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深入群島的腹地,混凝土築成的港口越顯眼地變成了木樁結構的碼頭。
卡拉巴斯——卡拉幹達附近的一個遞解站——這個字已經變成了一個普通名詞。在幾年之內經過這裏遞解的犯人達到五十萬(尤裏·卡爾貝一九四二年經過那裏的時候,登記號碼已經是四十三萬三千多號)。關人的房屋是一些低矮的夯土牆棚屋,泥地。每天的消遣是叫犯人帶上東西,統統趕到屋外,由美術家在地麵上刷白灰,甚至畫出地毯的花樣。晚上犯人們躺在地上,用身子把白灰和地毯一道蹭掉。
卡拉巴斯比別的遞解站更有變成博物館的價值。可是,嗚呼,已經不存在了:在它的原址上現在是一座鋼筋混凝土製件廠。
克尼亞日一波戈斯特遞解點(北緯63
)的營地是一些支在沼澤地上的窩棚!用樹根紮成的骨架上蓋著一塊四邊不著地的破帆布帳篷。窩棚裏麵的雙層鋪也是用樹棍(連枝權都沒有削幹淨)搭的,中間的過道同樣用樹根鋪成踏腳板。白天稀泥從踏腳板縫裏撲哧撲哧
地往上冒,夜晚凍得梆梆硬。隔離區裏各個地方的通道也是用細脆搖顫的小樹棍鋪成的。由於身體虛弱而變得行動笨拙的人們時而在這裏或那裏閃進水裏或爛泥裏。一九三八年克尼亞日一波戈斯特的夥食沒有一天變過樣:麥屑粉和魚骨頭熬的糊糊。吃這東西比較方便,因為缽子、缸子和勺子之類的東西遞解站一概沒有,囚犯們自己更沒有;可以讓他們幾十人一批到大鍋邊排隊,用長柄勺把糊糊舀在他們的便帽、皮帽、衣襟裏。
在同時蹲過五千人的沃格沃茲金諾遞解點(它離烏斯特-魏姆幾公裏遠。讀到這一行以前,哪一位讀者知道有一個沃格沃茲金諾?有多少個這類不知名的遞解站!請將它們全都乘以五千吧!),供應的食物是稀湯,但是照樣沒有缽子。然而也想到了辦法(我們俄羅斯的急中生智的本領有什麽困難克服不了!)——菜場倒在洗澡盆裏,一次發十個人的,讓他們你爭我奪地搶著喝吧。
誠然,在沃格沃茲金諾沒有人蹲過一年以上(蹲一年以上的有過,是那些隻剩一口氣的傢夥,所有勞改營都不接受)。
在群島上著的生活風貌麵前,文學家的想像力實在驚人地貧乏。當他們想寫出點有關監獄的最可譴責、最醜陋的東西的時候,總是拿便桶作為非難的對象。便桶在文學中變成了監獄的象徵,屈辱和汙穢的象徵。噢,全是無知妄說!難道便桶是囚犯們的災難嗎?它是獄吏們最仁慈的發明。一切可怕的情景是從監室裏沒有了便桶的那一瞬間開始的。
一九三七年西伯利亞的某些監獄裏麵是沒有便桶的,因為不夠用。事先沒有準備下那麽多——西伯利亞的工業跟不上大逮捕的規模。倉庫裏發不出新建監獄需要的便桶。老監獄裏倒是有便桶,可是又舊又小,這時候唯一明智的辦法是把它們取消,因為在人數猛增的情況下,跟沒有一樣。例如,米努辛斯克監獄老早是按五百人的容量建造的(弗拉基米爾·伊裏奇沒有進去過,因為他是以自由人身份乘車去流放地的),現在裝一萬人。那就是說每一隻便桶應當增大二十倍!但是它並不能增大呀……。
