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界一位權威稱,往山其人是我們根本不屑一顧的冒牌暴發戶,留著這樣一個騙子,美容界會受到社會的誤解,我正想早晚要收拾他呢!
攻擊又轉向警察署、檢察廳、法院。對警察署和檢察廳的批判特別強烈,不過有的讀者感到,比起對警察署的攻擊,似乎攻擊檢察廳的調子相當“溫和”。
報導宣稱,必須盡快救出等待二審的被告岡野,為此本刊打破新聞界的常規,揭露真正的罪犯,將其醜名公諸於天下;並且指出:“對佐山道夫,尚有材料能推斷他還是另一起殺人案的真兇。”
第三十一節檢察官的失敗
第一期《女性迴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那是公然揭發紅得發紫的年輕美容家“殺人”,被點名揭發的佐山美容室,其顧客都是些名演員、酒吧女郎和名人的太太,因此反響更大。
可是,反響隻局限在《女性迴廊》的讀者中,或者是擴展到讀者的周圍,報紙和其他雜誌對這件事卻不聞不問。
新聞界有著不可思議的慣例,對某家雜誌以“本刊特稿”刊登的報導,往往都故意默然以對,大概這關係到“權威”吧。跟在別人的“特訊”後麵,吃別人嚼過的饃,總是沒有味道。從編輯的心情來說,吃別人嚼過的饃也丟麵子,而且對別人超過自己還有一種反感和嫉妒。由於這些原因,往往都裝作漠不關心的樣子。
確切地說,《女性迴廊》對往山道夫的揭發不是消息,那是發自《女性迴廊》
的主觀。如果是消息,即使別的報刊搶先,也要迎頭趕上超過去,激戰的結果,有時會遭到失敗而向對方道歉。
可是,在婦女雜誌上“指名”揭發佐山道夫“殺人”,可以說是對個人的人格揭露,因此別的雜誌、報紙便按兵不動,隻是對《女性迴廊》的大膽報導瞠目結舌,坐在一邊靜觀結果。
所謂結果,就是佐山道夭提出“誹謗名譽”的訴訟。人格受到如此傷害,誰也不會默然處之,不,絕對不會,這可不是談情說愛中的“殺人”,報導中說的是刑事犯罪上的“殺人”。
雜誌發行兩個星期以後,往山道夫仍沒有任何動靜,《女性迴廊》編輯也感到納悶。於是,採訪記者設法接觸了他的周圍。
首先是青山的“美容室”。這裏依舊生意興隆。
本來,因為是“殺人”的美容院,女客會害怕得不敢涉足,店裏該蕭條的;可是實際上卻比以前更加繁榮。驚詫不解的採訪記者請顧客中一位頗有名氣的年輕女演員談感想,她沒好氣地說:
“佐山會幹出那種事?那是你們想推銷雜誌吧?卑鄙啊l”
一位名人的太太說:
“我們不相信那篇報導,那是卑鄙的中傷。首先,如果真的事實,警察署、檢察廳不會袖手旁觀的,他們絲毫不動他,就說明佐山是清白的。那篇報導的材料是哪兒來的,大體上也能猜到,佐山覺得好笑呢,他當然不理會,不提出什麽誹謗名譽的訴訟,那樣做有失身份,對方正想讓他那樣做!”
問她對方是指誰,她說是嫉妒佐山出名的美容界大人物。她推測就是那些人慫恿《女性迴廊》發表中傷報導的。
採訪記者求見佐山道夫,不用說遭到了拒絕。店裏的一個名叫柳田的秘書替他接待了記者。
“老師對那篇報導沒有什麽想法,因為那顯然是一篇有人策劃、捏造事實的報導,不必理睬。在某種意義上說,美容界競爭激烈,在攻擊對方弱點方麵,比政黨的派係鬥爭要有過之而無不及,像皇宮女傭一樣陰險卑鄙。也許您還記得,有位美容界大家的身邊曾經有過一些流言,那也是反對派的陰謀。太殘酷了!顧客?懊,不僅沒減少,反倒多起來了。大家都同情老師,絕對支持。我可以奉告的僅此而已,您為此事而來,謝謝!”
——-一女性“同情弱者”?她們擁護、支持佐山,是出於對傑出的美的創造者佐山道夫受辱感到同情,還是相信佐山的所謂“是美容界敵人的陰謀”一說?
