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李羿請拓跋俊和自己打了一個配合,將國子監的作用體現出來,不是幼兒園和小學!國子監要成為大魏的最高學府,吸引天下有識之士。而科舉製的施行無疑會動搖氏族階級的地位,這些龐然大物又怎對此無動於衷呢?那麽他們會如何反擊,讓我們一起來往下看。
先說國子監,在李羿的一番謀劃下國子監名聲大振,一時間送孩子來國子監求學的人都排起了長隊,報名參加啟蒙班的稚童就有上千人,這個規模國子監可消化不了,作為第一任國子監大祭酒,李羿的作用就是麵對各種突發情況。他下令設置入學考試,凡是能夠通過入學考試的稚童才可以入學。
另一方麵原本那些李羿求著人家往國子監送孩子的商賈這回可是急了,李府的門都要擠破了,對此李羿早有預料,無論哪個時代想送禮走後門的人都很多。
這時,李羿之前拉下臉麵去拜訪他們的真正目的這才展現出來:兄弟啊,當時我和你說我這是好地方,讓你送孩子來,你不送,我求著你送,你還是不送。唉!那就算了吧,咱們沒這個緣份。但是現在你想求我幫你把孩子送進來?不好意思,緣份盡了!想進來可以一切走正規程序吧,考試!你孩子是那塊料,我照收不誤,但要是考不上,那就明年再來,或者說下次一定!
同樣的情況不僅是啟蒙班,監生的招錄也遇到了人滿為患的問題,李羿用分專業分科目考試進行甄選,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居然有人把他舉辦的監生選拔考試當作會試的預演,上京城所有青年才俊都來報名參考,報考人數達到一千四百多人。
李羿也隻能順水推舟找到孔尚書,就把這次考試作為將來會試的演練,讓禮部所有官員都參與進來,於是三月初六這天,由國子監出題,禮部承辦的國子監監生選拔考試開始,為期三天,考完之後,禮部官員批卷。李羿把高考那套方法全都照搬過來,考生匿名考試,考官批卷期間不得與外界接觸,隨機批卷,對於優秀答卷進行交換審閱。
孔尚書對李羿周密的安排那是讚不絕口,在孔尚書和李羿的共同監督下,一切進行的井井有條,三月初十公布成績,最終國子監隻錄取了五十多人,之所以這麽嚴格,也是為了之後的科舉正式考試做準備,而錄取的五十多人很多都是偏科生,因為李羿知道如果他們參加科舉可能這輩子都很難考中。
至於那些非常優秀的考生,李羿讓國子監的教授和監教親自與之詳談,說明沒有錄取他們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好,而是因為他們非常好,應該去參加科舉考試,而不是來國子監等待機遇。勸他們好好準備,去主動爭取更大的舞台。
當然了,如果不想參加科舉考試了,或者在科舉考試中不幸落榜,國子監隨時歡迎他們,這種做法讓這些學子非常欣慰,因為選擇權在他們手中。就這樣國子監共計招收啟蒙班十個,每班二十五人;童生班八個,每班二十人;監生班三個,每班二十——這五百多人成為了國子監的第一批學生。
國子監慢慢走向正軌,這使得那些沒有出力的儒道派係坐不住了,他們不能看著李羿把大魏學子都拉到他的宗派裏啊!要知道在國子監一切都是李羿說的算,隻要他想,可以隨時把這些監生發展成法宗的門人,現在他們還不起眼,可李羿現在是皇帝眼前的紅人,雖然官職不大,但將來一旦得勢,再舉薦自己的門人入朝,那法宗必然會成為儒道各派係中權勢最大的一支!
