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遠征歐亞:美軍反法西斯著名戰役紀實 作者:馬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西部登陸的116 團,a 連傷亡66%,e、f、g 三個連幾乎全部被消滅;在東部的第16 加強團情況更糟,本應在e 紅灘登陸的e、f 連卻登上了f 綠灘,而本該在這裏登陸的a 連卻跑到了根本不打算用的f 紅灘..
這裏的傷亡真是慘不忍睹,該團e 連連長及104 人全部陣亡,而原有180人的f 連僅有2 名軍官倖存..
不過,也有一些士兵倖免於難,他們的登陸艇由於側風所致,稍稍偏離了原定的灘頭,停靠在一塊硝煙瀰漫的海灘上。結果,差不多有整整一連士兵攀上了防波提,又很快設法穿過布雷區。不久,一支突擊隊也隨後趕到,步兵的力量得到了加強。大約200 名士兵在千鈞一髮之際趕抵高地,及時擊退了德軍對灘頭的反撲。
海上炮擊使德軍防禦設施和岸上的矮樹叢紛紛起火,很快,大約2 個營美軍在濃煙的掩護下,又登上了灘頭。一些士兵趁敵人還來不及用密集的炮火封鎖住前進的道路時就搶先沖了過去。
灘頭上,載有部隊、大炮、車輛的登陸艇源源不斷地湧來,炮彈在它們頭上紛飛爆炸,敵軍機槍對準它們瘋狂掃射,登陸艇和車輛紛紛起火,彈藥頻頻爆炸,登陸士兵似乎已無逃生的希望。
然而,堅韌不拔的戰士們很快從手足無措的驚恐狀態中清醒過來,他們編成若幹小隊,盡管不斷遭到很大的犧牲,最後還是在炮火連天的布雷區中奪路而過,向距離最近的防禦工事發動了攻擊。一些士兵在驅逐艦炮火的支援下,攀登上左側的懸崖,摧垮了敵軍陣地,開始向貝辛港及港口那邊英軍登陸的“金灘”進發了。
首批在灘頭突擊登陸的那一個團,真有些支持不住了。垂頭喪氣的部隊被困在布滿屍體和船體殘骸的灘頭上。
該團團長泰勒上校對士兵們說:“這個灘頭上隻留著兩種人:已經死的和快要死的——現在讓我們衝出這個鬼地方吧!”
部隊的士氣又逐漸振作起來。
接著,泰勒將士兵們臨時編成若幹支小部隊,果斷地向外突圍。他們且戰且進,最後一鼓作氣打到並衝過了科勒維爾。
由於從德軍手中奪得的那塊小得可憐的灘頭陣地始終處於極度的混亂之中,而發起決定性強大攻勢所必需的裝甲力量和大炮仍未能衝過敵軍的封
鎖,為了改變形勢,美軍第1 步兵師師長許布納將軍孤注一擲,要求驅逐艦冒著有可能殺傷自己人的危險,向德軍炮群和火力點作抵近射擊。
驅逐艦發揮了巨大威力,德軍士兵被迫舉著雙手從工事中走了出來,美軍步兵在由登陸艇送上岸的兩棲坦克的支援下,開始向內陸進軍。工兵能集中力量來掃清雷區了。
不久,由身經北非和西西裏戰役的老兵組成的美軍第1 師主力,從狹窄的灘頭陣地列隊出發了。
下午,當第二梯隊的日編隊到來時,美軍的進攻力量得到了加強,情況也大有好轉。
黃昏時,美軍在“奧馬哈”灘頭陣地好不容易為軍車開闢出一條道路來。這時,一些坦克和自行防坦克炮轟鳴著穿過雷區,前去接應步兵部隊,向附近內陸設有重防的村落發動進攻。
到天黑時,部隊前出縱深已達1.6—2.4 公裏,雖然沒有達到預定目標,但也終於突破了“大西洋鐵壁”。
“奧馬哈”灘上的霍克角之戰,值得特別一提。