《女性迴廊》改變計劃,準備了第二發炮彈。發表報導的那期雜誌發行情況很好,說明引起了社會上一般人的反響。
總編的第二篇“告發”是上一期預告過的“殺害波多野雅子”。材料當然是櫻田提供的,“證人”是青梅林業公司的貨車司機黑原三郎和青梅站前大街中國菜館“和來軒”的經營者。
《女性迴廊》的總編是個忠厚人,他發出第二篇報導時,曾去徵求雅子的丈夫波多野伍一郎的諒解。
因為,對好容易刊出的第一篇報導,佐山道夫默然以對,這樣,第一發“炮彈”
不僅落空,相反還招來社會上一部分人不滿。
幾乎都是些佐山迷,這些人反擊編輯部想發起的“拯救無辜者運動”,甚至說,“被告岡野正一在警察署不是自首過嗎?後來又翻供,那是想逃避罪責,這是常見的伎倆,不像個男子漢!一審不是判決有罪嗎?兇手肯定是岡野,不能讓救出真犯陷害佐山的陰謀得逞,堅決反對《女性迴廊》,我們不買雜誌,要結成抵製同盟。”
這裏也有‘伯首”帶來的影響。僅憑作過“自首”這一點,女性——不光是女性,社會上一般人都會認定被告“有問題”,而不去作細緻的分析。
還有對權威決定的盲從性。過去就遺留著“衙門辦事不會錯”這種官尊民卑的觀念,可以說在這裏也有這種因素。由於客觀情況是這樣,隻有根據現狀確定方針。
還有人批評說:
“什麽呀,《女性迴廊》把自己和原編輯都當成被害人,頭腦發昏了吧?袒護自己的原編輯,就是‘復仇’這種封建思想的表現,那篇報導感情色彩太過分了。”
編輯部相信能夠喚起同情弱者、懲治罪人這一日本傳統的感情,結果事與願違。
《女性迴廊》遭到攻擊,被說成是美容界陰謀的走狗。
要發第二篇時,總編向雅子的丈夫伍一郎說明雅子不是自殺,被佐山道夫殺害的嫌疑很大,請求他對雜誌的披露給予理解。
總編在訪問前心裏就想好了警句:“身為經理的雅子丈夫義憤填膺,決定徹底追究佐山道夫!”“對慘遭毒手的前夫人無限哀思,伍一郎發誓此仇必報!”
可是,聽了總編的話,伍一郎極其冷淡。
“荒唐!”胖墩墩的歷一郎幾乎要發火似地對總編說。
“雅子是自殺,當時身為丈夫的我是作過保證的,她有遺書留在家裏,這我也對警察說過,所屬警察署的偵查科長也表示同意的。”
—可是,解剖時胃囊中的中國炒麵和櫻核桃同目擊者的話是一致的。
“那種東西到處都有賣的,目擊者的話木可信,我不希望現在還爭辯雅子是自殺還是他殺,我想盡量忘掉那些事,雅子也忘掉一切,正在墓裏長眠。事到如今我不想再把家裏的私生活張揚到社會上去。佐山道夫這個人,我是頭一次聽說,根本不知道他是幹什麽的。……請你不要再為這個來找我,給你說明白吧,那以後我又娶了個妻子,請你為我現在的家庭想一想。”
攻擊又轉向警察署、檢察廳、法院。對警察署和檢察廳的批判特別強烈,不過有的讀者感到,比起對警察署的攻擊,似乎攻擊檢察廳的調子相當“溫和”。
報導宣稱,必須盡快救出等待二審的被告岡野,為此本刊打破新聞界的常規,揭露真正的罪犯,將其醜名公諸於天下;並且指出:“對佐山道夫,尚有材料能推斷他還是另一起殺人案的真兇。”
第三十一節檢察官的失敗
第一期《女性迴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那是公然揭發紅得發紫的年輕美容家“殺人”,被點名揭發的佐山美容室,其顧客都是些名演員、酒吧女郎和名人的太太,因此反響更大。
可是,反響隻局限在《女性迴廊》的讀者中,或者是擴展到讀者的周圍,報紙和其他雜誌對這件事卻不聞不問。
新聞界有著不可思議的慣例,對某家雜誌以“本刊特稿”刊登的報導,往往都故意默然以對,大概這關係到“權威”吧。跟在別人的“特訊”後麵,吃別人嚼過的饃,總是沒有味道。從編輯的心情來說,吃別人嚼過的饃也丟麵子,而且對別人超過自己還有一種反感和嫉妒。由於這些原因,往往都裝作漠不關心的樣子。
確切地說,《女性迴廊》對往山道夫的揭發不是消息,那是發自《女性迴廊》
的主觀。如果是消息,即使別的報刊搶先,也要迎頭趕上超過去,激戰的結果,有時會遭到失敗而向對方道歉。
可是,在婦女雜誌上“指名”揭發佐山道夫“殺人”,可以說是對個人的人格揭露,因此別的雜誌、報紙便按兵不動,隻是對《女性迴廊》的大膽報導瞠目結舌,坐在一邊靜觀結果。
所謂結果,就是佐山道夭提出“誹謗名譽”的訴訟。人格受到如此傷害,誰也不會默然處之,不,絕對不會,這可不是談情說愛中的“殺人”,報導中說的是刑事犯罪上的“殺人”。
雜誌發行兩個星期以後,往山道夫仍沒有任何動靜,《女性迴廊》編輯也感到納悶。於是,採訪記者設法接觸了他的周圍。
首先是青山的“美容室”。這裏依舊生意興隆。
本來,因為是“殺人”的美容院,女客會害怕得不敢涉足,店裏該蕭條的;可是實際上卻比以前更加繁榮。驚詫不解的採訪記者請顧客中一位頗有名氣的年輕女演員談感想,她沒好氣地說:
“佐山會幹出那種事?那是你們想推銷雜誌吧?卑鄙啊l”
一位名人的太太說:
“我們不相信那篇報導,那是卑鄙的中傷。首先,如果真的事實,警察署、檢察廳不會袖手旁觀的,他們絲毫不動他,就說明佐山是清白的。那篇報導的材料是哪兒來的,大體上也能猜到,佐山覺得好笑呢,他當然不理會,不提出什麽誹謗名譽的訴訟,那樣做有失身份,對方正想讓他那樣做!”
