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 作者:翟明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21年,陳少敏到青島日商紗廠當了一名紡織工人。在工人隊伍中,她學到了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在地下黨組織的培養、幫助下,於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山東壽光團委婦女部長、中共青島市委工委委員、職工運動委員會委員、天津市委秘書長、冀魯豫特委副書記。她對敵鬥爭非常機智,遇事沉著,臨危不懼。有一次她因工作需要到濟南去,被國民黨特務發覺了,兩名特務跟蹤她。她臨時化裝成一個鄉村婦女,走街串省,想盡辦法盡快地甩掉特務。後來跑到一所女子中學,大模大樣地走了進去。在同鄉李成章的幫助下,化裝成一個老太婆,拿著包袱裝作女學生家長的模樣,走出校門坐車走了,讓那兩個特務在校門口傻等到傍晚。
陳少敏結過婚,也曾生過一個女孩。當時她從事地下工作,帶孩子十分不便,就把孩子送到老家寄養。不久,孩子得猩紅熱夭折了。她丈夫任國禎,是一位教授,20世紀30年代初期,曾任地下山西省委書記,後來被叛徒出賣,慘遭軍閥閻錫山殺害。
年僅二十幾歲的陳少敏,並沒有因為自己頻遭不幸而沉溺於悲痛之中,她失去“小家”之後,便終生以革命隊伍為“家”了。
1934年9月,陳少敏奉中央河北省委之命,負責冀魯豫邊區特委的婦女工作。當時正值黃河決口,洪水淹沒淮陽、範縣等地大片村莊、農田,幾十萬災民掙紮在死亡線上,慘不忍睹。國民黨政府撥來的有限救濟款,經過層層剝皮,肥了腐敗官僚,到了饑民手裏已所剩無幾。陳少敏化裝成牧師,帶著聖經、唱詩本、藥品,給群眾義務診病,免費發放藥品,兼及傳“教”——傳的是窮人齊心協力鬧革命、婦女爭取解放的“教義”。她還秘密組織起很多窮人團體,如“討飯隊”、“好人會”,領導一次次“吃大戶”、向地主豪紳“借糧”的鬥爭。結果,在3個縣幾十個村莊中,建立了幾十個共產黨地下組織,擁有黨員800多人,為後來建立革命武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35年,豫北、冀南一帶,土匪多如牛毛,地主、鄉紳也紛紛組織民團武裝,利用這種形勢,陳少敏在“傳教”和建立地下組織的基礎上,組織起一支300多人、擁有長短槍100餘支的紅色隊伍。這支共產黨領導的紅色遊擊隊,活躍於冀魯豫邊區,當時傳說有一位女司令,人稱“陳大腳”廠騎著唐僧取經時騎過的白龍馬能日行千裏,點豆成兵,雙槍百發百中。當時,這一帶有“女將軍”牌香菸,人們說煙盒上那位騎著駿馬、挎著盒子槍的威風凜凜的女將軍,便是陳少敏……
傳說雖然有許多人為的猜測和誇大,但反映了受苦受難的勞動群眾求解放的願望和對共產黨的欽佩。
陳少敏因工作需要,經常女扮男裝,身穿大棉襖,腰紮黑藍大腰帶,頭戴一頂三塊扣的大風帽,腳蹬一雙大頭鞋,出生入死,帶領遊擊隊打民團,搶軍火,活躍在哨河兩岸。有力推動了群眾“分糧”、“吃大戶”的鬥爭,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在黃泛區的反動氣焰。也為河南坑日遊擊戰爭的興起打下了基礎。
在陳少敏的組織、領導下,隊伍很快發展到l000餘人,後編人新四軍李先念部,成為新四軍五師的一支主力部隊。
