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巴比康接著說,“那些住在和地球相反的一麵,也就是說,住在我們地球上的同胞永遠看不見的另外一麵的月球人也會這樣驚奇的。
“如果我們在新月時期,也就是說,如果在半個月以後來到這裏,就能夠清清楚楚地看見它了。”
“我再補充一句,相反的,”巴比康繼續說下去,“對看得見的那一麵的月球人來說,大自然賜給他們的恩惠,就比他們的兄弟們幸運多了。因為,他們那些兄弟在三百五十四小時的長夜裏,沒有任何光線透過他們的黑暗。他們則恰恰相反,太陽照耀著他們十四天以後,剛剛沉入地平線下,他們就會看到從另外一邊升起一個光輝燦爛的天體。這個天體就是地球。地球比我們熟悉的月球大十二倍:因此它的光線也強十二倍,而且不受到任何大氣層的影響:另外,地球隻在太陽重新出現的時刻才消失。”
“妙語:”米歇爾·阿當說,“真有點學院味兒。"
“因此可以說,”巴比康接著說,連眉頭也沒有皺一下,“住在看得見的一麵月球上,一定是狠舒服的,因為在這裏,在滿月的時候可以看到太陽,在新月的時候可以看到地球。”
“但是,”尼卻爾說,“這點好處恐怕就要被光線帶來的受不了的炎熱抵銷了。”
“從這個角度上說,月球兩麵的缺點是一樣的,因為地球的反光顯然沒有熱度。但是,看不見的一麵總是比看得見的一麵受到更大的熱的考驗。我這句話是對你說的,尼卻爾,因為米歇爾可能不理解。”
“謝謝,”米歇爾說。
“事實上,”巴比康接著說,“在看不見的一麵同時接受光和熱的時候,恰恰是月球的新月時期,也就是說,三個天體正好會合在一條線上,而月球屬於太陽和地球中間。因此,和滿月時期相比,離太陽要近得多,恰好是月球和地球距離的兩倍。這個距離可以估計為太陽和地球的距離的二百分之一,湊成整數,也就是二十萬法裏。因此也就是說,在看不見的一麵接受太陽光的時候,離太陽近二十萬法裏。"
“完全正確,”尼卻爾回答。
“相反的……”巴比康接著說下去。
“請等一下,”米歇爾打斷他這位莊嚴的夥伴的話說。
“你要做什麽?"
“我要求替你解釋下去。”
“為什麽?"
“為了證明我已經理解了。”
“請吧,”巴比康微笑著說。
“相反的,”米歇爾模仿著巴比康主席的聲調和手勢說,“相反的,在月球看得見的一麵承受太陽光的時候,恰恰是月球滿月則·期,也就是說,地球居於太陽和月球中間。因此,和新月時期比,離光輝的天體要遠得多,湊成整數,也就是二十萬法裏,它受到的熱度自然也要少一些。”
“說得好! ”巴比康大聲說。“你知道嗎,米歇爾?對一位藝術家來說,你是很聰明的。”
‘是的,”米歇爾漫不經心地回答,“我們義大利林蔭大道的人都是這樣! ”
巴比康莊嚴地握握他這位可愛的同伴的手,繼續列舉看得見的一麵的月球居民的有利條件。
除了其他的條件以外,他又引證說,隻有這一麵月球能夠觀測日蝕,因為必須月球居於地球另外一邊的時候,才能夠發生這樣的現象。由於地球居於太陽和月球中間而引起的日蝕可以延長到兩個小時,而且,由於地球大氣層的折射作用,地球好象是太陽上的一個黑點。“這樣說起來。"尼卻爾說,“這個看不見的半球得不到大自然的寵愛,到處總是吃虧咯。”
“是的,”巴比康回答,“但也並不完全吃虧。因為月球的一種天平動,也就是對它的中心的擺動,月球能夠向地球露出一半超過一點。它好象一隻鍾擺,重力中心往往偏向地球方麵,並且發生有規律的擺動。為什麽會發生這種擺動呢?這是因為它的自轉運動速度相等,可是它沿著環繞地球的橢圓形軌道作公轉運動的速度則時快時慢。在近地點時,公轉速度占上風,於是月球露出西麵一小部分麵積。在遠地點時則恰恰相反,自轉速度占上風,於是月球露出東麵一小部分麵積。它有時在西麵有時在東麵露出的這塊紡錘形麵積寬度約為八度。因此我們能夠看到的月球麵積為總麵積的千分之五百六十九。"
“沒關係,”米歇爾回答,“如果我們也變為月球人的話,我們就住在能夠看到的一麵好了。我呀,我喜愛陽光! ”
“可是,”尼卻爾反駁他,“按照某些天文學家的說法,月球大氣層都凝結在另外一麵呀。”
“值得參考,”米歇爾簡單地回答。
這時候早飯已經結束,三位觀測家於是又重新回到他們的崗位上去。他們熄滅了拋射體內所有的燈光,努力透過黑暗的舷窗向外看。但是除了一片黑暗以外,沒有一絲亮光。
巴比康念念不忘的是一個無法解釋的事實。拋射體從這樣近的距離——大約五十公裏——穿過,為什麽不會降落呢?如果它的速度很大,我們還可以理解。現在,它的速度已經相對地降低,可是仍然能夠抵抗得住月球的吸力,這就無法解釋了。拋射體會不會受到另外一種力量的影響呢,難道另外有一種物體能夠使它保持在以太裏不下降嗎?現在已經很明顯,它再也不會在月球上什麽地方降落了。它要到哪兒去呢?它要離月而越來越遠還是越來越近呢?它會不會在這漆黑的黑夜裏被帶往無限的空間呢?所有這許多問題都使巴比康憂慮不安,可是他又無法解決這些問題:。
