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北距武昌城八十裏,屬於江夏縣地麵。江夏縣沒有縣城,縣衙門就設在武昌府城裏。馬鞍山乃禿嶺,樹木不多,野獸也不多,自古以來便是一座無主的荒山。二十多年前,李鴻章做湖廣總督時,曾聘請三位英國礦師在湖北境內踏勘礦務。英國礦師在馬鞍山的仙女嶺腳下發現了煤礦,並組織人員開採。半年後,李鴻章離開武昌,他的哥哥李瀚章入主湖廣衙門。李瀚章對洋務不感興趣,英國礦師因此離開馬鞍山,剛剛開始的湖北採煤業半途而廢。英國礦師臨走前,指著井邊剩下的幾座煤堆,對前來看熱鬧的鄉民說,你們把這東西拿回家去,它可以當木柴用。
這堆東西,散狀的像黑黑的泥砂,塊狀的又像燒焦的鍋巴,它能當木柴用?能煮飯炒菜、燒水取暖嗎?鄉民們半信半疑地挑回家去,按照洋人教的辦法去做,果然爐子裏生出熊熊的火焰來。這黑傢夥真好,它既有木柴的功能,又比木柴經燒,且沒有煙,也好搬運貯藏。在事實麵前,鄉民們信了洋人的話,都來搬取,井邊的煤堆很快便被挑盡燒光。於是有聰明膽大的,便自己下到煤井裏去挖,居然也拉到了煤。煤拉多了,除自己用外,還可以賣給別人,住在仙女嶺附近的十幾家農戶便這樣最早地發了一點洋財。消息傳出去,引來不少前來淘黑金的人。馬鞍山的山前山後,嶺腳坡腰,便布滿了用鋤頭鐵鍬打井挖煤的莊稼漢。原本被視為一無可取的寂寞荒山,頓時變成可以發家致富的熱鬧寶庫。到後來,那些本錢大能力強的人便將煤井越開越大,越開越多。本錢少能力弱的,便來投靠他們。前幾年,馬鞍山一帶便形成周、張、沈三大集團。三家分割地盤,各自發展,儼然成了馬鞍山的主人似的。江夏縣衙門見馬鞍山挖煤有利可圖,便在此地設了一個稅卡,一百斤煤炭收十文錢。三個老闆本不情願,但一想到既向官府納了稅,也便取得了官府的認可,今後則可以名正言順地占據這塊地盤,子子孫孫傳下去,於是接受了官府的徵收。江夏是個窮縣,有了煤稅這筆收入後,這幾年從縣令到衙吏,個個都從中得到厚薄不等的好處,故而都希望馬鞍山這個現狀能長久維持下去。不料張之洞要辦漢陽鐵廠,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馬鞍山的好夢被攪了。
徐建寅帶領的包括兩個洋匠在內的一批人馬來到馬鞍山,映人他眼簾的是一大群忙碌而雜亂的挖煤運煤的鄉民,從小在嚴格的科學技術氛圍中長大的徐會辦,不由得雙眉緊皺。他內心為這個場麵而痛苦:這哪是在採煤,這是在掠奪大自然,是犯罪的行為!必須立即製止這種紛亂的狀態。這不僅是為了日後的礦務局,作為一個科學家,徐建寅更本能的反應是:要保護大自然賜給人類的充裕財富,讓它更好地為人類服務,更長久地為人類造福。
徐建寅代表煤礦局,與周、張、沈三家商量,要他們立即停止一切採煤行為,以便對馬鞍山作全麵的探測、評估和機器採挖井點的選定。周、張、沈三家的代表不作絲毫考慮便斷然拒絕。徐建寅見直接找挖煤者行不通,便去找江夏縣衙門。縣令呂文魁明知道理上說不過煤礦局,但馬鞍山煤窯是縣衙門的一個金庫,他實在不願意就這樣被奪去。呂縣令採取了中國官場上一個慣用而有效的措施:拖延不辦。他嘴上應付著答應調解,實際上沒有任何行動。馬鞍山無序採煤照常進行,縣衙門的稅卡也照常收稅。兩三個月過去了,一點動靜都沒有。這段時間裏,煤礦局隻得在仙女嶺以外山嶺上勘查,但勘查的結果是蘊藏量不大,從煤層的走向分析,大量的煤埋在仙女嶺地下。徐建寅無法,隻得具函稟報張之洞,請總督出麵。因為牽涉到江夏縣的民事糾紛,按理當由省巡撫衙門出麵敦促武昌府衙門去處理,於是張之洞叫文案所擬文谘湖北省巡撫衙門。
