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很興奮,又問:“翁師傅,您說咱們大清變法後會很快和日本、俄國一樣強大嗎?”


    望著皇上一向蒼白無神的臉龐上泛起了滿麵紅光,翁同穌欣喜地笑了。


    翁同穌無兒無女,大半生的心血都在光緒皇帝身上。光緒聰穎好學,是個明君的料子,但性格脆弱,且身子骨又單薄,翁同穌時常擔心他能不能挑得起這副重擔。偏偏太後又太強悍攬權,使得皇上事事不敢自主。翁同穌替皇上著急,也為自己嘆息:倘若皇上是個強硬的人,自己身為師傅又是軍機大臣協辦大學士,該是多麽威風凜凜、權傾朝野,然則因為皇上的軟弱,害得自己也有名無實。惟一能改變這種處境的便是維新變法。若變法成功,國家有了起色,皇上的權力加強了,他翁同穌的權勢也便隨之加強。想到這裏,翁同穌也興奮而激動地說:“皇上,一定會的。隻要我們變法成功了,我們大清就一定會和日本、俄國一樣的強盛起來。皇上也就是中國的明治天皇、彼得大帝。”


    “翁師傅!”皇上被這幾句話說得血脈賁張起來,他一時忘記了自己已是執政十年的帝王了,仍像童年時一樣摟著翁同穌的腰說,“那咱們就立即變法吧!翁師傅你去和康有為他們商量商量,趕快擬幾道摺子發下去,就說咱們大清要變法了,所有臣工天下百姓都要擁護變法,大家同心合力,把咱們大清國建設得強大起來,為祖宗爭氣,為國家爭光。”


    翁同穌被光緒的這種赤誠之心和親昵之舉所感動,兩眼閃動著淚花,聲音顫顫地說:“老臣這就去擬旨,把皇上的聖明仁德昭告天下!”


    翁同穌派僕人將皇上準備實行變法的大好消息告訴康有為,要康有為趕緊將應次第推行的新政一一草擬出來,隨時送到他的府上。他本人與贊同變法的張蔭恆,和通過與康談話後改變遊移態度亦主變法的廖恆壽,以及集聚在身旁的一批較為激進的官員們,積極磋商變法大計。康有為和他的一班在京弟子們更是熱血沸騰,熱情萬丈,夜以繼日地將多年來成熟於胸的治國綱領書寫出來,每天都向翁府投遞。又擬出一份“統籌全局”的大摺子,請翁同穌呈遞皇上,籲請皇上早日在天壇或太廟或幹清門召集群臣,宣布維新,詔定國是。同時在午門設立上書所,準許臣工百姓隨時上書。又在內廷設立製度局,並下設法律、稅計、郵政、造幣等十二局。


    朝廷的這個大舉措很快便為京師官場士林所知曉,並隨即傳播到各大都市、各省省垣,一時間群情激昂,躍躍欲試,但也有不少人麵對著這個局勢,或徬徨迷惘,或焦慮擔憂,或痛恨反對。


    鑑於學會在團結同誌上的重要作用及強學會早已被解散的現實,康有為與他的學生們在南海會館成立了粵學會,藉此聚會廣東籍有誌維新的官員和士人。在粵學會的影響下,一個個學會在京師相繼成立,其中最重要的有福建青年才俊林旭為首的閩學會,還有楊深秀為首發起的關學會。楊深秀此時已官居禦史,以熱心國事關心民瘼而在山陝一帶的官員中享有很高的聲望,又因主張變法而得到翁同穌的賞識,近年來在京師官場上十分活躍。受楊深秀的影響,楊銳也比以往更積極投入維新事業。他在成都會館裏發起成立了蜀學會,把一批同具熱血的川籍人士聚集起來。這批年輕的維新派官員有一個亦師亦友的長者夥伴,他就是侍讀學士徐致靖。徐老先生雖年近古稀,卻仍有一顆年輕人的心,深知中國非變法無出路,遂大力支持維新事業。他的兩個翰林兒子仁鑄、仁鏡也與父親同道。


    正當翁同穌、康有為等人醞釀籌備維新大業的時候,恭王府裏傳出消息:王爺病危,命在旦夕之間。


    在頤和園裏頤養天年的慈禧得知這個消息後,心情頓時沉重起來。她與這位六叔共事已近四十年了。


    當年若不是恭王堅定地站在她這邊,以慈禧之力,如何能敵得過肅順等顧命大臣?若沒有熱河的勝利,她一個處於西宮的女人,如何能垂簾聽政號令天下數十年?當然慈禧也清楚,倘若肅順等人掌了大權,恭王的日子也會過得不舒心暢意。熱河的成功,得利者並非她一人,恭王也是獲取大利者之一。所以慈禧在後來的歲月裏,對待恭王是既重用又限製,既倚為心腹。又不忘戒備。


    恭王於是便幾起幾落,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處得也不是平順的。令慈禧欣慰的是,近四十年過來了,叔嫂二人雖時有芥蒂,但總的來說,小叔還是服從嫂子的。在立載湘為繼,和罷軍機領班大臣這兩樁大事上,恭王也沒有公開表示不滿,這都令慈禧寬慰。在對待變法這件事上,恭王所持的態度又與慈禧十分接近。這也令慈禧感到恭王有古之賢相之風:心有定見,穩重端凝。在慈禧看來,少不更事、輕浮急躁的皇帝正需要這種股肱大臣替他把舵定向,高瞻遠矚,不料,他竟然一病而不起!王府長史稟奏:王爺有重要話要當麵對太後說,希望太後能在他臨終前見一麵。


    即便無重要遺言,念及文宗手足和四十年風雨同舟的情誼,慈禧也會親去王府與恭王訣別,何況恭王請她前去!‘慈禧匆匆登車,先回到宮裏,然後帶上光緒,同奔位於前海西街附近的恭王府。光緒的心情也很沉重,畢竟是父親的親兄弟,血濃於水,到了這個份上,他能不傷心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之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浩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浩明並收藏張之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