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歷來重農輕商,重生產輕分配,重傳統輕創造的傳統農業社會裏,即便曾經出現過大規模商業和貿易,經濟也表現不俗,終究是孕育不出近代工業的。因此十六、十七世紀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性變化,遠不是諸如“個別地區的個別行業發生了一些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這種斷語所能概括的,它是一個比這類推斷要複雜、宏闊得多的過程。
從上個世紀以來,關於明朝資本主義萌芽的爭論已經持續了幾十年的時間,雖然直到現在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但這樣的爭論無疑豐富了人們對明朝社會的認識,能夠從不同的側麵了解中國為什麽會落後於西方的原因。
人
物
尋
蹤
三寶太監鄭和稱名“三寶”之謎
人們對明朝傑出的航海家鄭和有一個通俗的稱呼,就是“三寶太監”,或稱“三保太監”。那麽這個稱呼的含義是什麽呢?“三保”和“三寶”有什麽區別嗎?而這樣一個名稱與鄭和的身世又有什麽聯繫呢?
鄭和本姓馬,小字三保,雲南昆陽(今昆明市晉寧縣)人,是唐宋時期來中國定居的阿拉伯人的後裔,其祖父及父輩均為元朝重臣,封滇陽侯。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鄭和出生。洪武十四年,明軍開始進入雲南,次年,平定雲南。正在這一年,鄭和的父親病故,這時他才十二歲。由於地方上新經戰爭,創傷未復;加上他的家庭又遭大變,生活更加艱難困苦。在這種境況下,鄭和被送到北平,成為北平燕王朱棣家的一名奴隸,做了宦官。
鄭和出生的家庭世代信奉伊斯蘭教,他共有兄弟姐妹六人,因為排行第三,所以取小名叫三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初,朱棣親筆寫了一個“鄭”字,賜他為姓,並提升為內官監太監。後來人們稱他“三保太監”或“三寶太監”。
對這樣的看法,有學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認為鄭和小名三保並不是他被稱為三寶太監的原因,這個名稱實際上和佛教有關。他們指出,元末著名回族政治家賽典赤贍思丁信奉伊斯蘭教,但對佛教也曾支持和提倡,他曾經在雲南修建佛寺,鄭和幼年即受到佛教影響。他十四歲那年,被明軍擒獲,遣送南京,經過閹割,進入宮廷充當太監。後來,明太祖朱元璋將其賜給四子燕王朱棣。由於他“從燕王起兵靖難,出入戰陣,多建奇功。”因此朱棣稱帝後,提拔他為“內官監太監”,“賜姓鄭”,始名鄭和。1403年,明成祖朱棣的太師和尚道衍引鄭和受菩薩戒,取法名為福善,鄭和從此成為佛門弟子。佛教以佛、法、僧為“三寶”,故人們也以“三寶”為佛教的尊稱。鄭和既然信奉佛教,所以人們尊稱他為“三寶太監”。
但也有人不同意這樣的看法。他們認為,佛教的三寶是指佛、法、僧三者而言的,佛是指大知大覺的人,法是佛所說的教義,僧是宣揚和繼承教義的人。鄭和雖然信佛,有“福吉善”等法名,還出錢刻過《摩利支天》等佛經,但並不等於說就可以把佛、法、僧“三寶”集於鄭和一身。有明一代,皈依佛教者很多,在佛教方麵的功勞超過鄭和的也大有人在,“三寶”這一尊號還輪不上鄭和。
