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義和團攻打使館的事件出現,全國人心浮動,唐才常和在海外的康、梁、孫都認為是個可以利用的大好時機。唐才常遂以挽救時局、保種保國為辭,在上海張園召開國會,選容閎為會長,嚴復為副會長,又設總部於上海,分部於漢口。
與此同時,林奎、傅慈祥在漢口籌建起義的軍隊。將軍隊定名為自立軍,集兵二萬,分七軍四十營,另以會黨十萬作為後備和應援力量。這七軍即中、前、後、左、右、新軍、先鋒營各軍。中軍的主力為湖北新軍駐漢標營的士兵及中下級軍官。前軍設在安徽大通,後軍設在安徽安慶,左軍設在湖南常德,右軍設在湖北新堤,新軍及先鋒營設在武漢。中軍統領為林奎、傅慈祥,新軍及先鋒營的統領為唐才常。自立軍定於光緒二十六年七月十五日中元節起事。
這時,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與西洋各國及日本簽訂《中外互保條約》的消息傳了出來,海外的康、梁、孫與國內的唐才常等人都於此看出了一個微妙的動向:李、劉、張三督與朝廷的態度有所不同,倘若能說動他們獨立於朝廷的話,則既可以免去兵戈之災,又可利用他們的威望影響全國,無論是對眼下的勤王,還是對今後的變專製為共和都大有好處。這些熟諳日本歷史的誌士,都知道當年明治天皇就是靠著強有力的薩摩藩鎮和長州藩鎮的策劃,才實現王政復古和倒幕維新的。光緒就好比明治,李、劉、張就好比薩摩和長州。由李、劉、張來策劃實施,一切就會順利得多。年輕的救國誌士們都認為此種設想值得一試。
恰好此時李鴻章在香港,孫中山請英國駐香港總督卜力代為進行。卜力通過翻譯和李鴻章談了一個上午的話,李聽的多,說的少,對於“兩廣獨立”這個重大的問題,他不表態。直到會談結束,卜力也沒弄清楚這個資格最老名望最高的總督,對此究竟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卜力聳了聳肩膀,對與中國大員的談話之艱難深感無奈。卜力做過多年的香港總督,時常與中國官員打交道。這種交道給他的愉快感極少。他似乎看到在他與中國官員之間隔著一道看不見摸不著、但又分明存在著的厚牆深溝,彼此之間很難溝通。後來他才悟到,這是兩種文化的差異,他本人無法越過。他將與李鴻章的會晤告訴孫中山。孫中山高興地說:“晤談是成功的,請你過幾天再去見見他。”
誰知兩天後李鴻章便接到恢復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任命,當卜力再次與他會麵舊事重提時,李一口拒絕了。“兩廣獨立”的努力算是白費了。
遊說兩江總督劉坤一的,是後來做了新軍第六鎮統製的年輕留日士官生吳祿貞。吳祿貞通過一個在自強軍中做中級軍官的朋友引導,在總督衙門裏拜會了劉坤一。
吳祿貞是個直炮筒,不喜歡轉彎抹角,話沒說幾句就提到了。兩江獨立”的話來。劉坤一聽到這話,臉色陡然一變:“你是想走當年王閩運勸曾國藩的路嗎?這條路在我劉某人這裏一樣的走不通!”
在湘軍戰功鼎盛的時候,年輕的書生王闓運曾勸曾國藩蓄勢自立,遭到曾國藩的拒絕。作為一個性情剛烈的軍人,吳祿貞受不了劉坤一的這種奚落,一氣之下二話沒說,就走出總督衙門,心裏狠狠罵道:“真是個老廢物,還擺譜哩,等我們起義成功後,你向我投誠,我都不收留!”
自立軍的分部設在漢口,張之洞自然是自立軍首領密切關注的重要人物。中軍統領林奎採取江湖通常手段,選派四名武功高強的俠客在湖廣總督衙門旁邊遊弋,試圖尋找一個機會下手,劫持張之洞。因為北方局勢緊張,武昌各衙門已接到不少湖北地方亂民蠢蠢欲動的報訊,督署及省垣三大憲等衙門都大大加強了戒備,親兵營為督署增加兩個哨的兵力,日夜值班,不敢有絲毫懈怠。四名俠客在衙門四週遊弋半個月,有幾次甚至登上張之洞居住的後院上房屋頂,但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可以下手的機會。康有為得知這一情況後來電製止。這時唐才常也從上海趕到漢口,在緊靠英租界的寶順裏住下。寶順裏的房主李寶田在英國人辦的寶順洋行當買辦,以他的名義在寶順裏購的六棟房屋,其實是寶順洋行的產業,受英國租界的保護。中國官府未經英國領事館同意,不能進入寶順裏。因為有這層保護,唐才常住在這裏,並將自立軍總部機關也設於此。
否定劫持方案後,唐才常和傅慈祥決定光明正大地進督署遊說張之洞。這是因為唐才常和傅慈祥都有一個很好利用的身分一一兩湖書院的肄業學生,而張之洞則是以總督、創辦者的身分一直兼任兩湖書院的名譽山長的。
正是武漢三鎮又成火爐的日子裏,午後,唐才常和傅慈祥兩人各穿一件薄竹布長衫,來到位於漢陽門碼頭附近的湖廣總督大門口,對門房說:“我們兩個是兩湖書院的肄業學生,得官費派往日本留學,現學成回來,特為拜謁恩師張大人,請代為通報。”
張之洞對兩湖書院的學生寄與厚望,凡有兩湖書院的學子造訪,均撥冗接待,何況他們又是官費資助的東洋留學生,想來張大人一定更為樂意接見。門房想到這裏,笑著對唐、傳說:“二位稍等一下,我去稟報大人。”
