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改用八股文為主要的考試形式,當時的政治、經濟狀況所起的決定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朱元璋取得天下以後,他的目的是要再建封建帝國,加強中央集權。但是當時已有資本主義萌芽,商業和市場有了很大程度的發展,這對封建經濟是一種衝擊,所產生的市民思想和各種“異端邪說”對封建主義的思想體係也是一種衝擊。“自人文向盛,士習寢漓,始而厭薄平常,稍趨纖靡。纖靡不已,漸鶩新奇。新奇不已,漸趨詭僻。始猶附諸子以立幟,今且尊二氏以操戈。惟南華西竺之語,是尊是敬。”也就是說參加科舉考試的舉子們已經不再滿足於前代人的思想,他們在應試的文章中寫出了新的內容,裏麵不僅有諸子的思想,還加入了佛道兩教的觀點。應試文章竟然離經叛道,雜入新奇之說,詭僻之論,對封建的中央集權是不利的。為了迫使當時的知識分子服贗孔孟之道,製止異端邪說,從而鞏固封建專製,就必須加強儒家經典的灌輸,把人們的思想重新納入官方思想的軌道上。要達到這一目的,最好的辦法自然是把科舉考試從內容到形式都加以嚴格規定,於是明朝規定,科舉考試必須以朱熹集注的儒家經典《四書》作為標準答案,文章必須以八股文為形式。這樣,讀書人就不再需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也不可以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不然的話,就無法通過科舉考試這一關。可憐天下的讀書人為了他們書中的黃金屋和顏如玉,十年寒窗苦讀,學到的卻隻是些除了應付科舉考試以外百無一用的八股文。再則,明太祖雖出身行伍,但是他明白,武力可用來奪取政權,卻不能用以安邦治國,他的部下大多不識字,也辦不了公文,更不能作高級執政官員。所以戰事還沒有結束的時候,他就勤於學問,多方羅致文人。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朱元璋攻破徐州,有一個名叫範常的文人到軍營見朱元璋,朱元璋就把他留下來作為智囊以備諮詢。以後每到一處,都要把那裏的宿學大儒網羅起來。至正二十四年以後,就下詔令開設文武兩科取士。明朝建立以後,諸事草創,百廢待舉,於是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就下詔令開科舉,自此開始一連開了三年科舉考試。
到了明憲宗成化年間,又正式規定了一套完整的八股文寫作方法,並且限定字數,規定鄉試、會試《五經》義一題,限五百字,《四書》義一題限三百字,以後到清朝最長也不得超過七百字。八股文一開頭便要用一兩句話將題意點明,稱為“破題”,接著便是“承題”、“起講”、“入手”,然後用八股文字對比地展開議論,隨即“落下”,結束全篇,容不得半句離題話。這是最簡練的文字,而且“語言文章之工,合於邏輯者,無有逾於八股文者也。”清朝科舉考試仍然沿用八股文。由於八股文是登入仕途的“敲門磚”,於是明清兩朝八股文大盛,文人們紛紛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這精緻但缺乏實用的八股文之中。一直到清朝末年,麵對歐美列強的欺淩,古老的帝國卻發現自己沒有可用之才與之抗爭,痛定思痛之下,八股文成為千夫所指的罪魁禍首。於是在一片聲討聲中,八股文被逐出了歷史舞台。
卷分南北“丁醜會試科場案”之謎
從隋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創製科舉選士製度以來,為體現其“公平”,科舉考試中一直堅持“人不分貧富,地不分南北,唯以文章學問是賴”的原則。但耐人尋味的是,到了朱明王朝,卻在科舉考試中明確規定,人分南北,卷以率取。為什麽明朝科舉考試時一反常例,試卷要作南北之分?這還得要從明初的一個小故事說起。
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全國舉行會試,因這一年是農曆丁醜年,故史稱“丁醜科會試”。主考官劉三吾、白信蹈等所取宋琮等五十二人,都為南方人。北方士子譁然,稱“三吾南人,私其鄉”,不滿之餘,遂紛紛指責其在錄取中偏袒同鄉,有舞弊之嫌。明太祖下令侍讀張信等人對此進行複查,複查結界認為劉三吾並未舞弊違法,原榜維持不變。北方舉人不服,上疏朱元璋說,張信與劉三吾互相勾結,故意挑出北方人的劣等卷子送呈皇帝,肆行欺騙。朱元璋大怒,竟處死白信蹈、張信和當科狀元等人,劉三吾已八十五歲,以年老免死,革職充軍。隨後,朱元璋親自閱卷,欽定任伯安等六十二人為進士,全部是北方人,於同年夏天發榜。
