看望師生時的講話,更給王校長指明了辦學方向。王校長多次向同學們講過:“不論在何時何地,你們都不能忘記周恩來伯伯對你們的殷切期望。要把他的話作為你們每個人的座右銘,指路燈:‘你們的父輩為人民流過血、立過功,但他們是無產階級的戰士,既沒有什麽遺產留給你們享用,更不會留給你們任何特權。如果說他們給你們留下了什麽,那就是一副更艱巨、更光榮的革命重擔。’周伯伯的這些話就是希望你們一定要一代勝過一代!”
王校長為了實現周總理的意願,把全部身心都撲到了學生身上。記得有一次課外活動,美術教室前停了一輛新式的小臥車,同學們圍攏過去,你一言我一語地讚美著。記不得是誰說了一句:“誰要會開那才帥哩!”
王興同學走上前用手一拉門,門開著,就鑽了進去。他東摸摸,西搬搬,不知用什麽辦法,竟把車發動起來了。同學們發出一片讚嘆聲,有人高聲鼓動說:“開起來,兜一圈!”車真的開動了,同學們讓出一條路,小車徐徐向前。正當大家玩在興頭上廠司機來了。王興來個急轉彎,想趕快把車開回原地。心越急,手越慌,彎沒轉好,“吮”地一聲撞到一棵樹上,車熄火了。這下可闖了大禍,車頭左麵的大燈撞碎了。
正在這個時候,王校長陪著一位“首長”走過來,同學們都傻眼了,呆呆地站著。王興從車裏爬出來,也低下了頭。
王校長和那位首長走到車頭看了看,司機把車發動起來,聽了聽聲音,向後倒到馬路上。那位首長搖了搖頭,低聲對王校長說:“剛換的新車,到你這兒來,就變成獨眼龍了。”
王校長慶幸地說:“還能開,不讓你走回去我就放心了。”
王校長的話說得那樣輕鬆,那樣平靜,並沒有減輕同學們心中的壓力。車開走了,大家還站著。
王校長走到王興跟前,低聲問:“是你開的?”王興點點頭。
“你學過開車?"
王興搖搖頭。
王校長略微思索了一下,抬頭對大家說:“今後,同學們都要注意,別人的東西不經過允許,是不該隨便動的,好啦,都去玩吧!"
這件事發生後,有人問過王冶主任:“那天闖了那麽大的禍,王校長為什麽不狠狠批評同學呢?”
王冶主任動情地說:“王校長處理任何問題,她首先考慮的是效果。她教育培養人的方法是‘引導’、‘啟發’,使人信服,開動腦筋自己思考問題。讓你自己去辨別什麽是對,什麽是錯,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自己有了辨別是非的能力,才會產生自我約束能力。也才有可能向偉大崇高美好的方向追求。她認為,聽話的學生,不一定就是好學生;肯動腦筋的學生,總比不動腦筋的好。王興沒有專門學過開車,他能把車開走,說明他肯動腦筋。王校長喜歡,從心眼兒裏是愛這種學生的。人總是不停地前進的,人類社會總是不斷發展的。不論是人還是社會,都不可能照一個模式世世代代不變地傳下去。教育培養學生,不是牽著同學們的鼻子走。王校長常說‘你們是我們的未來,我們的希望’。是希望,是未來,就得跟一味說教決裂。”
1948年王一知去西柏坡匯報工作,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親切地接見了她。毛澤東詼諧地說:“你從事多年地下工作,該到地上來了。”是呀,終於可以到地上了,這聲音像來自天堂的福音,讓王一知百感交集。
1949年,王一知被中央邀請,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領導上再次動員她來北京做婦女工作。
解放了,回到了地上的王一知在新中國建立之初的百業待舉中,敏感地意識到教育、特別是中小學教育,是關係到國家興亡、民族盛衰的頭等大事。她提出:“我思慮再三,抓基礎教育,抓青少年教育是件大事,我還是希望到中小學工作。”她毅然謝絕了幾位領袖的懇請,放棄在中央工作的崗位,選擇了人民的教育事業。
她先後擔任了上海吳淞中學、北京華北中學、北京師大二附中、北京一零一中學的校長兼黨總支書記,直至1982年離休。
