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春天和秋天都十分短暫,短暫得讓人感覺不出來。雪剛剛化過,天氣剛剛轉暖,樹葉剛剛萌發,夏天就迫不及待地趕來了。而樹葉也會在九月或十月的某個夜晚突然變得金黃,然後就是白雪與落葉齊飛,冬天就這樣來了。


    在車排子這個地方,隨著夏天一起趕來的,還有蚊子,它是夏天最為可怕和討厭的使者。


    它們使這裏成為名副其實的蚊蟲王國。


    這裏靠近瑪納斯河河灣,沼澤遍布,水窪相連。所以是蚊蟲繁衍的理想場所。部隊剛開到這裏時,帶了幾匹膘肥體壯的軍馬,可一個夏天,就變得皮包骨頭,其中一匹軍馬被叮得血肉模糊,渾身起滿了血疹,然後感染化膿,不久就死了。


    所以這裏的人一到夏天,就得把全身包起來,再熱,也得嚴嚴實實地捂住。實在太熱,就得在勞動的地方燃起煙子熏趕,才能有一片無蚊天地。


    我們在路上趕了兩三個月的長路,本來就十分疲勞,到達這裏後,又被蚊子擾得日夜不寧。加之水土不服,思念家鄉,好多人都病了。


    我雖從哥哥的地理書上讀到過新疆,知道這是個什麽地方,有一些思想準備。但沒有想到會有這麽厲害的蚊子。我被蚊子弄得心煩意亂,無所適從,睡眠不寧,茶飯不思,雖沒病倒,但也像那些馬一樣,被折磨得皮包骨頭,有氣無力。即使這樣,我也在關心自己能否開上拖拉機,我那時變成了一個真正的“拖拉機迷”。


    開始,團裏安排我去學hushi,我拒絕了。


    然後,讓我到營裏當文書。我說,我初中隻上了兩個月,當文書文化不夠。


    那你想幹什麽?領導就問我。


    開拖拉機。我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那金貴東西可不是想開就能開上的。告訴你吧,開它跟開飛機差不了多少,你就等著吧!


    我說等就等。


    華淑媛:犯人有人管製(2)


    因為我沒去學hushi和當文書,我隻能和大家一起勞動,別人都說我傻。


    當時的勞動十分艱苦,勞動強度很大。隊伍往戈壁灘上一開,天為帳,地為床,綠蚊帳一撐,為防蚊子叮咬再把身上用各種布片一裹,就開始墾荒。七八月份的太陽烤得大地冒火,烤得人大汗淋漓,仍得把自己緊緊裹住。


    由於勞動強度太大,有些人挖著挖著地,就倒下去睡著了;有些人吃著飯,就打起了呼嚕;還有些人解著大便,睡著後坐在了屎堆上。如果是沒有蚊子的時節還好點兒,若有蚊子,有些人就得遭罪。屁股會被蚊子叮得又紅又腫,麵目全非,不能坐,睡覺和走路以及勞動都不方便。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上工時都是天沒亮就出發,每人帶上三個鹹麵餅,就是一日三餐,夏天還好點,冬天的餅子會凍得和石頭一樣硬,在吃之前,得先放到懷裏暖著,姑娘們經常啃著鹹麵餅,就忍不住哭起來,往往是抱在一起哭,哭過之後又相互勉勵,說我們既然來了,就得幹出個樣子,就要把新疆建設得跟家鄉一樣美。


    那時候的新疆還特別冷,常常零下三四十攝氏度,雪也下得特別厚,一般厚達二三十公分,最厚時達五六十公分。五二年冬天,雪把地窩子堵住了,大家隻好從裏麵挖個洞鑽出來。


    即使雪大得開不了荒,人也不能閑著,得到瑪納斯河邊去用紅柳枝編抬耙,冬天用來抬雪,其他時候則用來抬土、運肥。大家穿著氈筒,裹緊皮朝外、毛朝裏,隻經過粗加工,還有些發臭的板皮大衣,提上一袋子饃,就往三十公裏外的紅柳叢生的瑪納斯河邊走。


