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獻忠屠蜀這一問題上,目前仍存在著較大的爭議,眾說紛紜,各執一詞。


    驚世寶藏張獻忠藏銀之謎


    張獻忠在四川留下了許多難解之謎,藏銀之謎便是發生在張獻忠身上的一個未解之謎。張獻忠到底有沒有藏銀?張獻忠真的在四川留下了寶藏瑪?寶藏在何處呢?


    崇禎九年,張獻忠率軍轉戰鄂皖等地,但連遭失利,退走湖廣一帶山區。為保存實力,十一年接受明廷招撫。次年,再度起兵,威名大震。明廷派兵部尚書楊嗣昌督師圍剿,但被張獻忠突圍成功。隨後,張獻忠率軍由湖廣進入四川。入川後,足跡幾乎踏遍全蜀。十四年二月,率軍出川入楚,進入極盛時期。十七年,張獻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自稱大西王,年號大順。但大西政權並不穩固,很快便遭到當地明朝官吏和地主、士紳武裝的攻擊,再加上由陝南入川的清軍的攻打,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年,清軍攻占四川,張獻忠戰死,起事失敗。


    據明朝史書記載,張獻忠有“放火”的嗜好。他曾一把大火燒掉朱元璋的祖墳和成都。除這一“愛好”之外,他喜歡“搶劫”——專搶巨室豪富、達官貴人。如《甲申朝小記》中記述張獻忠僅在武昌楚王的府邸中,就獲取了“輦載不盡”的財寶。另外,他還從重慶瑞王朱常浩、太平王朱至祿、襄陽王、成都蜀王等藩王處以及地方府庫中獲得巨額財富。據說在大西國成立之初,張獻忠把他在戰爭中獲得的奇珍異寶,特別是明成都皇室成員寶庫中的金銀財寶,在皇城舉辦鬥寶大會,二十四間房子擺滿奇珍異寶、金器銀錠。經過多年的搶劫,積聚起來的財富,即使是崇禎皇帝和他相比也隻能算是“小戶”而已。張獻忠獲取這些財寶後,將其中的一部分應用到軍事上,一部分鑄成了“大順通寶”,作為貨幣流通,在大西政權內使用,其餘的則藏在府庫中,留作備用。但這些藏在府庫中的寶藏,在張獻忠撤離成都之時卻消失了。對於金銀財寶的去向,史書有著不同的記載,不過錦江藏銀一說似乎成為公論。在《明史·張獻忠傳》、張邦伸的《錦裏新法》、彭遵泗的《蜀碧》以及彭孫貽的《平寇誌》等史書中均有類似的記載,再加上民間許多神乎其神的傳說,張獻忠藏銀之說好像變得毋庸置疑了。


    很多人對此說法深信不疑,並身體力行,特別是錦江之濱的眾多尋寶者,幾百年來苦苦尋覓著。最早動手的是張獻忠的死對頭楊展,他派手下沿江打撈和挖掘。據《錦裏新編·楊展》記載,楊展用獲取的金銀財寶來犒勞軍隊,因此比其他將領要富裕很多。可見,楊展雖未找到主要的埋藏點,但也獲得了不少的財寶。楊展的先拔頭籌,使得其他尋寶者坐立不安,肅親王豪格一麵嚴刑拷打被俘的義軍將士,試圖從他們的口中得到信息,一麵派人四處尋覓,但最終未果,後世的一次次尋覓活動也都以失敗而告終。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鹹豐皇帝為了緩解因鎮壓太平天國而造成的財政危機,決定悉心訪察,博採輿論,但這次精心組織的尋寶之行,最終仍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尋寶之旅一直在延續著,但無果而終的局麵也漸漸地沖淡了人們的熱情。延至近代,錦江底所藏的金銀財寶逐漸為人所淡忘。


    正當錦江的藏銀為世人所淡忘之時,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兩次意外發現又勾起了人們的無限遐想。1975年在成都市望江公園附近的錦江岸邊,發現了一批刻有“大順通寶”字樣的錢幣;1976年在成都市南郊的農田中,又發現兩處窖藏,裏麵也藏有“大順通寶”,大概有百餘斤,這兩次意外的發現,使人們本已平靜的心又激動起來,開始了新的一輪尋寶曆程。但是當人們進一步探尋時,結果卻一無所獲,好像老天爺在冥冥之中作弄人們似的。錦江藏銀更加神秘了。


    1984年在綿陽市郊的一個工地上偶然發掘到一座墓葬,出土了玉圈、玉戒指等珍貴葬品,其中有兩個金戒指上鐫有“大順赤金”字樣。有史家推測,這批寶物可能是張獻忠撤出成都時隨身攜帶的寶物中的一小部分,並且他們還進一步推測,張獻忠還將這批寶物沿撤退路線作了埋藏,綿陽、鹽亭、西充等地都有可能是其埋藏地點。而專家們的推測在地方誌中得到了進一步的驗證。據綿陽地方誌的記載,綿陽皂角鋪荀克孝父子是當地有名的金工,曾為大順政權煉過金。至於這個推測能否站得住腳跟,還得依靠考古學家的進一步考證。


    但是一些史家卻認為張獻忠藏銀一事純屬無稽之談。他們的理由是:第一,張獻忠以及大順政權在內外交困的處境下,根本沒有閑心去鍊金藏寶;第二,以上發現的張獻忠所鑄錢幣是當地百姓埋下的,據他們推測,張獻忠失敗後,當地百姓害怕因收藏“賊錢”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因此隻好將其沉江或者埋於地下。日久,也就成為無主之物了。


    張獻忠究竟有沒有藏銀?一直到現在沒有定論。近幾年,一直有專家在積極努力探索。前不久,四川省的一知名專家經過考察論證,認為川江中有歷史沉銀。這位專家曾於1993年秋冬季前往考察時,獲悉1990年8月左右,一名叫鄔長福的漁民網得大小銀錠各一,大的近1.5公斤,小的0.05公斤;1992年2月,某廠工人黃娃撈得一銀錠;1991年12月中旬,修農機站的村民在河邊泥中發現明朝翹角銀錠2枚,各1.85公斤,銀上有“閔傑”二字。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專家一定會揭開寶藏之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王朝之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強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強華並收藏大明王朝之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