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許是常吃趙茂昌送的特製人參的緣故,張之洞雖然已六十有二歲了,外表看起來很蒼老,精力卻依舊旺盛過人,上個月環兒又為他生了一個兒子。老翁得子,不僅有添丁之樂,更有高壽之兆,張之洞因此更增自信之心。尤其是當一樁富有挑戰性的事來臨時,更能激發他年輕人似的興致和熱情。他放棄慣常的午休,離開餐桌後便赴西院書房。
他提起筆來,匆匆在紙上寫了幾行字:
今日之世變,豈特春秋所未有,亦秦漢以至元明所未有也。海內誌士發憤扼腕,於是圖救時者言新學,慮害道者守舊學,莫衷於一。舊者因噎而食廢,新者歧多而羊亡。舊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則無應敵製變之術;不知本,則有菲薄名教之心。夫如是,則舊者愈病新,新者愈厭舊,交相為愈,而恢詭傾危亂名改作之流,遂雜出其說,以盪眾心。學者搖搖,中無所主,邪說暴行,橫流天下。敵既至無與戰,敵未至無與安。吾恐中國之禍,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內矣!
一口氣寫下這段文字後,張之洞自己都有點驚訝:怎麽會寫得如此暢快通順,而且一下筆便為新、舊兩學定下了基調:新可救時,舊能守教,新之弊在不知本,舊之弊在不知通。同時也明確指出,在新學舊學的爭辯中,邪說暴行便乘隙而人,這將是中國的禍亂之根。
再將這段話復讀一遍後張之洞也釋然了,這也並非是什麽福至心靈的緣故,而是自己多年來的認識。尤其在看到《湘報》上易鼐的文章和嶽麓書院的《輯錄》後,時常思索的結果。其實,沒有提筆寫文章的時候,腦子裏的思索如同亂麻似的,沒有條理,也不得要領,用心來做文章,條理自然也就清晰,要領也便出來了。張之洞既感欣慰又覺惋惜。欣慰當年寫作《輔軒語》《書目答問》時的能力還在,惋惜的是近二十年來雜事紛擾,案牘勞形,使得自己幾乎沒有一種安寧的心境來握管作文,不能為後人多留下一些詩文書冊。唉,有文則無權,有權則無文,前人說“閉戶著書真歲月”,又說“封侯拜相男兒事”,人生事業,究竟應以哪種為最佳?
這樣一番感嘆後,張之洞忽然想,我何不藉此機會多寫點,為自己再添一部類似《書目答問》一樣的書豈不更好!想到這裏,前詞臣學政興奮起來。他慢慢地邊磨墨邊思考,先來為這本書想個題目。新學舊學辯。這個題目一目了然,但論辯氣息太重,不大合自己的身分。求通與守本。這個題目直逼要害,但限製思路,隻能作一篇文章,不宜寫一本書。
以總督身分去書院講課,麵對著的是兒孫輩的莘莘學子,宜以勸戒的方式為妥。張之洞想起了荀子的名言:學不可以已。是的,過去隻有中學而無西學,隻有舊學而無新學,尚且是學不可以已,現在麵臨更多更複雜的學問,更應該不可以已,好了,就用這句名言的出處《勸學篇》作為書名吧!
定下書名後,張之洞開始構思這部書的主要內容了。
他想著:這部書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論舊學。舊學既為本,則從本字上做文章。什麽是本呢?對修身而言,心為本;對處世麵言,忠為本;對為學而言,經為本;對聖學而言,三綱為本。要把這些屬於“本源”的東西論說清楚。一部分論新學。新學既為通,則應從“通”字上做文章。通者,變通也;變通的目的在於實用,新學的確是很具有實用價值的學問。若從全國範圍來講,新學遠未普及,應用大力氣去推廣新學,比如設學堂、設翻譯局、鼓勵出國留學等,中國目前最需要的是修鐵路開礦藏練軍隊,而這些方麵自己都有親身歷練,是可以好好總結總結的。
到衙門下午散班關門的時候,張之洞腦中《勸學篇》的大綱便基本上有個框架了,必須趁熱打鐵,抓緊時間做好這件事。
“大根,我要寫一篇大文章,想找一個清靜的地方去住幾天。你看去哪裏為好?”吃完晚飯後,張之洞問大根。
大根說:“四叔打算住幾天?”
“四五天吧!”
“四五天時間不長,不宜走得太遠,隻能在武漢三鎮找。”
“就在武漢三鎮吧,近一點,萬一有個緊急事,可很快趕回衙門。”
大根摸著頭頂想了半天說:“我看就到歸元寺去吧!”