這點遠見他們當然有,所以紛紛找到李羿要來分一杯羹,李羿自然清楚他們的心思,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這些儒道派係要派出精英人才入職國子監成為監教,而條件就是允許他們在國子監拉攏自己的門人。李羿對於這幫人的做法也沒有什麽反感,倒是孔尚書對此很不滿,還與陶仲文、魯舒一起喝酒罵過他們。
其實李羿根本沒打算發展自己的宗門,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因為他根本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他要想收徒弟,那也得找個信佛的儒生,不然根本沒辦法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他,但是在此之前儒道與佛教可以說是水火不容,所以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人。
話說,林凡的辯證堂招人,那都是他林凡的能力,與李羿關係不大,最多就是李羿提出了辯證堂的一個理論基礎罷了。再者李羿也沒有拉幫結派的打算,之所以開宗立派那是為了自己晉升大儒的需要。李羿現在距離晉升大儒,缺的就是他的理論學說還未被世人接受,一旦人們接受了他的理論和書籍,他也就獲得了破境的契機。
說到這裏就得講一下李羿現在的修為了,儒道五品立心境大圓滿,離晉升大儒隻差一步,隻是這一步並不好邁。佛門不知什麽品也不知什麽境,是個問號,按理來說李羿現在應當是佛門六品尊者境,但佛門的武僧修行比較特殊,一旦學武有成就是佛門八品武僧,晉升之後是六品尊者境,再次晉升就是三品金剛境了。
所以佛門六品尊者境的戰力差距很大,按戰力分布來算的話相當於武道的六品到四品,而李羿又是這尊者境裏最特殊的一個,為什麽呢?因為他的功法與其他武僧修的不同,其他武僧修的是金剛神功,或者由金剛神功演化出來的其他功法,但是李羿修的是不動明王法相,比這金剛神功要高一個等級,金剛神功隻是不動明王法相的一個法門。
怎麽說也是廣勝菩薩親自傳功,還有觀自在菩薩的饋贈,所以李羿的佛門修為很模糊,實力肯定是強於未成金剛的濟雲,但又是個半吊子,因為他沒經曆過係統的修行,也不會什麽招式,根本發揮不出不動明王法相的真正實力,就暫時把李羿的佛門修為定成五品半肉法吧!
(法術不精,就是肉!所以叫肉法,如果李羿晉升了大儒能隨意使用言出法隨,那法術就成了強項,他就可以叫戰法了,隻是現階段他還差的遠呢。)
說完這些該說說氏族對於科舉製和李羿的反應了。國子監現在是上京城炙手可熱的香餑餑,惦記它的人也最多,氏族對於科舉製的反應也很明確,不就是一年能考出來幾十個人嘛!這幾十個和這麽大一個國家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就算把這幾十個人放在重要位置上,我們慢慢打磨,慢慢消化,能拉攏的拉攏,能打壓的打壓,實在不行可以殺掉,不必放在心上。
但國子監可就不同了,這裏可以自己招監生,而監生同樣也是人才後備力量,若是任由國子監肆意發展下去,那才是真正威脅他們攏斷官路的存在。所有氏族都不是吃幹飯的,之所以能成為氏族至少也是三代人的經營,而大氏族像宇文家和公孫家那可都是五代人以上的傳承。
眼下的局勢人家看得也是清晰無比,科舉是給天下文人一個希望,讓他們找到晉升之路,讓他們都鑽到書本中去,而拓跋俊和李羿真正的殺招就是國子監,這大魏第一學府,文脈傳承和皇帝的人才選拔庫!所以朝堂上的博弈開始了,先是吏部尚書出麵說國子監的監生既然可以作為備選官員,那麽吏部應當對國子監有管轄權和監督權。
孔尚書當然不幹,這可是禮部一手帶大的孩子,你現在看我家孩子有出息了就來搶孩子,肯定不能同意啊!於是兩位尚書就吵了起來,丞相公孫義出麵調和,給了個辦法,國子監仍由禮部管轄,但是吏部有監督考核權。
孔修又不是傻子,怎麽會不知道這兩位耍的伎倆,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啊呸!孔修雖不是聖人後裔但也是旁支遠親,就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上,以聖人的名義、禮法、道義駁斥二人!
當然了,朝堂上的爭鬥哪是動動嘴就完事了,陰謀詭計多得是!督察員很快就跳出來了,說李羿用人不當,那胡杏兒賣唱出身卻在國子監擔任助教,滑天下之大稽,一個賣唱的去教監生,這不是在扯嘛!這招最狠的就是含沙射影捎帶著詩雨、百靈和趙寒楓三人。
緊接著又有言官站出來說話了,國子監現在成了李羿的一言堂了,讓他李羿一家給包了,這不合規矩!這兩件事可以說是抓住了重點,對李羿的口誅筆罰接踵而至,認人為親,結黨營私之類的事又開始傳出來了,就連胡冬能夠進入國子監都被人抓著說李羿謀私,一時間彈劾李羿的奏章多達五十多份。
那麽李羿如何反擊呢?沒有,對於種種彈劾和謾罵,李羿沒做任何回應。不過這可把百靈和寒楓急壞了,成天問詩雨相公會不會有事,詩雨隻是安慰她倆沒事沒事。
直到有一天,皇帝下旨讓李羿停職在家接受調查,這可把這兩位氣瘋了,不僅是她倆,國子監也炸鍋了,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是憤憤不平,吵著要到皇宮門口去請願。還是李羿出麵平息了此事,還讓他們好好等著,公道自在人心,一切皆有定數。
難道就沒有正義之士為李羿發聲嘛?有,當然有,這次儒道各派係紛紛發聲支持李羿,為什麽呢?因為這些正義之士是既得利益者,李羿架好了鍋下好了米,快開飯了,他們都端著碗來到鍋邊,現在有人想把鍋端走,那他們哪能幹啊?
