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的工作,使陳雲的健康受到嚴重損害。鋼鐵指標調整以後,就出去休息了,一直到1961年。


    實際結果表明,1300萬噸鋼並不是一個保守的目標,經過全民動員式的共同奮鬥,連一些老百姓家裏的鐵鍋都弄去回了爐,一些小學生也動員起來到處找廢鐵,而且還是在廬山會議繼續“反右傾、鼓幹勁”的政治形勢下,拚設備、拚勞力,到年終隻是勉強完成了1387萬噸鋼、897萬噸鋼材。當時為了保鋼鐵,花了很大代價,擠了其他部門,造成了比例失調。假如不是按照陳雲的意見降到1300萬噸,還搞1650萬噸甚至更多,勢必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當然,這一時期的糾“左”,實際上隻是在具體工作上的修修補補,始終未能涉及最根本的指導方針的問題。因此,糾“左”也是很不徹底的,效果有限。令人痛惜的是,這樣一股糾“左”的勢頭,沒有能夠順勢發展。7月,廬山會議把公開對“大躍進”方針持不同意見的彭德懷、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等人打成反黨集團,並在隨後的大規模黨內鬥爭中,又從上到下揪出了一大批“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大批在認識上和實際工作中不同意乃至抵製“左”的錯誤的幹部群眾慘遭錯誤的批判和打擊,加劇了黨內政治生活的不正常狀況,壓製了黨內不同意見。“大躍進”的錯誤進一步發展,最後導致三年困難時期全國性大饑荒的發生。


    第三部分 忍辱負重謀大局第14節 重新投入工作


    從1957年底大病了一場以後,陳雲的身體狀況一直很糟。1959年主持調整鋼鐵指標後,雲實際上處於休養狀態。經過近1年半的休養,到1960年底1961年初,身體稍有好轉,他就重新投入工作中。


    陳雲是在經濟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恢復工作的。“主要由於‘大躍進’和‘反右傾’的錯誤,加上當時的自然災害和蘇聯政府背信棄義地撕毀合同,我國國民經濟在1959年到1961年發生嚴重困難,國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損失。”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這樣描述了共和國歷史上悲慘的一幕。沉重,但不諱過。對於經歷過那場災難的人們,那是怎樣一段不堪回首的歲月!


    陳雲即使在休養中,也一直在各地考察調研,了解真實情況。重新出來工作以後,他感覺到有些人講話不痛不癢,怕犯錯誤,陳雲對此不以為然。陳雲自己曾經因為反冒進等問題遭到嚴厲批評,甚至被一些人當成黨內“右傾”路線的代表。1959年廬山會議重提反對右傾的危險,黨內政治生活很不正常,陳雲的處境一直十分困難。但是,麵對人民的苦難和國民經濟的嚴重困難,陳雲將個人榮辱利害置諸身後,直麵嚴酷的現實,與中央其他領導人一道,為挽救危局嘔心瀝血,想盡了千方麵計。


    抱病到各地調查實際情況,災難的嚴重程度使陳雲寢食難安。


    得知糧食實際狀況比預想的稍好,陳雲興奮得喝了一杯葡萄酒。


    “大躍進”和“反右傾”引發的災難,很快就以令人難以置信的規模,降臨到億萬中國人民的身上。國民經濟最薄弱的環節--農業,首先出了大問題。


    這場大災難從1959年開始,到1960年和1961年發展到了極其危險的地步。1960年5月,糧食問題開始尖銳化,交通沿線的國家糧食庫存越挖越空,已經調度不靈。到6月上旬,北京市庫存隻夠7天的銷量,天津市庫存隻夠10天的銷量,上海市糧食部門已經沒有大米庫存,靠借外貿部門的出口大米過日子,工業基地遼寧有10個城市庫存糧食隻夠銷八九天。糧食調出大省江西,省內南昌、景德鎮、贛州、九江四個主要城市也處於隨調隨銷的危險境地。號稱天府之國的四川,擁有大片肥沃黑土地的東北三省,都紛紛向中央告急:請給我們糧食!


    收穫季節的到來,並沒有使糧食部門得到多少安慰,反而更增添了緊張氣氛。1960年7月1日到8月25日,徵購糧入庫隻有139億斤,比上年同期減少了51億斤,銷售量卻高達152億斤,比上年同期增加13億斤,再加上6月底以前庫存劇減,這個時期的糧食庫存比上年同期減少了100億斤,到11月底又進一步減少了300億斤!


    糧食調無可調,缺糧情況更加嚴重。華中重鎮武漢缺糧,最緊張時候,糧食隻夠銷3天。武漢鋼鐵廠在飢餓的陰影下,大廠小廠折騰“超聲波”蒸食物,連蒸幾次使體積脹大哄腸胃。就這樣,糧食供應也不能保障了。省長張體學以省委的名義給李先念掛電話,鐵骨錚錚的漢子,此時也禁不住淚流滿麵:“請盡快撥一些糧食給我們。天災人禍,人民在挨餓呀!我沒做好工作,給我什麽處分都沒意見,隻請求中央支持我們糧食!”


    陳雲歷來重視糧食,他把糧食問題當作重要的政治問題看待。糧食告急,他坐不住了,撐著病弱的身子,到各地調查。1960年10月,陳雲到黃淮海地區調查農業和水利、化肥生產狀況,親自了解到問題的嚴重性。


    全局性的實際情況究竟是什麽樣?陳雲實在擔心。如果不能準確估計,就會對真實情況產生錯覺,影響決策的準確性。但那幾年糧食“衛星”亂放,高估產,高徵購,使經濟統計數字如霧裏看花,沒個準頭。


    陳雲想盡辦法,要擠幹數字中的水分。1958年糧食產量公布的是7500億斤,後改為5000億斤,陳雲經過計算和分析,認為大約隻有4200億斤,即使再多一點也有限。當然,陳雲知道,到底多少,也沒有人敢講,怕被說成懷疑“大躍進”。但1960年的產量,不能虛估,必須估實,才能找出解決問題的依據。有人估計3700億斤,陳雲根本就不信。他算了算,估計頂多3100億斤。600億斤的差距,這可非同小可。陳雲認為,要緩和糧食緊張的局麵,1961年至少要比上年多收上四五百億斤糧食才行。如果上年估為3700億斤,新一年糧食產量就得4100億斤,從農業受損程度來看,根本就沒有可能。如果隻有3100億斤,增到3500億斤還是大有希望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色掌櫃陳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熊亮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熊亮華並收藏紅色掌櫃陳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