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握有最高權力而又完全了解國內情況的人,在這幾年間還能不能回頭看一下,驚醒一下,哭一鼻子?要知道他們還背著一個血淋淋的包袱呢,它在滴血,把整個脊背染得血跡斑斑的。政治犯放了,可是成百萬的普通刑事犯又是誰製造的?難道不是生產關係造成的嗎?不是社會環境造成的嗎?不是我們自身製造的嗎?……不是你們製造的嗎?……
還是把你們那開發宇宙的計劃拿去餵狗吧1不要再為什麽蘇加諾的海軍艦隊和恩克魯瑪的近衛部隊操心了!還不如安靜地坐下來,搔搔後腦勺想一想:自己的國家該怎麽辦?為什麽我國的、天下最好的法律意會遭到我們本國千百萬公民的反對?是什麽東西使得這些人硬是去鑽進那意味著死亡的枷鎖?又為什麽那枷鎖越是難以忍受,鑽的人越多?怎樣才能使這支水流枯竭呢?是不是我們的法律不應該這樣?(這裏就難免要想到那使人意誌消沉的學校、荒蕪的農村,以及其它許多毫無階級含義、而隻能認為是不公正的事情了。)還有那些已經遭殃的人們,我們怎樣才能使他們獲得重生?不能用廉價的“伏羅希洛夫大赦”一揮了之,要誠心誠意地對每個人的案件和具體情況進行調查分析。
那麽,這古拉格群島應該不應該結束?莫非它應該永存?四十年來它一直在我們的軀體上腐爛發臭,夠了吧!
不,原來不行!還不夠!要動動腦筋吧,可太懶了。而靈魂中對這些一點反應也沒有。那就讓這群島再存在它四十年吧!我們呢?我們要去處理建設亞斯文高水壩一的問題了,還得管管阿拉伯人的重新統一問題呢!
在尼基塔·赫魯雪夫長達十年的統治時期,我們久已習慣的那些物理法則突然間失去了作用,一些物體令人奇怪地朝著場力和重力所指的相反方向運動起來。當歷史學家們研究這一段歷史時。他們不能不為之震驚的是:在一個短時期內,竟有那麽多的可能性和機會集中在赫魯雪夫一人之手,而他竟把這些可能性和機會當成了玩具,利用它們時像在開玩笑,像在作遊戲,隨後便漫不經心地全拋棄了。在我國歷史上,史達林之後第一個被賦予最高權力的是赫魯雪夫(盡管最高權力這時已經有所削弱,但仍然是十分強大的),而他在行使這種權力時卻酷似克雷洛夫寓言中那隻小熊米什卡,隻知道在林中曠地上無目的地、無益處地滾動著圓木玩耍。赫魯雪夫本來有可能以三倍甚至五倍的堅定性去籌劃怎樣解放這個國家,但他卻把這件事像遊戲一樣放棄了。他沒有認識到他所肩負的任務之重大,他放棄了這個事業,卻轉身去搞征服宇宙、種植玉米、在古巴設置飛彈、為柏林問題發出最後通謀、迫害教會、把黨的州委分為工業州委和農業州委,甚至去同抽象派藝術作鬥爭了。
他這個人從來沒有把任何事情做到底過,而對於自由事業尤其如此!需要唆使他去迫害知識分子嗎?沒有比這更容易的事了。需要用他那兩隻曾經拆毀史達林勞改營的手再把勞改營鞏固起來嗎?這也極其輕易地做到了!而且,那是什麽時候的事呀?
一九五六年,就在召開黨的第二十次代表大會的那一年,已經公布了關於勞改營的第一批限製性條令!這些限製到了赫魯雪夫進一步獨攬全部大權的一九五七年又有所發展了。
盡管這樣,“實際工作者”階層並未感到滿足。他們一旦嗅到自己已占上風的氣味,便開始反攻了。他們宣稱:不能這樣生活下去!勞改營製度是蘇維埃政權的頂樑柱,可是這根頂樑柱正在傾倒!
