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現居正四品銜的侍講學士之位,越級提拔,可以擢升為正三品銜的詹事府詹事,也可以擢升為從二品銜的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朝廷提拔官員向來慎重,越級簡拔的事並不多見。慈禧記得,近幾十年來內外傳為美談的一次越級簡拔,是三十多年前道光爺提拔曾國藩的事。
道光二十七年,六十七歲的道光爺在一次例行的翰詹考試後,將曾國藩升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曾國藩為從四品銜的侍讀學士,猛然間升為從二品銜的內閣學士,連升四級,一時朝廷內外議論紛紛。
曾國藩的考試成績名列二等第四,並不優異,考試之前也沒有十分引人注目的表現,大家都不明白道光爺憑什麽對曾國藩如此恩寵。後來,曾國藩組建湘軍,百戰沙場,為朝廷收復江南,在手握重兵功高天下的時候,並不造反,而且益發對朝廷忠心耿耿。直到這時,歷史才證明道光爺是多麽的富有遠見,其識人之眼光、用人之魄力是多麽的不同凡響!
慈禧則更從深處思考:曾國藩後來之所以如此,或許正是對當年連升四級的回報。眼下又是多事之秋。皇帝年少孱弱,國家比道光時期更需要棟樑之材。向祖宗學習,演曾國藩故事,將張之洞連升三級,直接升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
然則,張之洞真的是第二個曾國藩嗎?連升三級,可是非同尋常的異數,他張之洞能受得起嗎?
正當慈禧猶豫不決的時候,朝廷內突然發生一場大變故。
光緒七年三月初七,慈安太後駕崩鍾粹宮。消息傳出,朝野驚愕!
慈安才四十五歲,素來身體康健,不像慈禧時常鬧病。當“太後升天”的話傳到宮外時,不少大臣還以為是慈禧死了。這意外的變故,導致當時及後世的許多傳聞。有一則流傳最廣、常被野史及說書人所樂道的說法是:當年鹹豐帝病重時,頗為身後之事而憂慮。鹹豐帝隻有一個兒子,這位六歲的皇子乃懿貴妃那拉氏所生。皇後紐祜祿氏為人柔懦謙退,而懿貴妃性格剛強好出風頭。鹹豐帝擔心今後懿貴妃母以子貴,幹預朝政,出現牝雞司晨的局麵。鹹豐帝的寵臣協辦大學士肅順建議:當年漢武帝立弗陵為太子而殺其母鉤弋夫人,此事可以效法。鹹豐帝心腸軟,不忍心這樣做,便給皇後留下一紙遺墨,上麵寫著:若今後懿貴妃幹預朝政的話,皇後可憑此執行家法。皇後將這道聖旨藏著。二十年過去了,已升為慈禧太後的那拉氏雖然一直在執掌朝政,但對已升為慈安太後的紐祜祿氏執禮甚恭。慈安認為再保留這道聖旨已沒有必要。為了表明自己的這番心意,慈安對慈禧說出這樁事,並當麵將鹹豐帝的遺墨燒掉了。不料,這反而成了慈禧的一塊心病,她總懷疑慈安還會有別的辦法可以製約她,於是先下了手。她親手給慈安送來一盒糕點,糕點裏放著毒藥。慈安吃了這盒糕點後即刻暴死。
這事是真是假,已很難確鑿考訂。依常理而論,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慈禧無此必要。二十多年後,光緒帝、慈禧太後兩天內相繼死去。傳說慈禧自知不起,不願光緒帝在她死後報復她,便先毒死光緒帝。這兩個傳聞如出一轍,意在揭露慈禧的心狠手辣。但現存的清宮檔案完整地保存了光緒帝病情的記錄,證明他確實病人膏肓,不可醫治。這種傳聞的產生,或許是由於慈