霍克角是一個鈍三角形侮角、屹立在狹窄的岩岸上,高35 米,位於“奧馬哈”最西的一個登陸點以西約5.6 公裏的地方。
德軍在那裏配置了一個155 毫米岸炮連,有火炮6 門,還有混凝土的觀察測距台。這些海岸火炮的射程都為22500 米,它們控製了美軍“猶他”和“奧馬哈”兩個登陸地段。德軍作戰計劃人員中沒有一個人相信美軍在這裏登陸能獲得成功,除非霍克角被壓製或者被占領。
盟軍陸軍航空兵第8和第9轟炸機司令部從4月14日以來曾三次轟炸霍克角。在d 日h 時以前,盟軍“德克薩斯”號戰列艦又對它發射了大約250發炮彈。“薩特利”號和“塔利邦特”號驅逐艦參加了在6 時45 分結束的對霍克角的最後射擊。
但是,無論是盟軍高級將領,還是直接的作戰指揮官,誰都不敢設想這些轟炸和射擊會使敵岸炮完全失去效能,因此,在戰前就計劃在登陸的同時對霍克角實施一次特遣突擊。
布萊德雷將軍認為這次突擊任務將是他的士兵們所執行過的任務中最艱巨的一次,幾經考慮,最後決定把這個任務交給美國陸軍第之別動營去完成。全營200 名士兵由美國陸軍中校拉德指揮。
特遣突擊計劃規定,別動隊的任務是從一處由幾個機槍陣地掩護的坎坷不平的鵝卵石海灘上陸,然後攀登上一處有10 層樓房那樣高、幾乎是垂直的懸崖,並迅速占領那裏的岸炮陣地。
當這個突擊計劃送到布萊德雷將軍的指揮部時,他的情報軍官表示:“不能這樣做。隻要有三個拿掃帚的老太婆站在上麵,就完全能夠阻止別動隊員登上那個懸崖。”
然而,還是這樣做了。
為了能夠登上那個該死的懸崖,在拉德中校的監督下,6 艘突擊登陸艇各安裝了3 對(6 個)火箭筒,發射的火箭能把攀登繩索帶到懸崖上去。第一對火箭攜帶的是3/4 英寸粗的普通繩索,第二對火箭攜帶的是備有手握套環的同樣粗的繩索,第三對火箭攜帶的是繩梯。每根繩索或繩梯上都裝有小錨,以便牢牢抓住懸崖那邊的地麵。
這裏的傷亡真是慘不忍睹,該團e 連連長及104 人全部陣亡,而原有180人的f 連僅有2 名軍官倖存..
不過,也有一些士兵倖免於難,他們的登陸艇由於側風所致,稍稍偏離了原定的灘頭,停靠在一塊硝煙瀰漫的海灘上。結果,差不多有整整一連士兵攀上了防波提,又很快設法穿過布雷區。不久,一支突擊隊也隨後趕到,步兵的力量得到了加強。大約200 名士兵在千鈞一髮之際趕抵高地,及時擊退了德軍對灘頭的反撲。
海上炮擊使德軍防禦設施和岸上的矮樹叢紛紛起火,很快,大約2 個營美軍在濃煙的掩護下,又登上了灘頭。一些士兵趁敵人還來不及用密集的炮火封鎖住前進的道路時就搶先沖了過去。
灘頭上,載有部隊、大炮、車輛的登陸艇源源不斷地湧來,炮彈在它們頭上紛飛爆炸,敵軍機槍對準它們瘋狂掃射,登陸艇和車輛紛紛起火,彈藥頻頻爆炸,登陸士兵似乎已無逃生的希望。
然而,堅韌不拔的戰士們很快從手足無措的驚恐狀態中清醒過來,他們編成若幹小隊,盡管不斷遭到很大的犧牲,最後還是在炮火連天的布雷區中奪路而過,向距離最近的防禦工事發動了攻擊。一些士兵在驅逐艦炮火的支援下,攀登上左側的懸崖,摧垮了敵軍陣地,開始向貝辛港及港口那邊英軍登陸的“金灘”進發了。
首批在灘頭突擊登陸的那一個團,真有些支持不住了。垂頭喪氣的部隊被困在布滿屍體和船體殘骸的灘頭上。
該團團長泰勒上校對士兵們說:“這個灘頭上隻留著兩種人:已經死的和快要死的——現在讓我們衝出這個鬼地方吧!”
