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看了這份奏疏很是寬慰。八萬裏土地爭回,這是給她的臉上增了大光,她將會以保守祖宗江山有功的英雄,贏得天下臣民的尊敬,至於多二百萬兩銀子,這與她毫不相幹,自有四萬萬百姓去出。
四川總督丁寶楨也有一份奏章,說東鄉冤案平反昭雪後,川中父老同聲頌揚朝廷英明,東鄉冤民的親屬家家供上太後、皇上的牌位,祝福太後聖躬康泰,壽比南山。
慈禧看完這道摺子後舒心暢意地笑了。久病新愈邁向老境的皇太後,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珍惜健康,盼望長壽的了。
看了這兩道奏摺,慈禧的心情特別好,她離開暖床,在閣子裏隨意走動,又喝了一杯吉林將軍銘安新呈的長白山人參湯,重又坐到床上。她拿起另一份摺子來。這摺子正是陳寶琛為午門事件所上的正疏和附片。
若是在前些日子,慈禧看了這兩道折片,定然會怒火中燒。她可能不會看完,就會將它扔在一邊,說不定還會提起硃筆寫幾句話,對上疏者嚴加申飭。但她今天沒有這樣,而是沉下氣來耐心讀完了。這一來是病癒身體好了,二則是曾紀澤和丁寶楨的奏摺給她帶來了喜悅,三是妹妹的那幾句話也引起了她的反思。
在二千年帝製的最後一段歲月裏,執掌中國朝政達四十八年之久的這個女人,畢竟不是等閑之輩,當她心態平和的時候,也是知道權衡利弊的。
陳寶琛的話說得是難聽,什麽“播之四方”“傳之萬世”之類的話,她壓根兒就反感。但平心而論,幾個護軍的處罰也是重了點,為了這件小事,讓天下後世去議論紛紛也是不值。
慈禧對自己前些日子的意氣用事頗有悔意。正在這時,李蓮英又送來一個摺子,這正是張之洞擔心陳寶琛的言辭過激而補上的《閹宦宜加裁抑折》。
慈禧讀完這個摺子後,心裏甚是寬慰。張奏和陳奏有明顯的不同。張奏沒有說她有任何不當之處,也沒有為護軍辯護,這兩點最讓慈禧舒服。慈禧最討厭別人指摘她的過失。她的過失,隻有在她省悟之後,自己來糾正。她也最恨別人替她所討厭的人說好話,她所討厭的人,隻有在被處罰後以仍不改對她的忠誠,才能換取她的回心轉意。
至於張之洞指出謹防閹宦得勢這一點,慈禧在聽了妹妹的那幾句話後,便開始省悟了。兩者相鬥,抑此必定導致揚彼。作為一個老練的政治家,慈禧是深知此中三昧的。
她思考一下後,將內奏事處的秉筆太監喚進來,口述一道新的上諭:
午門值班兵丁毆打太監一案,護軍玉林等因藐抗獲咎,原屬罪有應得。惟念門禁至為緊要,嗣後官兵等倘誤會此意,稍行顧瞻,關係非輕。著格外加恩:玉林改為杖一百,流二千裏,照例折枷,枷滿鞭責發落;祥福改為杖一百,鞭責發落;忠和改為杖一百,仍圈禁兩年,圈滿後加責三十板;護軍統領嶽林免其交部嚴議。太監李三順,著交慎刑司責打三十板,仍著內務府大臣恪遵定製,將各太監嚴行約束。禁門重地,若值班人等稍加疏懈,定當從嚴懲辦,決不寬貸。
第二天,當這道新的上諭由內閣傳達出去後,一個多月來密切注視著事態發展的官場士林,終於有一種壓抑已被解除之感。盡管從律令來看,護軍還是處理過重,但太監畢竟受到了懲罰。熟悉內廷情況的官員們,已經從這兩年來李蓮英格外受寵中看出一些苗頭,這次懲處李三順,無疑對這一有可能乘勢增長的苗頭是一個遏製。人們盼望早已為歷史所唾棄的貂璫幹政的故事不要在本朝重演,同時也對敢於頂風浪披逆鱗的骨鯁之臣表示最大的敬意。
