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符拉迪沃斯托克乘坐運送白衛軍殘部的船隻離開祖國已經二十年了。在國外度過的者二十年當中,他的思想變得象剃刀一樣鋒利:用不著冥思苦想就能縱觀各種事件,推斷出它們的發展前景。施蒂利茨在巴別爾斯堡的獨家住宅裏,收集了羅馬古典作家的著作和宗教裁判所歷史方麵的豐富藏書。他有時對德國重演羅馬國王們在追求功名利的鬥爭中玩弄的那些權術驚訝不已。當個人權力代替了廣泛的民主,當登上參議院講台的人以民族的名義向代表們發表演說,確信隻有他一個人能夠了解、感受和遇見民族的意向、希望和宿願時,施蒂利茨完全平靜地拿來同現代生活相比較,並且在對這個或那個問題的展望解決中從未失誤過。
施蒂利茨準確地規定了自己的行為舉止:暴君是害怕朋友的,但是,盡管暴君不大喜歡那些發牢騷、講真話的人,卻更相信這類人。因此,他利用自己的黨齡,有時發表一些雖不完全與官方意見相,但在一定程度上卻是對立的意見。這使他未能得到升遷,但卻贏得了所有人的信任:從卡爾登勃魯納和舍論貝格,直到保安處的黨內要員。他所選擇的這種行為舉止有可能表現得如此真誠,以至偶然發生的和可能發生的破綻,從他以前的全部立場來看,都是有理由和可以諒解的。
一九四一年,他曾被派往東京。在那裏,他在瑞典大使館舉行的招待會上見到了裏哈德·左爾格,把德國大本營製定的進攻蘇聯的計劃告訴了他。裏哈德·左爾格安排他同蘇聯大使館秘書見了麵。秘書知道施蒂利茨已抵達東京。他給了他一張照片:一個年輕人──年僅二十二歲,從照片上望著伊薩耶夫。這是亞歷山大·伊薩耶夫,他的兒子。施蒂利茨仿佛被震撼了,被擊潰了。他覺得自己渺小和微不足道,覺得在這個對於他是異邦的世界裏十分孤獨。後來,他把一切都排除掉,眼前出現了薩申卡·加夫裏琳娜的麵龐。
這麵龐是那樣貼近、清晰和親切,伊薩耶夫不由得站了起來,眯縫著眼睛站了片刻。然後他問道:“這孩子知道他是誰的兒子嗎?”
“不知道。”
“您是什麽時候找到她們的。”
“一九三九年,當時小夥子來辦理身分證。”
“薩申卡現在做什麽?”
“您看,”秘書說道,“這裏是關於她們的情況。”
秘書把密密麻麻打滿字的幾頁紙遞給伊薩耶夫看。
“我可以給他寫封信嗎?”
“她一定會非常高興的。”
“她……”
“這些年她一直單身一人。”
我親愛的!謝謝你過去和現在的一切。謝謝你,世界上有了第二個‘我’──我們的兒子。謝謝你,這些年來我一直覺得你跟我生活在同一個天空下,同一個世界上,同一個底層和同一個夜晚。我什麽都不能許諾你,除了一件東西──我的愛。我將一如既往,跟你在一起。假如我身邊沒有了你,世界也就不存在了。
4、馬克西姆
飛機在克拉科夫機場降落了。
“我們沒有白白掉換位置,”奧托·楚·烏赫一口氣說道。“我的十三號座位給您帶來了幸運:我們沒有出事就到達了。”
“空中一般是不會出事的,”施蒂利茨回答道,“要出事的話,即使持續事件再長,飛機隻要一分鍾就會墜落,接著您就會中風:所以說,心力衰竭才是避免空中出事的保障。”
晚上,駕駛施蒂利茨乘坐的那架飛機的飛行員來到理髮館找科利亞。他用手勢向科利亞說明,他想刮臉。科利亞的上衣袖子上有一個“東方”小標誌。飛行員斷定理髮師不懂德語──他怎麽會懂德語呢!──便拍了拍自己的麵頰。科利亞微微一笑,說道:“要按摩嗎?”
“噢,按摩。”飛行員點點頭,閉上了眼睛。
隨機機械師緊跟著走進來,問道:“你是來睡覺還是刮臉。”
飛行員答道。“跟希姆萊的這些紅人飛行一趟之後,神經徹底垮了。上帝保佑,飛機要是出事……”
“你為什麽斷定施蒂利茨是首腦的紅人呢?”
“因為政治偵察處處長舍倫貝格的助手為他送行。並且有一次我看見他跟舍倫貝格談話──他們完全平等地進行交談。”
駕駛員是位年輕人,喜歡探聽一切消息,尤其是上邊發生的事。富有經驗的人往往把自己的消息──必要的或偶然的──掩飾起來。而那些初出茅廬和剛剛接觸到“大人物”生活的年輕人則相反,他們總是帶著一點懶散和漫不經心的樣子炫耀自己消息靈通。
“他是什麽職銜?”