朝堂之上分為兩派,氏族集團要求罷勉李羿換一個他們的人頂上那個位置,儒道這邊堅決反對,就算要換人,國子監也得由禮部繼續管轄,絕不讓氏族的人插手,兩邊吵的那叫一個天昏地暗。
這種情況,明眼人想必已經看出來端倪來了,鷸蚌相爭誰能得利啊?自然是漁翁啊!身為裁判的拓跋俊順理成章的化身為最公平公正的判官,將國子監單獨提出來,劃歸到中書省直屬管轄,不歸禮部,吏部你也別想沾邊,而這大祭酒一職嘛,既然有這麽多人彈劾李羿,他再繼續擔任也就不合適了,所以方卓順利接手李羿的工作,成為國子監大祭酒。
這時所有人才幡然醒悟,陶仲文這個老銀幣原來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切,早早把方卓安排到最關鍵的位置上,儒家詭道名不虛傳啊。李羿雖然免去了國子監大祭酒的職位,但仍然是禮部樂府令,一切照舊!拓跋俊、陶仲文、李羿三人聯手,把這一大幫子人全給耍了!
他們的目的全都實現了,科舉製實施,國子監成立,拓跋俊有了自己的人才選拔庫,對於氏族的依賴也就大大減少,這些氏族開始商議對策,迎接拓跋俊後麵的手段。李羿從大祭酒回歸到樂府令的崗位上,不但沒有分毫失落,反而是樂在其中,詩雨、百靈、寒楓依然在國子監有自己的工作,他的目的也實現了,讓三位娘子都忙碌起來!
方卓與李羿是舊相識,自然會照顧自家弟妹,陶仲文與李羿的關係都不用提,而詩雨三人要照顧自家相公打下的產業,也會非常用心,這李府最閑的人終於又換成他李羿了。
儒道派係意識到自己被耍了倒也沒有多大反應,因為國子監現在還是掌握在儒道中人手中,詭道也是儒家派係不是?所以討好方卓和陶仲文的人開始串門了,君子閣、國子監成了儒道的集散地,總有各種詩會、辯論和研討在這兩個地方舉辦。
方卓之前可是被儒道各派係聯手趕出上京的,他當然痛恨這幫臭不要臉的家夥,但是身為詭道中人,他自然有自己的方法,他也知道這仇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罷了,老師陶仲文說不定在什麽時候算計這幫腐儒點什麽呢。所以方卓擺出一副胸懷寬廣的姿態和這幫人打成一片相談甚歡,稱兄道弟都快成了莫逆之交了。
再把目光聚焦到朝堂上,各大氏族對於科舉製和國子監的態度已經明確,不能明麵上反對,但要背後捅刀子,他們的手正伸慢慢伸向這兩塊蛋糕。對此李羿早有準備,他向皇帝建議把所有鄉試、府試、會試的出題人和閱卷人都提前集中起來,切斷他們與外界的一切聯係,由軍隊保護他們的安全,考場也由軍隊管理。
這個辦法引來了氏族階層的騷動,因為有軍權的氏族可以借機搞點事情,而李羿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引他們出來然後殺一儆百,陶仲文調動懸鏡司開始探查各大氏族的動向搜集證據和情報,很快那個“一”就找到了。
冀州王氏試圖收買出題人盜取考題,並且賄賂閱卷人,打算給自己家族的子弟和門人提供便利,結果被人檢舉揭發,證據確鑿。拓跋俊龍顏大怒,直接抄沒了王氏家產,王氏滿門男子發配北境充軍,無大赦不得返鄉,女子收歸教芳司。
