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個陌生人,他也做不來叫一個五十多歲身體不好的老人讓傘給他。他伸手把那傘推了回去,還推了一把天授帝免得他被牟漁撐的傘沿滾落的雨水淋濕。
天授帝隻以為自己又被小九郎嫌棄了,自覺往旁邊退了一步,又把傘撐給九郎,自己全露在外頭。
沐慈無奈給他扶好傘,道:“謝謝,但您自己撐著吧,別生病了。這個國家有太多事必須依靠您才能做好。”
天授帝心中喜悅,還是擔心兒子會受寒。
牟漁把一切看在眼裏,把沐慈單薄的身子整個摟在懷裏,撐著傘,給他擋住了所有的風雨。
天授帝才放心了,讚賞對牟漁點頭。
沐慈也對牟漁輕道一聲謝,才指著一旁有糙木的小溪水對天授帝說:“有糙木覆蓋兩岸的河道,你看看不同之處。”
天授帝果然看出不同來,有植被的河道,即便水流很急,水體渾濁,卻依然乖馴通暢,沿著原有河道奔流,不容易產生大洪水。
沐慈解釋:“兩岸糙木可吸收一些水分,減少雨季流入河道中的水量,並且能護住泥土。若無植被,泥土被沖入河道,致使河道淤塞,就會讓河床中下遊增高,甚至漸高於兩岸,一到雨季就容易有水患,怎麽疏通都是無用功。”
“所以……”天授帝還是第一次聽說這種原因,於是細細觀察黃泥縱橫的花園。
“河道兩岸不能過度墾荒放牧,要植樹造林,特別是上遊,要保持足夠濃密的植被覆蓋,減少水土被雨水沖入河道。”
“很難做到。”天授帝嘆氣,說,“沿河兩岸都是人口聚居區,兩岸都是良田。”
沐慈知道的,人類生活需要水,自然都聚居在水旁,人口增多,都要吃食,很自然在取水更容易的河岸邊懇林種植,對兩岸生態造成破壞,是加重洪災的元兇。
但沐慈還是要說:“西河平原也得保持濃密的植被。”
天授帝覺得應該讓兒子接觸一點軍務了,說:“你知道西河平原對大幸的意義嗎?我們的戰馬都來源於那裏,若糙場都種了樹,到哪裏去養馬?”
“那您想過以後嗎?繼續加重糙場負擔,百年後,或許不過百年,西河平原養殖過度,又不重視水土保護,讓西河決口更多倒是其次。流水會沖走土壤,長不出糙木,西河平原就變成了荒漠,而再也無法供給國家哪怕一匹戰馬。”
“什麽?真的?你確定?”天授帝悚然而驚,他是相信沐慈的。
小九郎預測此番夏汛將有大災,“未卜先知”,又有連番手段控製事態,化災劫於無形——這種“多智近妖”已經給他烙下了“小九郎說的一定是對的”的概念。
九郎這些天看資料,廢寢忘食的,得出的結論再聳人聽聞,天授帝也相信。更因為西河平原太過重要,由不得他不重視。
“資料不詳實,數據不準確,我說再多也沒個定論,我建議您派人去看看。我估計西河平原的糙場已經開始退化,北邊已經變成荒漠了。放任不管,不用百年,二三十年後,子孫後代會為此承受他們根本無法承受的損失。”
荒漠形成容易,治理極難。沒有戰馬,大宋朝的悲劇將在大幸重演。
天授帝當機立斷:“傳旨樞密院,派人去西河平原考察馬場,”又吩咐牟漁,“你把手頭所有的事都放下,親自帶人過去看看,西河平原是國家的命脈所在。”
牟漁也變了臉色,應下來,把傘遞給走過來的沐若鬆,就要離開。
“阿兄,等一下。”沐慈抓著牟漁的手,遞給他一張早準備好的絹布,“我知道這差事八成又要落到你頭上,這是一些注意事項。”
牟漁接了就塞到懷裏:“謝謝你。”
這一刻,因為掌控夜行衛而看慣了陰私毒計,人性黑暗的牟漁,再沒有用陰暗複雜的心思來揣測這少年什麽智謀,什麽手段,什麽目的,隻是簡單的道謝,接受了這番好意。
沐慈忽然給了牟漁一個擁抱,卻因為身高體型差距隻能抱住他的腰,拍拍他寬厚的背:“阿兄,荒漠看似平靜,卻有極大兇險,不要意氣用事,不要深入。那不是你一個人的能力可以挽回的局麵。”
牟漁拍一拍沐慈,看天授帝在一旁麵帶欣慰看著自己這“兩兄弟友愛”,更因為懷裏這個少年,真誠地叫人心頭柔軟,就收緊手臂,用力擁抱沐慈:“我知道了。”
他將這個單薄到骨頭有些硌人的少年暖在懷裏,摸摸他脊骨支棱的背,溫聲叮囑:“別太勞累,多吃一點東西,對自己好一點,再好一點!”
