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在外辦事用心,湖北、四川這幾年出了不少人才。”


    一股暖流激盪著張之洞的全身,他挺直腰板回奏:“臣家世受國恩,臣本人又蒙太後破格隆遇,為國家盡心辦事,是臣的本分。”


    慈禧微微頷首,開始進入正題:“崇厚辦事不當,有損國家體麵,朝廷對此已有嚴旨。”


    “太後英明!”張之洞聽了很是興奮,氣勢雄壯地說,“崇厚一貫媚外諛敵,那年辦天津教案,曾文正就吃了他的虧,後來悔恨不迭。這次他又在俄國人麵前奴顏婢膝,竟然擅自割讓祖宗土地以討洋人歡喜。臣以為崇厚非殺不可,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厚沉硬直、夾雜南音的京腔在東暖閣裏迴蕩,四壁似在嗡嗡作響,端坐在龍椅上的慈禧不覺為之動容。多年來她已沒有聽到這種中氣旺盛、語調斬決的奏對了。素日裏她聽到的都是大臣們唯唯諾諾的低聲附和,全沒有一種男人的陽剛之氣。有的大臣,尤其是第一次被召見的大臣,常常囁囁嚅嚅,說不清爽,甚至緊張得說不出話來。初次進東暖閣的張之洞如此氣定神閑,應對如儀,足見此人膽量不凡。


    “張之洞,你說說,朝廷若是不同意崇厚在俄國私自簽訂的條約,俄國會出兵侵犯我大清嗎?”


    慈禧提的這個問題,是這段時期來,張之洞與張佩綸、陳寶琛等人反覆研討的第一個大問題,張之洞早已思之爛熟。他本可以就此侃侃而談一兩個時辰,但這裏是養心殿的召見,不是龍樹寺的清議,隻能擇其要點簡略奏對。“回奏太後,臣以為第一是俄國不可能因改約而侵犯,第二為應付意外,必修武備,第三俄國乃我大清之大患,不可輕視。此次俄國之所以不敢侵犯,其理由在三個方麵。一是理虧。臣建議將俄國此條約的不公不平之處布告中外,行文各國,讓舉世來議一議是非曲直。二是內虛。俄國雖號稱大國,但自與土耳其開戰以來,師老財殫,親離民怨。近歲其國君屢有防人行刺之舉,若再犯我,將有蕭牆之禍。三是朝廷之兵威。這幾年左宗棠在西北尤其是在新疆的用兵,威懾四夷,俄國必有畏懼。這正是此次俄國不敢侵犯的最主要的原因。當然,俄國乃虎狼之國,長期來對我有覬覦之心,我不能不防。故臣建議,新疆、吉林、天津三處應加強防備力量,以防意外。另外,臣一貫以為,與我鄰近的強大敵國有兩個,一是日本,一是俄國。日本國小,且未接壤;俄國大,與我有幾千裏疆土相接。故俄國對我的危害比日本更大,我必須對俄國實行長年戒備。”


    幔帳那邊,慈禧頻頻點頭。張之洞的分析直截簡明,每一句她都聽到了心裏。


    “張之洞,不少人都主張徵調曾紀澤去俄國改約,你以為如何?”


    “臣以為可。”張之洞立即回答,“曾紀澤係名臣之後,許多見過他們父子的人都說,曾紀澤有乃父之風。且這些年來他又充任過英法等國公使,熟悉夷情,通曉西洋法律,必可據理力爭,折衝樽俎。臣以為,朝廷當諭曾紀澤決不能在俄人麵前示弱,萬不可割讓祖宗土地,實在不行的話,可以酌情多給點銀子,以換取伊犁全境收回。”


    慈禧沉思著:這是個好主意。多給點銀子不要緊,大不了多收點賦稅,戶部開支再緊縮一點,至於後宮的供應,與多出少出幾百萬兩銀子無絲毫關係。土地的確不能割。割一寸土地出去,都是祖宗的罪人,千秋萬代史冊上都會當作賣國賊來書寫。


    關於伊犁事件的處置,慈禧通過對張之洞的垂詢,已在心裏大致打定主意了。她聽到不少人都稱讚張之洞熟讀經史,遍覽群書,博聞強記,學問淵懿,五月中旬甘肅地震,六月以來金星晝見,都說這是天象示異,讀書不多的慈禧太後弄不清楚其間的深奧道理。何不叫張之洞來說說呢,他的學問究竟如何,也可藉此測試一下呀!


    “張之洞,近來地震在西北出現,金星白天可以見到,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慈禧突然間提出的這個問題,是張之洞所沒有估計到的。張之洞通曉典籍,對經史書上所記載的諸如山崩地震、星象反常的現象,也曾給予極大的注意。他是一個嚴謹的儒家信徒,對孔子不語怪亂力神的作法深為服膺。他不大相信那些讖緯家、占卜者神秘玄虛的推斷,認為那多為附會之說。但經書史書為什麽又都將它們記載呢?經過長期的鑽研,結合十多年來的從政閱歷,他確信那是先賢的一種神道說教,即借天象來勸戒君王遷惡從善,寬政恤民。他很欽佩先賢的這種智慧,現在是輪到自己來向君王履行這個神聖的職責了。


    張之洞凜然奏道:“甘肅地震,金星晝現,此種地理天象在康熙十年也曾同時出現過,聖祖爺當即下詔修省,令臣工指陳闕失。上蒼示僦,修身省己,此正聖祖爺仁心之所在。今兩宮太後、皇上敬天愛民,憂勤圖治,為天下臣民所共知,然天象地理如此,亦不能不慎之。臣以為宜效法聖祖爺,從以下數事來修省弭災。”


    張之洞略停片刻,定一定神,平素常常思考的大事,一件件迅速地浮出腦海:“一日採納直言。修德之實在修政,而修政必自納言始。《洪範?五行傳》謂居聖位者宜寬大包容,古語說君明則臣直,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故採納直言乃修政之始。二日整肅臣職。地震乃地道不修,地道者,臣工之道也。《春秋》於地震必書,意在責臣下不盡職。以臣看來,比年來臣職不修的事例極多,跪安之後,臣當向太後一一奏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之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浩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浩明並收藏張之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