話說這個翼州王氏隻是行動的各大家族之一,但卻是拓跋俊和陶仲文精挑細選出來殺雞儆猴用的,這王氏家族不大不小,而且在當地有些威望,但是家族勢力僅限於冀州一地,可以說是最合適的磨刀石。
拓跋俊借機立威警告各大氏族,如若再有相似情形決不手軟!此事一出各大氏族紛紛收斂起來,保持一個觀望態度,他們在看四大家族會做何反應。而對於四大家族拓跋俊早就做好了安撫工作,蕭太後有手段,拓跋俊也有動作,就連李羿也私下裏去找獨孤龍兄弟和南宮兄妹。
對於大魏來說,四大家族亂不得,至少在托梁換柱之前動不得!獨孤和南宮兩家都有軍權,李羿用軍功至上的言論表達出科舉製是針對文官集團的,對軍隊沒有影響,更不會對獨孤南宮兩家有什麽影響,並且拓跋俊還特意安排鎮北軍和定南軍參與到恩科之中表示對兩大家族的信任和依賴。
另一方麵宇文和公孫兩家可是切實感受到了威脅,蕭太後找到兩家主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用棍棒加甜棗的策略讓這兩個家族不要生事,別耽誤陛下的大計。
拓跋俊在朝堂上褒獎了宇文政近期為恩科為國子監做出的傑出貢獻,其實就是籌錢,並且當場下旨恢複了原本因為宇文野、宇文田父子叛國而叫停的俸祿,還給宇文政的二女兒宇文鴛賜婚,就是和上京城守衛禁軍統領王猛之子王重成婚,不僅送上厚禮,還禦賜鳳輦出嫁,這可是無上榮光啊。
對於公孫家,雖然公孫義嫡長子已死,但是悄然間公孫家族其他子嗣的官職或者俸祿都得到了提升,公孫義身為丞相又怎會不知其中道理。自此穩住四大家族,讓他們不去插手國子監和恩科之事,那麽就算有些家族有想法,拓跋俊隻要高高舉起棒子就能嚇退他們。
所以說當個明君很累,不僅要有大局觀,還要有手腕,還要懂得妥協,不然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是根本實現不了的,不要以為當了皇帝就真的是一言九鼎,想幹什麽就幹什麽,想當昏君可以這麽幹,不想,那就慢慢磨吧!
先說國子監,在李羿的一番謀劃下國子監名聲大振,一時間送孩子來國子監求學的人都排起了長隊,報名參加啟蒙班的稚童就有上千人,這個規模國子監可消化不了,作為第一任國子監大祭酒,李羿的作用就是麵對各種突發情況。他下令設置入學考試,凡是能夠通過入學考試的稚童才可以入學。
另一方麵原本那些李羿求著人家往國子監送孩子的商賈這回可是急了,李府的門都要擠破了,對此李羿早有預料,無論哪個時代想送禮走後門的人都很多。
這時,李羿之前拉下臉麵去拜訪他們的真正目的這才展現出來:兄弟啊,當時我和你說我這是好地方,讓你送孩子來,你不送,我求著你送,你還是不送。唉!那就算了吧,咱們沒這個緣份。但是現在你想求我幫你把孩子送進來?不好意思,緣份盡了!想進來可以一切走正規程序吧,考試!你孩子是那塊料,我照收不誤,但要是考不上,那就明年再來,或者說下次一定!