“不行,歸元寺進香拜佛的人多,吵鬧。”
大根大大咧咧說:“跟方丈說一聲,這幾天不讓人來進香就行了。”
“那怎麽行!”張之洞不悅地說,“進香拜佛是善男信女的心願,也是歸元寺的財源。因我住那裏而折了世人的心願,斷了和尚的財源,那我不遭人唾罵?歸元寺決不能去。”
“那就去晴川閣好了。”大根終於想起了一個好地方。“那裏風景好,安靜,遊人又少,不會影響別人。。
“晴川閣倒是不錯。明天一早你先去看看,跟管閣子的人說好,租一間幹淨的小房子,先租五天。這五天的茶飯也請他們做,走時照付。後天一早,我們就去。”
第二天,張之洞料理了一些必辦的公事後,告訴總巡捕,要去晴川閣住幾天,有要事可去那裏找他。
翌日上午,張之洞僅帶著大根一人,悄悄地來到晴川閣,住進一間打掃得幹幹淨淨的小房間。
他提起筆來,匆匆在紙上寫了幾行字:
今日之世變,豈特春秋所未有,亦秦漢以至元明所未有也。海內誌士發憤扼腕,於是圖救時者言新學,慮害道者守舊學,莫衷於一。舊者因噎而食廢,新者歧多而羊亡。舊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則無應敵製變之術;不知本,則有菲薄名教之心。夫如是,則舊者愈病新,新者愈厭舊,交相為愈,而恢詭傾危亂名改作之流,遂雜出其說,以盪眾心。學者搖搖,中無所主,邪說暴行,橫流天下。敵既至無與戰,敵未至無與安。吾恐中國之禍,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內矣!
一口氣寫下這段文字後,張之洞自己都有點驚訝:怎麽會寫得如此暢快通順,而且一下筆便為新、舊兩學定下了基調:新可救時,舊能守教,新之弊在不知本,舊之弊在不知通。同時也明確指出,在新學舊學的爭辯中,邪說暴行便乘隙而人,這將是中國的禍亂之根。
再將這段話復讀一遍後張之洞也釋然了,這也並非是什麽福至心靈的緣故,而是自己多年來的認識。尤其在看到《湘報》上易鼐的文章和嶽麓書院的《輯錄》後,時常思索的結果。其實,沒有提筆寫文章的時候,腦子裏的思索如同亂麻似的,沒有條理,也不得要領,用心來做文章,條理自然也就清晰,要領也便出來了。張之洞既感欣慰又覺惋惜。欣慰當年寫作《輔軒語》《書目答問》時的能力還在,惋惜的是近二十年來雜事紛擾,案牘勞形,使得自己幾乎沒有一種安寧的心境來握管作文,不能為後人多留下一些詩文書冊。唉,有文則無權,有權則無文,前人說“閉戶著書真歲月”,又說“封侯拜相男兒事”,人生事業,究竟應以哪種為最佳?
這樣一番感嘆後,張之洞忽然想,我何不藉此機會多寫點,為自己再添一部類似《書目答問》一樣的書豈不更好!想到這裏,前詞臣學政興奮起來。他慢慢地邊磨墨邊思考,先來為這本書想個題目。新學舊學辯。這個題目一目了然,但論辯氣息太重,不大合自己的身分。求通與守本。這個題目直逼要害,但限製思路,隻能作一篇文章,不宜寫一本書。
以總督身分去書院講課,麵對著的是兒孫輩的莘莘學子,宜以勸戒的方式為妥。張之洞想起了荀子的名言:學不可以已。是的,過去隻有中學而無西學,隻有舊學而無新學,尚且是學不可以已,現在麵臨更多更複雜的學問,更應該不可以已,好了,就用這句名言的出處《勸學篇》作為書名吧!
定下書名後,張之洞開始構思這部書的主要內容了。
他想著:這部書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論舊學。舊學既為本,則從本字上做文章。什麽是本呢?對修身而言,心為本;對處世麵言,忠為本;對為學而言,經為本;對聖學而言,三綱為本。要把這些屬於“本源”的東西論說清楚。一部分論新學。新學既為通,則應從“通”字上做文章。通者,變通也;變通的目的在於實用,新學的確是很具有實用價值的學問。若從全國範圍來講,新學遠未普及,應用大力氣去推廣新學,比如設學堂、設翻譯局、鼓勵出國留學等,中國目前最需要的是修鐵路開礦藏練軍隊,而這些方麵自己都有親身歷練,是可以好好總結總結的。
到衙門下午散班關門的時候,張之洞腦中《勸學篇》的大綱便基本上有個框架了,必須趁熱打鐵,抓緊時間做好這件事。
“大根,我要寫一篇大文章,想找一個清靜的地方去住幾天。你看去哪裏為好?”吃完晚飯後,張之洞問大根。
大根說:“四叔打算住幾天?”
“四五天吧!”
“四五天時間不長,不宜走得太遠,隻能在武漢三鎮找。”
“就在武漢三鎮吧,近一點,萬一有個緊急事,可很快趕回衙門。”
大根摸著頭頂想了半天說:“我看就到歸元寺去吧!”
“不行,歸元寺進香拜佛的人多,吵鬧。”
大根大大咧咧說:“跟方丈說一聲,這幾天不讓人來進香就行了。”
“那怎麽行!”張之洞不悅地說,“進香拜佛是善男信女的心願,也是歸元寺的財源。因我住那裏而折了世人的心願,斷了和尚的財源,那我不遭人唾罵?歸元寺決不能去。”
“那就去晴川閣好了。”大根終於想起了一個好地方。“那裏風景好,安靜,遊人又少,不會影響別人。。
“晴川閣倒是不錯。明天一早你先去看看,跟管閣子的人說好,租一間幹淨的小房子,先租五天。這五天的茶飯也請他們做,走時照付。後天一早,我們就去。”
第二天,張之洞料理了一些必辦的公事後,告訴總巡捕,要去晴川閣住幾天,有要事可去那裏找他。
翌日上午,張之洞僅帶著大根一人,悄悄地來到晴川閣,住進一間打掃得幹幹淨淨的小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