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端起茶杯來喝了一口。閻敬銘從這幾句話中,感覺到眼前的這位清流巡撫,有一種舉重若輕的氣概。他心裏想:此人有宰輔之才,若遇天時的話,今後的功業或許不在乃師之下。


    一個念頭瞬時間在他的腦子裏浮起。


    “我不隻在於清理藩庫的帳目,更重要的是要藉此機會整頓山西官場。”張之洞放下茶杯,神色莊嚴地說,“剛下我說過,山西官場從省到州縣,貪官汙吏不少,而且風聞這個根子就在省城,因為上行下效,才使得三晉吏風更壞。”


    張之洞說到這裏,壓低了嗓音:“我通過明察暗訪,已知道這個根子便是現任藩司葆庚,葆庚的同夥有冀寧道王定安和陽曲縣令徐時霖。他們在光緒三年賑災時,合夥弄虛作假,貪汙了一筆不少的銀子。我想通過查庫款來查賑災款,通過清查賑災款來查出葆庚的貪汙案,再通過罷葆庚等人來整飭三晉吏風。”


    閻敬銘斂容說:“撫台剛才說,通過明察暗訪,已知根子是葆庚,還有王定安和徐時霖,是否可以再詳細點告訴老朽此中的嫌疑。”


    張之洞說:“大同府同知馬丕瑤,是靜瀾中丞臨走時向我推薦的誠實可靠人。我成立清查局,用的就是馬丕瑤。馬丕瑤查了幾個月的庫款,發現葆庚和王定安的不少疑點。另外,衙門裏也接到過無名帖子,帖子上說葆庚、王定安、徐時霖沆瀣一氣,合夥貪汙。我與葆庚相處了一段時期,也覺得他不像個正派人。但現在沒有得到真憑實據,下不了手。何況葆庚是藩台大員,王定安背景不小,更需謹慎從事。”


    “撫台考慮的是。”閻敬銘慢慢地說,“光緒三年賑災的事,老朽可以詳細地對撫台說說。光緒三年九月,老朽奉旨與曾九帥一起辦理賑災事宜。九帥打仗日久,積勞成疾。江寧克復後即回籍養病。同治四年就有巡撫山西之命,但九帥因病辭謝。第二年正月,因撚寇犯湖北,軍情緊急,九帥不得已奉命任湖北巡撫。但湖北軍務不順,九帥於同治六年十月卸湖北撫篆,再次回籍療屙。這一療便是七年。一直到光緒元年二月,才接任河東


    道總督。到次年八月,改授山西巡撫。九帥又請假回籍。直到光緒三年二月,才從長沙啟程,四月底到太原接篆視事。”


    閻敬銘拿起他從解州帶出的老葵扇,隨手扇了兩下。張之洞邊聽邊想,閻敬銘為何要費這大的口舌敘述曾國荃打下江寧後直到再度出任晉撫的這大段過程?是想告訴我曾國荃這十多年來一直多病,精力不濟,故而造成山西吏治的疲遝?是的,閻敬銘畢竟和曾氏兄弟有一番共同戰鬥的經歷,他是藉此來擺脫曾國荃的責任。


    張之洞說:“曾九帥戎馬倥傯十多年,為朝廷立了大功,自己卻落了一身病。丹老當年也為平長毛、撚寇吃了不少苦頭。”


    “王命在身,不得不帶病驅馳。自古良將,有幾個安逸的。”閻敬銘邊說邊搖著葵扇。


    張之洞明白了,大敘曾國荃的經歷,不但有為老九開脫之意,也有為自己表功的一層意思暗寓其間。


    閻敬銘停止搖扇,繼續說:“光緒三年,山西大旱,在這之前已幹旱了一年,連續兩年旱災,把山西鬧苦了。怎麽個苦法,我不多說,隻背兩句當年老朽和九帥會銜上奏的幾句話給你聽聽。”


    閻敬銘微閉著眼睛,回憶著。一會兒他睜開兩隻略顯昏花的老眼,背道:“古稱易子而食,析骸而爨。今日晉省災荒,或父子而相食,或骨肉以析骸,所在皆有,莫之能禁,豈非人倫之變哉!”


    張之洞的心像被利刃刺進似的慘痛著。“易子而食,析骸而爨”這樣的字眼,少年時常在書上見過,但總不大相信,懷疑是文人誇大了。沒有想到,就在自己的治下,就在五年前的這塊土地上,就活生生地出現過。那是怎樣的慘絕人寰啊!


    二人相對無言,驛館裏的氣氛仿佛凝固了似的。


    過了好久,閻敬銘才開口:“要說大旱兩年便慘象如此,原本也不至於。這一則是山西太窮,即便豐年,老百姓也隻能半飢半飽,何況災荒。更主要的是罌粟苗害的。山西農人貪圖眼前利益,廢莊稼而種罌粟,家中多年來已不貯存糧食了,州縣倉庫也無糧可貯。山西山多路陡,運載不便。旱災來時,拿著銅板卻買不到豆麥,隻有活活等死。”


    “所以罌粟苗非剷除不可!”張之洞憤憤地說。


    “是的,撫台此舉功德無量。”閻敬銘讚許一句後,繼續說下去,“當時我對九帥說,發錢尚在其次,首務是去外省辦糧,並奏請朝廷命江南各省以糧代銀,速運山西救急。一年下來,共賑災民三百四十萬,用銀一千三百萬兩,用糧一百六十萬石。”


    張之洞插話:“山西一千一百萬人口,受賑人三成以上。全省地丁銀一年才不過三百萬兩,用銀達千萬之多。丹老於三晉父老的功德,真山高海深!”


    “撫台這話,老朽擔當不起。”閻敬銘笑道。這話顯然令老頭子發自內心的高興。他神態怡然地說,“這首先是朝廷的恩德,再是各省的捐助,三是山西多數官紳的合力共濟。若老朽一人,縱有天大的本事,也無計可施呀!”


    “丹老。”張之洞問,“據說當年山西紳商兩界捐款不少,您還記得這筆款子的大致數目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之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浩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浩明並收藏張之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