我們俄國人的筆寫東西從來是粗線條的,我們經歷的事情可謂多矣,但是描寫出來,揭示出來的幾乎等於零。在慣於通過顯微鏡觀察生活的微小細胞、慣於在照明器的光束下搖晃試管的西方作者們的筆下,處在超員二十倍又沒有便桶而且一晝夜隻許出來解一次手的監室裏的人類心靈的惶亂情狀,可以寫出一部長篇的史詩,可以再寫出十卷《追憶似水年華》!當然有許多情節是他們不知道的:在帆布風帽裏小便的辦法他們就想不出來;另一個犯人提出的可以把尿撒在長統靴裏的忠告,他們更是完全不能理解。其實這項忠告是經驗豐富的智慧的結晶,它決不是叫你毀掉皮靴,也不是把皮靴降格為提桶。它的意思是:脫下一隻靴子,倒過來,把靴筒往外翻上來——於是就形成了環槽狀的、你十分一需要的那個容器!而且如果西方作者們知道米努辛斯克監獄裏下述的獄規的話,他們將能以多麽曲折細微的心理描寫去豐富他們的文學啊(而且決不會冒重複著名大師們的手筆的危險)!在這個監獄裏,飯缽子四人隻發一個,飲用水每天每人發一缸子(茶缸子倒夠用);可能出這樣的事:四人中的一個竟然利用公共的缽子行了方便,可是在吃午飯以前又不肯交出自己保留的水去洗缽子。這將出現一場怎樣的衝突!怎樣的四種性格的頂撞!多少微妙的差別!(我不是說笑話,隻有這時候才顯露出一個人的底蘊。隻不過俄國人的筆沒有工夫去描寫這些,俄國人的眼睛也沒有時間去讀它。我不是說笑話,因為隻有醫生才能告訴你,在這樣的監室裏呆幾個月就能永遠毀掉一個人的健康,即便他到了葉若夫時代也沒有被槍斃並且在赫魯雪夫時代恢復了名譽。)
你看,我們還幻想過在港口裏休息一下,鬆快一下呢!在“澤克車廂”包房裏擠成一團的那幾天幾夜裏,我們是怎樣地幻想著遞解站啊!想的是在這裏我們可以伸伸腰,直直身子。想的是在這裏我們可以足足地喝到涼水和打到開水。想的是在這裏不會再強迫我們用自己的東西向押解隊去贖買自己的口糧。想的是在這裏會供給我們熱食。最後還想著會把我們帶進洗澡房,在熱水裏浸一浸,那時渾身就不會這麽癢了。“烏鴉車”裏我們的腰撞得生痛,從一側摔到另一側;押解隊朝我們吼叫:“挽臂!”、“抓腳跟!”我們暗暗鼓勵自己:“沒有什麽,沒有什麽,快到遞解站了!到了那裏就好了……”
可是到了這裏,即使我們一部分夢想能夠變為現實,也總要被另外一些事情弄得十分掃興。
洗澡房裏會遇到什麽你永遠說不準。忽然他們動手剃光女人的頭髮(紅色普列斯尼亞,一九五0年十一月)。或者讓清一色的女理髮員給我們一長串光屁股的男人剃頭。在沃洛格達的蒸氣浴室裏,胖大嬸莫吉亞吆喝著:“男人們,排好隊!”然後用蒸氣管子朝整排男人們身上放氣。伊爾庫茨克遞解站的見解不同,認為洗澡房服務人員全部是男性並且由男子漢在女人們的兩腿之間塗抹焦油軟膏更加符合天理人情。或者如像在新西伯利亞城遞解站裏那樣,大冬天冰冷的洗澡房裏的水龍頭隻流涼水;囚犯們鼓起勇氣要求首長來看看;來了一個大尉,他竟滿不在乎地親自伸手到水龍頭下麵試了試,然後說:“我告訴你們,水是熱的,懂嗎?”至於有的地方洗澡房裏根本沒有水,有的地方在烘爐裏把犯人的衣服烤焦,有的地方強迫洗完澡的犯人們赤身光腳在雪地裏跑到另一處去取衣物(羅德尼查,第二白俄羅斯方麵軍反間諜機關,一九四五年),我們已經說膩了。
一跨進遞解站,你就會發現在這裏掌握你命運的不是看守員,也不是戴肩章穿製服的,這些人不管怎麽說總得遵從一點成文的法律。這裏掌握你命運的是遞解站的雜役。是那個前來招呼你們這批新到解犯的,臉色陰沉的洗澡房服務員:“喂,法西斯老爺們,去洗澡!”;是那個手拿一塊寫字用的三合板墊板,兩眼在你們的行列裏搜索,催你們快去幹活的派工員;是那個剃光的頭上留著一撮長毛、摸著一卷報紙在腿上敲敲打打,眼珠兒卻瞟著你們行囊的教育員;還有另外一些你們認不出來的雜役,他們正用x光般的視線透射著你們的皮箱。他們彼此多麽相像啊!在你們短短的遞解途中你們好像在什麽地方已經見過這一幫傢夥,雖不像他們這樣幹淨整齊,但同樣是露著殘忍的獠牙的畜類。