“如果我們在新月時期,也就是說,如果在半個月以後來到這裏,就能夠清清楚楚地看見它了。”
“我再補充一句,相反的,”巴比康繼續說下去,“對看得見的那一麵的月球人來說,大自然賜給他們的恩惠,就比他們的兄弟們幸運多了。因為,他們那些兄弟在三百五十四小時的長夜裏,沒有任何光線透過他們的黑暗。他們則恰恰相反,太陽照耀著他們十四天以後,剛剛沉入地平線下,他們就會看到從另外一邊升起一個光輝燦爛的天體。這個天體就是地球。地球比我們熟悉的月球大十二倍:因此它的光線也強十二倍,而且不受到任何大氣層的影響:另外,地球隻在太陽重新出現的時刻才消失。”
“妙語:”米歇爾·阿當說,“真有點學院味兒。"
“因此可以說,”巴比康接著說,連眉頭也沒有皺一下,“住在看得見的一麵月球上,一定是狠舒服的,因為在這裏,在滿月的時候可以看到太陽,在新月的時候可以看到地球。”
“但是,”尼卻爾說,“這點好處恐怕就要被光線帶來的受不了的炎熱抵銷了。”
“從這個角度上說,月球兩麵的缺點是一樣的,因為地球的反光顯然沒有熱度。但是,看不見的一麵總是比看得見的一麵受到更大的熱的考驗。我這句話是對你說的,尼卻爾,因為米歇爾可能不理解。”
“謝謝,”米歇爾說。
“事實上,”巴比康接著說,“在看不見的一麵同時接受光和熱的時候,恰恰是月球的新月時期,也就是說,三個天體正好會合在一條線上,而月球屬於太陽和地球中間。因此,和滿月時期相比,離太陽要近得多,恰好是月球和地球距離的兩倍。這個距離可以估計為太陽和地球的距離的二百分之一,湊成整數,也就是二十萬法裏。因此也就是說,在看不見的一麵接受太陽光的時候,離太陽近二十萬法裏。"
“完全正確,”尼卻爾回答。
“相反的……”巴比康接著說下去。
“請等一下,”米歇爾打斷他這位莊嚴的夥伴的話說。
“你要做什麽?"
“我要求替你解釋下去。”
“為什麽?"
“為了證明我已經理解了。”
“請吧,”巴比康微笑著說。
“相反的,”米歇爾模仿著巴比康主席的聲調和手勢說,“相反的,在月球看得見的一麵承受太陽光的時候,恰恰是月球滿月則·期,也就是說,地球居於太陽和月球中間。因此,和新月時期比,離光輝的天體要遠得多,湊成整數,也就是二十萬法裏,它受到的熱度自然也要少一些。”
“說得好! ”巴比康大聲說。“你知道嗎,米歇爾?對一位藝術家來說,你是很聰明的。”
‘是的,”米歇爾漫不經心地回答,“我們義大利林蔭大道的人都是這樣! ”
巴比康莊嚴地握握他這位可愛的同伴的手,繼續列舉看得見的一麵的月球居民的有利條件。
除了其他的條件以外,他又引證說,隻有這一麵月球能夠觀測日蝕,因為必須月球居於地球另外一邊的時候,才能夠發生這樣的現象。由於地球居於太陽和月球中間而引起的日蝕可以延長到兩個小時,而且,由於地球大氣層的折射作用,地球好象是太陽上的一個黑點。“這樣說起來。"尼卻爾說,“這個看不見的半球得不到大自然的寵愛,到處總是吃虧咯。”
“是的,”巴比康回答,“但也並不完全吃虧。因為月球的一種天平動,也就是對它的中心的擺動,月球能夠向地球露出一半超過一點。它好象一隻鍾擺,重力中心往往偏向地球方麵,並且發生有規律的擺動。為什麽會發生這種擺動呢?這是因為它的自轉運動速度相等,可是它沿著環繞地球的橢圓形軌道作公轉運動的速度則時快時慢。在近地點時,公轉速度占上風,於是月球露出西麵一小部分麵積。在遠地點時則恰恰相反,自轉速度占上風,於是月球露出東麵一小部分麵積。它有時在西麵有時在東麵露出的這塊紡錘形麵積寬度約為八度。因此我們能夠看到的月球麵積為總麵積的千分之五百六十九。"
“沒關係,”米歇爾回答,“如果我們也變為月球人的話,我們就住在能夠看到的一麵好了。我呀,我喜愛陽光! ”
“可是,”尼卻爾反駁他,“按照某些天文學家的說法,月球大氣層都凝結在另外一麵呀。”
“值得參考,”米歇爾簡單地回答。
這時候早飯已經結束,三位觀測家於是又重新回到他們的崗位上去。他們熄滅了拋射體內所有的燈光,努力透過黑暗的舷窗向外看。但是除了一片黑暗以外,沒有一絲亮光。
巴比康念念不忘的是一個無法解釋的事實。拋射體從這樣近的距離——大約五十公裏——穿過,為什麽不會降落呢?如果它的速度很大,我們還可以理解。現在,它的速度已經相對地降低,可是仍然能夠抵抗得住月球的吸力,這就無法解釋了。拋射體會不會受到另外一種力量的影響呢,難道另外有一種物體能夠使它保持在以太裏不下降嗎?現在已經很明顯,它再也不會在月球上什麽地方降落了。它要到哪兒去呢?它要離月而越來越遠還是越來越近呢?它會不會在這漆黑的黑夜裏被帶往無限的空間呢?所有這許多問題都使巴比康憂慮不安,可是他又無法解決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