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克的腦瓜子就應當經常去鑽研這種旁門左道。


    根據具體情況並通過不斷揣摸對手的心理,澤克在行動上應表現出靈活性——從使用拳頭或嗓門的粗暴行動直到最細膩的裝假,從完全不知廉恥直到神聖地信守諾言,盡管是背地裏做出的似乎完全不必信守的諾言(所以為什麽所有的犯人都神聖地忠於秘密收受賄賂後所承擔的義務,並且在完成私人定貨上非常耐心和認真。當你觀看一件精雕細琢的島上手工製品——類似的製品我們可以在奧斯坦金帶農奴藝術博物館裏看到——有時真不能相信,這就是那些用根小撅子支上就向領班交工、隨後倒了也不管的手做出來的)。


    這種行動的靈活性也在澤克的一項著名規則上反映出來:學就拿,打就逃。


    對於古拉格的島民說來,生活鬥爭中取得成功的一個極重要的條件,就是他們的善於遮掩。他們的性格和意圖隱藏得那麽深,以致一個還不習慣的初出茅廬的僱主起先會覺得澤克像草一樣可以因風吹腳踩而彎曲的嚴(隻是後來他才叫苦不迭地確信島民的狡猾和不真誠。)善於遮掩幾乎是澤克這個部族最有代表性的特點。澤克應當把自己的意圖、自己的行為掩蓋起來,不讓僱主、看守和作業班長知道,也不讓所謂“眼線”知道。他應當把自己的得手事情隱瞞起來,免得被別人搶走。各種計劃、打算、希望——不管是他正在準備的事關重大的“逃跑”或者是想在什麽地方揀點刨屑來當墊褥,一概都應當隱瞞。在澤克的生活中歷來如此,開誠布公——那就意味著失掉……一個我請他抽馬合煙的土著向我作了這樣的解釋(我把它譯成俄語):你坦白告訴別人,什麽地方睡得暖和,什麽地方領班找不到——於是大家都往那裏鑽,領班也就會嗅出來。你坦白告訴別人,你通過一個自由雇員寄出了一封信,大家全都會把信交給這個自由人,他也就會和那些信件一起被逮住。如果保管員答應你把破襯衫換一件——在沒有換到手以前別說,換到了——也別說:這樣就不會牽累他,對自己也會有好處嚴日子久了,澤克已經習慣於把一切都隱瞞起來,他這樣做甚至都不需花什麽力量去克製自己:他失去了同別人談心的這種人的自然願望(也許應當承認,這種不坦率待人好似對事物的普遍的不公開進程的保護反應?因為有關他命運的消息人們也總是用一切辦法隱瞞起來不讓他知道)。


    澤克的善於遮掩來源於他的全麵的不信任:他對周圍的任何人都不相信。樣子像大公無私的行為特別會引起他強烈的疑心。泰加林的法則——這就是他對人們之間關係的“無上命令”的表述(在群島上確有大片泰加林帶)。


    最充分地兼備並表現出這些部族素質(生活上的堅決性、無憐憫、見機行事、善於遮掩和不信任)的土著,自稱並且也被稱為“古拉格之子”。這在他們那裏好似一種榮譽公民的稱號,這種稱號當然要經過長年累月的島上生活才能獲得的。


    古拉格之子認為自己是莫測高深的,相反,他自己卻能把周圍的人看得很透,如俗話所說,入木三分。也許這是真的,但是馬上就可以發現,甚至最有洞察力的澤克也是見識不完整的,眼光短淺的。一個普通的澤克,甚至古拉格之子,對於與他相近的行為能作出清醒的判斷,並且能夠準確地盤算自己在最近幾小時之內的行動,但他卻既不能抽象地思考,也不能概括一般性質的現象,甚至不能談論未來。在他們的語法上,未來時態是很少用的:甚至對於明天也帶著假定色彩來應用,對於已經開始的一星期內的日子,用起來就更加謹慎。你永遠也聽不到澤克嘴裏說出這樣的句子來:“來春我將……”因為大家知道;還需要度過冬天,而命運在任何一天都可能把你從一個島嶼拋到另一個島嶼上去。真的是:我的一天——就是我的一輩子。