卡拉巴斯——卡拉幹達附近的一個遞解站——這個字已經變成了一個普通名詞。在幾年之內經過這裏遞解的犯人達到五十萬(尤裏·卡爾貝一九四二年經過那裏的時候,登記號碼已經是四十三萬三千多號)。關人的房屋是一些低矮的夯土牆棚屋,泥地。每天的消遣是叫犯人帶上東西,統統趕到屋外,由美術家在地麵上刷白灰,甚至畫出地毯的花樣。晚上犯人們躺在地上,用身子把白灰和地毯一道蹭掉。
卡拉巴斯比別的遞解站更有變成博物館的價值。可是,嗚呼,已經不存在了:在它的原址上現在是一座鋼筋混凝土製件廠。
克尼亞日一波戈斯特遞解點(北緯63
)的營地是一些支在沼澤地上的窩棚!用樹根紮成的骨架上蓋著一塊四邊不著地的破帆布帳篷。窩棚裏麵的雙層鋪也是用樹棍(連枝權都沒有削幹淨)搭的,中間的過道同樣用樹根鋪成踏腳板。白天稀泥從踏腳板縫裏撲哧撲哧
地往上冒,夜晚凍得梆梆硬。隔離區裏各個地方的通道也是用細脆搖顫的小樹棍鋪成的。由於身體虛弱而變得行動笨拙的人們時而在這裏或那裏閃進水裏或爛泥裏。一九三八年克尼亞日一波戈斯特的夥食沒有一天變過樣:麥屑粉和魚骨頭熬的糊糊。吃這東西比較方便,因為缽子、缸子和勺子之類的東西遞解站一概沒有,囚犯們自己更沒有;可以讓他們幾十人一批到大鍋邊排隊,用長柄勺把糊糊舀在他們的便帽、皮帽、衣襟裏。
在同時蹲過五千人的沃格沃茲金諾遞解點(它離烏斯特-魏姆幾公裏遠。讀到這一行以前,哪一位讀者知道有一個沃格沃茲金諾?有多少個這類不知名的遞解站!請將它們全都乘以五千吧!),供應的食物是稀湯,但是照樣沒有缽子。然而也想到了辦法(我們俄羅斯的急中生智的本領有什麽困難克服不了!)——菜場倒在洗澡盆裏,一次發十個人的,讓他們你爭我奪地搶著喝吧。
誠然,在沃格沃茲金諾沒有人蹲過一年以上(蹲一年以上的有過,是那些隻剩一口氣的傢夥,所有勞改營都不接受)。
在群島上著的生活風貌麵前,文學家的想像力實在驚人地貧乏。當他們想寫出點有關監獄的最可譴責、最醜陋的東西的時候,總是拿便桶作為非難的對象。便桶在文學中變成了監獄的象徵,屈辱和汙穢的象徵。噢,全是無知妄說!難道便桶是囚犯們的災難嗎?它是獄吏們最仁慈的發明。一切可怕的情景是從監室裏沒有了便桶的那一瞬間開始的。
一九三七年西伯利亞的某些監獄裏麵是沒有便桶的,因為不夠用。事先沒有準備下那麽多——西伯利亞的工業跟不上大逮捕的規模。倉庫裏發不出新建監獄需要的便桶。老監獄裏倒是有便桶,可是又舊又小,這時候唯一明智的辦法是把它們取消,因為在人數猛增的情況下,跟沒有一樣。例如,米努辛斯克監獄老早是按五百人的容量建造的(弗拉基米爾·伊裏奇沒有進去過,因為他是以自由人身份乘車去流放地的),現在裝一萬人。那就是說每一隻便桶應當增大二十倍!但是它並不能增大呀……。
我們俄國人的筆寫東西從來是粗線條的,我們經歷的事情可謂多矣,但是描寫出來,揭示出來的幾乎等於零。在慣於通過顯微鏡觀察生活的微小細胞、慣於在照明器的光束下搖晃試管的西方作者們的筆下,處在超員二十倍又沒有便桶而且一晝夜隻許出來解一次手的監室裏的人類心靈的惶亂情狀,可以寫出一部長篇的史詩,可以再寫出十卷《追憶似水年華》!當然有許多情節是他們不知道的:在帆布風帽裏小便的辦法他們就想不出來;另一個犯人提出的可以把尿撒在長統靴裏的忠告,他們更是完全不能理解。其實這項忠告是經驗豐富的智慧的結晶,它決不是叫你毀掉皮靴,也不是把皮靴降格為提桶。