“我盡量。”
沐慈放開人,平靜直視牟漁的眼睛,真誠道:“保重!”
牟漁神色緩和看向這漂亮的少年,恍然記得,他也曾鄭重對沐慈道過這麽一聲“保重!”然後頭也不回離開。如今被原樣奉還,沒有怨氣,隻有切切的關心,這一瞬間牟漁想:為什麽我會忌憚這樣一個人呢?
真是自己想得太多了嗎?
不管你是真的這麽坦誠無偽,還是將目的隱藏得極深,從我照顧你的第一天起,從我成為皇帝義子,給其他皇子送去玉泉春釀之後,就已經沒有選擇了。
所以,不管你是真的什麽都不想要,還是想要的東西大到逆天,我既與你牽扯不斷,生死捆綁,就沒必要再逃避了。
那……就用我這一雙手,一條命,給你遮風擋雨,死而後己罷了。
阿弟!
作者有話要說:
西河平原,是仿照大宋的河套平原。
那地方是大宋的產馬地,結果在大宋手裏丟掉了一直沒拿回來,導致產馬地盡在蠻族之手。
產馬地丟了意味著什麽呢?大宋用鮮血的教訓對我們說明了。
宋朝從始至終隻能在平原以步兵的血肉之軀抵擋蠻族鐵騎的衝擊,所以宋朝的勝利一般都是擊潰戰而不是殲滅戰,因為即使用慘痛的代價勝利了,也追不上人家的馬,沒辦法全殲敵人啊摔。倘若一段時期宋朝對外勝率低於60%,那基本就意味著亡國了。
大宋的氛圍很寬鬆,大宋的皇帝很溫柔,所以大宋有當時世界最高的gdp,有最先進的城市,有最好的社會福利體係,還有最燦爛的文明以及科技的創新。
一句話說不清,大家有空去度娘一下,很美好,卻很悲慘,讓人扼腕的一個朝代。
大幸,是仿照大宋的,本來阿悅讓端木慈穿到大宋,但考據什麽我不擅長……對情節的影響也太大……雖然沒寫大宋而是架空,但大家可以代入一下大宋。
第85章治水新策
因西河平原重要,確如九郎所說:是一個關係大幸百年國運,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在牟漁與他告別的時候,天授帝感到不安,叮囑:“臨淵,你行事要隱秘,一定要仔細小心。如果九郎的推斷是真的,就是大幸的禍事了。”
因為西河平原的戰馬,他們才能有強大的騎兵,在麵對北戎,西涼的時候,才有強大的機動力量與兩個生活在馬背上的遊牧民族抗衡。
而且小九郎說的不是沒有端倪,他在位三十年,的確從前西河決堤沒有如今這麽多次數。且西河平原的戰馬也在減產,質量也越來越差,他還以為是腐敗滋生,為此責難了好些兵部禦馬司的官員。
原來,有環境因素存在。
隻怕官員們沒意識到自己對環境的掠奪,為了達到皇帝對馬匹的要求,更加過度的放牧養殖。
惡性循環。
天授帝驚出一身冷汗,如果沒有了西河平原……他不敢想。
牟漁領命,帶著心腹人手,秘密離開。
待牟漁離開,天授帝上前握著九郎的手,認真看著他道:“大幸有你,幸甚之至!”
沐慈被誇獎也不見得意,一貫是“寵辱不驚”的淡然,對天授帝說:“我隻是在做我覺得應該做的事,您不用掛懷。”
天授帝握著小九郎的手,欣慰到了十二萬分,隻覺得有子萬事足,也不在意九郎淡淡然的態度。
真的,不能看九郎說了什麽,隻看他做了什麽。樁樁件件於國於民,於他這個皇帝都十分有益,從無陰謀私心,甚至寧肯為公而承擔個人風險。
便是他性子冷淡疏離,一張嘴從不饒人,卻是個至誠仁善,可愛可敬的人。
……
天授帝把小九郎帶回寢殿,兩個人都更換了衣服。沐慈發梢微濕,和順與沐若鬆合力幫沐慈的長髮熏幹。
衛終也用有點淡淡檀香味的熏籠給天授帝蒸發。
天授帝半躺在榻上,放鬆下來,問:“九郎,若西河平原果如你所說,有治理之法嗎?”