陳少敏在打仗中總是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使敵人聞風喪膽,使人民眉開眼笑。當時邊區曾流傳著“陳大姐一到,老百姓開門睡覺”的歌謠。
抗日戰爭爆發前夕,陳少敏奉中共中央之召,來到延安,參加劉少奇主持的白區工作會議。這是她第一次來到黨中央所在地,見到了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等許許多多中央領導人,心情無比激動。她向中央匯報了堅持冀魯豫邊區的鬥爭,受到毛澤東、劉少奇等中央領導同誌的嘉獎。
白區工作會議後,陳少敏進人中央黨校學習,結業後先後擔任中共江西省委婦,女部長、新四軍駐南昌辦事處主任、河南省委組織部長、洛陽特委書記等職務。
1939年,她與李先念等率部南下創建鄂豫抗戰根據地,先後任中共鄂中區委書記、鄂豫邊區黨委書記、新四軍鄂豫挺進縱隊政委和第五師副政委、中共中央中原局組織部長(書記為劉少奇)等重要職務,並與李先念一起創立新四軍第五師。
在中國共產黨內,她是長期主持一個地區的全麵工作並直接領導武裝鬥爭的少有的女高級幹部。因此,她是黨內有數的幾個女性中共七屆候補中央委員和八屆中央委員之一。
陳少敏在開創、鞏固、擴大豫鄂邊區抗日根據地的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她不怕流血犧牲,多次率部與日偽軍作戰,指揮部隊打退頑軍的多次進攻,為加強邊區的建設,培訓黨政幹部、婦女幹部,不辭勞苦,嘔心瀝血;為解決邊區財政經濟困難,她帶頭紡棉花、種菜;為發動群眾參與這一活動,親自到鄉村去做試點工作,與貧苦農民打成一片,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她待同誌情同手足,邊區上下都親切地稱她“陳大姐”,深受邊區軍民的愛戴。
1942年夏天,鄂豫邊區遭受了一場嚴重旱災,國民黨反動派乘機對我實行經濟封鎖,妄圖困死我軍。為了戰勝自然災害並粉碎敵人陰謀,陳少敏立即動員群眾,組織一百二十部土水車,把小河溝裏的水抽進半山腰的塘堰裏,再把塘堰裏的水抽到山那邊的沼地裏,灌溉幹旱的禾苗。她和農民一樣,赤著腳,把褲腳挽到膝益上麵,泥一腿水一身地和人夥一起勞動。那一年秋天,群眾望著場院裏堆積如山的糧食,無限深情地說:“這是陳大姐帶領我們奪來的糧食呀!”
陳少敏結過婚,也曾生過一個女孩。當時她從事地下工作,帶孩子十分不便,就把孩子送到老家寄養。不久,孩子得猩紅熱夭折了。她丈夫任國禎,是一位教授,20世紀30年代初期,曾任地下山西省委書記,後來被叛徒出賣,慘遭軍閥閻錫山殺害。
年僅二十幾歲的陳少敏,並沒有因為自己頻遭不幸而沉溺於悲痛之中,她失去“小家”之後,便終生以革命隊伍為“家”了。
1934年9月,陳少敏奉中央河北省委之命,負責冀魯豫邊區特委的婦女工作。當時正值黃河決口,洪水淹沒淮陽、範縣等地大片村莊、農田,幾十萬災民掙紮在死亡線上,慘不忍睹。國民黨政府撥來的有限救濟款,經過層層剝皮,肥了腐敗官僚,到了饑民手裏已所剩無幾。陳少敏化裝成牧師,帶著聖經、唱詩本、藥品,給群眾義務診病,免費發放藥品,兼及傳“教”——傳的是窮人齊心協力鬧革命、婦女爭取解放的“教義”。她還秘密組織起很多窮人團體,如“討飯隊”、“好人會”,領導一次次“吃大戶”、向地主豪紳“借糧”的鬥爭。結果,在3個縣幾十個村莊中,建立了幾十個共產黨地下組織,擁有黨員800多人,為後來建立革命武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35年,豫北、冀南一帶,土匪多如牛毛,地主、鄉紳也紛紛組織民團武裝,利用這種形勢,陳少敏在“傳教”和建立地下組織的基礎上,組織起一支300多人、擁有長短槍100餘支的紅色隊伍。這支共產黨領導的紅色遊擊隊,活躍於冀魯豫邊區,當時傳說有一位女司令,人稱“陳大腳”廠騎著唐僧取經時騎過的白龍馬能日行千裏,點豆成兵,雙槍百發百中。當時,這一帶有“女將軍”牌香菸,人們說煙盒上那位騎著駿馬、挎著盒子槍的威風凜凜的女將軍,便是陳少敏……
