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是個喜好奇特的人,自謂喜讀天下奇書,喜識天下奇器,喜交天下奇才,喜做天下奇事。剛才在大門口一見麵,桑治平便給他留下極深的印象,現在聽堂兄這番介紹後,他立即意識到此人是個與眾不同的奇人,遂點頭說:“這個桑治平的確不是凡庸,古北口離京師不過三百來裏路,過些日子,我親自到他家裏去拜訪他,以示訂交的誠意。”
“好!”張之萬舉起酒杯來,“喝酒!”
張之洞將酒杯舉起,互相碰了一下,喝了口酒,吃了點菜後,張之萬笑著說:“這幾年賢弟回京師來,連上了幾十道很有力量的奏章,朝野震動,太後召見,真正是名播海內。前天醇王爺還在我麵前稱讚你哩。”
這是個重要的信息。張之洞忙問:“醇王爺說了些什麽?”
“醇王爺說,你的堂弟張之洞是條硬漢子,不怕洋人,太後賞識他,我也喜歡他,他是個有骨氣的人。又說,太後和我都同意他的意見,殺掉崇厚,給點顏色讓俄國人看看。隻是想到崇厚的祖上為打江山出了大力,故改為斬監候。太後和我都希望他今後多上好奏章。”張之萬順手捋了捋稀疏的花白鬍鬚,笑眯眯地望著堂弟說,“有你這樣的賢弟,老哥我的臉上都光彩不少。”
聽了這話,張之洞的心裏十分高興,一個重大的設想突然跳進腦子:何不趁此機會,請老哥引見引見,到醇邸去走一趟呢?如果東鄉這個案子得到醇王的同情,那就好辦多了。尤其是,如果與醇王建立起交往,則於今後的仕途,簡直有不可估量的好處。
張之洞做了十多年的京官,雖然見過醇王幾麵,卻沒有受到過醇王的接見,對於這位貴為皇上本生父的王爺,他也隻是從道
聽途說中得到的印象。醇王眼下除開一個親王的封爵外,不兼任何差。張之洞弄不清楚,這個僅隻四十歲的皇上本生父,究竟是對政事本就缺乏興趣呢,還是憚於西太後的威權,不願插手其間,以免遭不測?抑或是暫作韜晦,待皇上親政後再圖作為呢?對這位王爺的脾性打小起就了解,這幾天又頻繁出入王府的堂兄,於此必有自己的明識。
“老哥,請恕我冒昧,我直言問您一句話,您能答就答,不能答就算了。”張之洞放下酒杯,目光逼視著瘦瘦精精的堂兄。
“你要問句什麽話,這般鄭重其事?”張之萬不自覺地也放下杯筷,神情肅然起來。
張之洞將身子向前推移幾寸,直截了當地問:“醇邸這次召您進京,除敘別情談詩文外,還有別的事情嗎?”
張之萬望著堂弟那雙比常人略顯長大的雙眼,停了片刻,反問:“你說呢?”
“要我說,肯定還有別的事。”張之洞摸著酒杯,神情似乎比剛才鬆弛了許多。“要不然,他不會將您這個古稀老者從偏遠的南皮突然召進京來。”
“讓你給說對了。”張之萬重新端起酒杯,淺淺地喝了一口,說,“其實你不問,我也會告訴你的,隻不過這是我們兄弟倆的私房話,你絕不能對外說起半個字。”
張之萬一直覺得自己對堂弟有所虧欠,故而特別照顧。這些年來,他常在書信中對堂弟談自己的宦海感受,以便堂弟多一些借鑑。張之洞對堂兄的這種關懷一向很感激。自然,與醇邸會晤這等大事,若不是出於兄弟情誼,張之萬是決不會說出其中的內容的;毫無疑問,這也是決不能對外泄露的。張之洞重重地點了一下頭。
“醇王要我出山。”
“噢——”張之洞長長地應了一聲,這頗為出乎他的意料。“現在怕不行,還正在守製期間裏。”
“是呀!”張之萬輕輕地說,“醇王爺因為不知道,聽我這樣說,他沒有強求,隻好說一等服闕就進京吧!”
堂兄能東山再起,進京擔任要職,對張之洞來說無疑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大好事。他忙說:“您沒有推辭吧!”
張之萬笑著說:“我對醇王爺說,我山居六七年了,過兩年愈“加老了,再出山也不能為朝廷做什麽事。”
“醇王怎麽說?”張之洞急著問。
“醇王爺說,鎮撫國家,還得靠老成。皇帝一年年長大,再過幾年就要親政了,我要為他預備幾個靠得住的人。你不要推辭,服闕即進京,一言為定!我原是因為親老而辭官的,現在老母已歸道山,醇王爺既然不嫌我老,我也就再沒有別的理由不出山了。”張之萬樂嗬嗬地一邊說,一邊喝了一大口酒。
張之洞知道,當年若就是現在的局麵,即醇王的兒子已登位的話,張之萬是決不會辭官歸裏的。人之常情是久動思靜、久靜思動,說不定這些年他天天在南皮盼望著朝廷的徵召。想到這裏,張之洞很是興奮,他舉起酒杯,高聲說:“恭喜您,老哥,到時我回南皮接您!”
“哪裏敢勞賢弟的大駕!”張之萬自己更是滿心歡喜。
“老哥,我再冒昧問你一句話,醇王眼下不兼一差,也不過問國事,他究竟是怕妨礙兩宮太後,還是本於此無興趣?”
