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惠仁又匆匆扭頭看了下會客廳的另一側,也就是門首的右側。那裏看來是老人繪畫或寫字的地方,一張大大的桌案鋪著氈布,上麵擺放著筆架、筆洗和一塊大大的、似乎沒有任何雕飾的古樸的硯台。謝惠仁匆匆一瞥,看那硯台有些暗暗發綠,他懷疑是光線的影響,要不然無疑是老坑(注釋28)的精品,這麽大的一塊老坑端硯,無疑價值不菲。桌案旁邊是一組通天的架子,裏麵放著木質的書函和一些線裝書,間雜著一些古老的絲綢寫卷。
如果不是出於禮貌,謝惠仁一定會像個發現了珍寶的孩子一樣在這間書房中四處遛來遛去,幾乎每一樣東西都會讓他怦然心動。他現在有些後悔,腳步還是快了些,隻是大致掃了幾眼的工夫,他們已經走進了那個小小的會客廳。
“請坐吧。”老人從輪椅上起身,緩慢地走到沙發前。看起來他不是腿有殘疾,而是因為年老不便才坐在保健輪椅上。他滿臉堆笑,風趣而且和藹地說:“呃,按規矩應該女士優先啊,這位一定是莎莉小姐了吧,看我老糊塗了,竟然招待不周,請坐。”
莎莉笑了笑,很愉快地坐在末座的沙發上,她顯然知道,今天的主角是那老人和謝惠仁。
然而謝惠仁很不禮貌地沒有和主人寒暄,而是盯著牆上的那幅古畫,仿佛沒有聽到老人的招呼,呆呆地站立在那裏,竟有些怔住了。
老人略略回頭,也看了眼那幅畫,哈哈大笑,說:“惠仁,今天你來巧了,一定會大飽眼福。”
謝惠仁這才收回目光,尷尬地笑了笑,對那老人說:“失禮了。沒看錯的話,是法常(注釋29)的手筆?”
“哦?”老人靠在沙發裏,眼睛放光,很欣賞地點著頭,“眼力不錯啊。”他又側過身子和莎莉開玩笑,“可惜你呀,在藝術品拍賣行,也未必看得出。”
莎莉微微一笑,不由得側過頭去,也開始看著那幅古畫。可她實在看不出這畫有什麽好,看起來畫家想畫棵枯樹枝,從左上到右下畫了個彎彎曲曲的樹木模樣,樹枝上有隻猿猴,可卻不那麽精美,遠看的話,看起來就是堆墨團。然而有趣之處在於,這麽一來,那彎曲的樹枝,又好像是猴子的胳膊和身子,在調皮地扭動著姿勢。
她不解地看了看謝惠仁。此時他已經對這幅畫著迷了,口中喃喃自語著,“真的是這幅畫,它不是在日本的大德寺嗎?”
正文 第21節:(21)
“嗯,我央求了好多天呢。”老人神采飛揚地一揚手,說,“後來那老和尚答應借我掛兩天,作為回報,我送給他一帙‘玄’字號北宋官版大藏經(注釋30),唉,有點虧啦。”說到這裏,老人的神情又顯得無限痛心。
謝惠仁心中一驚,雖說不知道那帙佛經的雕刻年代,但聽老人的口氣,顯然也是古版,說送人就送人,出手也過於大方了。
謝惠仁又將目光盯在這幅畫上,看了良久,自言自語地說:“‘純是禪機’,這畫果然是稀世之寶。”
莎莉不知道他在說什麽,脫口而出,“你說什麽?有這麽高價值嗎?”
“‘純是禪機’,中國古代對法常的山水畫的評價,說畫麵裏蘊含了很多佛法。”謝惠仁隻能用最淺顯的說法跟她講。
“佛法?這怎麽聯繫得上?”
老人哈哈大笑,“好了好了,惠仁,先坐下來,慢慢講給莎莉聽吧。”
謝惠仁本想走近一些再仔細看看,聽老人如此說,也不得不戀戀不捨地坐了下來,不過,這幅畫遠觀也是別有韻味的。
他邊盯著那幅畫邊說:“法常是南宋末期的畫家,據說他俗家姓李,人稱李牧溪,他和日本的聖一國師是同門的師兄弟,傳說他畫的三幅畫被聖一帶到了日本,其中這幅《猿》被奉為經典,被命名為‘牧溪猿’。”
老人在沙發裏,眯縫著眼睛靜靜地聽著,邊聽邊點頭,似乎是在讚許。
“那跟佛教有什麽關係?隻能說這是個和尚畫的。”
“這可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明白的了。”謝惠仁說,“就說這幅畫的題材吧——猿,就是佛家經常出現的符號。”
莎莉更加驚異地看著謝惠仁。
謝惠仁也不管她,自顧自說著,“你小時候聽過一個兒童故事嗎?說有隻猴子住在海邊,海裏有隻海怪,要吃猴子的心,就騙他說對岸有好吃的,駝著他下了海。到了海中央,海怪說要吃猴子的心,猴子很機靈,說,我的心沒帶著呀,還在岸邊的樹上呢。海怪隻好駝著猴子回來取心。”
“猴子一上岸,當然就溜之大吉了。”莎莉笑眯眯地接著他說,“這是個幾乎每個中國人小時候都看過的童話。”
“對啊。可是你知道嗎,這個故事最早就在古代印度的故事集《五卷書》(注釋31)裏。”
莎莉可真的吃驚了,“這是個印度故事?”