同樣的情況不僅是啟蒙班,監生的招錄也遇到了人滿為患的問題,李羿用分專業分科目考試進行甄選,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居然有人把他舉辦的監生選拔考試當作會試的預演,上京城所有青年才俊都來報名參考,報考人數達到一千四百多人。
李羿也隻能順水推舟找到孔尚書,就把這次考試作為將來會試的演練,讓禮部所有官員都參與進來,於是三月初六這天,由國子監出題,禮部承辦的國子監監生選拔考試開始,為期三天,考完之後,禮部官員批卷。李羿把高考那套方法全都照搬過來,考生匿名考試,考官批卷期間不得與外界接觸,隨機批卷,對於優秀答卷進行交換審閱。
孔尚書對李羿周密的安排那是讚不絕口,在孔尚書和李羿的共同監督下,一切進行的井井有條,三月初十公布成績,最終國子監隻錄取了五十多人,之所以這麽嚴格,也是為了之後的科舉正式考試做準備,而錄取的五十多人很多都是偏科生,因為李羿知道如果他們參加科舉可能這輩子都很難考中。
至於那些非常優秀的考生,李羿讓國子監的教授和監教親自與之詳談,說明沒有錄取他們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好,而是因為他們非常好,應該去參加科舉考試,而不是來國子監等待機遇。勸他們好好準備,去主動爭取更大的舞台。
當然了,如果不想參加科舉考試了,或者在科舉考試中不幸落榜,國子監隨時歡迎他們,這種做法讓這些學子非常欣慰,因為選擇權在他們手中。就這樣國子監共計招收啟蒙班十個,每班二十五人;童生班八個,每班二十人;監生班三個,每班二十——這五百多人成為了國子監的第一批學生。
國子監慢慢走向正軌,這使得那些沒有出力的儒道派係坐不住了,他們不能看著李羿把大魏學子都拉到他的宗派裏啊!要知道在國子監一切都是李羿說的算,隻要他想,可以隨時把這些監生發展成法宗的門人,現在他們還不起眼,可李羿現在是皇帝眼前的紅人,雖然官職不大,但將來一旦得勢,再舉薦自己的門人入朝,那法宗必然會成為儒道各派係中權勢最大的一支!
這點遠見他們當然有,所以紛紛找到李羿要來分一杯羹,李羿自然清楚他們的心思,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這些儒道派係要派出精英人才入職國子監成為監教,而條件就是允許他們在國子監拉攏自己的門人。李羿對於這幫人的做法也沒有什麽反感,倒是孔尚書對此很不滿,還與陶仲文、魯舒一起喝酒罵過他們。
其實李羿根本沒打算發展自己的宗門,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因為他根本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他要想收徒弟,那也得找個信佛的儒生,不然根本沒辦法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他,但是在此之前儒道與佛教可以說是水火不容,所以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人。
話說,林凡的辯證堂招人,那都是他林凡的能力,與李羿關係不大,最多就是李羿提出了辯證堂的一個理論基礎罷了。再者李羿也沒有拉幫結派的打算,之所以開宗立派那是為了自己晉升大儒的需要。李羿現在距離晉升大儒,缺的就是他的理論學說還未被世人接受,一旦人們接受了他的理論和書籍,他也就獲得了破境的契機。
說到這裏就得講一下李羿現在的修為了,儒道五品立心境大圓滿,離晉升大儒隻差一步,隻是這一步並不好邁。佛門不知什麽品也不知什麽境,是個問號,按理來說李羿現在應當是佛門六品尊者境,但佛門的武僧修行比較特殊,一旦學武有成就是佛門八品武僧,晉升之後是六品尊者境,再次晉升就是三品金剛境了。
所以佛門六品尊者境的戰力差距很大,按戰力分布來算的話相當於武道的六品到四品,而李羿又是這尊者境裏最特殊的一個,為什麽呢?因為他的功法與其他武僧修的不同,其他武僧修的是金剛神功,或者由金剛神功演化出來的其他功法,但是李羿修的是不動明王法相,比這金剛神功要高一個等級,金剛神功隻是不動明王法相的一個法門。
怎麽說也是廣勝菩薩親自傳功,還有觀自在菩薩的饋贈,所以李羿的佛門修為很模糊,實力肯定是強於未成金剛的濟雲,但又是個半吊子,因為他沒經曆過係統的修行,也不會什麽招式,根本發揮不出不動明王法相的真正實力,就暫時把李羿的佛門修為定成五品半肉法吧!