張之洞瞪著兩隻發亮的大眼睛,靜靜地聽著堂兄將要發表的意見,這可是關係朝局的大事!
“好!”張之萬舉起酒杯來,“喝酒!”
張之洞將酒杯舉起,互相碰了一下,喝了口酒,吃了點菜後,張之萬笑著說:“這幾年賢弟回京師來,連上了幾十道很有力量的奏章,朝野震動,太後召見,真正是名播海內。前天醇王爺還在我麵前稱讚你哩。”
這是個重要的信息。張之洞忙問:“醇王爺說了些什麽?”
“醇王爺說,你的堂弟張之洞是條硬漢子,不怕洋人,太後賞識他,我也喜歡他,他是個有骨氣的人。又說,太後和我都同意他的意見,殺掉崇厚,給點顏色讓俄國人看看。隻是想到崇厚的祖上為打江山出了大力,故改為斬監候。太後和我都希望他今後多上好奏章。”張之萬順手捋了捋稀疏的花白鬍鬚,笑眯眯地望著堂弟說,“有你這樣的賢弟,老哥我的臉上都光彩不少。”
聽了這話,張之洞的心裏十分高興,一個重大的設想突然跳進腦子:何不趁此機會,請老哥引見引見,到醇邸去走一趟呢?如果東鄉這個案子得到醇王的同情,那就好辦多了。尤其是,如果與醇王建立起交往,則於今後的仕途,簡直有不可估量的好處。
張之洞做了十多年的京官,雖然見過醇王幾麵,卻沒有受到過醇王的接見,對於這位貴為皇上本生父的王爺,他也隻是從道
聽途說中得到的印象。醇王眼下除開一個親王的封爵外,不兼任何差。張之洞弄不清楚,這個僅隻四十歲的皇上本生父,究竟是對政事本就缺乏興趣呢,還是憚於西太後的威權,不願插手其間,以免遭不測?抑或是暫作韜晦,待皇上親政後再圖作為呢?對這位王爺的脾性打小起就了解,這幾天又頻繁出入王府的堂兄,於此必有自己的明識。
“老哥,請恕我冒昧,我直言問您一句話,您能答就答,不能答就算了。”張之洞放下酒杯,目光逼視著瘦瘦精精的堂兄。
“你要問句什麽話,這般鄭重其事?”張之萬不自覺地也放下杯筷,神情肅然起來。
張之洞將身子向前推移幾寸,直截了當地問:“醇邸這次召您進京,除敘別情談詩文外,還有別的事情嗎?”
張之萬望著堂弟那雙比常人略顯長大的雙眼,停了片刻,反問:“你說呢?”
“要我說,肯定還有別的事。”張之洞摸著酒杯,神情似乎比剛才鬆弛了許多。“要不然,他不會將您這個古稀老者從偏遠的南皮突然召進京來。”
“讓你給說對了。”張之萬重新端起酒杯,淺淺地喝了一口,說,“其實你不問,我也會告訴你的,隻不過這是我們兄弟倆的私房話,你絕不能對外說起半個字。”
張之萬一直覺得自己對堂弟有所虧欠,故而特別照顧。這些年來,他常在書信中對堂弟談自己的宦海感受,以便堂弟多一些借鑑。張之洞對堂兄的這種關懷一向很感激。自然,與醇邸會晤這等大事,若不是出於兄弟情誼,張之萬是決不會說出其中的內容的;毫無疑問,這也是決不能對外泄露的。張之洞重重地點了一下頭。
“醇王要我出山。”
“噢——”張之洞長長地應了一聲,這頗為出乎他的意料。“現在怕不行,還正在守製期間裏。”
“是呀!”張之萬輕輕地說,“醇王爺因為不知道,聽我這樣說,他沒有強求,隻好說一等服闕就進京吧!”
堂兄能東山再起,進京擔任要職,對張之洞來說無疑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大好事。他忙說:“您沒有推辭吧!”
張之萬笑著說:“我對醇王爺說,我山居六七年了,過兩年愈“加老了,再出山也不能為朝廷做什麽事。”
“醇王怎麽說?”張之洞急著問。
“醇王爺說,鎮撫國家,還得靠老成。皇帝一年年長大,再過幾年就要親政了,我要為他預備幾個靠得住的人。你不要推辭,服闕即進京,一言為定!我原是因為親老而辭官的,現在老母已歸道山,醇王爺既然不嫌我老,我也就再沒有別的理由不出山了。”張之萬樂嗬嗬地一邊說,一邊喝了一大口酒。
張之洞知道,當年若就是現在的局麵,即醇王的兒子已登位的話,張之萬是決不會辭官歸裏的。人之常情是久動思靜、久靜思動,說不定這些年他天天在南皮盼望著朝廷的徵召。想到這裏,張之洞很是興奮,他舉起酒杯,高聲說:“恭喜您,老哥,到時我回南皮接您!”
“哪裏敢勞賢弟的大駕!”張之萬自己更是滿心歡喜。
“老哥,我再冒昧問你一句話,醇王眼下不兼一差,也不過問國事,他究竟是怕妨礙兩宮太後,還是本於此無興趣?”
張之洞瞪著兩隻發亮的大眼睛,靜靜地聽著堂兄將要發表的意見,這可是關係朝局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