當然,主要影響是在背地裏施加的——在某處的宴會桌上,在飛機客艙裏,或是在郊外別墅劃船的時候。不過,這些活動有時也以公開形式表露出來。例如,有時是以薩姆索諾夫代表在最高蘇維埃會議上發言(一九五八年十二月)的形式出現。據他說,囚犯的生活太好了,他們對夥食很滿意(!)(他們本應該經常感到不滿意才對!……)對待囚犯的態度太和氣了。(而在這個一直沒有承認自己從前的罪過的國會裏,當然不可能有人去教訓薩姆索諾夫。)有時則是以《鐵窗裏麵的人》這類報刊文章的形式出現(一九六o年)。
赫魯雪夫向這股壓力屈服了。他對任何事都沒有深入了解,沒有想一想這五年來犯罪率並沒有增加這個事實(即使增加了,也該在國家製度中尋找原因),沒有把自己的新措施同自己對共產主義勝利進軍的信念聯繫起來看看,沒有細緻地研究事態的詳情,也沒有親眼看一看。這位“一生都在旅途上度過”的沙皇輕易而匆忙地在那張領釘子的單據上簽了字,人們便立即用這些釘子迅速地按照原有形狀把斷頭台重新牢固地釘起來了。
而這一切正是發生在那個一九六一年。尼基塔就是在這一年又作了最後一次努力,想把自由之車一下子拉到天空去。正是在召開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的一九六一年頒布了關於在勞改營中可以處以死刑的命令,它規定;對於“採取恐怖行為傷害已經改造好的囚犯(也就是眼線)和傷害看守人員(這種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人”均可處以死刑。而且最高法院全體會議(一九六一年六月)批準了四種形式的勞改營製度——這已經不是史達林的勞改營,而是赫魯雪夫的勞改營了。
當尼基塔·赫魯雪夫傲然登上代表大會講壇對史達林的監獄暴政展開新的一輪攻擊時,他其實是剛剛才縱容人們去加強了自己那套毫不遜色的勞改營製度。可是,他卻真誠地相信這兩者不僅可以並行不悖,而且是協調得體的!……
今天的勞改營就是在黨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前鞏固起來的勞改營。從那時起,六年來它一直是這個樣子。
這些勞改營有別於史達林勞改營的,不是它的製度,而是裏麵的囚犯構成:這裏沒有千百萬犯刑法第五十八條的人。但是,這裏仍然關押著千百萬人,而且很多人仍然是不公正的司法的束手無策的犧牲品,這些人被掃進勞改營僅僅是因為必須使這個製度能夠存在和維持下去。
統治者換了人,但古拉格群島依然存在。
它之所以依然存在,是因為這個國家製度離開它就不能存在。消除了古拉格群島,這個國家本身也將不復存在。
沒有一部歷史是沒有結尾的。任何歷史總要在某個地方斷開。我們根據自己微薄的力量和很不充分的一點材料,考察了古拉格群島的歷史——從它誕生時的血紅色排槍齊射,一直看到了恢復名譽的粉紅色煙霧的出現。現在,就讓我們結束這段歷史吧,以赫魯雪夫使勞改營嚴酷起來和公布新刑法典之前的寬宏大量的、渙散的光輝時期來結束這部歷史吧。將來一定還會出現別的歷史書,它們的作者,很不幸,會比我們更加了解赫魯雪夫時期的和赫魯雪夫之後的勞改營。
而且這種書已經出現了,這就是c·卡拉萬斯基和阿納托利·馬爾琴科的著作。將來一定還會浮現出更多這類著述,因為俄國不久就將進入一個公開性的時代!