(法術不精,就是肉!所以叫肉法,如果李羿晉升了大儒能隨意使用言出法隨,那法術就成了強項,他就可以叫戰法了,隻是現階段他還差的遠呢。)
說完這些該說說氏族對於科舉製和李羿的反應了。國子監現在是上京城炙手可熱的香餑餑,惦記它的人也最多,氏族對於科舉製的反應也很明確,不就是一年能考出來幾十個人嘛!這幾十個和這麽大一個國家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就算把這幾十個人放在重要位置上,我們慢慢打磨,慢慢消化,能拉攏的拉攏,能打壓的打壓,實在不行可以殺掉,不必放在心上。
但國子監可就不同了,這裏可以自己招監生,而監生同樣也是人才後備力量,若是任由國子監肆意發展下去,那才是真正威脅他們攏斷官路的存在。所有氏族都不是吃幹飯的,之所以能成為氏族至少也是三代人的經營,而大氏族像宇文家和公孫家那可都是五代人以上的傳承。
眼下的局勢人家看得也是清晰無比,科舉是給天下文人一個希望,讓他們找到晉升之路,讓他們都鑽到書本中去,而拓跋俊和李羿真正的殺招就是國子監,這大魏第一學府,文脈傳承和皇帝的人才選拔庫!所以朝堂上的博弈開始了,先是吏部尚書出麵說國子監的監生既然可以作為備選官員,那麽吏部應當對國子監有管轄權和監督權。
孔尚書當然不幹,這可是禮部一手帶大的孩子,你現在看我家孩子有出息了就來搶孩子,肯定不能同意啊!於是兩位尚書就吵了起來,丞相公孫義出麵調和,給了個辦法,國子監仍由禮部管轄,但是吏部有監督考核權。
孔修又不是傻子,怎麽會不知道這兩位耍的伎倆,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啊呸!孔修雖不是聖人後裔但也是旁支遠親,就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上,以聖人的名義、禮法、道義駁斥二人!
當然了,朝堂上的爭鬥哪是動動嘴就完事了,陰謀詭計多得是!督察員很快就跳出來了,說李羿用人不當,那胡杏兒賣唱出身卻在國子監擔任助教,滑天下之大稽,一個賣唱的去教監生,這不是在扯嘛!這招最狠的就是含沙射影捎帶著詩雨、百靈和趙寒楓三人。
緊接著又有言官站出來說話了,國子監現在成了李羿的一言堂了,讓他李羿一家給包了,這不合規矩!這兩件事可以說是抓住了重點,對李羿的口誅筆罰接踵而至,認人為親,結黨營私之類的事又開始傳出來了,就連胡冬能夠進入國子監都被人抓著說李羿謀私,一時間彈劾李羿的奏章多達五十多份。
那麽李羿如何反擊呢?沒有,對於種種彈劾和謾罵,李羿沒做任何回應。不過這可把百靈和寒楓急壞了,成天問詩雨相公會不會有事,詩雨隻是安慰她倆沒事沒事。
直到有一天,皇帝下旨讓李羿停職在家接受調查,這可把這兩位氣瘋了,不僅是她倆,國子監也炸鍋了,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是憤憤不平,吵著要到皇宮門口去請願。還是李羿出麵平息了此事,還讓他們好好等著,公道自在人心,一切皆有定數。
難道就沒有正義之士為李羿發聲嘛?有,當然有,這次儒道各派係紛紛發聲支持李羿,為什麽呢?因為這些正義之士是既得利益者,李羿架好了鍋下好了米,快開飯了,他們都端著碗來到鍋邊,現在有人想把鍋端走,那他們哪能幹啊?
朝堂之上分為兩派,氏族集團要求罷勉李羿換一個他們的人頂上那個位置,儒道這邊堅決反對,就算要換人,國子監也得由禮部繼續管轄,絕不讓氏族的人插手,兩邊吵的那叫一個天昏地暗。
這種情況,明眼人想必已經看出來端倪來了,鷸蚌相爭誰能得利啊?自然是漁翁啊!身為裁判的拓跋俊順理成章的化身為最公平公正的判官,將國子監單獨提出來,劃歸到中書省直屬管轄,不歸禮部,吏部你也別想沾邊,而這大祭酒一職嘛,既然有這麽多人彈劾李羿,他再繼續擔任也就不合適了,所以方卓順利接手李羿的工作,成為國子監大祭酒。
這時所有人才幡然醒悟,陶仲文這個老銀幣原來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切,早早把方卓安排到最關鍵的位置上,儒家詭道名不虛傳啊。李羿雖然免去了國子監大祭酒的職位,但仍然是禮部樂府令,一切照舊!拓跋俊、陶仲文、李羿三人聯手,把這一大幫子人全給耍了!
他們的目的全都實現了,科舉製實施,國子監成立,拓跋俊有了自己的人才選拔庫,對於氏族的依賴也就大大減少,這些氏族開始商議對策,迎接拓跋俊後麵的手段。李羿從大祭酒回歸到樂府令的崗位上,不但沒有分毫失落,反而是樂在其中,詩雨、百靈、寒楓依然在國子監有自己的工作,他的目的也實現了,讓三位娘子都忙碌起來!
