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很多前詩人一樣,浪帥如今是個總裁。我覺得這比板凳變門檻還要其妙。有時我感到自己已經活了太久,這30多年間的見聞實在太多而且令人眩暈。我會饒有趣味地回想當年的氣氛與形象,比如浪帥在大一時寫的詩,自稱守園的老人,蒼涼地坐在果園裏,白色長髮披肩。
這當然無足重輕,隻是一個年輕人有一點兒浪漫的想像而已。可是我又覺得其中頗有奧秘。
你總是可以在一些細節中看到人們的內心如何微妙變化。在北京,每時每刻都上演著類似的戲碼。比如說,兩個老年人在街角相遇,他們會交談,吐出一連串的語氣詞,打著手勢,身體搖擺,那麽,這一類雅各布所說的“街道芭蕾”和芒福德所言之“城市戲劇”的民間儀式,已經與往日迥然不同,對吧?我也覺得知識精英們的行為方式頗有意味,關乎他們如何塑造國家的心靈。比如說,在潭柘寺的佛堂裏,馮小剛做了些什麽,是何表情呢?那個北京的大院群體,昔日的特權階層子弟,早在70年代就可以看到內部電影和《麥田裏的守望者》,按王朔的話說,本是“兵卵”一類,卻成了第一批反抗者,可是在時代的變化來臨之後,他們又頗多失落,於是你就看到那種耽美和詩意的潮水退去,露出的還是左派基因的頑石。那麽,在一個自由經濟的堡壘,比如朝陽區的一家夜店裏,他們如何喝一杯酒?再比如,陳丹青,總是一副迸射精光的眼神。張藝謀,總是以一種不屑攻擊的姿態攻擊“知識分子”。那都是人人可見的時代肖像,可是其中自有細微之處。在這個國家,無論人們的靈魂如何跳蕩顫抖、浮晃不安,有一點始終不曾變化——人們遲早會受製於往日,顯露他們從何而來。
粗看上去,沒有什麽比這個年代的變化更為劇烈。這是化學反應,是爆炸,是一隻小小爐膛裏的火苗劈啪,最終卻將蔓延開來燒掉世界。這當然會讓人激動,可是在另一麵,也讓人疲乏。
有時我感到自己對這激盪時代並無真正的興趣,就像坐在過山車上睡著了。偶爾我會向後看,想起浪帥的“果園”,它是一種浪漫的初心。我也會想起另一處可以標記自己從何而來的果園。
那是高中時的某個秋天我去過的一片葡萄園。那天我和一個同學徒步走了一個小時,到了一處低平的山岡。天涯微微閃亮,讓我們深感自己何其渺小,而坡地上葡萄園的水泥柱樁白得耀眼,葡萄在那裏衰老了,仍留有細碎的翠綠光點。我們看到灰色的溪水像一條明亮的泥湯,滑過石塊,趟過田野,水流在橋下的涵管邊激起了皺紋,而橋又粗糙又小。我們聽到山岡上萬籟無聲,微風吹過皆是虛空,卻洋溢著真切的安寧。後來我們就走下山坡,路過瞭望不到盡頭的葡萄園,這個同學忽然指著其中一處的水缸說,就是在那水缸裏,葡萄園的女主人一家三口,全被男主人投進去溺斃。你知道,我可沒料到有這麽一出。那水缸就像故宮裏的那麽大。
大致而言,類似的殘酷,混合著美景,正可以象徵我的往日記憶,那是70年代。我也來自90年代,當時浪帥是個詩人,周遭的一切還蠻天真。這年復一年,正是我輩的歷程。