沐慈靠在椅子裏假寐:“很難,自然之力很難抵禦,治理之法更不能紙上談兵,這是影響百年千年的國策,不是誰一拍腦門就能決定怎麽做的,我沒有把握,不會亂說。”
天授帝抬手揉自己的眉心,能難住九郎,的確是難辦。
沐慈道:“但有一點您做得很好,繼續做下去是沒錯的——首先要保證百姓都能吃飽,才能去退耕,退牧來保護環境,否則強製推行退耕引發的後果很嚴重。”
天授帝嘆氣:“正是如此。”逼得百姓沒活路,就有層出不窮的“農民起義”,放哪個朝代都是動搖國本的,哪任皇帝不得不小心翼翼,避免發生。
“所以,說到底,還是得提升國力,有了錢,萬事好說。”沐慈十分接地氣道。
其實看沐慈的樣貌,總覺得他美得不食人間煙火,天授帝乍聽他來了一句“有錢好說”,又想起九郎折磨盧尚書的事來,隻覺得這人啊,端得起架子也放得下身段,簡直沒缺點,隻是笑:“有道理。”
沐慈又道:“西河平原放牧過度,關於戰馬,您沒想過開闢另外的來源嗎?隻是西河平原一地產馬的話,很不保險。”
天授帝搖頭:“北地還有一些馬場,卻不成氣候,沒有更多養馬的地方了。”
沐慈說:“叫百姓家家養馬,或與有馬的鄰國互通有無,也是渠道。”
“馬政原在太宗手中就實施過,卻險些叫無數百姓家破人亡,於是停了。有馬的鄰國……因十一年前一場大戰,禁絕貿易已經多年,不提也罷。”
“南方呢?”
“不行,隻有北方的軍馬才高大神駿,南方都是矮腳馬,不適合打仗。”
天授帝隻以為自己又被小九郎嫌棄了,自覺往旁邊退了一步,又把傘撐給九郎,自己全露在外頭。
沐慈無奈給他扶好傘,道:“謝謝,但您自己撐著吧,別生病了。這個國家有太多事必須依靠您才能做好。”
天授帝心中喜悅,還是擔心兒子會受寒。
牟漁把一切看在眼裏,把沐慈單薄的身子整個摟在懷裏,撐著傘,給他擋住了所有的風雨。
天授帝才放心了,讚賞對牟漁點頭。
沐慈也對牟漁輕道一聲謝,才指著一旁有糙木的小溪水對天授帝說:“有糙木覆蓋兩岸的河道,你看看不同之處。”
天授帝果然看出不同來,有植被的河道,即便水流很急,水體渾濁,卻依然乖馴通暢,沿著原有河道奔流,不容易產生大洪水。
沐慈解釋:“兩岸糙木可吸收一些水分,減少雨季流入河道中的水量,並且能護住泥土。若無植被,泥土被沖入河道,致使河道淤塞,就會讓河床中下遊增高,甚至漸高於兩岸,一到雨季就容易有水患,怎麽疏通都是無用功。”
“所以……”天授帝還是第一次聽說這種原因,於是細細觀察黃泥縱橫的花園。
“河道兩岸不能過度墾荒放牧,要植樹造林,特別是上遊,要保持足夠濃密的植被覆蓋,減少水土被雨水沖入河道。”
“很難做到。”天授帝嘆氣,說,“沿河兩岸都是人口聚居區,兩岸都是良田。”
沐慈知道的,人類生活需要水,自然都聚居在水旁,人口增多,都要吃食,很自然在取水更容易的河岸邊懇林種植,對兩岸生態造成破壞,是加重洪災的元兇。
但沐慈還是要說:“西河平原也得保持濃密的植被。”
天授帝覺得應該讓兒子接觸一點軍務了,說:“你知道西河平原對大幸的意義嗎?我們的戰馬都來源於那裏,若糙場都種了樹,到哪裏去養馬?”
