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歷來奉行重本抑末的方針。本即農,末即商,重視農桑,壓抑商賈。對商人有很多限製,有的朝代甚至規定商人隻能穿什麽顏色的衣服,戴什麽式樣的帽子,使得商人在公眾場合抬不起頭來。雖然這種帶有羞辱色彩的政策實行並不久,但對商家子弟入學做官則歷代都限製得很嚴格。清末,由於西風傳人,這種現象大有改觀,然在傳統守舊人的眼裏,商賈總與奸詐連在一起,商家子弟進書院也多有阻力。武昌茶葉商會希望用二十萬兩銀子來換取十個弟子名額,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


    張之洞說:“武昌茶商願意拿二十萬兩銀子來資助書院,這是很好的事,十個名額不多。”


    停了一會,又說:“我想,此事還可以做得更好點。讓武昌茶商會與湖南茶商會聯繫一下,他們也可以照這個樣子,捐二十萬兩銀子,也給湖南每年十個名額。還有,今後每年湖北、湖南兩省各捐一萬五千兩銀子,作為書院膏火費和貧寒子弟的資助費。如此,還可以再增廣十名,兩省各五名,一共三十名茶商子弟。另外,為表示對商界的支持,書院每年還特為增收十名為國家出大力的兩湖商家子弟。”


    梁鼎芬高興地說:‘‘兩湖商人真要把香帥當活佛供奉了。”


    張之洞也為自己這突來的靈感高興起來。他激動地站起身來,一邊快速踱步一邊說:“節庵,我看把這事還辦完美點。我身


    為兩湖總督,理當為兩湖百姓謀利益。這書院既已為兩湖茶商招收子弟,不如幹脆從湖北一省的局限中走出來,向兩湖全體百姓敞開大門。建好後的經心書院,每年向湖北、湖南兩省擇優錄取一百名士子。_”


    梁鼎芬不由得擊起掌來:“妙極了,這才真的是兩湖總督的決策,這樣看來,齋舍還得擴大一倍。”


    張之洞興致大增:“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將這所書院取名兩湖書院。”


    “好,這名字氣魄大。”身為山長,梁鼎芬當然希望自己所執掌的書院規模越大地位越高越好。隻是經心書院呢?他問:“經心書院不要了嗎?”


    二十多年來,張之洞先後親自創辦親自命名的書院,除湖北的經心書院外,還有四川的尊經書院,山西的令德堂,廣東的廣雅書院。無論做學台還是做督撫,所任之處,他皆以建書院厚文風為本分。他對書院的關愛,甚至勝過自己的親生兒女。決不能讓經心書院消亡!“我們再找一塊地方,把經心書院搬個家。經心書院的所有師生都搬過去,都司湖這塊地方就全部交給你,由你辦一所全新的兩湖書院。”


    新舊銜接,無疑有許多煩惱事。這一決定,頓將這些煩惱一掃而光,如同一個開國皇帝重整江山,所有的陳規陋法將可徹底掃除;如同一個開荒農夫新闢田園,所有的溝渠界限都可重新布置。梁鼎芬對未來的兩湖書院懷抱著美好的憧憬。


    都司湖畔的兩湖書院,與隔江相望的龜山腳下的漢陽鐵廠,都在熱火朝天施工著。眼看著自己胸中的宏圖正在變為眼中的現實,張之洞幾乎每天都在亢奮中。他壓根兒也沒有想到,就在這時,一場大參劾的風暴正平地而起,猛烈向他襲來,直將他頭頂上的大紅珊瑚頂子吹得搖搖晃晃,差不多就要滾下跌碎了。


    這場大參案,近因是因為湖南的茶商捐款事,遠因卻是十年前的山西清理庫款案。


    與湖北茶葉商會會長不同,湖南的茶商會長趙恆均是個守舊而吝嗇的人。這個靠販賣南嶽雲霧茶起家的衡山人,出身於一個貧困的農家,沒有讀過書,靠漂學而識幾個字。憑著精明和過人的節儉,他的財富年復一年地遞增,終於成了湖南的第一大茶商。他每年的銷售量和利潤將近全湖南茶商的五分之一。因為此,他被推舉為湖南茶葉商會的會長。湖北茶葉商會為捐款事給湖南茶葉商會發了一封公函,趙恆均看了這封公函後,心裏很不舒服。湖南要捐二十萬創辦費,以後每年還要捐一萬五千膏火費,按他的占全湘五分之一的財產比例,要第一次拿出四萬兩,以後每年都要拿出三千兩。這好比割去他肚皮上一塊大肉、放掉他胸膛裏半碗血!


    他無論如何都不情願。況且他從自身的體驗中領悟到,發財致富與讀書做文章並沒有什麽聯繫。多少滿腹詩書的酸腐們一輩子窮困潦倒,連妻子兒女都養不活。他一天學堂都沒進,卻金玉滿堂,妻妾成群,做生意靠的是盤算精明,把握行情,外加運氣。這些本事,哪本聖賢書能教給你?聖賢們說什麽正其謀而不言其功,守其義而不言其利,若信了這話,豈不老本貼光,家當敗盡!


    他的大兒、二兒都隻讀過三年書,在略通文理、會寫字記帳之後,便跟著他進入生意場,走江湖,闖碼頭,十歲小兒子雖然還在私塾讀書,但他也決沒有讓小兒子進書院苦讀經史的想法。


    趙恆均本想拒絕湖北茶葉商會的邀請,但此事其他茶商也知道了,大部分人都認為是好事。武漢三鎮是大都市,讓子弟去那裏上正正規規的大書院,求之不得,尤其是這還意味著茶商的地位大大提高,捐這個款值。沒有多久,一筆銀子便湊上來了。


    幾個猶豫不決的茶商見眾人踴躍,也將自己的那一份銀子拿了出來。這樣一來,便逼得作為會長的趙恆均隻得忍痛割肉出血。二十萬兩銀子是送到武昌去了,但趙恆均好長時間心裏一直不舒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之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浩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浩明並收藏張之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