    男的要編二十個抬耙,女的要編十六個,一般要三四天才能完成。那可是零下四十多攝氏度的嚴寒,凍得石頭髮裂,但我們卻隻能睡在野外。想想那情形,就令人害怕。大家凍得不行了,就點上幾堆篝火,擠在一起,一邊烤著饃吃,一邊咽著雪,一邊唱著歌——那時候誰能吃苦,誰能愉快地、毫無怨言地吃苦,才算好同誌。


    如果我不是非得等著開拖拉機,而去學了hushi,當了文書,這些苦我就不會吃了,所以別人說我傻還是有道理的。


    時間在繁重的勞動中流淌,就在我遲遲等不到去學開拖拉機的消息而有些失望的時候。有一天,我終於聽說師裏要舉辦拖拉機培訓班了,我非常激動,為使自己的夢想能夠成真,我決心壯著膽子去找團長。


    我想開拖拉機。我對團長說。


    哦,小鬼,難怪讓你學hushi不學,讓你當文書不當,原來心裏想著這一ma子事。


    團長怎麽知道的?


    哈哈,你們這些女兵,每一個都是團裏的明星,都關注著你們呢!你不學hushi,不當文書,這樣的事我能不知道?小鬼,學拖拉機苦得很,累得很,你真的要去嗎?


    我就是為了開拖拉機才來當兵的,我請求團長一定讓我去。


    這拖拉機可金貴了,不是誰想學就能學的,要求思想好、身體好、素質好,家庭出身好,你思想還可以,素質也不錯,身體有些差,是什麽出身?


    城市貧民。


    出身也可以。行吧,我同意你去,吃不了苦可別抱怨我,去好好學習,爭取做我們師的梁軍、張迪源。


    多謝團長,我一定好好學習!我非常高興,走出團長的土坯房,就忍不住手舞足蹈地唱起《地頭開飯歌》來——


    西瓜殼簍當飯碗,


    玉米苞葉當菜盤。


    筷子本是蘆葦稈,


    光溜輕巧又直撚。


    南瓜湯,洋芋片,


    香甜鬆軟“黃金磚”。


    一碗菜,一塊“磚”,


    吃完不夠有的添。


    飯後有個小休閑,


    又是打鬧又撒歡。


    眾女抬起男子漢,


    一夯打得臉朝天。


    …………


    你知道那“黃金磚”是什麽嗎?那就是玉米麵發糕。


    拖拉機培訓班設在炮台。炮台並不是什麽軍事要塞,而是不知哪個朝代的屯墾人留下的一個土圍子,有哨樓一樣的設施,它作為屯墾失敗的一個象徵,經受著一年又一年寂寥風雨的抽打。


    我一到炮台,就去看拖拉機,那是1950年冬中央調來的四台“阿特茲”拖拉機和兩台“烏特茲”輕式拖拉機。第二年春天,二十二兵團成立直屬大隊拖拉機隊。陶峙嶽將軍非常重視這個拖拉機隊,派自己的隨身參謀洪濤任副組長不說,一般的問題都得由他親自處理。當時,拖拉機隊部設在距陶峙嶽將軍住所不遠的地方,以便他打開窗戶就能看見,還可以隨時去檢查工作,大家就開玩笑說他是拖拉機隊隊長。


    他在《陶峙嶽自述》一書中回憶道——


    1951年春,機耕組成立之初,首先是為直屬大隊耕地。戰士們興高采烈地忙著試車試犁。一台52馬力的“阿特茲”履帶拖拉機,牽引一台四鏵犁耕地,晝夜能耕地百畝,相當一百多人的連隊用人力勞動一天的工效,原來是一片荒蕪,頃刻之間變成沃土。


    一天,陪同王震同誌來到地裏,看到翻耕出來的土質,他不禁高興地大聲說,標準的結構土壤,比南泥灣的土都好得多,大有希望!說著,他跳上一台開過來的拖拉機,親自開了兩圈,才意猶未盡地跳下車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千湘女上天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盧一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盧一萍並收藏八千湘女上天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