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條上說‘在工作中掌握的秘密’ ,嚴格說來,這一條不適用於我,因此,我至今從未以‘公務’身份調查這一案件,在調查中絕對本行使過檢察事務官的職權。我從沒利用職權進行調查,也從沒在公務時間內從事調查活動。去九州是休假,在東京都內活動,也都是在下班之後,利用的是假日。條文中說的工作中是指負責該案偵查的責任人,我也不是責任人,一直都是以個人身份,從沒動用機關進行調查。 所以,我個人調查的材料隻能是我個人的,並不違反100條。……這是從狹義上解釋法令條文。總之,能否從檢察事務官的身份完全分離成個人身份,這一點還是疑問。當然我剛才說的雖然不錯,卻有強詞奪強理之嫌。可是,檢察官,不這樣幹就無法救岡野正一。”
《女性迴廊》的總編接待了櫻田的來訪。在同編輯部主任兩人一起聽他談話中,總編不禁興奮起來。他事先說過談話要保密,他們在沒有其他人的一個單間裏會談,內容果然令人瞠目。
訪問者是以個人身份來的,聽了他的介紹才知道他的目的。原來,檢察廳和警察署沒發現那個殺人嫌疑人,因此他想用別的辦法製造重新偵查的機會。這不是一般的“推銷”稿件,顯然是檢察廳內部一部分人的意圖。
櫻田是要雜誌以報導的形式揭發一個人,使其以名譽被排’謗為由提出訴訟,這可不是總編能決定得了的。
總編讓櫻田先回去,並鄭重地對他說,要同社長商量後才能回答。當時還對他說,自己作為個人很想接受,因此絕對不要泄露給別的雜誌。當然,櫻田正求之不得。
總編一麵等待今晚就能從大阪回來的社長,一麵讓編輯部主任悄悄整理出有關美容師佐山道夫的保存材料。社內的調查室裏整理保存著迄今刊登在報刊上的佐山的報導和照片。如果刊登,僅那些還不夠,但可以作為了解佐山道夫的預備知識。
看著那些材料,總編回想起曾經在編輯部工作的枝村幸子。
枝村幸子是個不討人喜歡的女人,傲慢、虛榮心強,常以老資格自居,不把編輯部的人放在眼裏,人倒有些才能,但卻有恃無恐,近乎蠻不講理。
誰都不願理她,歷任總編都討厭她,對她另眼相看。她上班比總編晚,下班總是比總編早。在編輯會議上,她嘲笑別人提出的意見。在上班時間內,她以訪問作者為名四處遊逛。她領高薪。以前有一位總編對她能采約到名人的稿件(那時期她工作也很賣力)非常賞識,給她破格加薪,從此,那就成了她的工資基準。
總編回想起使她辭職的那次爭吵,現在想起那時的情景,心中還很生氣,厭惡之情未減,可聽說她被人殺害,卻不免有幾分同情。
————來訪的檢察事務官因總編不明確答覆,沒談具體內容,但使人感到,在要求協助拯救一個無辜者的背後,擁有十分可靠的材料。他不是普通人,而是檢察廳的職員。這個叫櫻田的人始終說是以個人身份談這件事,可是很顯然,在這位事務官的背後,還有高一級的人物。
雜誌肯定暢銷,甚至還要增印。譴責的是紅得發紫的首席美容師,在女性中他的知名度相當高。這是一篇適合《女性迴廊》的最好材料。
報導有正當的理由,是在雜誌上公然揭發“殺害原本刊編輯的兇手”。這是復仇,絕不會看作是以消遣為目的。
然而,復仇還是個人的事,不管怎麽說,拯救在獄中哭泣的無辜者,更有強烈的正義感,會使讀者受到震動。揭發真正的罪犯,也是為可能在二審中被判死刑的無辜者復仇。不,還會喚起整個社會起來拯救無辜的人。
還有,揭發這一罪犯,還是對以殺人罪逮捕無事者的警察署、起訴無辜者的檢察廳、一審作出有罪判決的法官的深刻批判,社會對國家權力向無辜市民施加殘酷鎮壓提出強烈抗議,人們將會嚴厲譴責讓真正的罪犯逍遙法外的警察署的無能。
《女性迴廊》將會掀起一係列動亂,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歷史性”的事件,而且是本刊“獨家”報導。
總編越來越興奮。給大阪掛過加急電話,社長已乘上新幹線電車,正在歸來的路上。總編充分相信訪問者提供的材料準確性是極高的,因此已經對被害人枝村幸子的處理動起腦筋。