“那您想過以後嗎?繼續加重糙場負擔,百年後,或許不過百年,西河平原養殖過度,又不重視水土保護,讓西河決口更多倒是其次。流水會沖走土壤,長不出糙木,西河平原就變成了荒漠,而再也無法供給國家哪怕一匹戰馬。”
“什麽?真的?你確定?”天授帝悚然而驚,他是相信沐慈的。
小九郎預測此番夏汛將有大災,“未卜先知”,又有連番手段控製事態,化災劫於無形——這種“多智近妖”已經給他烙下了“小九郎說的一定是對的”的概念。
九郎這些天看資料,廢寢忘食的,得出的結論再聳人聽聞,天授帝也相信。更因為西河平原太過重要,由不得他不重視。
“資料不詳實,數據不準確,我說再多也沒個定論,我建議您派人去看看。我估計西河平原的糙場已經開始退化,北邊已經變成荒漠了。放任不管,不用百年,二三十年後,子孫後代會為此承受他們根本無法承受的損失。”
荒漠形成容易,治理極難。沒有戰馬,大宋朝的悲劇將在大幸重演。
天授帝當機立斷:“傳旨樞密院,派人去西河平原考察馬場,”又吩咐牟漁,“你把手頭所有的事都放下,親自帶人過去看看,西河平原是國家的命脈所在。”
牟漁也變了臉色,應下來,把傘遞給走過來的沐若鬆,就要離開。
“阿兄,等一下。”沐慈抓著牟漁的手,遞給他一張早準備好的絹布,“我知道這差事八成又要落到你頭上,這是一些注意事項。”
牟漁接了就塞到懷裏:“謝謝你。”
這一刻,因為掌控夜行衛而看慣了陰私毒計,人性黑暗的牟漁,再沒有用陰暗複雜的心思來揣測這少年什麽智謀,什麽手段,什麽目的,隻是簡單的道謝,接受了這番好意。
沐慈忽然給了牟漁一個擁抱,卻因為身高體型差距隻能抱住他的腰,拍拍他寬厚的背:“阿兄,荒漠看似平靜,卻有極大兇險,不要意氣用事,不要深入。那不是你一個人的能力可以挽回的局麵。”
牟漁拍一拍沐慈,看天授帝在一旁麵帶欣慰看著自己這“兩兄弟友愛”,更因為懷裏這個少年,真誠地叫人心頭柔軟,就收緊手臂,用力擁抱沐慈:“我知道了。”
他將這個單薄到骨頭有些硌人的少年暖在懷裏,摸摸他脊骨支棱的背,溫聲叮囑:“別太勞累,多吃一點東西,對自己好一點,再好一點!”
“我盡量。”
沐慈放開人,平靜直視牟漁的眼睛,真誠道:“保重!”
牟漁神色緩和看向這漂亮的少年,恍然記得,他也曾鄭重對沐慈道過這麽一聲“保重!”然後頭也不回離開。如今被原樣奉還,沒有怨氣,隻有切切的關心,這一瞬間牟漁想:為什麽我會忌憚這樣一個人呢?
真是自己想得太多了嗎?
不管你是真的這麽坦誠無偽,還是將目的隱藏得極深,從我照顧你的第一天起,從我成為皇帝義子,給其他皇子送去玉泉春釀之後,就已經沒有選擇了。
所以,不管你是真的什麽都不想要,還是想要的東西大到逆天,我既與你牽扯不斷,生死捆綁,就沒必要再逃避了。
那……就用我這一雙手,一條命,給你遮風擋雨,死而後己罷了。
阿弟!