它的意思是:脫下一隻靴子,倒過來,把靴筒往外翻上來——於是就形成了環槽狀的、你十分一需要的那個容器!而且如果西方作者們知道米努辛斯克監獄裏下述的獄規的話,他們將能以多麽曲折細微的心理描寫去豐富他們的文學啊(而且決不會冒重複著名大師們的手筆的危險)!在這個監獄裏,飯缽子四人隻發一個,飲用水每天每人發一缸子(茶缸子倒夠用);可能出這樣的事:四人中的一個竟然利用公共的缽子行了方便,可是在吃午飯以前又不肯交出自己保留的水去洗缽子。這將出現一場怎樣的衝突!怎樣的四種性格的頂撞!多少微妙的差別!(我不是說笑話,隻有這時候才顯露出一個人的底蘊。隻不過俄國人的筆沒有工夫去描寫這些,俄國人的眼睛也沒有時間去讀它。我不是說笑話,因為隻有醫生才能告訴你,在這樣的監室裏呆幾個月就能永遠毀掉一個人的健康,即便他到了葉若夫時代也沒有被槍斃並且在赫魯雪夫時代恢復了名譽。)
你看,我們還幻想過在港口裏休息一下,鬆快一下呢!在“澤克車廂”包房裏擠成一團的那幾天幾夜裏,我們是怎樣地幻想著遞解站啊!想的是在這裏我們可以伸伸腰,直直身子。想的是在這裏我們可以足足地喝到涼水和打到開水。想的是在這裏不會再強迫我們用自己的東西向押解隊去贖買自己的口糧。想的是在這裏會供給我們熱食。最後還想著會把我們帶進洗澡房,在熱水裏浸一浸,那時渾身就不會這麽癢了。“烏鴉車”裏我們的腰撞得生痛,從一側摔到另一側;押解隊朝我們吼叫:“挽臂!”、“抓腳跟!”我們暗暗鼓勵自己:“沒有什麽,沒有什麽,快到遞解站了!到了那裏就好了……”
可是到了這裏,即使我們一部分夢想能夠變為現實,也總要被另外一些事情弄得十分掃興。
洗澡房裏會遇到什麽你永遠說不準。忽然他們動手剃光女人的頭髮(紅色普列斯尼亞,一九五0年十一月)。或者讓清一色的女理髮員給我們一長串光屁股的男人剃頭。在沃洛格達的蒸氣浴室裏,胖大嬸莫吉亞吆喝著:“男人們,排好隊!”然後用蒸氣管子朝整排男人們身上放氣。伊爾庫茨克遞解站的見解不同,認為洗澡房服務人員全部是男性並且由男子漢在女人們的兩腿之間塗抹焦油軟膏更加符合天理人情。或者如像在新西伯利亞城遞解站裏那樣,大冬天冰冷的洗澡房裏的水龍頭隻流涼水;囚犯們鼓起勇氣要求首長來看看;來了一個大尉,他竟滿不在乎地親自伸手到水龍頭下麵試了試,然後說:“我告訴你們,水是熱的,懂嗎?”至於有的地方洗澡房裏根本沒有水,有的地方在烘爐裏把犯人的衣服烤焦,有的地方強迫洗完澡的犯人們赤身光腳在雪地裏跑到另一處去取衣物(羅德尼查,第二白俄羅斯方麵軍反間諜機關,一九四五年),我們已經說膩了。
一跨進遞解站,你就會發現在這裏掌握你命運的不是看守員,也不是戴肩章穿製服的,這些人不管怎麽說總得遵從一點成文的法律。這裏掌握你命運的是遞解站的雜役。是那個前來招呼你們這批新到解犯的,臉色陰沉的洗澡房服務員:“喂,法西斯老爺們,去洗澡!”;是那個手拿一塊寫字用的三合板墊板,兩眼在你們的行列裏搜索,催你們快去幹活的派工員;是那個剃光的頭上留著一撮長毛、摸著一卷報紙在腿上敲敲打打,眼珠兒卻瞟著你們行囊的教育員;還有另外一些你們認不出來的雜役,他們正用x光般的視線透射著你們的皮箱。他們彼此多麽相像啊!在你們短短的遞解途中你們好像在什麽地方已經見過這一幫傢夥,雖不像他們這樣幹淨整齊,但同樣是露著殘忍的獠牙的畜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