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衣的話,不是沒有道理,但他太誇大其辭了。官場雖不好,但一則還是有好官,二來也可以整頓,其它省且不管,兩湖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裏的,我難道就不能憑藉朝廷付予我的權力,整頓出一個清廉的官場來?難道就不能利用這官場辦一番轟轟烈烈的洋務事業來?他冷笑著說:“事在人為,兩湖就不能是淮南水土嗎?何以就料定他必為枳呢?”


    吳秋衣哈哈大笑,說:“好,老弟,我不和你爭辯了。我們可以在這歸元寺,在佛祖的麵前打個賭,十年二十年後我們再見分曉吧!時間不早了,明天還得去龜山看地,吹燈睡覺吧!”


    第二天一早,趁著氣溫還不太高的時候,虛舟帶著張之洞一行連同知客僧、吳秋衣等來到龜山。


    龜山古稱翼際山,又名大別山,坐落在漢水與長江的會合之處。山不高,形狀方方圓圓的,從高處看來,猶如一隻巨大的石黿伏在江漢兩水之間,因此俗稱龜山。


    知客僧是歸元寺裏的才子,能說會道,登上龜山頂,便興致勃勃地一一指點遠近風光,把它介紹給即將與歸元寺做成一樁絕大買賣的貴賓們。


    “諸位大人老爺們,站在龜山上,武漢三鎮風物盡收眼底。就在龜山前後左右,便有大家所熟知的名勝。諸位向東看,那一座直衝長江形如船頭的大石塊,就是有名的禹功磯。”


    大家的眼睛都順著知客僧的手勢望去,果然在前麵三四十丈遠的江邊,一塊龐大的嶙峋怪石兀然矗立在水中,像一根拴船的石礎,又像一段阻水的石堤,滾滾的江水在這裏被激成飛濺的浪花。使人不由得想起蘇東坡“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名句來。


    吳秋衣對張之洞說:“昨天我得的碑文就出自那裏。湖北百姓為紀念大禹治水,在這禹功磯上建了一座禹王祠。還有一棵千年古柏,相傳是大禹親手種植的,另有元代建的禹王廟。此外還有一塊很好的碑,名叫岣嶁碑,據說是大名士毛會建將衡陽岣嶁峰上的碑文,拓後再刻碑立於此處。”


    張之洞問:“岣嶁碑文你拓下沒有。”


    “拓了。回歸元寺後我拿給你看。”


    “諸位請看,禹功磯上有一座亭閣。這座亭閣叫什麽名字,貧僧一說出來,諸位大人老爺一定早已知道。”知客僧就像一個訓練有素的導遊似的,吊起大家的胃口。“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晴川閣。”


    “晴川閣!”眾人不約而同地驚叫起來。有人已輕輕地背誦崔灝的詩來:“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對,它就是唐才子崔灝詩中所說的晴川閣。”知客僧很懂得遊客的心理,補充說,“鸚鵡洲在晴川閣的下遊,已被水淹了。”


    如同故友重逢似的,張之洞將那座童年時代便記於心中的亭閣,佇看了很久。


    “諸位再向南看,有一片竹林,竹林裏有一座墓,墓主就是那位幫孔明草船借箭的東吳謀士魯肅。”


    魯肅墓!眾人又是一聲驚嘆,一齊向南看去。隻見臨近山腳邊,果然有一片清清幽幽的竹林,團團圍在一起,墓塚、墓碑都看不見。


    張之洞心想:魯肅在世並未為東吳建立大功,隻是以忠厚誠信出名,死了一千多年,人們還記得他,墓旁能長年有這一片翠竹陪伴,也足以自慰了。


    “諸位再向左邊看,那裏有一座三層六麵石塔,名叫石榴花塔,為何叫這個名字,這裏有個來由。”知客僧麵對著大家關注的目光,說出一個悲慟的故事來:“宋代時,漢陽有一個年輕的寡婦,雖丈夫死去多年,一直謹守婦道,對婆婆盡心盡孝。有一天,寡婦殺雞給婆婆吃,婆婆吃後第二天便死了。各種謠言紛起,都說寡婦有意毒死婆母,婆婆的女兒向官府告狀。官府判寡婦死刑。寡婦受此天大的冤屈不能表明心跡,臨刑前,她摘石榴花一支,插於石縫中。對著石頭說,若婆婆真是我害死的,石榴花枯萎於死;若是冤枉,則石榴花開放茂盛。行刑的劊子手冷笑說,花插在石縫裏,必死無疑,哪有茂盛的,你莫不是瘋了!誰知寡婦死後,插在石縫裏的石榴花果然開得茂盛燦爛,第二年春天還在石縫邊的土裏生出一棵小石榴樹來。這棵小石榴樹長大後,年年滿樹花果。大家憐憫這位蒙受奇冤的寡婦,於是為她建了這座塔,取名為石榴花塔。八百年來,一直香火不斷。”


    眾人聽了,都感嘆唏噓。


    虛舟法師說:“寡婦的冤枉,是龜山的石頭給她洗刷的,可見龜山是一座神山,一座靈山。在龜山辦事,是會得到神靈保佑的。”


    大根一向信神信菩薩,聽了虛舟的話忙說:“法師說得有道理,若不是神靈保佑,石頭縫裏的石榴花哪有不枯死的道理!龜山這地方確實通靈性。”


    “龜山靈傑之處還多哩!”仿佛龜山是知客僧的家園似的,帶著自豪的神氣,他又指著遠遠的地方說:“那裏就是古琴台,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地方。”


    高山流水,人世間美好的相知相遇的象徵,竟然就源於龜山,出於腳下的這塊土地。突然問,湖廣督署的幕友們對這座並不高大的山嶺頓生又敬又親的情感來。這是一座多麽逗人喜愛的小山啊!


    張之洞的心也激動起來。大禹、魯肅、伯牙、子期、晴川閣、石榴花塔,這一切在他的心裏已構築一幅動人心扉的圖畫。不用具體去踏勘那塊荒地了,他已經在心裏做出決定:鐵廠就建在這裏,有這麽多聖賢神靈聚集,龜山當然是風水寶地,鐵廠借著它的雄魂精魄,今後必將興旺發達,震撼中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之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浩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浩明並收藏張之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