王一知校長以一顆偉大的愛心耕耘於教育園地,為無產階級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她用30餘年的時間,把生命、愛與智慧,奉獻給了一零一中學。王一知校長是一位教育理論家,又是一位教育實踐家,她既重視言教,更重視身教;既重視教書,更重視育人。她不主張家長嬌慣孩子,更不允許孩子們表現出幹部子女的特殊化。
1950年籌建師大二附中選校址時,周總理是費了一番心思的。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許多革命幹部投身於激烈的對敵鬥爭,有不少同誌英勇犧牲了。組織上把這些幹部和烈士的子女,集中在一所學校裏過著供給製的學習生活。隨著鬥爭的需要,學校也不斷搬遷。王一知調到這個學校當校長後,特別重視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她理解周總理選擇在圓明園廢墟上重建校園就是為了激發孩子們的愛國熱情和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1953年5月,周總理到師大二附中看望師生時的講話,更給王校長指明了辦學方向。王校長多次向同學們講過:“不論在何時何地,你們都不能忘記周恩來伯伯對你們的殷切期望。要把他的話作為你們每個人的座右銘,指路燈:‘你們的父輩為人民流過血、立過功,但他們是無產階級的戰士,既沒有什麽遺產留給你們享用,更不會留給你們任何特權。如果說他們給你們留下了什麽,那就是一副更艱巨、更光榮的革命重擔。’周伯伯的這些話就是希望你們一定要一代勝過一代!”
王校長為了實現周總理的意願,把全部身心都撲到了學生身上。記得有一次課外活動,美術教室前停了一輛新式的小臥車,同學們圍攏過去,你一言我一語地讚美著。記不得是誰說了一句:“誰要會開那才帥哩!”
王興同學走上前用手一拉門,門開著,就鑽了進去。他東摸摸,西搬搬,不知用什麽辦法,竟把車發動起來了。同學們發出一片讚嘆聲,有人高聲鼓動說:“開起來,兜一圈!”車真的開動了,同學們讓出一條路,小車徐徐向前。正當大家玩在興頭上廠司機來了。王興來個急轉彎,想趕快把車開回原地。心越急,手越慌,彎沒轉好,“吮”地一聲撞到一棵樹上,車熄火了。這下可闖了大禍,車頭左麵的大燈撞碎了。
正在這個時候,王校長陪著一位“首長”走過來,同學們都傻眼了,呆呆地站著。王興從車裏爬出來,也低下了頭。
王校長和那位首長走到車頭看了看,司機把車發動起來,聽了聽聲音,向後倒到馬路上。那位首長搖了搖頭,低聲對王校長說:“剛換的新車,到你這兒來,就變成獨眼龍了。”
王校長慶幸地說:“還能開,不讓你走回去我就放心了。”
王校長的話說得那樣輕鬆,那樣平靜,並沒有減輕同學們心中的壓力。車開走了,大家還站著。
王校長走到王興跟前,低聲問:“是你開的?”王興點點頭。
“你學過開車?"
王興搖搖頭。
王校長略微思索了一下,抬頭對大家說:“今後,同學們都要注意,別人的東西不經過允許,是不該隨便動的,好啦,都去玩吧!"
這件事發生後,有人問過王冶主任:“那天闖了那麽大的禍,王校長為什麽不狠狠批評同學呢?”
王冶主任動情地說:“王校長處理任何問題,她首先考慮的是效果。她教育培養人的方法是‘引導’、‘啟發’,使人信服,開動腦筋自己思考問題。讓你自己去辨別什麽是對,什麽是錯,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自己有了辨別是非的能力,才會產生自我約束能力。也才有可能向偉大崇高美好的方向追求。她認為,聽話的學生,不一定就是好學生;肯動腦筋的學生,總比不動腦筋的好。王興沒有專門學過開車,他能把車開走,說明他肯動腦筋。王校長喜歡,從心眼兒裏是愛這種學生的。人總是不停地前進的,人類社會總是不斷發展的。不論是人還是社會,都不可能照一個模式世世代代不變地傳下去。教育培養學生,不是牽著同學們的鼻子走。王校長常說‘你們是我們的未來,我們的希望’。是希望,是未來,就得跟一味說教決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