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繼洵為難地說:“我已答應了他,也不好收回。”


    黃彭年說:“明天我去拒絕。第一次若不硬點,他今後會誅求無度。朝廷的銀子由他亂花我們管不著,湖北的銀子不能聽任他丟到水裏去。”


    譚繼洵本就不情願,讓這個倔老頭子去阻攔一下也好,但黃彭年病得如此重,能出得門嗎?


    “老方伯身體欠妥,還是讓我去轉達吧!”


    “不,非得老夫親自去不可。”


    黃彭年說完這句話,便氣喘籲籲。他閉目養神不再說話,巡撫悄悄地退出了。


    原來,翰林出身的黃彭年是個死硬的洋務反對派,在當年辦不辦同文館的大爭論中,他就堅定站在大學士倭仁的一邊,對倭仁“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這一套服膺至極,認為倭仁才是安邦治國的柱石之臣,奕訴、文祥等人聽信浮言,浪開同文館,總有一天會把中國弄成和夷狄一樣的論勢不論理的野蠻之國,對後來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的大辦洋務,黃彭年一直持反對態度。黃彭年為人方正剛直,操守清白。他治家嚴謹,獨生子黃國瑾二十多歲便中進士點翰林,現正在翰苑做編修。父子均出身詞臣,令官場士林欽佩。仗著這種身望,黃彭年決定以重病之軀入督署,不惜以死來諫阻這個任性使氣的後生製台,至少要卡住這十萬銀子。


    黃彭年晚餐特意多吃了幾片魚肉,天不黑就閉著眼睛強迫自己養足精神,以便明日出門辦大事。第二天早上,他又喝了一大碗濃濃的關外人參湯。參湯喝下後,他覺得氣力好多了,居然可以自己走進綠呢紗頂大轎。趁著早涼,轎夫們抬著他向督署走去。走了一半路時,他的感覺都還好,後來便漸漸地不舒服了。太陽越升越高,氣溫也越來越高,雖然是紗頂夏轎,但畢竟四麵綠呢圍著,氣不能順暢流動,老頭子在裏麵熱得難受。為了使他不受顛簸,轎走得極慢,到督署大門時已是辰末時分了。轎夫掀開轎簾,他剛邁步出轎,一股熱浪迎麵襲來,隻覺得腦袋一暈,便昏倒在柵門口。轎夫忙將他背起,隨行的僕人一手提著事先備好的藥囊,一邊嚷叫督署的人出來接應。


    張之洞來北溟亭時,骨瘦如柴的黃彭年正躺在藤靠椅上,轎夫在輕輕地扇扇,僕人在給他餵湯藥。他勉強吞了兩口,睜開眼睛,見張之洞站在一旁,忙掙紮著要起身行禮。張之洞趕緊走上一步,製止說:“老方伯,千萬別動,這會子好點了嗎?”


    “好多了。”黃彭年答道,聲音比遊絲粗不了多少。


    都病到這種地步了,還親自到督署來做什麽?張之洞大惑不解。他拉過另一把藤靠椅,緊挨著黃彭年坐下,輕聲問:“署裏有冰鎮的蓮子湯,要不要喝點?”


    黃彭年擺擺手。僕人說:“黃大人再熱的天也不吃冰鎮的東西。”


    張之洞又問:“熱茶可以嗎?”


    黃彭年點點頭。督署衙役忙送上熱茶,黃彭年喝了兩口,氣好像回過來了,灰白的皺臉上慢慢有了點血色。又過了一會,黃彭年覺得好多了,便對著僕人揮手:“你們都走開點,我要跟張大人說重要的事。”


    僕人帶著轎夫離開北溟亭,督署的衙役也自動走開了。北溟亭裏隻剩下黃彭年和張之洞。一陣輕輕的南風吹來,亭外盛開的芍藥、玫瑰微微擺動,長長的垂柳上貼著幾隻蜂似的小鳥,不停地在葉片上啄來啄去。黃彭年感嘆地說:“我有半年多沒上督撫衙門了,上次來時,柳條兒都是光光的。”


    張之洞說:“老方伯大安後,請常來這裏坐坐聊聊。”


    黃彭年臉色陰了下來,說:“我是好不了了,這怕是最後一次來督署了。”


    “老方伯怎麽這樣想?好好將息,自然會一天天好起來的。”看對麵這位藩司的氣色,張之洞也知他活不多久了,但嘴裏還是這樣安慰著。


    黃彭年輕輕地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老方伯,這麽熱的天,再有什麽大事,你也不必親到督署來。可以叫我去府上看你嘛!”


    “有一件大事,非我親來不可。張大人,我是個要死的人,什麽顧慮都沒有了,也不怕得罪你。”黃彭年說到這裏,停了下來,氣在胸臆間運了運後說,“聽說大人要在漢陽辦鐵廠、槍炮廠,大人的心意當然是好的,但我要對大人說出逆耳的忠言:請趕快打消這個念頭吧,莫做這種勞民傷財的蠢事,洋務在中國是辦不成的,也大可不必辦。大人飽讀詩書,自然知道治理中國,當用聖賢世代相傳的古法,切不可讓洋人壞了我華夏數千年來的名教綱常。”


    原來是為了這件事!張之洞心中頓時不悅。若是換了別人,他必定會大聲嗬責。但眼下這個老人,是冒著死的可能在烈日酷暑下親來督署,要當麵說這番話,就衝著置個人生死於不顧這一點上,也不能責備呀!何況“名教綱常”也是張之洞自己心中的最高準則,“切不可讓洋人壞了這個最高準則”,也是他的心願。他壓下心中的不快,露出微笑來說:“老方伯有什麽話盡可照直說,凡對國家對社會有利的忠言,再逆耳我張某人也不會怪罪的。”-


    “老朽知道大人當年乃京師清流砥柱,伸張正義,扶持朝綱,大人的那些奏疏真是千古流芳的瑰麗佳作,不愧國朝翰苑翹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之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浩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浩明並收藏張之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