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格意義上講,袁崇煥喊出“五年復遼”時並沒有完整的計劃。史載崇禎元年(1628年)七月十四日,崇禎皇帝召見袁崇煥等人舉行禦前會議,討論遼東局勢,意氣風發的袁崇煥提出:“倘皇上能給臣便宜行事,五年而遼東外患可平,全遼可復。”但當會議休息時,兵科給事中許譽卿向袁崇煥討教“五年復遼”的方略時,聽到的卻是“聊慰上意”四字。一個根本沒有經過周密規劃的目標,實現的可能性會有多少呢


    ?有學者分析了當時遼東的形勢和力量對比,得出結論:袁崇煥“五年復遼”的豪言壯語,如同夢囈!


    然而無論“五年復遼”是否夢囈,崇禎皇帝卻信以為真,袁崇煥便也隻好努力完成這個難以完成的任務。有學者指出,袁崇煥誅殺毛文龍的真實目的,在於整飭軍紀,樹立督師權威。當時,寧遠、錦州、薊州各處軍事要地都曾發生兵變,如不整飭軍紀,根本不能打仗,更不用說五年復遼。而毛文龍長年孤軍海外,不服節製由來已久,加上毛文龍在遼東各軍中地位頗高,因此誅殺毛文龍將能起到殺一儆百,威懾眾將的目的,對整飭軍紀,樹立督師權威無疑是有利的。我們現在當然無法得知袁崇煥當時心中所想,但誅殺毛文龍,僅從軍事上看,隻能說是袁崇煥缺乏全局觀,缺乏戰略眼光的表現。毛文龍一死,明軍僅有的一支戰略牽製力量不復存在,遼東戰爭脆弱的均勢就此被打破,沒有了困擾多年的側翼威脅,後金終於可以放心南下了。幾個月後,皇太極率十萬大軍繞過袁崇煥重兵駐守的寧遠、錦州諸城,第一次兵臨北京城下,袁崇煥的復遼大業就此走到盡頭。


    經


    濟


    懸


    疑


    天朝使臣鄭和下西洋使命之謎


    明初,鄭和“經事三朝,先後七奉使”,歷時二十八年,帆舟遍至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堪稱我國航海史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蹟。然而鄭和出使西洋究竟負有什麽樣的神秘使命呢?數百年來,關於這一問題一直眾說紛紜,沒有定論。


    根據《明史·鄭和傳》的記載,鄭和之所以要下西洋,是因為“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由此看來,明史的纂修者認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有二,一是到海外跟蹤詢查惠帝,二則是沿途炫耀武威,顯示大明王朝的富強。


    傳中所說的惠帝,即是朱元璋的長孫建文帝。建文帝登基之初,鑑於諸王兵權過重,尾大不掉,曾決心進行削藩。公元1399年,當時的燕王(惠帝的叔叔)公開反叛,以“清君側”為理由起兵北平,號稱“靖難”,三年後攻陷京師,奪得帝位,是為明成祖。據說在朱棣兵入南京之時,大內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終。因此,明成祖才會派遣鄭和出使海外尋找惠帝,以防其東山再起,危及自身帝位。這一說法從明朝開始就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一些著名史學家如範文瀾、吳晗等人也持這樣的觀點,範氏所著《中國通史簡編》便認為鄭和下西洋的用意是“以探詢朱允炆蹤跡為首”。


    鄭和塑像


    不過這樣的說法一直以來遭到眾多學者的質疑。他們認為建文帝忠厚羸弱,被朱棣趕下台後,即使逃到國外也掀不起多大的風浪。而且,根據永樂年間修撰的《明太祖實錄》,燕王的軍隊攻入南京金川門時,建文帝就縱火焚宮,早已被燒得屍骨無存,所以,尋找建文帝之說不能成立。而且,從常理上推斷,即使真的是為了尋找建文,有一兩次遠航也就夠了,何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出航,甚至達七次之多呢?因此,鄭和的下西洋一定有著更為重要的目的。


    至於上文所持的炫耀武威的說法,也有人提出質疑。因為事實上明朝從朱元璋開始,就一直不把對外擴張作為重點,他曾經將周邊的十五國定為不征國,其中的大部分就是在“西洋”地區,而且他還一直告誡子孫切不可輕啟邊釁,因小隙而構大禍。深得乃父要旨的朱棣也一直秉承朱元璋的意思從來沒有過耀兵異域或者侵吞他國的跡象,而且每當臣下有對外用兵之議時,他也經常加以訓斥。因此,難以想像在對外關係上一向防止窮兵黷武傾向的明成祖會派鄭和對所謂“不征之國”去炫耀武力。而且如果真的要耀兵,為什麽不向鄰近的朝鮮、日本,而要捨近求遠,跑到西洋去呢?另外,在鄭和出使過程中的三次用兵,也都是純屬自衛反擊,毫無主動用兵的意思。


    江蘇太倉鄭和紀念館


    關於下西洋的目的,還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是認為是為了發展海外貿易。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由於明朝初年朱元璋實行海禁政策,給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一係列問題,國家對外貿易受到損害,因此明成祖即位的時候,國家財政麵臨困難,因此企圖向南洋發展對外貿易,增加國家收入,同時通過這樣的活動,國家又想壟斷外貿權利。因此鄭和下西洋純粹是一項為了促進國內經濟發展而實行的對外貿易行為。


    可是,也有學者對這樣的觀點加以反駁。他們認為,明朝直到隆慶以前的整整兩百多年間,一直十分嚴格地執行著海禁政策,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明政府是不可能同時進行大規模的海外貿易的。相反,朱元璋父子都認為,天朝物產殷富,無所不有,因此不需要外國的貨物,當然也不需要與外國進行貿易。而且,明政府與外國的貿易往往是遵循著“厚往薄來”的宗旨,他們建立起了所謂的朝貢貿易體係,貿易目的中政治需要永遠是第一位的。這就能夠使我們理解為什麽鄭和船隊每到一處,總是先“開讀賞賜”,然後才和當地人貿易。還有人從當時明朝的內外處境來分析,認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為了謀求內外穩定。從當時的國內的“靖難之役”,國內經濟蕭條情形來看,明成祖即位之初,由於經過了三年,人心不穩,因此朱棣急需要恢復國內生產。而要恢復生產,首先就要穩定邊疆,鄭和下西洋就擔當了這樣的使命。據史料記載,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就把當時橫行的海寇陳祖義擒獻朝廷。永樂七年,他又擒獲了錫蘭王亞烈苦奈兒,獻給朝廷。通過鄭和下西洋,永樂時期的明朝帝國無論是國內還是周邊鄰國都大大獲益。倭寇活動大為減少,流民大量歸來,東南海疆比較清靜,商旅往來安全,從而保障了東南一壁的內外安全,促進了東南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王朝之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強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強華並收藏大明王朝之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