飛行員不知道他是什麽職銜,但又因年輕好強而回答道:“從戰前開始他就是黨衛軍的要員了。”
“他到弗蘭克那裏去了吧?到要塞去了吧?”
“沒有,他住在法蘭西飯店了。馮·施蒂利茨非常喜歡巴赫──飯店對麵的天主教教堂裏有一架非常出色的管風琴。”
“他什麽時候回去?”
“過一兩天。命令我在這裏等他。”
施蒂利茨準確地規定了自己的行為舉止:暴君是害怕朋友的,但是,盡管暴君不大喜歡那些發牢騷、講真話的人,卻更相信這類人。因此,他利用自己的黨齡,有時發表一些雖不完全與官方意見相,但在一定程度上卻是對立的意見。這使他未能得到升遷,但卻贏得了所有人的信任:從卡爾登勃魯納和舍論貝格,直到保安處的黨內要員。他所選擇的這種行為舉止有可能表現得如此真誠,以至偶然發生的和可能發生的破綻,從他以前的全部立場來看,都是有理由和可以諒解的。
一九四一年,他曾被派往東京。在那裏,他在瑞典大使館舉行的招待會上見到了裏哈德·左爾格,把德國大本營製定的進攻蘇聯的計劃告訴了他。裏哈德·左爾格安排他同蘇聯大使館秘書見了麵。秘書知道施蒂利茨已抵達東京。他給了他一張照片:一個年輕人──年僅二十二歲,從照片上望著伊薩耶夫。這是亞歷山大·伊薩耶夫,他的兒子。施蒂利茨仿佛被震撼了,被擊潰了。他覺得自己渺小和微不足道,覺得在這個對於他是異邦的世界裏十分孤獨。後來,他把一切都排除掉,眼前出現了薩申卡·加夫裏琳娜的麵龐。
這麵龐是那樣貼近、清晰和親切,伊薩耶夫不由得站了起來,眯縫著眼睛站了片刻。然後他問道:“這孩子知道他是誰的兒子嗎?”
“不知道。”
“您是什麽時候找到她們的。”
“一九三九年,當時小夥子來辦理身分證。”
“薩申卡現在做什麽?”
“您看,”秘書說道,“這裏是關於她們的情況。”
秘書把密密麻麻打滿字的幾頁紙遞給伊薩耶夫看。
“我可以給他寫封信嗎?”
“她一定會非常高興的。”
“她……”
“這些年她一直單身一人。”
我親愛的!謝謝你過去和現在的一切。謝謝你,世界上有了第二個‘我’──我們的兒子。謝謝你,這些年來我一直覺得你跟我生活在同一個天空下,同一個世界上,同一個底層和同一個夜晚。我什麽都不能許諾你,除了一件東西──我的愛。我將一如既往,跟你在一起。假如我身邊沒有了你,世界也就不存在了。
4、馬克西姆
飛機在克拉科夫機場降落了。
“我們沒有白白掉換位置,”奧托·楚·烏赫一口氣說道。“我的十三號座位給您帶來了幸運:我們沒有出事就到達了。”
“空中一般是不會出事的,”施蒂利茨回答道,“要出事的話,即使持續事件再長,飛機隻要一分鍾就會墜落,接著您就會中風:所以說,心力衰竭才是避免空中出事的保障。”
晚上,駕駛施蒂利茨乘坐的那架飛機的飛行員來到理髮館找科利亞。他用手勢向科利亞說明,他想刮臉。科利亞的上衣袖子上有一個“東方”小標誌。飛行員斷定理髮師不懂德語──他怎麽會懂德語呢!──便拍了拍自己的麵頰。科利亞微微一笑,說道:“要按摩嗎?”
“噢,按摩。”飛行員點點頭,閉上了眼睛。
隨機機械師緊跟著走進來,問道:“你是來睡覺還是刮臉。”
飛行員答道。“跟希姆萊的這些紅人飛行一趟之後,神經徹底垮了。上帝保佑,飛機要是出事……”
“你為什麽斷定施蒂利茨是首腦的紅人呢?”
“因為政治偵察處處長舍倫貝格的助手為他送行。並且有一次我看見他跟舍倫貝格談話──他們完全平等地進行交談。”
駕駛員是位年輕人,喜歡探聽一切消息,尤其是上邊發生的事。富有經驗的人往往把自己的消息──必要的或偶然的──掩飾起來。而那些初出茅廬和剛剛接觸到“大人物”生活的年輕人則相反,他們總是帶著一點懶散和漫不經心的樣子炫耀自己消息靈通。
“他是什麽職銜?”
飛行員不知道他是什麽職銜,但又因年輕好強而回答道:“從戰前開始他就是黨衛軍的要員了。”
“他到弗蘭克那裏去了吧?到要塞去了吧?”
“沒有,他住在法蘭西飯店了。馮·施蒂利茨非常喜歡巴赫──飯店對麵的天主教教堂裏有一架非常出色的管風琴。”
“他什麽時候回去?”
“過一兩天。命令我在這裏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