“可不是?很多人以為是個中國童話呢。”謝惠仁又說,“這個故事後來有很多版本,唐代有個叫張讀的人,他寫了一本很著名的小說集,叫《宣室誌》,裏麵就有這個故事的變異,說一個年輕人給父親治病,有人告訴他,他父親必須吃人心才能保活命。他有天在山裏看到個僧人,僧人說他願意效法摩訶薩埵王子捨身餵老虎,可以把自己的心貢獻出來,不過要在死之前飽吃一頓。等那個年輕人請他吃了飯後,僧人一下子跳到樹上,變成隻老猿走了。”
如果不是出於禮貌,謝惠仁一定會像個發現了珍寶的孩子一樣在這間書房中四處遛來遛去,幾乎每一樣東西都會讓他怦然心動。他現在有些後悔,腳步還是快了些,隻是大致掃了幾眼的工夫,他們已經走進了那個小小的會客廳。
“請坐吧。”老人從輪椅上起身,緩慢地走到沙發前。看起來他不是腿有殘疾,而是因為年老不便才坐在保健輪椅上。他滿臉堆笑,風趣而且和藹地說:“呃,按規矩應該女士優先啊,這位一定是莎莉小姐了吧,看我老糊塗了,竟然招待不周,請坐。”
莎莉笑了笑,很愉快地坐在末座的沙發上,她顯然知道,今天的主角是那老人和謝惠仁。
然而謝惠仁很不禮貌地沒有和主人寒暄,而是盯著牆上的那幅古畫,仿佛沒有聽到老人的招呼,呆呆地站立在那裏,竟有些怔住了。
老人略略回頭,也看了眼那幅畫,哈哈大笑,說:“惠仁,今天你來巧了,一定會大飽眼福。”
謝惠仁這才收回目光,尷尬地笑了笑,對那老人說:“失禮了。沒看錯的話,是法常(注釋29)的手筆?”
“哦?”老人靠在沙發裏,眼睛放光,很欣賞地點著頭,“眼力不錯啊。”他又側過身子和莎莉開玩笑,“可惜你呀,在藝術品拍賣行,也未必看得出。”
莎莉微微一笑,不由得側過頭去,也開始看著那幅古畫。可她實在看不出這畫有什麽好,看起來畫家想畫棵枯樹枝,從左上到右下畫了個彎彎曲曲的樹木模樣,樹枝上有隻猿猴,可卻不那麽精美,遠看的話,看起來就是堆墨團。然而有趣之處在於,這麽一來,那彎曲的樹枝,又好像是猴子的胳膊和身子,在調皮地扭動著姿勢。
她不解地看了看謝惠仁。此時他已經對這幅畫著迷了,口中喃喃自語著,“真的是這幅畫,它不是在日本的大德寺嗎?”
正文 第21節:(21)
“嗯,我央求了好多天呢。”老人神采飛揚地一揚手,說,“後來那老和尚答應借我掛兩天,作為回報,我送給他一帙‘玄’字號北宋官版大藏經(注釋30),唉,有點虧啦。”說到這裏,老人的神情又顯得無限痛心。
謝惠仁心中一驚,雖說不知道那帙佛經的雕刻年代,但聽老人的口氣,顯然也是古版,說送人就送人,出手也過於大方了。
謝惠仁又將目光盯在這幅畫上,看了良久,自言自語地說:“‘純是禪機’,這畫果然是稀世之寶。”
莎莉不知道他在說什麽,脫口而出,“你說什麽?有這麽高價值嗎?”
“‘純是禪機’,中國古代對法常的山水畫的評價,說畫麵裏蘊含了很多佛法。”謝惠仁隻能用最淺顯的說法跟她講。
“佛法?這怎麽聯繫得上?”
老人哈哈大笑,“好了好了,惠仁,先坐下來,慢慢講給莎莉聽吧。”
謝惠仁本想走近一些再仔細看看,聽老人如此說,也不得不戀戀不捨地坐了下來,不過,這幅畫遠觀也是別有韻味的。
他邊盯著那幅畫邊說:“法常是南宋末期的畫家,據說他俗家姓李,人稱李牧溪,他和日本的聖一國師是同門的師兄弟,傳說他畫的三幅畫被聖一帶到了日本,其中這幅《猿》被奉為經典,被命名為‘牧溪猿’。”
老人在沙發裏,眯縫著眼睛靜靜地聽著,邊聽邊點頭,似乎是在讚許。
“那跟佛教有什麽關係?隻能說這是個和尚畫的。”
“這可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明白的了。”謝惠仁說,“就說這幅畫的題材吧——猿,就是佛家經常出現的符號。”
莎莉更加驚異地看著謝惠仁。
謝惠仁也不管她,自顧自說著,“你小時候聽過一個兒童故事嗎?說有隻猴子住在海邊,海裏有隻海怪,要吃猴子的心,就騙他說對岸有好吃的,駝著他下了海。到了海中央,海怪說要吃猴子的心,猴子很機靈,說,我的心沒帶著呀,還在岸邊的樹上呢。海怪隻好駝著猴子回來取心。”
“猴子一上岸,當然就溜之大吉了。”莎莉笑眯眯地接著他說,“這是個幾乎每個中國人小時候都看過的童話。”
“對啊。可是你知道嗎,這個故事最早就在古代印度的故事集《五卷書》(注釋31)裏。”
莎莉可真的吃驚了,“這是個印度故事?”
“可不是?很多人以為是個中國童話呢。”謝惠仁又說,“這個故事後來有很多版本,唐代有個叫張讀的人,他寫了一本很著名的小說集,叫《宣室誌》,裏麵就有這個故事的變異,說一個年輕人給父親治病,有人告訴他,他父親必須吃人心才能保活命。他有天在山裏看到個僧人,僧人說他願意效法摩訶薩埵王子捨身餵老虎,可以把自己的心貢獻出來,不過要在死之前飽吃一頓。等那個年輕人請他吃了飯後,僧人一下子跳到樹上,變成隻老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