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報告全文如下:


    元首:


    我在中國的大多數朋友都認為,迄今為止還沒有一份完整的有關南京真實情況的報告麵呈給您。


    在此附上的是我所作報告的文稿,其目的不是為了公開發表,而是為了履行我對身在中國的朋友們許下的諾言,即向您通報南京的中國平民所遭受的苦難。


    如果您能讓我知曉,此份文稿已麵呈給您,我的使命也就此完成。在此期間,我已被告知,不得再作此類報告以及展示相關的照片。我將謹遵此項規定,因為我並無意和德國的政策以及德國當局唱反調。


    我保證堅定地追隨並忠實於您。


    簽名:約翰·拉貝


    附錄


    約翰·拉貝其人


    [德]埃爾溫·維克特


    約翰·拉貝1882年11月23日出生在德國漢堡。父親是船長。拉貝早年喪父,因此初中畢業就離開了學校。他當了兩年半的學徒,後來又在漢堡的一家出口商行當夥計,為時一年半。經老闆的推薦,他前往非洲東南部的葡萄牙殖民地莫三比克,在洛倫索馬貴斯(譯註:即現在的莫三比克首都馬普托)的一家享有盛名的英國公司工作。在那裏他學會了一口純正的英語。1906年,他因染上瘧疾,不得不離開非洲回國。但是1908年他又離開了德國,這一次他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1909年,他在北京和青年時的女友結為伉儷。他在中國生活了整整30年,其間隻有一次短暫的中斷。剛到北京時,他在一家漢堡的公司工作。1911年,他轉到西門子代表處,地點仍然是北京。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在協約國的壓力下於1917年對德國宣戰,但是這段時間拉貝仍然留在北京。他很有策略地讓中國官員相信,戰爭期間繼續由他來經營西門子駐北京代表處不僅符合他們自己的利益,而且也符合中國的利益。在中國,要做到這一點並非不可能。


    但是在1919年,中國在英國的壓力下,將拉貝和其他德國人遣返回國。當時在中國,人們是不希望看見來自德國的競爭對手的。僅僅過了一年,拉貝又上路了,他途經日本,回到了中國,為西門子駐北京代表處重振旗鼓,不過這一次他以一家名義上的中國公司作掩護開展業務,直至西門子洋行(中國)總部在上海獲準正式開張。開始的時候他在北京和天津工作。從1931年起,他擔任西門子駐南京辦事處經理,那時南京已經是中國的首都了。1938年3月,西門子洋行將拉貝召回,把他調到西門子在柏林廠家的管理部門工作,自那以後再也沒有對他委以重任。拉貝65歲退休,兩年後去世,那是1950年1月5日。


    如果約翰·拉貝沒有在半年的時間中,一邊兼顧洋行的日常業務,一邊將個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去拯救25萬中國人,那麽以上介紹的生平就是一個普通海外商人的生平,沒有什麽不同凡響,也沒有什麽驚天動地之處。


    南京市把約翰·拉貝先生看作是仁愛的典範,將他的墓碑安置在城市的一個紀念館裏。(譯註:指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1997年5月,拉貝的墓碑由柏林運往這裏)


    誰要是以為中國沒有仁,那就大錯特錯了。


    弟子樊遲問他的老師孔子:“何謂仁?”“愛人。”孔子答曰。


    孔子哲學的道德倫理核心就是仁,因此他一再反覆提及這個概念。就對人的要求而言,孔子所教導的,以及中國人民2500年來所領悟的,至今仍有現實意義。


    約翰·拉貝是一個質樸的人,隻要能做一個正派的漢堡商人他就已經心滿意足了。他樂於助人,謙遜可親,充滿理智,恢諧幽默。這後一點尤其體現在艱難困苦的時期,他總有辦法讓自己心平氣和地與別人達成共識。他從不高高在上,而是相處隨和。如果他有什麽不滿要記在日記裏,他總是會在後麵加上“其他人也同樣如此”或“別人比我條件還差”等諸如此類的句子。他在日記中提到的經常是一些身處困境中的人,他是如何努力去幫助他們的。他把幫助危難中的人看作是自己的職責,這也是他和周圍的人的不同之處。


    拉貝在中國有很多朋友,其中有德國朋友,也有外國朋友。他能說一口純正的英語,這一點我們已經知道了;不過他要寫起法語來也是無懈可擊的。他寫了很多書,大部分是關於他在中國的生活,書中還配上了照片和別致的幽默畫。他的書大多是純個人的記錄,從未發表過,雖然隻是手稿,卻裝訂成冊。對中國的藝術,他談不上精通,可也略知一二。他在文學、音樂和科學研究領域沒有專長,但是念上幾首感傷詩卻能使他淚流滿麵。他心腸軟,但卻不外露。他是一個實幹家,處理所有的實際工作都非常得心應手。他對政治的興趣平平,可以講,他隻對與中國、德國對華貿易和德國的亞洲政策有關的政治有些興趣。他是一個愛國主義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以為希特勒是要和平的。1934年,他在南京建起了一所德國學校,當然不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上學,他的女兒那時已經完成了學業,兒子在德國南部的一所寄宿學校念書。作為這所德國學校理事會的理事長,他必須得到帝國當局和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的批準,申請教師和教學經費,為此他於1934年加入了國社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拉貝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德]約翰·拉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德]約翰·拉貝並收藏拉貝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