—必須使原本刊編輯枝村幸子給人留下天真純潔的印象。她才華出眾,富有修養,工作出色,成績顯著,深受社內同事敬愛,特別是在社外知名人士中頗獲好評,而且是個獨身美人。她辭職時,全體編輯曾極力挽留。現在社內的年輕女編輯每每談起她,無不充滿崇敬之情。她是永恆的偶像。……總編決定自己寫這篇文章。
過了三個星期,《女性迴廊》發出特集:“美容師佐山道夫是殺害原本刊編輯枝村幸子的重大嫌疑犯”。
雜誌的新聞gg就很轟動,“指名”“載文揭發”幾個大字赫然醒目。
雜誌未經警察偵查,公然指責某人為殺人嫌疑犯,這還是頭一次。讀者知道嫌疑犯是當今美容界聲名顯赫的寵兒,都很感興趣,如果隻是普通殺人犯的嫌疑犯,雜誌也不會連篇報導的。
雜誌上的“本刊調查”,詳細披露了怎樣推斷出是佐山道夫殺害原本刊編輯校村幸子的。
報導寫法帶有煽動性,而仔細讀來,又沒多少具體內容。可是,從自信十足的筆調來看,好像手裏一定掌握了充分的材料。
報導還有一點是曖昧的,就是被害人枝村幸子同位山道夫的關係。因為,如果過多地披露這一愛情關係,那就給“才能出眾,富有修養,工作出色,成績顯著,受到同事敬愛,現在還是年輕女編輯的偶像”的枝村幸子的形象帶來矛盾。
可是,讀者對這些並不留心。報導對這一點的寫法是不引人注意的,其焦點在於報導以下內容,即:一個街頭圖案設計匠因無實之罪被警方逮捕,在警察強迫下違心自首,因而受到起訴,一審被判決有罪,眼下正在上訴,仍被關在拘留所裏。
可憐的圖案設計家遭到如此不幸,是中了美容師的jian計。
報導對無辜的岡野正一傾注了同情的筆調,對妻子和子介紹其丈夫的善良性格,相信他無罪,靠副業維持生活的艱難處境等也作了詳細披露。
與此相對照的是對美容師佐山道夫的個人攻擊,指責他把岡野送進了監獄。報導介紹他如何生活“放蕩”,還舉其朋友的話加以證明。本來這篇報導會使人推測到那個“才華出眾,富有修養”的枝村幸子實際上是個愚蠢的女人,但報導接連發起猛烈攻擊,以至使讀者沒注意到這一點。
攻擊還以美容界“權威”向佐山道夫“談話”的形式進行。報導稱,佐山的虛名都是由他那經商的才能投機鑽營來的,他連美容的基本技術都沒有,論實力,他不過是“學徒水平”。以前僱傭過往山的四穀村做美容室的村做夫婦證明了這一點,尤其是村做的妻子,張口就罵佐山道夫“沒有人性”。
《女性迴廊》的總編接待了櫻田的來訪。在同編輯部主任兩人一起聽他談話中,總編不禁興奮起來。他事先說過談話要保密,他們在沒有其他人的一個單間裏會談,內容果然令人瞠目。
訪問者是以個人身份來的,聽了他的介紹才知道他的目的。原來,檢察廳和警察署沒發現那個殺人嫌疑人,因此他想用別的辦法製造重新偵查的機會。這不是一般的“推銷”稿件,顯然是檢察廳內部一部分人的意圖。
櫻田是要雜誌以報導的形式揭發一個人,使其以名譽被排’謗為由提出訴訟,這可不是總編能決定得了的。
總編讓櫻田先回去,並鄭重地對他說,要同社長商量後才能回答。當時還對他說,自己作為個人很想接受,因此絕對不要泄露給別的雜誌。當然,櫻田正求之不得。
總編一麵等待今晚就能從大阪回來的社長,一麵讓編輯部主任悄悄整理出有關美容師佐山道夫的保存材料。社內的調查室裏整理保存著迄今刊登在報刊上的佐山的報導和照片。如果刊登,僅那些還不夠,但可以作為了解佐山道夫的預備知識。
看著那些材料,總編回想起曾經在編輯部工作的枝村幸子。
枝村幸子是個不討人喜歡的女人,傲慢、虛榮心強,常以老資格自居,不把編輯部的人放在眼裏,人倒有些才能,但卻有恃無恐,近乎蠻不講理。
誰都不願理她,歷任總編都討厭她,對她另眼相看。她上班比總編晚,下班總是比總編早。在編輯會議上,她嘲笑別人提出的意見。在上班時間內,她以訪問作者為名四處遊逛。她領高薪。以前有一位總編對她能采約到名人的稿件(那時期她工作也很賣力)非常賞識,給她破格加薪,從此,那就成了她的工資基準。
總編回想起使她辭職的那次爭吵,現在想起那時的情景,心中還很生氣,厭惡之情未減,可聽說她被人殺害,卻不免有幾分同情。
