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聽後,停頓了一下,說:那就拉倒。甚至於這個總路線究竟正確不正確,我還得觀察。我隨時準備修改總路線。
一句話雷霆萬鈞。把計劃指標的問題與黨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緊緊聯繫到一起,具體的經濟指標變成了嚴重的政治問題,形勢變得嚴峻起來。陳雲立時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1959年3月25日至4月5日,為了討論經濟工作、人民公社的整頓工作和國家機構的人事配備,在上海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八屆七中全會。這次會議開始考慮降低鋼鐵指標和把計劃定到可靠基礎上的問題。
上海會議之初,胡喬木向毛澤東談了陳雲在武昌會議期間不贊成公布1959年鋼煤糧棉四大指標的事。4月2日,毛澤東在會上鼓勵大家學海瑞,勇於直抒已見,說“明朝皇帝搞廷杖,甚至當場打死,但還是有臣下敢進言。”無非五怕:怕撤職、怕開除、怕離婚、怕坐牢、怕殺頭。他表揚陳雲說:我在1月份找了中央幾位同誌談經濟和工業問題,其中有陳雲、李富春、薄一波、李先念、彭德懷。陳雲表示了非常正確的態度。他講武昌會議定的今年的生產計劃難於完成。他這個人是很勇敢的,犯錯誤勇敢,堅持真理也勇敢。在武昌,對是否發表1959年糧、棉、煤、鋼指標問題,正確的就是他一個人。今年1月,也是他正確。他的話很有一些同誌牴觸,我就賞識。我看他這個同誌還是經驗比較多一點。真理往往在一個人手裏。毛澤東還批評胡喬木:你不過是個秘書,副主席的意見敢不報告。
上海會議明確地提出了對“大躍進”的高指標要降溫的要求,鼓勵提出不同意見,使“大躍進”以來居高不下的狂熱有了轉機。
第二部分 排除萬難恢復經濟第13節 全國性大饑荒的發生
1959年4月,陳雲特地給中央財經小組各成員寫了一封信,針對“大躍進”以來的財經工作出現的問題,專門談市場問題和計劃方法。
陳雲的這封信,是對“大躍進”中一係列錯誤提出的有效糾正辦法,其出發點就是先安排好市場,再安排基建。可惜,在“大躍進”的熱昏中,這些金玉良言都沒有能夠起到應有作用,還有人堅決反對。
1959年4月29日和30日,中央書記處連續開會討論經濟形勢特別是鋼鐵指標問題。會議決定,責成陳雲領導的中央財經小組研究三個問題:
第一,1959年鋼鐵指標分成兩個,一個是可靠指標,另一個是爭取指標;
第二,1959年鋼材的分配,要按照本年度確實能夠生產的可靠數字來進行;
第三,如果鋼材分配的數目減少了,勢必要減少一些建設項目,原則上確定,削減基本建設,保證生產的需要,保證市場和維修的需要;在基本建設中,保證石油、化工等部門必不可少的建設項目。
總的精神是穩定陣地再前進。
當時的問題,實質上是鋼鐵等生產指標過高和基本建設規模過大造成的,要扭轉被動,不能不觸及鋼鐵的高指標問題。這是一件十分棘手的工作,因為鋼鐵生產在那時已成為重要的政治任務,落實指標盡管是中央提出的任務,但在計劃指標已經很高的情況下,要實事求是地較大幅度地壓下來,不是沒有風險的。搞不好,就有淪為“促退派”、“秋後算帳派”的危險。
陳雲接受任務後,絲毫也沒有因此而退縮。從5月3日到9日,他連續主持中央財經小組會議,聽取冶金部的匯報,研究鋼鐵指標問題,其中1次是匯報鋼鐵方麵總的情況,另外5次是分別按礦石、焦炭、耐火材料、鋼鐵冶煉、鋼材品種5個專題的匯報,然後集中討論了1次。
1959年5月11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聽取陳雲關於落實鋼鐵指標的意見,討論國家計委的報告。
陳雲主張鋼材定900萬噸、鋼的生產指標定為1300萬噸。即使如此,他還是有保留的。他說,這次對鋼鐵指標的研究,隻限於鋼鐵工業內部的各個環節,還沒有對鋼鐵工業和其他工業的關係進行綜合研究,更沒有對整個國民經濟其他各部門的關係進行全麵研究。僅僅就鋼
鐵論鋼鐵,來規定鋼和鋼材的生產指標,還不可能完全妥當。因為鋼鐵隻是整個工業和國民經濟中的一個環節,鋼鐵指標定得是否確當,經過綜合研究以後才會看得更清楚。提出1300萬噸這個數字,隻是初步的,隻是提供政治局進行考慮,還不希望做出最後決定。
1959年5月15日,在政治局會議通過落實的鋼鐵指標以後,陳雲專門就鋼鐵指標問題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實事求是地把財經小組落實鋼鐵指標的考慮和分歧作了匯報。
6月13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正式確定1959年鋼指標降到1300萬噸。毛澤東還用略帶自我批評和總結教訓的口氣,對陳雲表示了讚賞。他說:工業也好,農業也好,指標都是我們同意了的。比如,去年12月武昌會議定的2000萬噸鋼,到了今年1月份,有些同誌,以陳雲為代表,提出難於完成。可是那個時候還難以改變,人們還想大幹一番,要轉為上海會議提出的1600萬噸好鋼的指標不可能,轉為現在定的1300萬噸也不可能。世界上的人,自己不碰釘子,沒有經驗,總是不轉彎。明年的指標切記不可高,我看大體上就是今年的指標,低一點也可以,搞一個馬鞍形嘛。1956年的錯誤是不應該公開反“冒進”,至於1957年降低指標,完全正確。講了多少年有計劃按比例發展,就是不注意,就是不講綜合平衡。今後7個月,主要是搞好綜合平衡。