一會兒工夫,門房出來,果然客氣地說:“二位先生隨我來,張大人在客廳裏接待你們。”
與此同時,林奎、傅慈祥在漢口籌建起義的軍隊。將軍隊定名為自立軍,集兵二萬,分七軍四十營,另以會黨十萬作為後備和應援力量。這七軍即中、前、後、左、右、新軍、先鋒營各軍。中軍的主力為湖北新軍駐漢標營的士兵及中下級軍官。前軍設在安徽大通,後軍設在安徽安慶,左軍設在湖南常德,右軍設在湖北新堤,新軍及先鋒營設在武漢。中軍統領為林奎、傅慈祥,新軍及先鋒營的統領為唐才常。自立軍定於光緒二十六年七月十五日中元節起事。
這時,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與西洋各國及日本簽訂《中外互保條約》的消息傳了出來,海外的康、梁、孫與國內的唐才常等人都於此看出了一個微妙的動向:李、劉、張三督與朝廷的態度有所不同,倘若能說動他們獨立於朝廷的話,則既可以免去兵戈之災,又可利用他們的威望影響全國,無論是對眼下的勤王,還是對今後的變專製為共和都大有好處。這些熟諳日本歷史的誌士,都知道當年明治天皇就是靠著強有力的薩摩藩鎮和長州藩鎮的策劃,才實現王政復古和倒幕維新的。光緒就好比明治,李、劉、張就好比薩摩和長州。由李、劉、張來策劃實施,一切就會順利得多。年輕的救國誌士們都認為此種設想值得一試。
恰好此時李鴻章在香港,孫中山請英國駐香港總督卜力代為進行。卜力通過翻譯和李鴻章談了一個上午的話,李聽的多,說的少,對於“兩廣獨立”這個重大的問題,他不表態。直到會談結束,卜力也沒弄清楚這個資格最老名望最高的總督,對此究竟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卜力聳了聳肩膀,對與中國大員的談話之艱難深感無奈。卜力做過多年的香港總督,時常與中國官員打交道。這種交道給他的愉快感極少。他似乎看到在他與中國官員之間隔著一道看不見摸不著、但又分明存在著的厚牆深溝,彼此之間很難溝通。後來他才悟到,這是兩種文化的差異,他本人無法越過。他將與李鴻章的會晤告訴孫中山。孫中山高興地說:“晤談是成功的,請你過幾天再去見見他。”
誰知兩天後李鴻章便接到恢復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任命,當卜力再次與他會麵舊事重提時,李一口拒絕了。“兩廣獨立”的努力算是白費了。
遊說兩江總督劉坤一的,是後來做了新軍第六鎮統製的年輕留日士官生吳祿貞。吳祿貞通過一個在自強軍中做中級軍官的朋友引導,在總督衙門裏拜會了劉坤一。
吳祿貞是個直炮筒,不喜歡轉彎抹角,話沒說幾句就提到了。兩江獨立”的話來。劉坤一聽到這話,臉色陡然一變:“你是想走當年王閩運勸曾國藩的路嗎?這條路在我劉某人這裏一樣的走不通!”
在湘軍戰功鼎盛的時候,年輕的書生王闓運曾勸曾國藩蓄勢自立,遭到曾國藩的拒絕。作為一個性情剛烈的軍人,吳祿貞受不了劉坤一的這種奚落,一氣之下二話沒說,就走出總督衙門,心裏狠狠罵道:“真是個老廢物,還擺譜哩,等我們起義成功後,你向我投誠,我都不收留!”
自立軍的分部設在漢口,張之洞自然是自立軍首領密切關注的重要人物。中軍統領林奎採取江湖通常手段,選派四名武功高強的俠客在湖廣總督衙門旁邊遊弋,試圖尋找一個機會下手,劫持張之洞。因為北方局勢緊張,武昌各衙門已接到不少湖北地方亂民蠢蠢欲動的報訊,督署及省垣三大憲等衙門都大大加強了戒備,親兵營為督署增加兩個哨的兵力,日夜值班,不敢有絲毫懈怠。四名俠客在衙門四週遊弋半個月,有幾次甚至登上張之洞居住的後院上房屋頂,但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可以下手的機會。康有為得知這一情況後來電製止。這時唐才常也從上海趕到漢口,在緊靠英租界的寶順裏住下。寶順裏的房主李寶田在英國人辦的寶順洋行當買辦,以他的名義在寶順裏購的六棟房屋,其實是寶順洋行的產業,受英國租界的保護。中國官府未經英國領事館同意,不能進入寶順裏。因為有這層保護,唐才常住在這裏,並將自立軍總部機關也設於此。
否定劫持方案後,唐才常和傅慈祥決定光明正大地進督署遊說張之洞。這是因為唐才常和傅慈祥都有一個很好利用的身分一一兩湖書院的肄業學生,而張之洞則是以總督、創辦者的身分一直兼任兩湖書院的名譽山長的。
正是武漢三鎮又成火爐的日子裏,午後,唐才常和傅慈祥兩人各穿一件薄竹布長衫,來到位於漢陽門碼頭附近的湖廣總督大門口,對門房說:“我們兩個是兩湖書院的肄業學生,得官費派往日本留學,現學成回來,特為拜謁恩師張大人,請代為通報。”
張之洞對兩湖書院的學生寄與厚望,凡有兩湖書院的學子造訪,均撥冗接待,何況他們又是官費資助的東洋留學生,想來張大人一定更為樂意接見。門房想到這裏,笑著對唐、傳說:“二位稍等一下,我去稟報大人。”
一會兒工夫,門房出來,果然客氣地說:“二位先生隨我來,張大人在客廳裏接待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