    古拉格之子就是所謂澤克戒律的主要體現者。在不同的島嶼上,這種戒律的數量多寡不等,它們的表述方式也不盡相符,如果對它們分門別類地進行整理,那將是一項單獨的事趣的研究工作。這些戒律與基督教義毫無共同之處(澤克——不僅是無神論的民族,而且在他們心目中根本不存在什麽神聖的東西,對於崇高的實體,他們總是急於去嘲笑和貶損。這也反映在他們的語言上)。但是,正如古拉格之子要人們相信的那樣,照他們的戒律去生活,在群島上是不會遭殃的。


    有這樣的戒律:勿敲(這怎樣理解?顯然是為了不發出多餘的聲響吧。);”別舔缽子,就是說,不要墮落到喝泔水的地步,這樣做,他們認為就是迅速和急轉直下的滅亡。“不要揀垃圾吃”以及其他等等。


    有一條戒律很有趣:不要把鼻子伸到別人的鍋裏去!我們真想說,這是土著思想的高度成就:須知這是反麵自由的原則,這好像是翻過來的“我的住宅就是我的城堡”,甚至比它還高,因為說的不是自己的鍋,而是別人的(但自己的當然不言而喻)。我們知道土著們的條件,對“鍋”應當作廣泛的理解:不僅理解為燻黑的拱形器血,甚至不是鍋裏盛著的不吸引人的具體的羹湯,而且包括獲取食物的一切方式,生存鬥爭的一切手段,甚至還要廣泛些:理解為澤克的靈魂。總之一句話,讓我像我所願意的那樣生活,你自己也像你所願意的那樣生活——這就是這個原則的意思。鐵石心腸的古拉格之子以這條戒律做出了不因無謂的好奇心而使用自己的力量和堅決性的保證(但同時也使自己解除了任何道德上的義務:‘即便你在我身旁倒斃——我也不當一回事。殘酷的法則,但比之島上的生番——盜賊們的法則:“今天你該死,明天才是我”,畢竟要人道得多。野蠻的盜賊對鄰人決不是漠不關心的;他促使他死得快些,為了使自己死得近些,有時是觀賞他的死亡過程以便得到開心或滿足好奇)。


    最後,有一條綜合性的戒律:不要相信,不要害怕,不要乞求。在這條戒律裏,非常清楚地甚至雕塑般地體現了澤克的共同民族性格。


    如果一個(獄外的)民族整個浸透著這種高傲的戒律,這個民族怎樣管理呢?……想想都覺得可怕。


    這條戒律使我們放下對澤克生活行為的研究,轉而去分析他們的心理實質。


    我們在古拉格之子身上馬上察覺到的並且後來越來越經常地觀察到的最初一種氣質是:精神上的穩健性,即心理上的穩定性。這裏令人感到興趣的是犯人對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的一般哲學觀點。一個英國人或法國人畢生以他們身為英國人或法國人而自豪,澤克則與他們不同,完全不以自己的民族屬性而自豪,相反,他把這理解為一種嚴酷的考驗,但是他想不失尊嚴地通過這種考驗。澤克們甚至有這樣一則出色的神話:似乎某地有一扇“群島之門”(堪與古希臘的赫爾克裏斯的柱塔相比),在門的正麵似乎為進來的人寫有:“別喪氣!”背麵則為出去的人寫有:“別太高興!”澤克們還補充說,主要的是,這些題詞隻有聰明人才看得見,傻瓜是看不見的。這則神話往往表現為一條簡單的生活規則:來者匆愁,去者勿喜。犯人對群島的生活和群島毗鄰地帶生活的看法,正是應當通過這個線索去領會。這種哲學正是澤克的心理穩定性的源泉。不管他所遭逢的境況多麽陰暗。他總是皺起自己那粗糙的飽經風霜的臉上的眉頭說,他們不會把我降到比礦井更深的地方去了!或者互相安慰說:還有更糟的哩!真的,在饑寒交迫、心灰意懶的深重苦難中,這個“還有更糟的哩”的信念,明顯地支持著他們,並使他們精神振作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拉格群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俄]亞歷山大·索忍尼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俄]亞歷山大·索忍尼辛並收藏古拉格群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