趙茂昌被撤後,總文案便由梁鼎芬兼任。他將書院事委託給總教習,自己長住衙門。湖北巡撫譚繼洵接到由梁鼎芬起草的谘文,匆匆看了一眼後,便將它置於往來函件櫃裏。谘文在櫃子裏冷冷地躺了半個月後,譚撫台才將它重新拿出來,又看了一遍。
之所以一擱便是半個月,主要還不是撫台公事多的緣故,而是因為他對張之洞的這一套主張和作為不感興趣,內心深處抱著一股牴觸情緒。他一不相信洋人的那一套能在中國紮根結果,二不相信張之洞這種勞民傷財的事能辦得長久,但張之洞是總督,又得到朝廷的支持,譚撫台奈何他不得。藩司王之春、臬司陳寶箴也都附和著張之洞,於是譚繼洵在三大憲台中便顯得較為孤立。不過,府縣中卻不乏支持他的人,他因此相信自己的看法不是錯誤的。
譚繼洵雖不公開反對張之洞,也不得罪王之春和陳寶箴,但他一再叮囑他的兩個助手:張製台所辦的事,並不是職分內應辦的事,也不是我們湖北應辦的事,他要辦,我們不阻擋,但我們要守定一個原則,即湖北不能為他的事拿銀子。當然,湖北應當上交的銀子若戶部公文明言轉給他,我們還是照給,隻是湖北不能再為他籌銀。張之洞也不苛求譚繼洵,隻要他不阻擋王之春將戶部明文規定的銀子轉過來就行了。兩三年來,因為有王之春、陳寶箴從中斡旋,張之洞與譚繼洵雖然主張不合,卻也相安無事。
畢竟是總督衙門來的公函,畢竟是他巡撫應辦的公事,譚繼洵打發巡捕將武昌知府召進衙門裏來商議。武昌府的衙門也設在武昌城裏,位於巡撫衙門三裏遠的西南角,與三裏外東南角的江夏衙門一起,和巡撫衙門組成了一個等邊三角形。
這堆東西,散狀的像黑黑的泥砂,塊狀的又像燒焦的鍋巴,它能當木柴用?能煮飯炒菜、燒水取暖嗎?鄉民們半信半疑地挑回家去,按照洋人教的辦法去做,果然爐子裏生出熊熊的火焰來。這黑傢夥真好,它既有木柴的功能,又比木柴經燒,且沒有煙,也好搬運貯藏。在事實麵前,鄉民們信了洋人的話,都來搬取,井邊的煤堆很快便被挑盡燒光。於是有聰明膽大的,便自己下到煤井裏去挖,居然也拉到了煤。煤拉多了,除自己用外,還可以賣給別人,住在仙女嶺附近的十幾家農戶便這樣最早地發了一點洋財。消息傳出去,引來不少前來淘黑金的人。馬鞍山的山前山後,嶺腳坡腰,便布滿了用鋤頭鐵鍬打井挖煤的莊稼漢。原本被視為一無可取的寂寞荒山,頓時變成可以發家致富的熱鬧寶庫。到後來,那些本錢大能力強的人便將煤井越開越大,越開越多。本錢少能力弱的,便來投靠他們。前幾年,馬鞍山一帶便形成周、張、沈三大集團。三家分割地盤,各自發展,儼然成了馬鞍山的主人似的。江夏縣衙門見馬鞍山挖煤有利可圖,便在此地設了一個稅卡,一百斤煤炭收十文錢。三個老闆本不情願,但一想到既向官府納了稅,也便取得了官府的認可,今後則可以名正言順地占據這塊地盤,子子孫孫傳下去,於是接受了官府的徵收。江夏是個窮縣,有了煤稅這筆收入後,這幾年從縣令到衙吏,個個都從中得到厚薄不等的好處,故而都希望馬鞍山這個現狀能長久維持下去。不料張之洞要辦漢陽鐵廠,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馬鞍山的好夢被攪了。