————來訪的檢察事務官因總編不明確答覆,沒談具體內容,但使人感到,在要求協助拯救一個無辜者的背後,擁有十分可靠的材料。他不是普通人,而是檢察廳的職員。這個叫櫻田的人始終說是以個人身份談這件事,可是很顯然,在這位事務官的背後,還有高一級的人物。
雜誌肯定暢銷,甚至還要增印。譴責的是紅得發紫的首席美容師,在女性中他的知名度相當高。這是一篇適合《女性迴廊》的最好材料。
報導有正當的理由,是在雜誌上公然揭發“殺害原本刊編輯的兇手”。這是復仇,絕不會看作是以消遣為目的。
然而,復仇還是個人的事,不管怎麽說,拯救在獄中哭泣的無辜者,更有強烈的正義感,會使讀者受到震動。揭發真正的罪犯,也是為可能在二審中被判死刑的無辜者復仇。不,還會喚起整個社會起來拯救無辜的人。
還有,揭發這一罪犯,還是對以殺人罪逮捕無事者的警察署、起訴無辜者的檢察廳、一審作出有罪判決的法官的深刻批判,社會對國家權力向無辜市民施加殘酷鎮壓提出強烈抗議,人們將會嚴厲譴責讓真正的罪犯逍遙法外的警察署的無能。
《女性迴廊》將會掀起一係列動亂,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歷史性”的事件,而且是本刊“獨家”報導。
總編越來越興奮。給大阪掛過加急電話,社長已乘上新幹線電車,正在歸來的路上。總編充分相信訪問者提供的材料準確性是極高的,因此已經對被害人枝村幸子的處理動起腦筋。
—必須使原本刊編輯枝村幸子給人留下天真純潔的印象。她才華出眾,富有修養,工作出色,成績顯著,深受社內同事敬愛,特別是在社外知名人士中頗獲好評,而且是個獨身美人。她辭職時,全體編輯曾極力挽留。現在社內的年輕女編輯每每談起她,無不充滿崇敬之情。她是永恆的偶像。……總編決定自己寫這篇文章。
過了三個星期,《女性迴廊》發出特集:“美容師佐山道夫是殺害原本刊編輯枝村幸子的重大嫌疑犯”。
雜誌的新聞gg就很轟動,“指名”“載文揭發”幾個大字赫然醒目。
雜誌未經警察偵查,公然指責某人為殺人嫌疑犯,這還是頭一次。讀者知道嫌疑犯是當今美容界聲名顯赫的寵兒,都很感興趣,如果隻是普通殺人犯的嫌疑犯,雜誌也不會連篇報導的。
雜誌上的“本刊調查”,詳細披露了怎樣推斷出是佐山道夫殺害原本刊編輯校村幸子的。
報導寫法帶有煽動性,而仔細讀來,又沒多少具體內容。可是,從自信十足的筆調來看,好像手裏一定掌握了充分的材料。
報導還有一點是曖昧的,就是被害人枝村幸子同位山道夫的關係。因為,如果過多地披露這一愛情關係,那就給“才能出眾,富有修養,工作出色,成績顯著,受到同事敬愛,現在還是年輕女編輯的偶像”的枝村幸子的形象帶來矛盾。
可是,讀者對這些並不留心。報導對這一點的寫法是不引人注意的,其焦點在於報導以下內容,即:一個街頭圖案設計匠因無實之罪被警方逮捕,在警察強迫下違心自首,因而受到起訴,一審被判決有罪,眼下正在上訴,仍被關在拘留所裏。
可憐的圖案設計家遭到如此不幸,是中了美容師的jian計。
報導對無辜的岡野正一傾注了同情的筆調,對妻子和子介紹其丈夫的善良性格,相信他無罪,靠副業維持生活的艱難處境等也作了詳細披露。
與此相對照的是對美容師佐山道夫的個人攻擊,指責他把岡野送進了監獄。報導介紹他如何生活“放蕩”,還舉其朋友的話加以證明。本來這篇報導會使人推測到那個“才華出眾,富有修養”的枝村幸子實際上是個愚蠢的女人,但報導接連發起猛烈攻擊,以至使讀者沒注意到這一點。
攻擊還以美容界“權威”向佐山道夫“談話”的形式進行。報導稱,佐山的虛名都是由他那經商的才能投機鑽營來的,他連美容的基本技術都沒有,論實力,他不過是“學徒水平”。以前僱傭過往山的四穀村做美容室的村做夫婦證明了這一點,尤其是村做的妻子,張口就罵佐山道夫“沒有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