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葉以後,內閣之中還出現了首輔、次輔和群輔的明確區別。首輔又叫“首投”,主持內閣大政,位極人臣,為內閣首席閣臣,一切朝政皆歸其調度,次輔和群輔都要聽其行事,不敢與之相爭。當時皇帝發布號令的程序是,先由皇帝口述旨意,然後由宮內的司禮監的秉筆太監用硃筆記錄(稱批紅)後,交給內閣,再由內閣首輔按照“批紅”擬成詔諭(稱“票擬”,亦稱“條旨”或“調旨”,即用小票寫所擬之批答,以備皇帝硃筆批答)。很明顯,首輔的權力遠大於其他的閣臣。這種情況直到出現太監專權的時候,首輔開始聽令於內侍,其權力才開始被削弱。嘉靖朝,夏言、嚴嵩等內閣首輔的權威很大,已成為實際上的宰相,而內閣成為了事實上的全國行政中樞機構。
隨著內閣的演變,內閣權力由輕而重,對明朝的政治活動有很大的影響。首先,內閣與中央機構中的六部的關係就必然要發生轉變。前麵已經提過,按明朝官製,內閣與朝廷的大多部門沒有任何隸屬關係,六部分理天下事務,直接對皇帝負責,內閣大學士不許實際掌握六部事務。永樂時期,由於內閣初創,內閣官員品秩不高,和六部官員在一個層次上,矛盾還不是很明顯。但到了明朝中後期,自嚴嵩開始,內閣開始逐漸侵蝕六部的權力,特別是張居正擔任內閣首輔時,他與皇太後及宮內的大太監馮保勾結控製了皇帝,使得六部的權力都歸於內閣,閣權一度淩駕於部權之上。這種改變明顯違反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祖製,又涉及到實際的權力爭奪,自然引起了六部的極大不滿,為了各自的利益,內閣與六部之間形成了激烈的紛爭。當時,內閣官員經常利用所掌握的對官吏的考察任選權排除異己,如嚴嵩就將文武大臣的升遷操縱在自己手中,就連歷史上頗有清名的張居正,也經常利用考察官員之機,剷除異己分子。並且,內閣為了把持朝政,壓製部、院,還經常勾結皇宮內的宦官一起對付政敵,結果助長了明朝的閹禍,這也是明朝宦官為害深重的一個重要誘因。
可以說,明朝統治者為解決宰相難題而設立的內閣,卻使得各官僚集團爭奪權力的鬥爭空前激烈,造成明朝黨爭異常激烈。明朝的黨爭,也就是官員結黨為朋,互相攻擊。這其中,言官製度(主要是都察院及六科給事)是一個重要因素。言官們經常以朝廷輿論作為自己的標榜,通過向皇帝進言勸諫,來影響皇帝對某一問題的看法。這一製度很受明朝皇帝的重視,因此言官就成為了內閣與六部等鬥爭的打手,內閣和六部都極力籠絡言官,利用他們進行互相攻擊,如果遇到與自己政見不同的政敵,便授意言官群起而攻之。從明朝中期起,這種爭鬥越來越激烈,到了明末更是形同水火,出現了“內閣所是,外論必以為非,內閣所非,外論必以為是”的政治格局。
明朝的黨爭中以內閣之中的紛爭最為激烈。按說,作為飽受儒家文化的薰陶,以“仁、義、禮、智、信”自居的士大夫,應該以仁為本,與人為善,為國效忠,但是在內閣製度下的殘酷的權力之爭中,弱肉強食,幾乎每個人都拉幫結派,培植自己的勢力,以自己的好惡為準繩,對權力欲望的追求使他們變得冷酷無情,非要置政敵於死地而後快。從心狠手辣上講,這些內閣大臣們比文化不高的武將和不通文墨的宦官毫不遜色。按明朝官製,閣臣隻能由三品以上的大臣通過共同推舉產生,而大臣一旦入閣,便可向上接近天子,向下傲視百官。在明朝,內閣並沒有定員定製,多時有七、八人入閣,少的時候隻有三、四人或二、三人,特別是明朝中期以後有了首輔、次輔、群輔之分,首輔位高權重,可謂一個人說了算,其他人隻能參與討論,這就使得對首輔的爭奪更加激烈。為此,閣臣們聯朋結黨,攀引門生,互相傾軋,採用各種伎倆來打敗競爭對手,其中嘉靖、隆慶、萬曆時期首輔之爭最為激烈。嘉靖初年出現了所謂“大禮議”之爭,當時的首輔楊廷和因議禮的時候不符合皇帝的意見而失寵,次輔楊一清就趁機聯合張璁等其他官員扳倒楊廷和取而代之,張璁不甘心居於楊一清之下,又網羅黨羽,扳倒了楊一清,自己出任首輔,之後不久夏言又取而代之,很快嚴嵩又取夏言而代之。此後,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閣臣徐階暗中囑咐禦史鄒應龍彈劾嚴嵩,徐階當上了首輔,然後李春芳、高拱又先後取而代之。再此後,徐階的學生張居正勾結司禮監太監取代了高拱,獨攬大權。張居正死後,也受到了百官的攻擊,慘遭抄家之禍。首輔之爭最殘酷的地方是,一個首輔的倒台,必然要牽涉到所有的官員,或貶或升,造成政局動盪,黨禍不斷,國無寧日。
可見,明朝以內閣取代宰相加強皇帝中央集權的做法並未收到預想的效果,圍繞著內閣與各方的糾葛,帶來的反而是明朝政治的混亂,最終導致了統治集團的分崩離析。
談“虎”色變明朝廠衛之謎
提起廠衛,人們立即想起明朝的“鮮衣怒馬”錦衣衛。廠衛到底是什麽組織,為什麽人們談起廠衛就會談“虎”色變?事實上,廠衛並非一個組織,而是數個組織的合稱,除了錦衣衛外,還包括東廠、西廠、協行廠等。這些組織有一個共同之處,這就是無論是錦衣衛還是東廠、西廠、內行廠,都是手段毒辣、無孔不入的特務組織,這也是人們對廠衛談“虎”色變的重要原因。神秘的明朝廠衛究竟是怎樣的組織呢?