徐建寅帶領的包括兩個洋匠在內的一批人馬來到馬鞍山,映人他眼簾的是一大群忙碌而雜亂的挖煤運煤的鄉民,從小在嚴格的科學技術氛圍中長大的徐會辦,不由得雙眉緊皺。他內心為這個場麵而痛苦:這哪是在採煤,這是在掠奪大自然,是犯罪的行為!必須立即製止這種紛亂的狀態。這不僅是為了日後的礦務局,作為一個科學家,徐建寅更本能的反應是:要保護大自然賜給人類的充裕財富,讓它更好地為人類服務,更長久地為人類造福。
徐建寅代表煤礦局,與周、張、沈三家商量,要他們立即停止一切採煤行為,以便對馬鞍山作全麵的探測、評估和機器採挖井點的選定。周、張、沈三家的代表不作絲毫考慮便斷然拒絕。徐建寅見直接找挖煤者行不通,便去找江夏縣衙門。縣令呂文魁明知道理上說不過煤礦局,但馬鞍山煤窯是縣衙門的一個金庫,他實在不願意就這樣被奪去。呂縣令採取了中國官場上一個慣用而有效的措施:拖延不辦。他嘴上應付著答應調解,實際上沒有任何行動。馬鞍山無序採煤照常進行,縣衙門的稅卡也照常收稅。兩三個月過去了,一點動靜都沒有。這段時間裏,煤礦局隻得在仙女嶺以外山嶺上勘查,但勘查的結果是蘊藏量不大,從煤層的走向分析,大量的煤埋在仙女嶺地下。徐建寅無法,隻得具函稟報張之洞,請總督出麵。因為牽涉到江夏縣的民事糾紛,按理當由省巡撫衙門出麵敦促武昌府衙門去處理,於是張之洞叫文案所擬文谘湖北省巡撫衙門。
趙茂昌被撤後,總文案便由梁鼎芬兼任。他將書院事委託給總教習,自己長住衙門。湖北巡撫譚繼洵接到由梁鼎芬起草的谘文,匆匆看了一眼後,便將它置於往來函件櫃裏。谘文在櫃子裏冷冷地躺了半個月後,譚撫台才將它重新拿出來,又看了一遍。
之所以一擱便是半個月,主要還不是撫台公事多的緣故,而是因為他對張之洞的這一套主張和作為不感興趣,內心深處抱著一股牴觸情緒。他一不相信洋人的那一套能在中國紮根結果,二不相信張之洞這種勞民傷財的事能辦得長久,但張之洞是總督,又得到朝廷的支持,譚撫台奈何他不得。藩司王之春、臬司陳寶箴也都附和著張之洞,於是譚繼洵在三大憲台中便顯得較為孤立。不過,府縣中卻不乏支持他的人,他因此相信自己的看法不是錯誤的。
譚繼洵雖不公開反對張之洞,也不得罪王之春和陳寶箴,但他一再叮囑他的兩個助手:張製台所辦的事,並不是職分內應辦的事,也不是我們湖北應辦的事,他要辦,我們不阻擋,但我們要守定一個原則,即湖北不能為他的事拿銀子。當然,湖北應當上交的銀子若戶部公文明言轉給他,我們還是照給,隻是湖北不能再為他籌銀。張之洞也不苛求譚繼洵,隻要他不阻擋王之春將戶部明文規定的銀子轉過來就行了。兩三年來,因為有王之春、陳寶箴從中斡旋,張之洞與譚繼洵雖然主張不合,卻也相安無事。
畢竟是總督衙門來的公函,畢竟是他巡撫應辦的公事,譚繼洵打發巡捕將武昌知府召進衙門裏來商議。武昌府的衙門也設在武昌城裏,位於巡撫衙門三裏遠的西南角,與三裏外東南角的江夏衙門一起,和巡撫衙門組成了一個等邊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