我隻是非常、非常好奇,往日歲月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意味著什麽?真的是詩,是美好的辰光,或者一點兒傷害,無限寬宥?偶爾我看到一些人寫到當年事,大抵說,他們下筆萬言,卻無非重複了沈從文先生的一句話:“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隻愛過一個正當好年齡的人。”這固然是美好時光的範本,可是我想,他可解釋不了人們心中的諸多奇譚。最終,在與浪帥吃罷了晚飯的夜裏,往日時光的分量壓住了我的眼皮,使我在淺睡間感到自己像一艘灰色的老潛水艇般遲緩,搜尋著消逝不見的時光的真理。
@懷抱
這半年裏我喜歡的作家是e.b.懷特,閑來就翻翻他的書信集。他寫的多半是在緬因州的農場裏與15頭羊、112隻紅母雞、36隻白岩母雞、3隻鵝、一條狗、一隻雄貓、一頭豬和一隻籠鼠共度的日常生活。各種尋常小事他講得溫文爾雅,我讀了之後,明白人家是真的超脫。我由此發覺,文雅和風度這類東西比過去更吸引我了。以往我更敬仰畢卡索和羅蘭.巴特一類的人物,他們的才華更耀眼,像不可直視的強光。與之相比,懷特隻不過是下午的蔭涼。可是這蔭涼確實是了不起的。懷特之風在我這兒是漸漸顯露的魅力,在更大的範圍裏則是典範。懷特死後,《紐約時報》的訃聞說,“如同憲法第一修正案一樣,e.b.懷特的原則與風範長存。”
大概我正在變成一個更柔軟的人,才會欣賞懷特。古人喜歡講“圓融”,倘若不是庸俗地理解為圓滑,而解釋為圓通博覽,穎悟無礙,謙遜和不疾不徐地接近真知,我想倒也值得領略。
人常說,人生是一段長路,還真是這麽回事兒。多年前,我可想不到自己會對懷特感興趣,更想不到有一天會過現在的生活。那時我完全是另一個人,如今的我則更像一個不可逆料的他者。我們時刻覺察到自我的存在,這個自我似有思想,似有主張,計劃生活並試圖掌控生活,可是最終你會發現自我甚為渺小。總是令人不勝驚奇,你已經走到本以為永遠不會去到的地方。
生命是什麽呢?儒家講,“敬始,慎終,追遠。”莊子說,“死生亦大矣。”我們有敬畏,有探求,有觀照,可還是無從理解生命為何物。無論是深不可測的造物,或名之以上帝,還是真理,瀰漫在青草翠竹間的“道”,其實我們都一無所知。我們隻是像夜航一般順流而下罷了。小時候,我可未曾想到此生有好文章可讀,有人與事可經歷,其時天真淳樸,全然不知文明已被經營了千萬年,忽然迎迓我之來到,這是意外之喜。相較生活的諸般細節,這才是大的命數。周圍的這一切並非理所當然,而是奇蹟。我並不知曉生命是什麽與為什麽,可是我覺得,我居住在一個罕有的星球上,微生物在這裏改變了空氣的結構,而昆蟲們忙忙碌碌地把生命連綴在一起,這裏有季候、洋流,有一個精妙絕倫、生機勃勃的係統,這運氣很是不錯。按概率來說,我算中了頭獎了。我相信無是常態,有是奇蹟,冷寂是常態,生命是奇蹟。
更年輕時我對中國文化不感興趣。我覺得外國書好看,中國書在認識上幼稚,在氣息上又老邁。可是如今,我的頭腦像隻水甕,裝滿了或可稱為“中國意識”的東西。這種意識就是對自然有一種特別的偏好,不僅欣逢其美,還相信它蘊涵真理,從中覓得安身立命的準則。典型的中國精神便是圓融於自然萬物。我想這種類型的中國人已經少見,我卻未可預料地成了這麽一個。
我會想,現在的三裏屯,這個燈光晶瑩、衣香鬢影的地方,總有一天會有牛羊吃草。這裏將不再有酒、舞蹈和搖滾樂,也不再有豪華轎車和燈火,蟋蟀、樹木和池塘又成了這裏的主人。早霜送走了蜂雀,西風吹寒,秋雨瀟瀟,一片沉寂。這不是詩,也不是超現實主義的狂想或者莊周文章,這是一定會發生的事。隻要放在一個足夠長的時間段裏,事實便必然如此。繁華不是常態,也不常駐一地。人和事物總是相互吞納、交流,沒道理人類予取予奪永不失手。