這天傍晚,張佩綸在自己的家裏,設宴款待兩位為午門事件轉圜起了關鍵作用的朋友。醉意朦隴中,陳寶琛深以自己將隨著這個事件傳名青史而自得。杯盤相碰聲裏,張之洞則深為自己所愛戴的慈禧太後,不失為肚量寬宏的明主而興奮。此刻,他還不可能想到,就是這一道目的與陳奏相同,措辭比陳奏婉轉的摺子,改變了他的命運。一段多姿多彩、光芒四射的人生歲月,即將在張之洞的麵前揭開序幕。
第二章 燕山聘賢
一 赴任前夕,張之洞深夜造訪醇王府
自從那次破格召見之後,張之洞的一舉一動,便都在慈禧太後的注視之中。議論東鄉翻案事時,醇王又在慈禧麵前稱讚張之洞關心民瘼、仗義執言,是社稷之才。張之洞在慈禧的心目中又加重了分量。醇王還特為告訴慈禧,張之洞贊成修復清漪園。身為清流而不反對園工,慈禧對此很喜歡。她由此看出張之洞對她的忠心。吏部揣摸太後的旨意,將張之洞的品銜提高一級,由正五品升為從四品。不久,又正式授職為正四品的翰林院侍講學士。
午門事件中,張之洞的奏疏隻言謹防閹寺之患,而不言及她處置之失當。作為一個老練的政治家,這中間的良苦用心,慈禧在事後也是能感受得到的。“委婉曲折,忠心可憫”,這是慈禧後來在與慈安的閑聊中對張之洞的知心評價。於此可見,她確實看出了張之洞的穩健和成熟。
在慈禧看來,這些都是清流中他人所缺而張之洞獨具的長處。清流人物飽學善辯,喜談國事,攻訐在位者不留情麵又往往能擊中要害,但幾乎個個鋒芒畢露,咄咄逼人,隻求文章做得痛快,卻並不去考慮事實上辦不辦得通。慈禧一向認為,清流人物可以做言官,也可以做學官,但不能做實事,更不能擔當重任,因為他們不懂得現實世界與聖賢經典之間的差距有多麽大,也不知道“閉門造車易,出門合轍難”的道理。嚴格地說,他們都不是穩重成熟的務實幹員。然而這個張之洞,卻有清流之長而無清流之短,確乎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她決定破格越級簡拔。
四川總督丁寶楨也有一份奏章,說東鄉冤案平反昭雪後,川中父老同聲頌揚朝廷英明,東鄉冤民的親屬家家供上太後、皇上的牌位,祝福太後聖躬康泰,壽比南山。
慈禧看完這道摺子後舒心暢意地笑了。久病新愈邁向老境的皇太後,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珍惜健康,盼望長壽的了。
看了這兩道奏摺,慈禧的心情特別好,她離開暖床,在閣子裏隨意走動,又喝了一杯吉林將軍銘安新呈的長白山人參湯,重又坐到床上。她拿起另一份摺子來。這摺子正是陳寶琛為午門事件所上的正疏和附片。
若是在前些日子,慈禧看了這兩道折片,定然會怒火中燒。她可能不會看完,就會將它扔在一邊,說不定還會提起硃筆寫幾句話,對上疏者嚴加申飭。但她今天沒有這樣,而是沉下氣來耐心讀完了。這一來是病癒身體好了,二則是曾紀澤和丁寶楨的奏摺給她帶來了喜悅,三是妹妹的那幾句話也引起了她的反思。
在二千年帝製的最後一段歲月裏,執掌中國朝政達四十八年之久的這個女人,畢竟不是等閑之輩,當她心態平和的時候,也是知道權衡利弊的。
陳寶琛的話說得是難聽,什麽“播之四方”“傳之萬世”之類的話,她壓根兒就反感。但平心而論,幾個護軍的處罰也是重了點,為了這件小事,讓天下後世去議論紛紛也是不值。
慈禧對自己前些日子的意氣用事頗有悔意。正在這時,李蓮英又送來一個摺子,這正是張之洞擔心陳寶琛的言辭過激而補上的《閹宦宜加裁抑折》。