一句話雷霆萬鈞。把計劃指標的問題與黨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緊緊聯繫到一起,具體的經濟指標變成了嚴重的政治問題,形勢變得嚴峻起來。陳雲立時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1959年3月25日至4月5日,為了討論經濟工作、人民公社的整頓工作和國家機構的人事配備,在上海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八屆七中全會。這次會議開始考慮降低鋼鐵指標和把計劃定到可靠基礎上的問題。
上海會議之初,胡喬木向毛澤東談了陳雲在武昌會議期間不贊成公布1959年鋼煤糧棉四大指標的事。4月2日,毛澤東在會上鼓勵大家學海瑞,勇於直抒已見,說“明朝皇帝搞廷杖,甚至當場打死,但還是有臣下敢進言。”無非五怕:怕撤職、怕開除、怕離婚、怕坐牢、怕殺頭。他表揚陳雲說:我在1月份找了中央幾位同誌談經濟和工業問題,其中有陳雲、李富春、薄一波、李先念、彭德懷。陳雲表示了非常正確的態度。他講武昌會議定的今年的生產計劃難於完成。他這個人是很勇敢的,犯錯誤勇敢,堅持真理也勇敢。在武昌,對是否發表1959年糧、棉、煤、鋼指標問題,正確的就是他一個人。今年1月,也是他正確。他的話很有一些同誌牴觸,我就賞識。我看他這個同誌還是經驗比較多一點。真理往往在一個人手裏。毛澤東還批評胡喬木:你不過是個秘書,副主席的意見敢不報告。
上海會議明確地提出了對“大躍進”的高指標要降溫的要求,鼓勵提出不同意見,使“大躍進”以來居高不下的狂熱有了轉機。
第二部分 排除萬難恢復經濟第13節 全國性大饑荒的發生
1959年4月,陳雲特地給中央財經小組各成員寫了一封信,針對“大躍進”以來的財經工作出現的問題,專門談市場問題和計劃方法。
陳雲的這封信,是對“大躍進”中一係列錯誤提出的有效糾正辦法,其出發點就是先安排好市場,再安排基建。可惜,在“大躍進”的熱昏中,這些金玉良言都沒有能夠起到應有作用,還有人堅決反對。
1959年4月29日和30日,中央書記處連續開會討論經濟形勢特別是鋼鐵指標問題。會議決定,責成陳雲領導的中央財經小組研究三個問題:
第一,1959年鋼鐵指標分成兩個,一個是可靠指標,另一個是爭取指標;
第二,1959年鋼材的分配,要按照本年度確實能夠生產的可靠數字來進行;
第三,如果鋼材分配的數目減少了,勢必要減少一些建設項目,原則上確定,削減基本建設,保證生產的需要,保證市場和維修的需要;在基本建設中,保證石油、化工等部門必不可少的建設項目。
總的精神是穩定陣地再前進。
當時的問題,實質上是鋼鐵等生產指標過高和基本建設規模過大造成的,要扭轉被動,不能不觸及鋼鐵的高指標問題。這是一件十分棘手的工作,因為鋼鐵生產在那時已成為重要的政治任務,落實指標盡管是中央提出的任務,但在計劃指標已經很高的情況下,要實事求是地較大幅度地壓下來,不是沒有風險的。搞不好,就有淪為“促退派”、“秋後算帳派”的危險。
陳雲接受任務後,絲毫也沒有因此而退縮。從5月3日到9日,他連續主持中央財經小組會議,聽取冶金部的匯報,研究鋼鐵指標問題,其中1次是匯報鋼鐵方麵總的情況,另外5次是分別按礦石、焦炭、耐火材料、鋼鐵冶煉、鋼材品種5個專題的匯報,然後集中討論了1次。
1959年5月11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聽取陳雲關於落實鋼鐵指標的意見,討論國家計委的報告。
陳雲主張鋼材定900萬噸、鋼的生產指標定為1300萬噸。即使如此,他還是有保留的。他說,這次對鋼鐵指標的研究,隻限於鋼鐵工業內部的各個環節,還沒有對鋼鐵工業和其他工業的關係進行綜合研究,更沒有對整個國民經濟其他各部門的關係進行全麵研究。僅僅就鋼
鐵論鋼鐵,來規定鋼和鋼材的生產指標,還不可能完全妥當。因為鋼鐵隻是整個工業和國民經濟中的一個環節,鋼鐵指標定得是否確當,經過綜合研究以後才會看得更清楚。提出1300萬噸這個數字,隻是初步的,隻是提供政治局進行考慮,還不希望做出最後決定。
1959年5月15日,在政治局會議通過落實的鋼鐵指標以後,陳雲專門就鋼鐵指標問題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實事求是地把財經小組落實鋼鐵指標的考慮和分歧作了匯報。
6月13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正式確定1959年鋼指標降到1300萬噸。毛澤東還用略帶自我批評和總結教訓的口氣,對陳雲表示了讚賞。他說:工業也好,農業也好,指標都是我們同意了的。比如,去年12月武昌會議定的2000萬噸鋼,到了今年1月份,有些同誌,以陳雲為代表,提出難於完成。可是那個時候還難以改變,人們還想大幹一番,要轉為上海會議提出的1600萬噸好鋼的指標不可能,轉為現在定的1300萬噸也不可能。世界上的人,自己不碰釘子,沒有經驗,總是不轉彎。明年的指標切記不可高,我看大體上就是今年的指標,低一點也可以,搞一個馬鞍形嘛。1956年的錯誤是不應該公開反“冒進”,至於1957年降低指標,完全正確。講了多少年有計劃按比例發展,就是不注意,就是不講綜合平衡。今後7個月,主要是搞好綜合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