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任人無方。有喜愛者一人兼職十數,有不喜者則終歲不獲一麵,而其所賞識者大多輕浮好利之徒。


    三勒索揮霍。凡家有厚資者,必定藉機勒索,逼他們自認捐獻,或自認罰款,多者甚至有上二十萬的。所收之款名日辦公事,實則揮霍浪費。粵省殷實之家多有不滿者。


    令葆庚欣喜的是,除張之洞外,他的兩個親信王之春和趙茂昌的許多劣跡,也在掌握之中。若說張之洞本人的這些罪名有的尚屬莫須有的話,王之春在糧道期間安裝電話線時的七八萬兩銀子的帳目不清,及趙茂昌在辦理闈賭時的貪汙行徑,則是多有人反映,且證據確實。而這兩個人,張之洞對他們依畀甚重,調任湖督時,又將他們隨調武昌。張之洞對王之春、趙茂昌即便夠不上狼狽為奸的話,至少也有失察之責。葆庚懷揣這一遝重要材料,興沖沖地告別女兒和親家,回到北京。


    這時,王定安也恰好住在做小京官的兒子家,得知昔日的老上司從南方回來後,便去看他。


    王定安不是判了十年監禁嗎,怎麽可以隨意走動?原來,王定安隻坐了一年的班房,便通過曾國荃的關節保釋出獄。曾老九保他出來的目的,是要他寫一部湘軍史乘。先一年,王闓運受曾紀澤之託,幾度寒暑、數易其稿的《湘軍誌》雕版付印。因為王闓運意在立信史,故對湘軍許多重要將領多有微辭,又對曾國荃焚燒天王府的作法頗為不滿,因而對老九的戰功隻輕描淡寫,並未著意渲染。


    盡管文人們對《湘軍誌》評價甚高,但以曾老九為首的一批湘軍將領卻大為不滿,甚至罵它是謗書。書生王闓運如何是位高權重的武人們的對手,最後,《湘軍誌》落得個焚書毀版的下場。


    為了消除《湘軍誌》的影響,曾國荃保王定安出獄,另寫一部為湘軍將領,特別是為他本人評功擺好、歌功頌德的《湘軍記》。王定安感激曾國荃為他消去監禁之災,遂把一生的才學全部抖落出來。他也顧不上史德與史識,完全按老九的要求,歷時三年,精心炮製一部二十二萬字的大作。曾國荃看後非常高興,親自為之作了一篇序言,稱讚王定安“少負異才,不諧於俗,由州縣歷監司,所至樹立卓卓”,公開為王定安平反昭雪,恢復名譽。又說他“齲虼於時,偃蹇湖山,行見以著述老,人多惜之。然鼎丞不窮。夫名位煊赫一時,而文章則千載事也。韓愈氏所謂不以所得易所失者,其斯之謂乎!”既為他的罷官坐牢抱不平,又吹捧他的《湘軍記》可千載不朽。


    前人文章之不可全信,此又為典型一例辪。王定安則多虧了這部《湘軍記》,又早獲自由,又得到一筆優厚的潤筆,又仗它招搖欺世,在東湖老家的日子過得很悠閑。光緒十六年,曾老九在兩江總督任上辭世,他專程去江寧痛哭了一場,而後便徹底丟掉東山再起的念頭。這次因為兒子給他添了一個小孫子,滿心歡喜,特為從湖北趕來祝賀,也藉此看看昔日的朋友,特別是葆庚。


    暢敘多年來的別情後,葆庚將在廣州的特大收穫告訴了王定安。


    “好,我們要好好地合計合計.做一篇大文章,將張之洞弄臭。”


    十年後的前冀寧道也絕沒忘記舊事,對張之洞的仇恨將伴隨著他的一生。


    “鼎翁,”葆庚將他從廣州帶回來的全套材料交給王定安。“你足智多謀,你仔細看看,琢磨琢磨,看如何辦最好,需要花的錢,由我出。”


    “行。”王定安摸著愈加尖瘦的幹下巴思索著說,“皇上親政兩三年了。聽說皇上遇事不大情願聽太後的,要自己做主。皇上特別相信翁同府。張之洞過去仗著太後和醇王的寵信,才敢於那樣跋扈囂張,現在醇王已死,西太後歸政,我們得摸摸皇上和翁同龢的態度,若皇上和翁同龢不像太後和醇王那樣,那我們就好辦了。”


    “還是你計慮得深遠。”葆庚點點頭說,“朝廷內部的事由我來打聽。”


    葆庚於是很留心這方麵的動態,但所獲不大。幾天後,大理寺卿徐致祥邀請他去聽戲,不料,作客徐府時卻很輕易地得到他所要的消息。


    徐致祥和葆庚同為九卿,彼此很熟,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即聽戲聽曲子。若聽說哪個戲園有唱得好的戲子,他們就會請來家唱幾曲堂會,屆時會將一班同好邀來一起聽。兩人常常互相邀請,聽完後照例設飯局,邊喝酒邊論戲,大家都覺得這半天過得很快活。


    這天,葆庚在徐府聽的是新從安徽來到京城,在大柵欄三慶班唱老生的程繼宗,據說是程長庚大哥的後人。程繼宗唱了幾個老生名段,如《草船借箭》《空城計》《捉放曹》等,這幾段老生戲唱得蒼勁低回,韻味十足,大家不時擊掌叫好。吃了晚飯諸票友各自告辭回家時,徐致祥又特為將葆庚留下來聊天。


    “葆翁,我給你說一樁有趣的奇事。近日大理寺收到一份狀子,告的是湖廣總督衙門的文案趙茂昌,這倒不奇,奇的是告狀的人乃漢陽歸元寺的和尚。大理寺的官吏都說,和尚告官員,而且直接告到大理寺,這真是罕見的怪事。”


    這不僅是奇事,簡直是喜從天降,正要找張之洞的把柄,這把柄不就送上來了嗎?他壓住心頭的狂喜,笑道:“噫,真正是少見的趣事。這和尚是歸元寺的方丈嗎,他告趙茂昌什麽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之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浩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浩明並收藏張之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