例如馬爾琴科的書,它甚至使一個飽經風霜的老勞改犯觸目驚心,充滿恐怖。它描述了現在的監獄生活,給我們描繪出一個更加“新型”的監獄,那是我們這些過去的見證人所無法設想的。我們看到,監獄的第二隻犄角(參看第一部第十二章)長得更高,它更深地刺入了囚犯的咽喉。馬爾琴科對弗拉基米爾中央監獄的兩座建築物——沙皇時代建的和蘇維埃時代建的——進行了比較,從而通過實物向我們說明為什麽跟俄國歷史上的沙皇時期無法比:沙俄的監獄又幹又暖,蘇聯的監獄又潮又冷(牢房裏耳朵凍僵,呢上衣永遠不能脫)。沙俄的窗戶被蘇聯的磚堵得隻剩原來大小的四分之———別忘了窗外還安著“籠口”。
還是把你們那開發宇宙的計劃拿去餵狗吧1不要再為什麽蘇加諾的海軍艦隊和恩克魯瑪的近衛部隊操心了!還不如安靜地坐下來,搔搔後腦勺想一想:自己的國家該怎麽辦?為什麽我國的、天下最好的法律意會遭到我們本國千百萬公民的反對?是什麽東西使得這些人硬是去鑽進那意味著死亡的枷鎖?又為什麽那枷鎖越是難以忍受,鑽的人越多?怎樣才能使這支水流枯竭呢?是不是我們的法律不應該這樣?(這裏就難免要想到那使人意誌消沉的學校、荒蕪的農村,以及其它許多毫無階級含義、而隻能認為是不公正的事情了。)還有那些已經遭殃的人們,我們怎樣才能使他們獲得重生?不能用廉價的“伏羅希洛夫大赦”一揮了之,要誠心誠意地對每個人的案件和具體情況進行調查分析。
那麽,這古拉格群島應該不應該結束?莫非它應該永存?四十年來它一直在我們的軀體上腐爛發臭,夠了吧!
不,原來不行!還不夠!要動動腦筋吧,可太懶了。而靈魂中對這些一點反應也沒有。那就讓這群島再存在它四十年吧!我們呢?我們要去處理建設亞斯文高水壩一的問題了,還得管管阿拉伯人的重新統一問題呢!
在尼基塔·赫魯雪夫長達十年的統治時期,我們久已習慣的那些物理法則突然間失去了作用,一些物體令人奇怪地朝著場力和重力所指的相反方向運動起來。當歷史學家們研究這一段歷史時。他們不能不為之震驚的是:在一個短時期內,竟有那麽多的可能性和機會集中在赫魯雪夫一人之手,而他竟把這些可能性和機會當成了玩具,利用它們時像在開玩笑,像在作遊戲,隨後便漫不經心地全拋棄了。在我國歷史上,史達林之後第一個被賦予最高權力的是赫魯雪夫(盡管最高權力這時已經有所削弱,但仍然是十分強大的),而他在行使這種權力時卻酷似克雷洛夫寓言中那隻小熊米什卡,隻知道在林中曠地上無目的地、無益處地滾動著圓木玩耍。赫魯雪夫本來有可能以三倍甚至五倍的堅定性去籌劃怎樣解放這個國家,但他卻把這件事像遊戲一樣放棄了。他沒有認識到他所肩負的任務之重大,他放棄了這個事業,卻轉身去搞征服宇宙、種植玉米、在古巴設置飛彈、為柏林問題發出最後通謀、迫害教會、把黨的州委分為工業州委和農業州委,甚至去同抽象派藝術作鬥爭了。
他這個人從來沒有把任何事情做到底過,而對於自由事業尤其如此!需要唆使他去迫害知識分子嗎?沒有比這更容易的事了。需要用他那兩隻曾經拆毀史達林勞改營的手再把勞改營鞏固起來嗎?這也極其輕易地做到了!而且,那是什麽時候的事呀?
一九五六年,就在召開黨的第二十次代表大會的那一年,已經公布了關於勞改營的第一批限製性條令!這些限製到了赫魯雪夫進一步獨攬全部大權的一九五七年又有所發展了。
盡管這樣,“實際工作者”階層並未感到滿足。他們一旦嗅到自己已占上風的氣味,便開始反攻了。他們宣稱:不能這樣生活下去!勞改營製度是蘇維埃政權的頂樑柱,可是這根頂樑柱正在傾倒!