問她對方是指誰,她說是嫉妒佐山出名的美容界大人物。她推測就是那些人慫恿《女性迴廊》發表中傷報導的。
採訪記者求見佐山道夫,不用說遭到了拒絕。店裏的一個名叫柳田的秘書替他接待了記者。
“老師對那篇報導沒有什麽想法,因為那顯然是一篇有人策劃、捏造事實的報導,不必理睬。在某種意義上說,美容界競爭激烈,在攻擊對方弱點方麵,比政黨的派係鬥爭要有過之而無不及,像皇宮女傭一樣陰險卑鄙。也許您還記得,有位美容界大家的身邊曾經有過一些流言,那也是反對派的陰謀。太殘酷了!顧客?懊,不僅沒減少,反倒多起來了。大家都同情老師,絕對支持。我可以奉告的僅此而已,您為此事而來,謝謝!”
——-一女性“同情弱者”?她們擁護、支持佐山,是出於對傑出的美的創造者佐山道夫受辱感到同情,還是相信佐山的所謂“是美容界敵人的陰謀”一說?
《女性迴廊》改變計劃,準備了第二發炮彈。發表報導的那期雜誌發行情況很好,說明引起了社會上一般人的反響。
總編的第二篇“告發”是上一期預告過的“殺害波多野雅子”。材料當然是櫻田提供的,“證人”是青梅林業公司的貨車司機黑原三郎和青梅站前大街中國菜館“和來軒”的經營者。
《女性迴廊》的總編是個忠厚人,他發出第二篇報導時,曾去徵求雅子的丈夫波多野伍一郎的諒解。
因為,對好容易刊出的第一篇報導,佐山道夫默然以對,這樣,第一發“炮彈”
不僅落空,相反還招來社會上一部分人不滿。
幾乎都是些佐山迷,這些人反擊編輯部想發起的“拯救無辜者運動”,甚至說,“被告岡野正一在警察署不是自首過嗎?後來又翻供,那是想逃避罪責,這是常見的伎倆,不像個男子漢!一審不是判決有罪嗎?兇手肯定是岡野,不能讓救出真犯陷害佐山的陰謀得逞,堅決反對《女性迴廊》,我們不買雜誌,要結成抵製同盟。”
這裏也有‘伯首”帶來的影響。僅憑作過“自首”這一點,女性——不光是女性,社會上一般人都會認定被告“有問題”,而不去作細緻的分析。
還有對權威決定的盲從性。過去就遺留著“衙門辦事不會錯”這種官尊民卑的觀念,可以說在這裏也有這種因素。由於客觀情況是這樣,隻有根據現狀確定方針。
還有人批評說:
“什麽呀,《女性迴廊》把自己和原編輯都當成被害人,頭腦發昏了吧?袒護自己的原編輯,就是‘復仇’這種封建思想的表現,那篇報導感情色彩太過分了。”
編輯部相信能夠喚起同情弱者、懲治罪人這一日本傳統的感情,結果事與願違。
《女性迴廊》遭到攻擊,被說成是美容界陰謀的走狗。
要發第二篇時,總編向雅子的丈夫伍一郎說明雅子不是自殺,被佐山道夫殺害的嫌疑很大,請求他對雜誌的披露給予理解。
總編在訪問前心裏就想好了警句:“身為經理的雅子丈夫義憤填膺,決定徹底追究佐山道夫!”“對慘遭毒手的前夫人無限哀思,伍一郎發誓此仇必報!”
可是,聽了總編的話,伍一郎極其冷淡。
“荒唐!”胖墩墩的歷一郎幾乎要發火似地對總編說。
“雅子是自殺,當時身為丈夫的我是作過保證的,她有遺書留在家裏,這我也對警察說過,所屬警察署的偵查科長也表示同意的。”
—可是,解剖時胃囊中的中國炒麵和櫻核桃同目擊者的話是一致的。
“那種東西到處都有賣的,目擊者的話木可信,我不希望現在還爭辯雅子是自殺還是他殺,我想盡量忘掉那些事,雅子也忘掉一切,正在墓裏長眠。事到如今我不想再把家裏的私生活張揚到社會上去。佐山道夫這個人,我是頭一次聽說,根本不知道他是幹什麽的。……請你不要再為這個來找我,給你說明白吧,那以後我又娶了個妻子,請你為我現在的家庭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