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學作品形成的角度講,《水滸傳》的成稿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水滸傳的故事在中國民間很早就有流傳,經過民眾的口頭傳說,口頭創造,其中的人物形象被逐步刻畫塑造出來。許多民間藝人,尤其是說書藝人和戲劇作家在民間傳說的基礎上,對之進行過藝術加工,使故事情節更加吸引人,謀篇布局更加合理,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因此可以說,是不同時期的多位藝人共同參與了《水滸傳》的創造,最後由施耐庵等整理修訂、去蕪存箐而定稿。


    《水滸傳》裏絕大部分的故事在歷史上發生過。如北宋人宋江率數三十六人起義,進攻京師這件事情就是真實的,南宋時期的一些筆記裏都記載了這件事。南宋王偁的《東都事略》提到了“宋江寇京東”;南宋羅燁的《醉翁談錄》裏錄有很多隨宋江起義的人的畫本,如《青麵獸》、《花和尚》、《武行者》、《石頭孫立》、《徐荊落草》等;南宋畫家龔開寫了《宋江三十六人贊》,就是畫了圖,每幅圖再配上敘述的文字,說明這些人的事跡。除了文人記載這個故事以外,宋江等人的事跡必然也會流傳在民間。在民間流傳的過程中,逐漸演繹和變化,故事內容大大豐富起來,情節愈益曲折離奇。到了元朝初年有個叫《大宋宣和遺事》的畫本,已經包含了‘楊誌賣刀’、‘智取生辰綱’、‘宋江殺閻婆惜’、‘九天玄女授天書’、宋江受招安、征方臘的故事。元雜劇中有《黑旋風雙獻功》、《旋風負荊》、《燕青薄魚》、《還牢陌》、《征豹恩》、《黃花玉》、《五虎大劫牢》、《七虎鬧同台》、《王矮虎大鬧東平府》、《宋公明排九宮八卦陣》等劇目。元雜劇為《水滸傳》故事情節的定型作出了重大貢獻。宋江率領的起義軍由三十六人發展到一百零八人,隊伍蔚為壯觀,英雄事跡層出不窮,整個《水滸傳》成了一部英雄的史詩。元雜劇還為宋江起義尋找到一個舞台,即梁山泊。梁山泊傳說在山東,但是很多人認為根本不在山東,而是在江南水鄉。《水滸傳》的故事裏,南方色彩偏重。到元末明初的時候,就由文人施耐庵和羅貫中等在前人共同創作的基礎上,進行再一次的文學創作,從而寫就了中國最長的一部章回體小說。


    因此可以說,《水滸傳》是一個集體創作的過程,最後由羅貫中或施耐庵或者兩人將這個流傳於民間、水平參差不齊、層次比較低的原始傳說、早期作品,加以匯集、整理、加工、創作,從而成為一部文學巨著,它是群眾智慧和民間藝術的結晶。


    亦真亦幻《西遊記》作者之謎


    《西遊記》的作者是誰?數百年來一直是個歷史懸案。上世紀二十年代,胡適與魯迅等人從清代學者的著作中論證出其作者是明朝嘉靖中期的淮安歲貢生吳承恩。但是,目前所能見到的各種《西遊記》明清版本,卻沒有一部是署名吳承恩所作的。那麽,吳承恩到底是不是《西遊記》的真正作者呢?


    說起四大古典名著中的《西遊記》,大多數讀者都耳熟能詳,其作者吳承恩也早已為人們知悉。但事實上,現在我們能夠看到的《西遊記》明清版本中,除極少數版本曾署名元朝全真道人丘處機之外,大部分版本的署名均為無名氏。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丘處機一直被認為是小說《西遊記》的作者。其始作俑者為元朝學者陶宗儀,他在自己的筆記《輟耕錄》中首次將《西遊記》列於丘處機的名下。這一說法從此沿襲了數百年之久。


    一直到清朝中葉,開始有人懷疑這一說法。他們指出,與丘處機有關的雖然也有一本著作名叫《西遊記》,但其全名是《長春真人西遊記》,作者為丘處機的弟子李誌常,而它的內容則是記載丘處機西行大漠之所聞所見,因此跟小說《西遊記》風馬牛不相及。當時的著名學者錢大昕還專門從道藏中抄出《長春真人西遊記》,以證傳說之謬。淮安籍學人阮葵生則據明朝《淮安府誌》的記載,認定作者乃是明朝嘉靖至萬曆年間的淮安人吳承恩,其後同為淮安籍的學人丁晏又再次重申了這個觀點。因此到晚清,在學人的著述中,吳承恩作《西遊記》的觀點已經被不少人所接受。


    吳承恩墓


    上世紀二十年代,魯迅根據前輩學人的記載和有關文獻,在其現代意義上的第一部小說研究著作《中國小說史略》中,明確指出《西遊記》作者為淮安人吳承恩的觀點。同時,著名學者胡適、董作賓及稍後的鄭振鐸、趙景深等人也開始了對吳承恩的研究,趙景深還在1936年首次撰成《西遊記作者吳承恩年譜》。至此,原本在清代學人筆下尚顯模糊的吳承恩的輪廓逐漸被勾勒出來,並且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同。


    但是爭論並沒有就此結束,有人對此不斷提出異議。他們認為,吳承恩作為《西遊記》的作者至少有以下幾個疑點:首先是今存吳承恩詩文及其文友的文字中從未提及過他撰寫《西遊記》這件事;二是《淮安府誌》雖載有吳承恩著《西遊記》,但並沒有說明是演義還是稗史;三是清人黃虞稷所著《千頃堂書目》曾把吳承恩著《西遊記》列入輿地類著作。因此,一度又有論者重新提出《西遊記》丘作說,或是丘的弟子和傳人所作說。


    持相對觀點的學者則針鋒相對地提出,吳承恩作為《西遊記》的作者是完全站得住腳的。首先,從成書年代看,《西遊記》成書年代應在嘉靖初年到萬曆中期,而這正是吳承恩生活和創作的年代;其次,根據《西遊記》中大量方言詞和人聲的使用情況來看,作者應操下江官話,這與昊承恩的籍貫相符;第三,從《西遊記》的基本行文風格看,作者應是知識博雜、性情詼諧的讀書人,還應有點心高氣傲、鬱塞不平的情緒,其身份不會太尊貴,這也正是吳承恩的特徵。當然《西遊記》中有許多道教內容,兼載有道家的詩句,但作為小說,《西遊記》是經過長期演變,最後由文人加工定型的,在這過程中也不排斥曾有道教徒一同參與過修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王朝之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強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強華並收藏大明王朝之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