作者有話要說:
西河平原,是仿照大宋的河套平原。
那地方是大宋的產馬地,結果在大宋手裏丟掉了一直沒拿回來,導致產馬地盡在蠻族之手。
產馬地丟了意味著什麽呢?大宋用鮮血的教訓對我們說明了。
宋朝從始至終隻能在平原以步兵的血肉之軀抵擋蠻族鐵騎的衝擊,所以宋朝的勝利一般都是擊潰戰而不是殲滅戰,因為即使用慘痛的代價勝利了,也追不上人家的馬,沒辦法全殲敵人啊摔。倘若一段時期宋朝對外勝率低於60%,那基本就意味著亡國了。
大宋的氛圍很寬鬆,大宋的皇帝很溫柔,所以大宋有當時世界最高的gdp,有最先進的城市,有最好的社會福利體係,還有最燦爛的文明以及科技的創新。
一句話說不清,大家有空去度娘一下,很美好,卻很悲慘,讓人扼腕的一個朝代。
大幸,是仿照大宋的,本來阿悅讓端木慈穿到大宋,但考據什麽我不擅長……對情節的影響也太大……雖然沒寫大宋而是架空,但大家可以代入一下大宋。
第85章治水新策
因西河平原重要,確如九郎所說:是一個關係大幸百年國運,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在牟漁與他告別的時候,天授帝感到不安,叮囑:“臨淵,你行事要隱秘,一定要仔細小心。如果九郎的推斷是真的,就是大幸的禍事了。”
因為西河平原的戰馬,他們才能有強大的騎兵,在麵對北戎,西涼的時候,才有強大的機動力量與兩個生活在馬背上的遊牧民族抗衡。
而且小九郎說的不是沒有端倪,他在位三十年,的確從前西河決堤沒有如今這麽多次數。且西河平原的戰馬也在減產,質量也越來越差,他還以為是腐敗滋生,為此責難了好些兵部禦馬司的官員。
原來,有環境因素存在。
隻怕官員們沒意識到自己對環境的掠奪,為了達到皇帝對馬匹的要求,更加過度的放牧養殖。
惡性循環。
天授帝驚出一身冷汗,如果沒有了西河平原……他不敢想。
牟漁領命,帶著心腹人手,秘密離開。
待牟漁離開,天授帝上前握著九郎的手,認真看著他道:“大幸有你,幸甚之至!”
沐慈被誇獎也不見得意,一貫是“寵辱不驚”的淡然,對天授帝說:“我隻是在做我覺得應該做的事,您不用掛懷。”
天授帝握著小九郎的手,欣慰到了十二萬分,隻覺得有子萬事足,也不在意九郎淡淡然的態度。
真的,不能看九郎說了什麽,隻看他做了什麽。樁樁件件於國於民,於他這個皇帝都十分有益,從無陰謀私心,甚至寧肯為公而承擔個人風險。
便是他性子冷淡疏離,一張嘴從不饒人,卻是個至誠仁善,可愛可敬的人。
……
天授帝把小九郎帶回寢殿,兩個人都更換了衣服。沐慈發梢微濕,和順與沐若鬆合力幫沐慈的長髮熏幹。
衛終也用有點淡淡檀香味的熏籠給天授帝蒸發。
天授帝半躺在榻上,放鬆下來,問:“九郎,若西河平原果如你所說,有治理之法嗎?”
沐慈靠在椅子裏假寐:“很難,自然之力很難抵禦,治理之法更不能紙上談兵,這是影響百年千年的國策,不是誰一拍腦門就能決定怎麽做的,我沒有把握,不會亂說。”
天授帝抬手揉自己的眉心,能難住九郎,的確是難辦。
沐慈道:“但有一點您做得很好,繼續做下去是沒錯的——首先要保證百姓都能吃飽,才能去退耕,退牧來保護環境,否則強製推行退耕引發的後果很嚴重。”
天授帝嘆氣:“正是如此。”逼得百姓沒活路,就有層出不窮的“農民起義”,放哪個朝代都是動搖國本的,哪任皇帝不得不小心翼翼,避免發生。
“所以,說到底,還是得提升國力,有了錢,萬事好說。”沐慈十分接地氣道。
其實看沐慈的樣貌,總覺得他美得不食人間煙火,天授帝乍聽他來了一句“有錢好說”,又想起九郎折磨盧尚書的事來,隻覺得這人啊,端得起架子也放得下身段,簡直沒缺點,隻是笑:“有道理。”
沐慈又道:“西河平原放牧過度,關於戰馬,您沒想過開闢另外的來源嗎?隻是西河平原一地產馬的話,很不保險。”
天授帝搖頭:“北地還有一些馬場,卻不成氣候,沒有更多養馬的地方了。”
沐慈說:“叫百姓家家養馬,或與有馬的鄰國互通有無,也是渠道。”
“馬政原在太宗手中就實施過,卻險些叫無數百姓家破人亡,於是停了。有馬的鄰國……因十一年前一場大戰,禁絕貿易已經多年,不提也罷。”
“南方呢?”
“不行,隻有北方的軍馬才高大神駿,南方都是矮腳馬,不適合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