當然,主要影響是在背地裏施加的——在某處的宴會桌上,在飛機客艙裏,或是在郊外別墅劃船的時候。不過,這些活動有時也以公開形式表露出來。例如,有時是以薩姆索諾夫代表在最高蘇維埃會議上發言(一九五八年十二月)的形式出現。據他說,囚犯的生活太好了,他們對夥食很滿意(!)(他們本應該經常感到不滿意才對!……)對待囚犯的態度太和氣了。(而在這個一直沒有承認自己從前的罪過的國會裏,當然不可能有人去教訓薩姆索諾夫。)有時則是以《鐵窗裏麵的人》這類報刊文章的形式出現(一九六o年)。
赫魯雪夫向這股壓力屈服了。他對任何事都沒有深入了解,沒有想一想這五年來犯罪率並沒有增加這個事實(即使增加了,也該在國家製度中尋找原因),沒有把自己的新措施同自己對共產主義勝利進軍的信念聯繫起來看看,沒有細緻地研究事態的詳情,也沒有親眼看一看。這位“一生都在旅途上度過”的沙皇輕易而匆忙地在那張領釘子的單據上簽了字,人們便立即用這些釘子迅速地按照原有形狀把斷頭台重新牢固地釘起來了。
而這一切正是發生在那個一九六一年。尼基塔就是在這一年又作了最後一次努力,想把自由之車一下子拉到天空去。正是在召開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的一九六一年頒布了關於在勞改營中可以處以死刑的命令,它規定;對於“採取恐怖行為傷害已經改造好的囚犯(也就是眼線)和傷害看守人員(這種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人”均可處以死刑。而且最高法院全體會議(一九六一年六月)批準了四種形式的勞改營製度——這已經不是史達林的勞改營,而是赫魯雪夫的勞改營了。
當尼基塔·赫魯雪夫傲然登上代表大會講壇對史達林的監獄暴政展開新的一輪攻擊時,他其實是剛剛才縱容人們去加強了自己那套毫不遜色的勞改營製度。可是,他卻真誠地相信這兩者不僅可以並行不悖,而且是協調得體的!……
今天的勞改營就是在黨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前鞏固起來的勞改營。從那時起,六年來它一直是這個樣子。
這些勞改營有別於史達林勞改營的,不是它的製度,而是裏麵的囚犯構成:這裏沒有千百萬犯刑法第五十八條的人。但是,這裏仍然關押著千百萬人,而且很多人仍然是不公正的司法的束手無策的犧牲品,這些人被掃進勞改營僅僅是因為必須使這個製度能夠存在和維持下去。
統治者換了人,但古拉格群島依然存在。
它之所以依然存在,是因為這個國家製度離開它就不能存在。消除了古拉格群島,這個國家本身也將不復存在。
沒有一部歷史是沒有結尾的。任何歷史總要在某個地方斷開。我們根據自己微薄的力量和很不充分的一點材料,考察了古拉格群島的歷史——從它誕生時的血紅色排槍齊射,一直看到了恢復名譽的粉紅色煙霧的出現。現在,就讓我們結束這段歷史吧,以赫魯雪夫使勞改營嚴酷起來和公布新刑法典之前的寬宏大量的、渙散的光輝時期來結束這部歷史吧。將來一定還會出現別的歷史書,它們的作者,很不幸,會比我們更加了解赫魯雪夫時期的和赫魯雪夫之後的勞改營。
而且這種書已經出現了,這就是c·卡拉萬斯基和阿納托利·馬爾琴科的著作。將來一定還會浮現出更多這類著述,因為俄國不久就將進入一個公開性的時代!
例如馬爾琴科的書,它甚至使一個飽經風霜的老勞改犯觸目驚心,充滿恐怖。它描述了現在的監獄生活,給我們描繪出一個更加“新型”的監獄,那是我們這些過去的見證人所無法設想的。我們看到,監獄的第二隻犄角(參看第一部第十二章)長得更高,它更深地刺入了囚犯的咽喉。馬爾琴科對弗拉基米爾中央監獄的兩座建築物——沙皇時代建的和蘇維埃時代建的——進行了比較,從而通過實物向我們說明為什麽跟俄國歷史上的沙皇時期無法比:沙俄的監獄又幹又暖,蘇聯的監獄又潮又冷(牢房裏耳朵凍僵,呢上衣永遠不能脫)。沙俄的窗戶被蘇聯的磚堵得隻剩原來大小的四分之———別忘了窗外還安著“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