禧晚年劣跡太多,人們恨她的緣故吧!不過,自古以來宮闈秘事,其間的曲曲折折,當時的局外人尚不可能清楚,何況百年後的今天!我們就姑且不論吧。
但慈安的去世,的確為慈禧更順暢地推行她的意圖掃清了障礙。這是因為名義上慈安在慈禧之上,且慈安為人隨和,王公親貴中許多人有事都願意找慈安,而慈安也樂意為他們說話。恭王便是其中一個。自從同治四年他與慈禧發生第一次衝突後,其感情上更趨向於慈安,遂有後來瞞著慈禧,與慈安一道降旨斬安得海的事。
現在,橫在慈禧前麵的這道障礙既已掃除,她可以放開手腳來自我安排了。確切地說,清末的慈禧時代,是從這個時候才真正開始的。
就在慈安去世後不久,一連十多天,彗星天天夜晚出現在參宿和井宿之間。朝臣私下紛紛議論,都認為這是上天示儆,主政者當省愆修德。慈禧也為此異常天象而不安,下詔求言。應詔上書的不少,但無非都是勤政愛民、寬刑薄賦等一套老生常談,慈禧對這些迂儒之言無多大興趣。這一天,她被一道摺子所吸引。這道奏章裏所說的話與眾不同。
奏章上說,彗星頻現,當思弭災防患,而當今防患之道,其大者莫過於西北之邊防及東南之海防。西北邊防,責任在陝甘總督。其總督曾國荃拜命半年來,以養病為名,安臥湘鄉不赴任。東南邊防,責任在兩江總督。其總督劉坤一暮氣深重,且有吸食鴉片之嗜好。建議朝廷開去曾國荃陝甘總督之職,另委賢能。劉坤一現蒙內召,正可藉此令彭玉麟署理。彭玉麟既為中興宿將,又無驕惰之氣,深孚眾望,足資起衰振疲。
慈禧看上疏者姓名,正是張之洞。她合上張之洞的摺子,認真地思索起來。
二十年前,當她廢去顧命大臣執掌朝政時,正是江南戰火瀰漫之際,她一改鹹豐帝左右瞻胸的態度,把東南大局全權託付給曾國藩,同時又悄悄地培植李鴻章的淮軍勢力,讓這支軍隊成為牽製曾國藩湘軍的力量。不久,湘淮軍合作,平定了江南。繼而又以淮軍為主力,撲滅了撚軍。到了同治七年,內地烽火基本熄滅。
道光二十七年,六十七歲的道光爺在一次例行的翰詹考試後,將曾國藩升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曾國藩為從四品銜的侍讀學士,猛然間升為從二品銜的內閣學士,連升四級,一時朝廷內外議論紛紛。
曾國藩的考試成績名列二等第四,並不優異,考試之前也沒有十分引人注目的表現,大家都不明白道光爺憑什麽對曾國藩如此恩寵。後來,曾國藩組建湘軍,百戰沙場,為朝廷收復江南,在手握重兵功高天下的時候,並不造反,而且益發對朝廷忠心耿耿。直到這時,歷史才證明道光爺是多麽的富有遠見,其識人之眼光、用人之魄力是多麽的不同凡響!
慈禧則更從深處思考:曾國藩後來之所以如此,或許正是對當年連升四級的回報。眼下又是多事之秋。皇帝年少孱弱,國家比道光時期更需要棟樑之材。向祖宗學習,演曾國藩故事,將張之洞連升三級,直接升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
然則,張之洞真的是第二個曾國藩嗎?連升三級,可是非同尋常的異數,他張之洞能受得起嗎?
正當慈禧猶豫不決的時候,朝廷內突然發生一場大變故。
光緒七年三月初七,慈安太後駕崩鍾粹宮。消息傳出,朝野驚愕!