還有人則認為“三寶”隻不過是“內官”的通稱。至於“三寶太監”則是因為鄭和歷經永樂、洪熙、宣德三朝,忠心輔佐成祖、仁宗、宣宗三帝,所以明宣宗於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敕封他為“三寶太監”。《鄭和家譜》中也說:“至宣德六年,欽封公(鄭和)三保太監”。由於鄭和業績廣為流傳,在後人的著作、小說、評話等都冠以“三寶太監”之名,久而久之,“三寶太監”就成為鄭和專有的代名詞。
還有人認為,三寶太監之說是和鄭和下西洋次數多有關係的。因為明人朱國幀在《皇明大政記》中說過,“鄭和下西洋者七次,後守備南京。出使同行者有馮三保,時西域者有楊三保。一曰三寶,又曰三航,言下海之多也。”不過這個觀點也遭到了反駁,因為在永樂年間的詔書中,人們發現被稱為三保的人還有不少,他們有的是將領,有的則是朝中大臣。因此,如果僅僅因為鄭和下西洋次數多就被稱為三保,恐怕也是值得商榷的。
最近,著名的鄭和研究專家、南京大學的潘群教授對鄭和為什麽叫三寶太監這一問題又提出了新的觀點。他通過詳細考察史料,認為“三保”其實是當時統治者對被俘虜後做奴隸的人的統稱。在《元史紀事本末》中記載,元朝稱外族俘虜皆為“三保奴”。他指出,元朝末年統治雲南的梁王是蒙古貴族把匝瓦密,1381年,朱元灣派30萬大軍征討雲南,史稱“太祖平滇”。正是在這場戰爭中,鄭和父親故世,十二歲的鄭和被明軍俘虜,並慘遭閹割。明初沿用元朝舊稱,稱其為“三保奴”是十分合理的。而明人王登在《客越誌》中稱;“桃花渡為永樂中太監三保奴出西洋處。”這也是一個旁證。
另外,這還牽涉到鄭和為什麽會被閹割的問題。鄭和當時還隻是一個孩子,如果沒有特殊的原因,通常說是不會被閹割的。因此潘教授推測,很有可能是受到了他父親的牽連。永樂三年五月,鄭和下西洋前夕回鄉掃墓,明政府派禮部尚書李至剛親自為其父撰文,並刻在一塊碑上。按常理,國家為私人立傳乃是最高榮譽,一定大書其名於碑上,以示榮耀。但是在這塊碑上卻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到過鄭和父親的真名,而隻以“馬哈隻”稱之。“哈隻”是阿拉伯語的譯音,是對去麥加朝覲過聖的人的統稱。但鄭和被俘時已經十二歲,完全知道其父的名字,之所以立碑而隱去其名,一是表明明政府為了安撫鄭和完成下西洋的任務,對鄭和家人在平滇戰役中的罪名進行平反;其二則說明鄭和父親極可能是支持梁王的,並做過阻礙明軍平定梁王的事情,由於涉及對朱元璋平滇之役的評價,因此才把真名隱去。
從上個世紀以來,關於明朝資本主義萌芽的爭論已經持續了幾十年的時間,雖然直到現在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但這樣的爭論無疑豐富了人們對明朝社會的認識,能夠從不同的側麵了解中國為什麽會落後於西方的原因。
人
物
尋
蹤
三寶太監鄭和稱名“三寶”之謎
人們對明朝傑出的航海家鄭和有一個通俗的稱呼,就是“三寶太監”,或稱“三保太監”。那麽這個稱呼的含義是什麽呢?“三保”和“三寶”有什麽區別嗎?而這樣一個名稱與鄭和的身世又有什麽聯繫呢?