這當然無足重輕,隻是一個年輕人有一點兒浪漫的想像而已。可是我又覺得其中頗有奧秘。
你總是可以在一些細節中看到人們的內心如何微妙變化。在北京,每時每刻都上演著類似的戲碼。比如說,兩個老年人在街角相遇,他們會交談,吐出一連串的語氣詞,打著手勢,身體搖擺,那麽,這一類雅各布所說的“街道芭蕾”和芒福德所言之“城市戲劇”的民間儀式,已經與往日迥然不同,對吧?我也覺得知識精英們的行為方式頗有意味,關乎他們如何塑造國家的心靈。比如說,在潭柘寺的佛堂裏,馮小剛做了些什麽,是何表情呢?那個北京的大院群體,昔日的特權階層子弟,早在70年代就可以看到內部電影和《麥田裏的守望者》,按王朔的話說,本是“兵卵”一類,卻成了第一批反抗者,可是在時代的變化來臨之後,他們又頗多失落,於是你就看到那種耽美和詩意的潮水退去,露出的還是左派基因的頑石。那麽,在一個自由經濟的堡壘,比如朝陽區的一家夜店裏,他們如何喝一杯酒?再比如,陳丹青,總是一副迸射精光的眼神。張藝謀,總是以一種不屑攻擊的姿態攻擊“知識分子”。那都是人人可見的時代肖像,可是其中自有細微之處。在這個國家,無論人們的靈魂如何跳蕩顫抖、浮晃不安,有一點始終不曾變化——人們遲早會受製於往日,顯露他們從何而來。
粗看上去,沒有什麽比這個年代的變化更為劇烈。這是化學反應,是爆炸,是一隻小小爐膛裏的火苗劈啪,最終卻將蔓延開來燒掉世界。這當然會讓人激動,可是在另一麵,也讓人疲乏。
有時我感到自己對這激盪時代並無真正的興趣,就像坐在過山車上睡著了。偶爾我會向後看,想起浪帥的“果園”,它是一種浪漫的初心。我也會想起另一處可以標記自己從何而來的果園。
那是高中時的某個秋天我去過的一片葡萄園。那天我和一個同學徒步走了一個小時,到了一處低平的山岡。天涯微微閃亮,讓我們深感自己何其渺小,而坡地上葡萄園的水泥柱樁白得耀眼,葡萄在那裏衰老了,仍留有細碎的翠綠光點。我們看到灰色的溪水像一條明亮的泥湯,滑過石塊,趟過田野,水流在橋下的涵管邊激起了皺紋,而橋又粗糙又小。我們聽到山岡上萬籟無聲,微風吹過皆是虛空,卻洋溢著真切的安寧。後來我們就走下山坡,路過瞭望不到盡頭的葡萄園,這個同學忽然指著其中一處的水缸說,就是在那水缸裏,葡萄園的女主人一家三口,全被男主人投進去溺斃。你知道,我可沒料到有這麽一出。那水缸就像故宮裏的那麽大。
大致而言,類似的殘酷,混合著美景,正可以象徵我的往日記憶,那是70年代。我也來自90年代,當時浪帥是個詩人,周遭的一切還蠻天真。這年復一年,正是我輩的歷程。
我隻是非常、非常好奇,往日歲月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意味著什麽?真的是詩,是美好的辰光,或者一點兒傷害,無限寬宥?偶爾我看到一些人寫到當年事,大抵說,他們下筆萬言,卻無非重複了沈從文先生的一句話:“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隻愛過一個正當好年齡的人。”這固然是美好時光的範本,可是我想,他可解釋不了人們心中的諸多奇譚。最終,在與浪帥吃罷了晚飯的夜裏,往日時光的分量壓住了我的眼皮,使我在淺睡間感到自己像一艘灰色的老潛水艇般遲緩,搜尋著消逝不見的時光的真理。