部隊的士氣又逐漸振作起來。
接著,泰勒將士兵們臨時編成若幹支小部隊,果斷地向外突圍。他們且戰且進,最後一鼓作氣打到並衝過了科勒維爾。
由於從德軍手中奪得的那塊小得可憐的灘頭陣地始終處於極度的混亂之中,而發起決定性強大攻勢所必需的裝甲力量和大炮仍未能衝過敵軍的封
鎖,為了改變形勢,美軍第1 步兵師師長許布納將軍孤注一擲,要求驅逐艦冒著有可能殺傷自己人的危險,向德軍炮群和火力點作抵近射擊。
驅逐艦發揮了巨大威力,德軍士兵被迫舉著雙手從工事中走了出來,美軍步兵在由登陸艇送上岸的兩棲坦克的支援下,開始向內陸進軍。工兵能集中力量來掃清雷區了。
不久,由身經北非和西西裏戰役的老兵組成的美軍第1 師主力,從狹窄的灘頭陣地列隊出發了。
下午,當第二梯隊的日編隊到來時,美軍的進攻力量得到了加強,情況也大有好轉。
黃昏時,美軍在“奧馬哈”灘頭陣地好不容易為軍車開闢出一條道路來。這時,一些坦克和自行防坦克炮轟鳴著穿過雷區,前去接應步兵部隊,向附近內陸設有重防的村落發動進攻。
到天黑時,部隊前出縱深已達1.6—2.4 公裏,雖然沒有達到預定目標,但也終於突破了“大西洋鐵壁”。
“奧馬哈”灘上的霍克角之戰,值得特別一提。
霍克角是一個鈍三角形侮角、屹立在狹窄的岩岸上,高35 米,位於“奧馬哈”最西的一個登陸點以西約5.6 公裏的地方。
德軍在那裏配置了一個155 毫米岸炮連,有火炮6 門,還有混凝土的觀察測距台。這些海岸火炮的射程都為22500 米,它們控製了美軍“猶他”和“奧馬哈”兩個登陸地段。德軍作戰計劃人員中沒有一個人相信美軍在這裏登陸能獲得成功,除非霍克角被壓製或者被占領。
盟軍陸軍航空兵第8和第9轟炸機司令部從4月14日以來曾三次轟炸霍克角。在d 日h 時以前,盟軍“德克薩斯”號戰列艦又對它發射了大約250發炮彈。“薩特利”號和“塔利邦特”號驅逐艦參加了在6 時45 分結束的對霍克角的最後射擊。
但是,無論是盟軍高級將領,還是直接的作戰指揮官,誰都不敢設想這些轟炸和射擊會使敵岸炮完全失去效能,因此,在戰前就計劃在登陸的同時對霍克角實施一次特遣突擊。
布萊德雷將軍認為這次突擊任務將是他的士兵們所執行過的任務中最艱巨的一次,幾經考慮,最後決定把這個任務交給美國陸軍第之別動營去完成。全營200 名士兵由美國陸軍中校拉德指揮。
特遣突擊計劃規定,別動隊的任務是從一處由幾個機槍陣地掩護的坎坷不平的鵝卵石海灘上陸,然後攀登上一處有10 層樓房那樣高、幾乎是垂直的懸崖,並迅速占領那裏的岸炮陣地。
當這個突擊計劃送到布萊德雷將軍的指揮部時,他的情報軍官表示:“不能這樣做。隻要有三個拿掃帚的老太婆站在上麵,就完全能夠阻止別動隊員登上那個懸崖。”
然而,還是這樣做了。
為了能夠登上那個該死的懸崖,在拉德中校的監督下,6 艘突擊登陸艇各安裝了3 對(6 個)火箭筒,發射的火箭能把攀登繩索帶到懸崖上去。第一對火箭攜帶的是3/4 英寸粗的普通繩索,第二對火箭攜帶的是備有手握套環的同樣粗的繩索,第三對火箭攜帶的是繩梯。每根繩索或繩梯上都裝有小錨,以便牢牢抓住懸崖那邊的地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