慈禧讀完這個摺子後,心裏甚是寬慰。張奏和陳奏有明顯的不同。張奏沒有說她有任何不當之處,也沒有為護軍辯護,這兩點最讓慈禧舒服。慈禧最討厭別人指摘她的過失。她的過失,隻有在她省悟之後,自己來糾正。她也最恨別人替她所討厭的人說好話,她所討厭的人,隻有在被處罰後以仍不改對她的忠誠,才能換取她的回心轉意。
至於張之洞指出謹防閹宦得勢這一點,慈禧在聽了妹妹的那幾句話後,便開始省悟了。兩者相鬥,抑此必定導致揚彼。作為一個老練的政治家,慈禧是深知此中三昧的。
她思考一下後,將內奏事處的秉筆太監喚進來,口述一道新的上諭:
午門值班兵丁毆打太監一案,護軍玉林等因藐抗獲咎,原屬罪有應得。惟念門禁至為緊要,嗣後官兵等倘誤會此意,稍行顧瞻,關係非輕。著格外加恩:玉林改為杖一百,流二千裏,照例折枷,枷滿鞭責發落;祥福改為杖一百,鞭責發落;忠和改為杖一百,仍圈禁兩年,圈滿後加責三十板;護軍統領嶽林免其交部嚴議。太監李三順,著交慎刑司責打三十板,仍著內務府大臣恪遵定製,將各太監嚴行約束。禁門重地,若值班人等稍加疏懈,定當從嚴懲辦,決不寬貸。
第二天,當這道新的上諭由內閣傳達出去後,一個多月來密切注視著事態發展的官場士林,終於有一種壓抑已被解除之感。盡管從律令來看,護軍還是處理過重,但太監畢竟受到了懲罰。熟悉內廷情況的官員們,已經從這兩年來李蓮英格外受寵中看出一些苗頭,這次懲處李三順,無疑對這一有可能乘勢增長的苗頭是一個遏製。人們盼望早已為歷史所唾棄的貂璫幹政的故事不要在本朝重演,同時也對敢於頂風浪披逆鱗的骨鯁之臣表示最大的敬意。
這天傍晚,張佩綸在自己的家裏,設宴款待兩位為午門事件轉圜起了關鍵作用的朋友。醉意朦隴中,陳寶琛深以自己將隨著這個事件傳名青史而自得。杯盤相碰聲裏,張之洞則深為自己所愛戴的慈禧太後,不失為肚量寬宏的明主而興奮。此刻,他還不可能想到,就是這一道目的與陳奏相同,措辭比陳奏婉轉的摺子,改變了他的命運。一段多姿多彩、光芒四射的人生歲月,即將在張之洞的麵前揭開序幕。
第二章 燕山聘賢
一 赴任前夕,張之洞深夜造訪醇王府
自從那次破格召見之後,張之洞的一舉一動,便都在慈禧太後的注視之中。議論東鄉翻案事時,醇王又在慈禧麵前稱讚張之洞關心民瘼、仗義執言,是社稷之才。張之洞在慈禧的心目中又加重了分量。醇王還特為告訴慈禧,張之洞贊成修復清漪園。身為清流而不反對園工,慈禧對此很喜歡。她由此看出張之洞對她的忠心。吏部揣摸太後的旨意,將張之洞的品銜提高一級,由正五品升為從四品。不久,又正式授職為正四品的翰林院侍講學士。
午門事件中,張之洞的奏疏隻言謹防閹寺之患,而不言及她處置之失當。作為一個老練的政治家,這中間的良苦用心,慈禧在事後也是能感受得到的。“委婉曲折,忠心可憫”,這是慈禧後來在與慈安的閑聊中對張之洞的知心評價。於此可見,她確實看出了張之洞的穩健和成熟。
在慈禧看來,這些都是清流中他人所缺而張之洞獨具的長處。清流人物飽學善辯,喜談國事,攻訐在位者不留情麵又往往能擊中要害,但幾乎個個鋒芒畢露,咄咄逼人,隻求文章做得痛快,卻並不去考慮事實上辦不辦得通。慈禧一向認為,清流人物可以做言官,也可以做學官,但不能做實事,更不能擔當重任,因為他們不懂得現實世界與聖賢經典之間的差距有多麽大,也不知道“閉門造車易,出門合轍難”的道理。嚴格地說,他們都不是穩重成熟的務實幹員。然而這個張之洞,卻有清流之長而無清流之短,確乎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她決定破格越級簡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