隨著內閣的演變,內閣權力由輕而重,對明朝的政治活動有很大的影響。首先,內閣與中央機構中的六部的關係就必然要發生轉變。前麵已經提過,按明朝官製,內閣與朝廷的大多部門沒有任何隸屬關係,六部分理天下事務,直接對皇帝負責,內閣大學士不許實際掌握六部事務。永樂時期,由於內閣初創,內閣官員品秩不高,和六部官員在一個層次上,矛盾還不是很明顯。但到了明朝中後期,自嚴嵩開始,內閣開始逐漸侵蝕六部的權力,特別是張居正擔任內閣首輔時,他與皇太後及宮內的大太監馮保勾結控製了皇帝,使得六部的權力都歸於內閣,閣權一度淩駕於部權之上。這種改變明顯違反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祖製,又涉及到實際的權力爭奪,自然引起了六部的極大不滿,為了各自的利益,內閣與六部之間形成了激烈的紛爭。當時,內閣官員經常利用所掌握的對官吏的考察任選權排除異己,如嚴嵩就將文武大臣的升遷操縱在自己手中,就連歷史上頗有清名的張居正,也經常利用考察官員之機,剷除異己分子。並且,內閣為了把持朝政,壓製部、院,還經常勾結皇宮內的宦官一起對付政敵,結果助長了明朝的閹禍,這也是明朝宦官為害深重的一個重要誘因。
可以說,明朝統治者為解決宰相難題而設立的內閣,卻使得各官僚集團爭奪權力的鬥爭空前激烈,造成明朝黨爭異常激烈。明朝的黨爭,也就是官員結黨為朋,互相攻擊。這其中,言官製度(主要是都察院及六科給事)是一個重要因素。言官們經常以朝廷輿論作為自己的標榜,通過向皇帝進言勸諫,來影響皇帝對某一問題的看法。這一製度很受明朝皇帝的重視,因此言官就成為了內閣與六部等鬥爭的打手,內閣和六部都極力籠絡言官,利用他們進行互相攻擊,如果遇到與自己政見不同的政敵,便授意言官群起而攻之。從明朝中期起,這種爭鬥越來越激烈,到了明末更是形同水火,出現了“內閣所是,外論必以為非,內閣所非,外論必以為是”的政治格局。
明朝的黨爭中以內閣之中的紛爭最為激烈。按說,作為飽受儒家文化的薰陶,以“仁、義、禮、智、信”自居的士大夫,應該以仁為本,與人為善,為國效忠,但是在內閣製度下的殘酷的權力之爭中,弱肉強食,幾乎每個人都拉幫結派,培植自己的勢力,以自己的好惡為準繩,對權力欲望的追求使他們變得冷酷無情,非要置政敵於死地而後快。從心狠手辣上講,這些內閣大臣們比文化不高的武將和不通文墨的宦官毫不遜色。按明朝官製,閣臣隻能由三品以上的大臣通過共同推舉產生,而大臣一旦入閣,便可向上接近天子,向下傲視百官。在明朝,內閣並沒有定員定製,多時有七、八人入閣,少的時候隻有三、四人或二、三人,特別是明朝中期以後有了首輔、次輔、群輔之分,首輔位高權重,可謂一個人說了算,其他人隻能參與討論,這就使得對首輔的爭奪更加激烈。為此,閣臣們聯朋結黨,攀引門生,互相傾軋,採用各種伎倆來打敗競爭對手,其中嘉靖、隆慶、萬曆時期首輔之爭最為激烈。嘉靖初年出現了所謂“大禮議”之爭,當時的首輔楊廷和因議禮的時候不符合皇帝的意見而失寵,次輔楊一清就趁機聯合張璁等其他官員扳倒楊廷和取而代之,張璁不甘心居於楊一清之下,又網羅黨羽,扳倒了楊一清,自己出任首輔,之後不久夏言又取而代之,很快嚴嵩又取夏言而代之。此後,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閣臣徐階暗中囑咐禦史鄒應龍彈劾嚴嵩,徐階當上了首輔,然後李春芳、高拱又先後取而代之。再此後,徐階的學生張居正勾結司禮監太監取代了高拱,獨攬大權。張居正死後,也受到了百官的攻擊,慘遭抄家之禍。首輔之爭最殘酷的地方是,一個首輔的倒台,必然要牽涉到所有的官員,或貶或升,造成政局動盪,黨禍不斷,國無寧日。
可見,明朝以內閣取代宰相加強皇帝中央集權的做法並未收到預想的效果,圍繞著內閣與各方的糾葛,帶來的反而是明朝政治的混亂,最終導致了統治集團的分崩離析。
談“虎”色變明朝廠衛之謎
提起廠衛,人們立即想起明朝的“鮮衣怒馬”錦衣衛。廠衛到底是什麽組織,為什麽人們談起廠衛就會談“虎”色變?事實上,廠衛並非一個組織,而是數個組織的合稱,除了錦衣衛外,還包括東廠、西廠、協行廠等。這些組織有一個共同之處,這就是無論是錦衣衛還是東廠、西廠、內行廠,都是手段毒辣、無孔不入的特務組織,這也是人們對廠衛談“虎”色變的重要原因。神秘的明朝廠衛究竟是怎樣的組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