@懷抱
這半年裏我喜歡的作家是e.b.懷特,閑來就翻翻他的書信集。他寫的多半是在緬因州的農場裏與15頭羊、112隻紅母雞、36隻白岩母雞、3隻鵝、一條狗、一隻雄貓、一頭豬和一隻籠鼠共度的日常生活。各種尋常小事他講得溫文爾雅,我讀了之後,明白人家是真的超脫。我由此發覺,文雅和風度這類東西比過去更吸引我了。以往我更敬仰畢卡索和羅蘭.巴特一類的人物,他們的才華更耀眼,像不可直視的強光。與之相比,懷特隻不過是下午的蔭涼。可是這蔭涼確實是了不起的。懷特之風在我這兒是漸漸顯露的魅力,在更大的範圍裏則是典範。懷特死後,《紐約時報》的訃聞說,“如同憲法第一修正案一樣,e.b.懷特的原則與風範長存。”
大概我正在變成一個更柔軟的人,才會欣賞懷特。古人喜歡講“圓融”,倘若不是庸俗地理解為圓滑,而解釋為圓通博覽,穎悟無礙,謙遜和不疾不徐地接近真知,我想倒也值得領略。
人常說,人生是一段長路,還真是這麽回事兒。多年前,我可想不到自己會對懷特感興趣,更想不到有一天會過現在的生活。那時我完全是另一個人,如今的我則更像一個不可逆料的他者。我們時刻覺察到自我的存在,這個自我似有思想,似有主張,計劃生活並試圖掌控生活,可是最終你會發現自我甚為渺小。總是令人不勝驚奇,你已經走到本以為永遠不會去到的地方。
生命是什麽呢?儒家講,“敬始,慎終,追遠。”莊子說,“死生亦大矣。”我們有敬畏,有探求,有觀照,可還是無從理解生命為何物。無論是深不可測的造物,或名之以上帝,還是真理,瀰漫在青草翠竹間的“道”,其實我們都一無所知。我們隻是像夜航一般順流而下罷了。小時候,我可未曾想到此生有好文章可讀,有人與事可經歷,其時天真淳樸,全然不知文明已被經營了千萬年,忽然迎迓我之來到,這是意外之喜。相較生活的諸般細節,這才是大的命數。周圍的這一切並非理所當然,而是奇蹟。我並不知曉生命是什麽與為什麽,可是我覺得,我居住在一個罕有的星球上,微生物在這裏改變了空氣的結構,而昆蟲們忙忙碌碌地把生命連綴在一起,這裏有季候、洋流,有一個精妙絕倫、生機勃勃的係統,這運氣很是不錯。按概率來說,我算中了頭獎了。我相信無是常態,有是奇蹟,冷寂是常態,生命是奇蹟。
更年輕時我對中國文化不感興趣。我覺得外國書好看,中國書在認識上幼稚,在氣息上又老邁。可是如今,我的頭腦像隻水甕,裝滿了或可稱為“中國意識”的東西。這種意識就是對自然有一種特別的偏好,不僅欣逢其美,還相信它蘊涵真理,從中覓得安身立命的準則。典型的中國精神便是圓融於自然萬物。我想這種類型的中國人已經少見,我卻未可預料地成了這麽一個。
我會想,現在的三裏屯,這個燈光晶瑩、衣香鬢影的地方,總有一天會有牛羊吃草。這裏將不再有酒、舞蹈和搖滾樂,也不再有豪華轎車和燈火,蟋蟀、樹木和池塘又成了這裏的主人。早霜送走了蜂雀,西風吹寒,秋雨瀟瀟,一片沉寂。這不是詩,也不是超現實主義的狂想或者莊周文章,這是一定會發生的事。隻要放在一個足夠長的時間段裏,事實便必然如此。繁華不是常態,也不常駐一地。人和事物總是相互吞納、交流,沒道理人類予取予奪永不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