事實上,1397年發生的這次重大科場案件,其實並不是一場真實的科舉舞弊和反舞弊事件,其背後有著明朝統治者明確的政治目的。
科舉以文取士,久成定製。相對於經濟文化較發達的南方而言,北方士人在進士科中,往往居於劣勢,而向以“尚文”著稱的南方人自晚唐北宋以來,在進士科考中久占壓倒優勢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有人曾做過統計,終明一代,各科狀元共八十九人,其中南方籍的就有七十五人,占總數的84.3%;北方籍十三人,其他地區(如中部地區)隻有一人。建文年間各科進士共一百零六人,其中南方籍的有八十九人,占總數的83%;永樂年間,各科進士共一千八百十九人,其中南方籍的共有一千五百十九人,也占83%。上述數據都說明了南方士子久執科考試場之牛耳。因此丁醜會試錄取的多為南方人並沒有什麽反常的地方。
到了明憲宗成化年間,又正式規定了一套完整的八股文寫作方法,並且限定字數,規定鄉試、會試《五經》義一題,限五百字,《四書》義一題限三百字,以後到清朝最長也不得超過七百字。八股文一開頭便要用一兩句話將題意點明,稱為“破題”,接著便是“承題”、“起講”、“入手”,然後用八股文字對比地展開議論,隨即“落下”,結束全篇,容不得半句離題話。這是最簡練的文字,而且“語言文章之工,合於邏輯者,無有逾於八股文者也。”清朝科舉考試仍然沿用八股文。由於八股文是登入仕途的“敲門磚”,於是明清兩朝八股文大盛,文人們紛紛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這精緻但缺乏實用的八股文之中。一直到清朝末年,麵對歐美列強的欺淩,古老的帝國卻發現自己沒有可用之才與之抗爭,痛定思痛之下,八股文成為千夫所指的罪魁禍首。於是在一片聲討聲中,八股文被逐出了歷史舞台。
卷分南北“丁醜會試科場案”之謎
從隋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創製科舉選士製度以來,為體現其“公平”,科舉考試中一直堅持“人不分貧富,地不分南北,唯以文章學問是賴”的原則。但耐人尋味的是,到了朱明王朝,卻在科舉考試中明確規定,人分南北,卷以率取。為什麽明朝科舉考試時一反常例,試卷要作南北之分?這還得要從明初的一個小故事說起。
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全國舉行會試,因這一年是農曆丁醜年,故史稱“丁醜科會試”。主考官劉三吾、白信蹈等所取宋琮等五十二人,都為南方人。北方士子譁然,稱“三吾南人,私其鄉”,不滿之餘,遂紛紛指責其在錄取中偏袒同鄉,有舞弊之嫌。明太祖下令侍讀張信等人對此進行複查,複查結界認為劉三吾並未舞弊違法,原榜維持不變。北方舉人不服,上疏朱元璋說,張信與劉三吾互相勾結,故意挑出北方人的劣等卷子送呈皇帝,肆行欺騙。朱元璋大怒,竟處死白信蹈、張信和當科狀元等人,劉三吾已八十五歲,以年老免死,革職充軍。隨後,朱元璋親自閱卷,欽定任伯安等六十二人為進士,全部是北方人,於同年夏天發榜。
事實上,1397年發生的這次重大科場案件,其實並不是一場真實的科舉舞弊和反舞弊事件,其背後有著明朝統治者明確的政治目的。
科舉以文取士,久成定製。相對於經濟文化較發達的南方而言,北方士人在進士科中,往往居於劣勢,而向以“尚文”著稱的南方人自晚唐北宋以來,在進士科考中久占壓倒優勢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有人曾做過統計,終明一代,各科狀元共八十九人,其中南方籍的就有七十五人,占總數的84.3%;北方籍十三人,其他地區(如中部地區)隻有一人。建文年間各科進士共一百零六人,其中南方籍的有八十九人,占總數的83%;永樂年間,各科進士共一千八百十九人,其中南方籍的共有一千五百十九人,也占83%。上述數據都說明了南方士子久執科考試場之牛耳。因此丁醜會試錄取的多為南方人並沒有什麽反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