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說得太容易了!”王定安抬起頭來,麵上帶有幾分憂鬱的神情。“張之洞這個人也不是好惹的,去年他就戳了九帥一下。”


    葆庚說:“九帥正好要找個藉口出氣呀!”


    “九帥離開了山西,他又怎麽好再來過問山西的事呢,得為他找個理由才是。”


    “我看也不要麻煩九帥了,幹脆,來它這麽一下!”徐時霖咬緊牙關,伸直右手掌,用力晃了晃。


    葆庚一見,頓時臉黑了,王定安也呆住了。


    徐時霖走到二人的身邊,三顆腦袋靠得緊緊的。


    徐時霖低聲說:“過幾天就下手,到時朝廷查的就是命案了,誰還會再管五年前賑災的事!”


    葆庚唬得直盯著王定安。王定安木頭似的立了半天後,輕輕地點了兩下頭。


    三顆腦袋靠得更緊,說話的聲音也更輕微了。


    四 巡撫衙門深夜來了刺客


    前幾天,護送閻敬銘到京師的郭巡捕回到太原,帶來閻尚書給張之洞的一封信。信上說,在拜見太後時,他已將寓居山西多年來親眼所見的弊端,擇其大者跪奏太後,還著重談了清查藩庫的事。太後用心聽了奏對,說張之洞辦事實在,山西大災後尚未復原,戶部要照顧山西。


    張之洞讀到這裏,心情很激動。“辦事實在”這四個字,無疑是對自己到山西一年來所作所為的嘉獎。這對參劾葆庚、王定安,以及徹底清除山西官場三十年來的這樁大積弊,是一個莫大的支持。他十分喜悅地讀下去。


    接下來,閻敬銘告訴張之洞,要充分利用太後“戶部照顧”這道口諭做文章,將山西幾樁積年未決的大弊端,如晉鐵貢輸一百年來腳費一直未提高等迅速奏報,我這個戶部尚書將盡力來辦。


    這真是一件大好事!類似貢輸晉鐵這樣的事,在山西真是太多了。山西本是貧瘠之省,銀錢一向十分短缺,還要無端地增加這些負擔,從而招致百姓更大的怨恨,也使得百姓更為貧困。現在,閻敬銘以戶部尚書的身分,願意出麵來解決山西這些積欠的大問題,豈不是天賜良機!張之洞再次領悟到“朝廷有人好做官”這條古訓,自思這幾個月來對閻敬銘所下的功夫沒有白費。


    張之洞安排桑治平和楊銳辦理此事。經過他們二人多方查尋訪問梳理歸納,一共列出了十七項因公家經費不足,不得不向百姓攤派的弊政。這十七項分別為:鐵、潞綢、農桑絹、生素絹、


    呈文紙、毛頭紙、京餉津貼、科場經費、歲科考棚費、兵部科飯食、印紅飯食、秋審繁費、臬書飯食、臬府縣三監繁費、土鹽公用、各府州歲科考經費、交代繁費,共需銀三十萬兩左右。


    張之洞看過單子後大吃一驚。一來山西,便聽說各種攤派嚴重,卻沒有想到攤派的項目這樣多,為數這樣大,而且大多毫無道理。十七項攤派一項一項地攤下去,無異於在百姓已經疲勞不堪的脖子上,再套上一根根要命的繩索。弊政單的最後麵引了靈丘一個老農的話:“俺們老百姓好比一棵白菜,官府的一次攤派好比剝去一片菜葉,一年下來,葉子都被剝得精光,隻有等死。”張之洞讀了這句話,心裏沉痛極了。


    自古以來,朝廷設官置衙,為的是什麽?還不是為了能讓老百姓安居樂業、平平安安地活下去嗎!可是由於機構繁多、人員冗雜,而且還要貪汙中飽,老百姓的血汗膏脂幾乎被榨幹。官衙不但不給百姓造福,反而給百姓添禍。如此看來,這些官衙豈非不要更好!而更令人憂慮的是,朝廷首先帶了這個壞頭,把負擔轉嫁給各省。上行下效,又豈能過多地指責州縣保甲?


    張之洞細細地審查這些項目,其中京餉津貼引起了他的特別注意,這是一項給京師低級官員的津貼費。


    張之洞做過多年的小京官,深知小京官的俸祿太低。地方官吏的正俸盡管也很低,但年終的養廉費頗高,足以填補平日的虧損,而各部院小京官的養廉費卻很少。握有實權的六部尚有人進貢,而號稱清水衙門的翰林院、國子監則幾乎無分文額外收入,這些衙門裏的小官吏若不尋點歪路子,簡直連一家老小的正常開支都不夠。張之洞實在不明白,開國之初是如何製定這一套薪俸製度的。小京官中許多人也有權,小京官也要講體麵,當體麵都維持不下去的時候,他們自然會要利用手中的權力,去謀求一己的私利,從而壞了國家的法規。朝廷訂這樣的薪俸製度,豈不有意將官吏逼上梁山?


    朝廷直到近年來才開始給小京官發津貼。發津貼是對的,但要從國庫開支,不能由各省分攤,將這筆負擔轉嫁各省。


    張之洞雖然對朝廷這種做法不滿意,但知道“撤京餉津貼”這條不能提,一提就會得罪京師所有小京官。小京官若群起而攻之,則很有可能這件事就辦不成了。其結果隻能是一項攤派都免去不了。不能因小失大。有的是山西省內的事,如歲科考棚費,也不應上轉給朝廷。張之洞為此剔除了一些項目。剩下的如鐵、綢、絹、紙等幾個大項,加起來也有二十餘萬兩銀子。若能免去這些攤派,也就解決大問題了。


    張之洞拿起筆來,在桑治平、楊銳報上來的稟帖上寫了幾句話,要他們分別就鐵、綢、絹、紙幾項單獨擬折,屬於省內的攤派,容日後逐一解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之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浩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浩明並收藏張之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