鄭和本姓馬,小字三保,雲南昆陽(今昆明市晉寧縣)人,是唐宋時期來中國定居的阿拉伯人的後裔,其祖父及父輩均為元朝重臣,封滇陽侯。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鄭和出生。洪武十四年,明軍開始進入雲南,次年,平定雲南。正在這一年,鄭和的父親病故,這時他才十二歲。由於地方上新經戰爭,創傷未復;加上他的家庭又遭大變,生活更加艱難困苦。在這種境況下,鄭和被送到北平,成為北平燕王朱棣家的一名奴隸,做了宦官。
鄭和出生的家庭世代信奉伊斯蘭教,他共有兄弟姐妹六人,因為排行第三,所以取小名叫三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初,朱棣親筆寫了一個“鄭”字,賜他為姓,並提升為內官監太監。後來人們稱他“三保太監”或“三寶太監”。
對這樣的看法,有學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認為鄭和小名三保並不是他被稱為三寶太監的原因,這個名稱實際上和佛教有關。他們指出,元末著名回族政治家賽典赤贍思丁信奉伊斯蘭教,但對佛教也曾支持和提倡,他曾經在雲南修建佛寺,鄭和幼年即受到佛教影響。他十四歲那年,被明軍擒獲,遣送南京,經過閹割,進入宮廷充當太監。後來,明太祖朱元璋將其賜給四子燕王朱棣。由於他“從燕王起兵靖難,出入戰陣,多建奇功。”因此朱棣稱帝後,提拔他為“內官監太監”,“賜姓鄭”,始名鄭和。1403年,明成祖朱棣的太師和尚道衍引鄭和受菩薩戒,取法名為福善,鄭和從此成為佛門弟子。佛教以佛、法、僧為“三寶”,故人們也以“三寶”為佛教的尊稱。鄭和既然信奉佛教,所以人們尊稱他為“三寶太監”。
但也有人不同意這樣的看法。他們認為,佛教的三寶是指佛、法、僧三者而言的,佛是指大知大覺的人,法是佛所說的教義,僧是宣揚和繼承教義的人。鄭和雖然信佛,有“福吉善”等法名,還出錢刻過《摩利支天》等佛經,但並不等於說就可以把佛、法、僧“三寶”集於鄭和一身。有明一代,皈依佛教者很多,在佛教方麵的功勞超過鄭和的也大有人在,“三寶”這一尊號還輪不上鄭和。
還有人則認為“三寶”隻不過是“內官”的通稱。至於“三寶太監”則是因為鄭和歷經永樂、洪熙、宣德三朝,忠心輔佐成祖、仁宗、宣宗三帝,所以明宣宗於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敕封他為“三寶太監”。《鄭和家譜》中也說:“至宣德六年,欽封公(鄭和)三保太監”。由於鄭和業績廣為流傳,在後人的著作、小說、評話等都冠以“三寶太監”之名,久而久之,“三寶太監”就成為鄭和專有的代名詞。
還有人認為,三寶太監之說是和鄭和下西洋次數多有關係的。因為明人朱國幀在《皇明大政記》中說過,“鄭和下西洋者七次,後守備南京。出使同行者有馮三保,時西域者有楊三保。一曰三寶,又曰三航,言下海之多也。”不過這個觀點也遭到了反駁,因為在永樂年間的詔書中,人們發現被稱為三保的人還有不少,他們有的是將領,有的則是朝中大臣。因此,如果僅僅因為鄭和下西洋次數多就被稱為三保,恐怕也是值得商榷的。
最近,著名的鄭和研究專家、南京大學的潘群教授對鄭和為什麽叫三寶太監這一問題又提出了新的觀點。他通過詳細考察史料,認為“三保”其實是當時統治者對被俘虜後做奴隸的人的統稱。在《元史紀事本末》中記載,元朝稱外族俘虜皆為“三保奴”。他指出,元朝末年統治雲南的梁王是蒙古貴族把匝瓦密,1381年,朱元灣派30萬大軍征討雲南,史稱“太祖平滇”。正是在這場戰爭中,鄭和父親故世,十二歲的鄭和被明軍俘虜,並慘遭閹割。明初沿用元朝舊稱,稱其為“三保奴”是十分合理的。而明人王登在《客越誌》中稱;“桃花渡為永樂中太監三保奴出西洋處。”這也是一個旁證。
另外,這還牽涉到鄭和為什麽會被閹割的問題。鄭和當時還隻是一個孩子,如果沒有特殊的原因,通常說是不會被閹割的。因此潘教授推測,很有可能是受到了他父親的牽連。永樂三年五月,鄭和下西洋前夕回鄉掃墓,明政府派禮部尚書李至剛親自為其父撰文,並刻在一塊碑上。按常理,國家為私人立傳乃是最高榮譽,一定大書其名於碑上,以示榮耀。但是在這塊碑上卻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到過鄭和父親的真名,而隻以“馬哈隻”稱之。“哈隻”是阿拉伯語的譯音,是對去麥加朝覲過聖的人的統稱。但鄭和被俘時已經十二歲,完全知道其父的名字,之所以立碑而隱去其名,一是表明明政府為了安撫鄭和完成下西洋的任務,對鄭和家人在平滇戰役中的罪名進行平反;其二則說明鄭和父親極可能是支持梁王的,並做過阻礙明軍平定梁王的事情,由於涉及對朱元璋平滇之役的評價,因此才把真名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