傳說雖然有許多人為的猜測和誇大,但反映了受苦受難的勞動群眾求解放的願望和對共產黨的欽佩。
陳少敏因工作需要,經常女扮男裝,身穿大棉襖,腰紮黑藍大腰帶,頭戴一頂三塊扣的大風帽,腳蹬一雙大頭鞋,出生入死,帶領遊擊隊打民團,搶軍火,活躍在哨河兩岸。有力推動了群眾“分糧”、“吃大戶”的鬥爭,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在黃泛區的反動氣焰。也為河南坑日遊擊戰爭的興起打下了基礎。
在陳少敏的組織、領導下,隊伍很快發展到l000餘人,後編人新四軍李先念部,成為新四軍五師的一支主力部隊。
陳少敏在打仗中總是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使敵人聞風喪膽,使人民眉開眼笑。當時邊區曾流傳著“陳大姐一到,老百姓開門睡覺”的歌謠。
抗日戰爭爆發前夕,陳少敏奉中共中央之召,來到延安,參加劉少奇主持的白區工作會議。這是她第一次來到黨中央所在地,見到了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等許許多多中央領導人,心情無比激動。她向中央匯報了堅持冀魯豫邊區的鬥爭,受到毛澤東、劉少奇等中央領導同誌的嘉獎。
白區工作會議後,陳少敏進人中央黨校學習,結業後先後擔任中共江西省委婦,女部長、新四軍駐南昌辦事處主任、河南省委組織部長、洛陽特委書記等職務。
1939年,她與李先念等率部南下創建鄂豫抗戰根據地,先後任中共鄂中區委書記、鄂豫邊區黨委書記、新四軍鄂豫挺進縱隊政委和第五師副政委、中共中央中原局組織部長(書記為劉少奇)等重要職務,並與李先念一起創立新四軍第五師。
在中國共產黨內,她是長期主持一個地區的全麵工作並直接領導武裝鬥爭的少有的女高級幹部。因此,她是黨內有數的幾個女性中共七屆候補中央委員和八屆中央委員之一。
陳少敏在開創、鞏固、擴大豫鄂邊區抗日根據地的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她不怕流血犧牲,多次率部與日偽軍作戰,指揮部隊打退頑軍的多次進攻,為加強邊區的建設,培訓黨政幹部、婦女幹部,不辭勞苦,嘔心瀝血;為解決邊區財政經濟困難,她帶頭紡棉花、種菜;為發動群眾參與這一活動,親自到鄉村去做試點工作,與貧苦農民打成一片,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她待同誌情同手足,邊區上下都親切地稱她“陳大姐”,深受邊區軍民的愛戴。
1942年夏天,鄂豫邊區遭受了一場嚴重旱災,國民黨反動派乘機對我實行經濟封鎖,妄圖困死我軍。為了戰勝自然災害並粉碎敵人陰謀,陳少敏立即動員群眾,組織一百二十部土水車,把小河溝裏的水抽進半山腰的塘堰裏,再把塘堰裏的水抽到山那邊的沼地裏,灌溉幹旱的禾苗。她和農民一樣,赤著腳,把褲腳挽到膝益上麵,泥一腿水一身地和人夥一起勞動。那一年秋天,群眾望著場院裏堆積如山的糧食,無限深情地說:“這是陳大姐帶領我們奪來的糧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