方卓與李羿是舊相識,自然會照顧自家弟妹,陶仲文與李羿的關係都不用提,而詩雨三人要照顧自家相公打下的產業,也會非常用心,這李府最閑的人終於又換成他李羿了。
儒道派係意識到自己被耍了倒也沒有多大反應,因為國子監現在還是掌握在儒道中人手中,詭道也是儒家派係不是?所以討好方卓和陶仲文的人開始串門了,君子閣、國子監成了儒道的集散地,總有各種詩會、辯論和研討在這兩個地方舉辦。
方卓之前可是被儒道各派係聯手趕出上京的,他當然痛恨這幫臭不要臉的家夥,但是身為詭道中人,他自然有自己的方法,他也知道這仇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罷了,老師陶仲文說不定在什麽時候算計這幫腐儒點什麽呢。所以方卓擺出一副胸懷寬廣的姿態和這幫人打成一片相談甚歡,稱兄道弟都快成了莫逆之交了。
再把目光聚焦到朝堂上,各大氏族對於科舉製和國子監的態度已經明確,不能明麵上反對,但要背後捅刀子,他們的手正伸慢慢伸向這兩塊蛋糕。對此李羿早有準備,他向皇帝建議把所有鄉試、府試、會試的出題人和閱卷人都提前集中起來,切斷他們與外界的一切聯係,由軍隊保護他們的安全,考場也由軍隊管理。
這個辦法引來了氏族階層的騷動,因為有軍權的氏族可以借機搞點事情,而李羿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引他們出來然後殺一儆百,陶仲文調動懸鏡司開始探查各大氏族的動向搜集證據和情報,很快那個“一”就找到了。
冀州王氏試圖收買出題人盜取考題,並且賄賂閱卷人,打算給自己家族的子弟和門人提供便利,結果被人檢舉揭發,證據確鑿。拓跋俊龍顏大怒,直接抄沒了王氏家產,王氏滿門男子發配北境充軍,無大赦不得返鄉,女子收歸教芳司。
話說這個翼州王氏隻是行動的各大家族之一,但卻是拓跋俊和陶仲文精挑細選出來殺雞儆猴用的,這王氏家族不大不小,而且在當地有些威望,但是家族勢力僅限於冀州一地,可以說是最合適的磨刀石。
拓跋俊借機立威警告各大氏族,如若再有相似情形決不手軟!此事一出各大氏族紛紛收斂起來,保持一個觀望態度,他們在看四大家族會做何反應。而對於四大家族拓跋俊早就做好了安撫工作,蕭太後有手段,拓跋俊也有動作,就連李羿也私下裏去找獨孤龍兄弟和南宮兄妹。
對於大魏來說,四大家族亂不得,至少在托梁換柱之前動不得!獨孤和南宮兩家都有軍權,李羿用軍功至上的言論表達出科舉製是針對文官集團的,對軍隊沒有影響,更不會對獨孤南宮兩家有什麽影響,並且拓跋俊還特意安排鎮北軍和定南軍參與到恩科之中表示對兩大家族的信任和依賴。
另一方麵宇文和公孫兩家可是切實感受到了威脅,蕭太後找到兩家主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用棍棒加甜棗的策略讓這兩個家族不要生事,別耽誤陛下的大計。
拓跋俊在朝堂上褒獎了宇文政近期為恩科為國子監做出的傑出貢獻,其實就是籌錢,並且當場下旨恢複了原本因為宇文野、宇文田父子叛國而叫停的俸祿,還給宇文政的二女兒宇文鴛賜婚,就是和上京城守衛禁軍統領王猛之子王重成婚,不僅送上厚禮,還禦賜鳳輦出嫁,這可是無上榮光啊。
對於公孫家,雖然公孫義嫡長子已死,但是悄然間公孫家族其他子嗣的官職或者俸祿都得到了提升,公孫義身為丞相又怎會不知其中道理。自此穩住四大家族,讓他們不去插手國子監和恩科之事,那麽就算有些家族有想法,拓跋俊隻要高高舉起棒子就能嚇退他們。
所以說當個明君很累,不僅要有大局觀,還要有手腕,還要懂得妥協,不然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是根本實現不了的,不要以為當了皇帝就真的是一言九鼎,想幹什麽就幹什麽,想當昏君可以這麽幹,不想,那就慢慢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