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話,張之洞聽了很舒服。


    “老朽也知道大人數為學台,凡督學之處皆獎掖學子,循循善誘,創辦書院,惠澤士林。大人的這些功德,當今學子們誰不稱讚!老朽在好幾個省的書院裏都看到他們在讀大人所著的《書目答問》,用以做為求學的指南。”


    這些話,張之洞聽了也很坦悅。


    喘了喘氣,老方伯又開了口:


    “老朽還知道,大人外放晉撫時,禁罌粟、復農桑、查藩庫、劾貪官,這些更令老朽敬佩。大人現在總督兩湖,真兩湖三千萬百姓之福。老朽想大人宜以當年的血性整飭兩湖官場,復興舊日湖廣糧倉,培育兩湖學子,踏踏實實地為兩湖做實事,切莫玩洋務這種花架子。譚撫台昨日答應的十萬兩銀子,老朽懇勸大人千萬莫接,那是湖北處水火之中的災民所盼望的救命錢啊!大人積積陰德,切不可糟踏在洋務這種冤枉事上……”


    黃彭年正要再說下去,突然雙眼一陣翻白,急得張之洞大聲叫藩台衙門的僕人。僕人同轎夫趕緊過來,一麵扇扇一麵卡人中,一麵調藥撬開嘴角強灌下去。張之洞眼看著這一切,真是又急又憫,又氣又恨,萬千憤怨如棉絮堵在他的胸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他還能再說什麽呢?說老頭子無學無知嗎?此人學富五車兩榜正途,文章詩詞盈篋盈筐。說老頭子不諳世事嗎?此人三十年來歷任數省司道,政聲甚好。說老頭子完全是一派胡言嗎?其中可圈可點可警可策的話不少。說老頭子是一意孤行嗎?京師和各省各地持他這種看法的人還是大多數。說老頭子為私利嗎?此人的話堂堂正正為兩湖百姓沒有半個字言及自己。他以一個行將就木的垂死病人來行屍諫,你還能說他什麽!那十萬兩銀子你還能動嗎?張之洞為官三十年,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一個人。他怕老頭子還要說下去,萬一一口氣接不上死在北溟亭裏,傳出去有多不好!見老藩台慢慢回過神來,張之洞略微放了心。他雙手握起黃彭年冰冷僵硬的手,盡量做出一副極為誠懇的神態來說:“老方伯此行令我很感動,你說的話也不無道理,我謹記在心。湖北藩庫的十萬兩銀子,連提款的手續都還沒辦,就依照您所說的,分文不要,讓它盡快撥到災區和長江防洪堤上去。您放心回府吧,好好保養身體,過幾天,我再到府上來請安。”


    說罷,也不等黃彭年答話,便讓轎夫背起。張之洞親自護送到柵門外,看著他安坐在轎子裏。直到轎子走了幾十步遠外,才抬著沉重的雙腿回到籤押房。


    怎麽辦呢?當然不能聽信黃彭年這個昏邁老頭子的胡塗話去停辦鐵廠,但即將到手的十萬銀子卻要不到了,一時從哪裏去籌措錢呢?萬般無奈之時,他隻得打起軍餉的主意來。


    兩湖地區共有綠營四鎮,分別為鎮簞鎮、襄陽鎮、宜昌鎮、永州鎮。嘉慶朝以前國庫充裕,綠營的一切軍餉軍需款項全由朝廷負擔,總督負責監督所轄省份的提鎮大員,按要求開支,定期檢查餉需發放情況。道光以後,帑銀枯窘,綠營餉需常有拖欠,便不能不向地方索求,地方隻得從上繳朝廷的地丁銀子中拿出一部分來供應駐省綠營。太平天國平定後,江南練勇解散,不少人進了綠營。綠營臃腫,餉需愈加不足,更是明目張膽地向地方要。於是總督每年都要從所轄省的藩庫提取相當多的錢糧來供應軍營。這筆款子掌握在總督手裏,但也是捉襟見肘,入不敷出。


    張之洞叫負責這項事情的總署吏目,將帳簿拿過來,整整盤算了一個晚上,好容易從湖北宜昌鎮綠營中擠出十二萬兩銀子出來。第二天召來湖北陸路提督程文炳,跟他談起這事。程提督叫苦不絕,滿肚子委屈,直到張之洞再三保證海軍衙門的銀子撥下後立即給綠營補上,程提督才極勉強地答應了。


    付出二萬三千兩銀子給歸元寺,把龜山的地買過來了。再付六萬兩銀子給駐英國公使劉瑞芬,把兩個煉鐵爐訂下。剩下三萬多銀子,一萬留給築堤和填土,一萬給大冶鐵礦,一萬給馬鞍山。三處雖可以開工了,但對鐵礦和煤礦來說,這好比杯水車薪,並不起多大作用。


    他想起了身為陝西巡撫的姐夫鹿傳霖,要不要求姐夫向陝西藩庫借一點銀子呢?這些年來,郎舅書信雖然密切,但公私還是分得清清楚楚。身為湖督,卻向姐夫借債,話很難說得出口。但是,再也沒有別的法子想了,隻有這一條可行的路了。他硬著頭皮向姐夫陳述這一切,請求幫忙;為不使姐夫為難,他願意付以錢莊利息,能借多少就借多少。二十天後他收到鹿傳霖的來信。姐夫體諒他這一片苦心,但身為巡撫不好從藩庫借銀給內弟,隻好請他的幾個商界朋友幫忙,籌集了十五萬兩銀子,打三張金花大銀票夾在信裏派專人從西安送來。有了這十五萬兩銀子,雖可暫解燃眉之急,但與張之洞要辦的鴻圖大業比起來,仍然是區區之數。海軍衙門的撥款一直沒有消息,久病的黃彭年卻壽終正寢了。他的兒子翰林院侍讀學士黃國瑾從北京趕到武昌弔喪。黃國瑾對父親的去世傷心欲絕,一連十多天茶飯不思。白天忙於跪地迎接各方弔客,夜晚睡在靈堂裏的草墊上。素日養尊處優體質單薄的黃國瑾受不了這個折磨,突然病倒了,但他還要堅持繼續履行孝子的職責。在一次大祭奠時,黃國瑾帶著病軀上靈堂,望著即將入土的父親欞槨,他放聲痛哭,不可收拾,不料昏厥在靈堂。待到大夫趕來搶救的時候,他早已跟著父親的腳步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之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浩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浩明並收藏張之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