慈安才四十五歲,素來身體康健,不像慈禧時常鬧病。當“太後升天”的話傳到宮外時,不少大臣還以為是慈禧死了。這意外的變故,導致當時及後世的許多傳聞。有一則流傳最廣、常被野史及說書人所樂道的說法是:當年鹹豐帝病重時,頗為身後之事而憂慮。鹹豐帝隻有一個兒子,這位六歲的皇子乃懿貴妃那拉氏所生。皇後紐祜祿氏為人柔懦謙退,而懿貴妃性格剛強好出風頭。鹹豐帝擔心今後懿貴妃母以子貴,幹預朝政,出現牝雞司晨的局麵。鹹豐帝的寵臣協辦大學士肅順建議:當年漢武帝立弗陵為太子而殺其母鉤弋夫人,此事可以效法。鹹豐帝心腸軟,不忍心這樣做,便給皇後留下一紙遺墨,上麵寫著:若今後懿貴妃幹預朝政的話,皇後可憑此執行家法。皇後將這道聖旨藏著。二十年過去了,已升為慈禧太後的那拉氏雖然一直在執掌朝政,但對已升為慈安太後的紐祜祿氏執禮甚恭。慈安認為再保留這道聖旨已沒有必要。為了表明自己的這番心意,慈安對慈禧說出這樁事,並當麵將鹹豐帝的遺墨燒掉了。不料,這反而成了慈禧的一塊心病,她總懷疑慈安還會有別的辦法可以製約她,於是先下了手。她親手給慈安送來一盒糕點,糕點裏放著毒藥。慈安吃了這盒糕點後即刻暴死。
這事是真是假,已很難確鑿考訂。依常理而論,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慈禧無此必要。二十多年後,光緒帝、慈禧太後兩天內相繼死去。傳說慈禧自知不起,不願光緒帝在她死後報復她,便先毒死光緒帝。這兩個傳聞如出一轍,意在揭露慈禧的心狠手辣。但現存的清宮檔案完整地保存了光緒帝病情的記錄,證明他確實病人膏肓,不可醫治。這種傳聞的產生,或許是由於慈
禧晚年劣跡太多,人們恨她的緣故吧!不過,自古以來宮闈秘事,其間的曲曲折折,當時的局外人尚不可能清楚,何況百年後的今天!我們就姑且不論吧。
但慈安的去世,的確為慈禧更順暢地推行她的意圖掃清了障礙。這是因為名義上慈安在慈禧之上,且慈安為人隨和,王公親貴中許多人有事都願意找慈安,而慈安也樂意為他們說話。恭王便是其中一個。自從同治四年他與慈禧發生第一次衝突後,其感情上更趨向於慈安,遂有後來瞞著慈禧,與慈安一道降旨斬安得海的事。
現在,橫在慈禧前麵的這道障礙既已掃除,她可以放開手腳來自我安排了。確切地說,清末的慈禧時代,是從這個時候才真正開始的。
就在慈安去世後不久,一連十多天,彗星天天夜晚出現在參宿和井宿之間。朝臣私下紛紛議論,都認為這是上天示儆,主政者當省愆修德。慈禧也為此異常天象而不安,下詔求言。應詔上書的不少,但無非都是勤政愛民、寬刑薄賦等一套老生常談,慈禧對這些迂儒之言無多大興趣。這一天,她被一道摺子所吸引。這道奏章裏所說的話與眾不同。
奏章上說,彗星頻現,當思弭災防患,而當今防患之道,其大者莫過於西北之邊防及東南之海防。西北邊防,責任在陝甘總督。其總督曾國荃拜命半年來,以養病為名,安臥湘鄉不赴任。東南邊防,責任在兩江總督。其總督劉坤一暮氣深重,且有吸食鴉片之嗜好。建議朝廷開去曾國荃陝甘總督之職,另委賢能。劉坤一現蒙內召,正可藉此令彭玉麟署理。彭玉麟既為中興宿將,又無驕惰之氣,深孚眾望,足資起衰振疲。
慈禧看上疏者姓名,正是張之洞。她合上張之洞的摺子,認真地思索起來。
二十年前,當她廢去顧命大臣執掌朝政時,正是江南戰火瀰漫之際,她一改鹹豐帝左右瞻胸的態度,把東南大局全權託付給曾國藩,同時又悄悄地培植李鴻章的淮軍勢力,讓這支軍隊成為牽製曾國藩湘軍的力量。不久,湘淮軍合作,平定了江南。繼而又以淮軍為主力,撲滅了撚軍。到了同治七年,內地烽火基本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