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去m看,開店了。因為很疲倦,所以隻稍微逛了一下,確認書架的位置。
八月七日(星期四)
晴天。k君好像熱感冒了,身體不適。因為隻要不走在大太陽底下就沒事,所以他一直在聽寫錄音帶。不過房間裏麵也跟地獄一樣,我忍不住買了果汁喝。光是果汁費就用了不少。錄音帶也是很快就用完了,整打買也很貴。9已經過世了。12還是不在家。17、18隻接受電話採訪。
八月八日(星期五)
晴時多雲。k君恢復健康,專心幫我聽寫錄音帶。
訪問21。花了一上午的時間,很有意義。
乘勢訪問20,不得要領,浪費時間。
去m,跟老闆聊天。
八月九日(星期六)
k君回東京。帶走一部分錄音帶要在家裏聽寫。感謝。
上午訪問19。
去m,聽老闆說話,馬上幫我留了好幾冊的g過期雜誌。
晚上難得一個人發呆。
21想起某些事來電。
打算明天再去採訪。
八月十日(星期日)
再度採訪21,有點受到衝擊。既是預想得到的,也很意外。
先回民宿整理資訊。下次何時能來?應該是大家都回來的中元節吧。
去m和老闆聊天。兩人一起找書,買了幾本。
晚上一個人聽寫錄音帶。剩下的是習題。真希望有人幫忙,但無法增加人手了,看來隻好自己動手。
2
沒錯,就是這個筆跡。
我想起來了,就是這種字。
方方正正、很冷淡、看不出感情的一致筆觸。
我幾乎都忘記了,曾經做過這本書。尤其是已經離開出版界多年了,更是忘得快呢。
老實說,我是很想永遠都能做新書,可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呀,結果就成了無趣的管理階層了。
當然隻要一聽到書的書名,我的記憶就都回來了。自己做過的書我都記得,畢竟每一本都是我所愛過的呀——不論暢銷還是不暢銷。
接到來電的時候,我也很驚訝呀。沒想到過這麽多年了,還能聽到這本書的名字。可是說來也很奇妙,一聽到書名時,好像當時的事都在身體裏麵醒過來了。
當時賣得很好呀。
也成為一時的話題呢。讀者的迴響很大,他們說當時有看到該事件的報導,但不知道竟是這麽嚴重的事件。
不過打來責備的電話也不少。
首先,對書名表示不滿的就占了大多數。大部分讀者都罵說:對於那麽悲慘的重大事件,居然用“祭典”兩個字,算什麽嘛!可是我覺得那是一個很好的書名呀,也很符合內容。雖然說是“祭典”,但也有對神明祈禱的意思,同時也能傳達出對作者而言,這是一個十分嚴肅的主題。所以當初就直接通過了。
沒有出文庫本。因為沒有得到作者本人的許可,而且這種以時事為題材的作品,通常也不方便出文庫本。
那位女作者嗎?
她是很不可思議的一個人。當時還隻是個大學生,態度卻顯得很沉穩。
說到要出書,大部分的人多少都會很興奮,她雖然有些驚訝,卻沒有那種喜出望外的感覺。
她甚至覺得很麻煩,一開始還拒絕了我們。
不過幾經說服,她才莫可奈何地答應,但感覺做這種事將是她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我所謂的“做這種事”,是指她為別人的事進行採訪寫作。
她好幾次提到,出書完全是出乎預料之外。
當初是打算用來當作資料,並沒有要給外人看的意思。
我想那些應該不是她的謙虛,而是真心話。
我多少能聽得出來。在談話之間,有些人今後會繼續寫作、踏上作家的路;有些人則是僅此一次、下不為例。她就是那種僅此一次的感覺——因為本人也很強烈的要求這一點。
事實上,這本書出版之後,我就幾乎沒有再見過她。交給她打樣之後,見麵的次數便屈指可數。上市之後,有許多採訪的邀約,她都表示無意接受訪問,要我們全部加以拒絕,搞得宣傳部很困擾。因為有關作者的背景資料,隻有我們提供的那一小部分而已。她說了一個很勉強的理由:因為自己也是事件的關係人,不想表現得太過招搖。
社會還以為是我們出版社把作者給藏了起來。這實在是天大的誤會呀。
她好像對於書賣得好不好、評價如何一點興趣都沒有。感覺好像出書之後,書就已經離開自己的手一樣。
3
一開始讀到時,我很興奮。
感覺不像是一個才二十歲出頭的女生寫的。構思縝密、敘事冷靜、文筆也很穩定。如果不是因為先知道她是大學生,我還真猜不出來是幾歲的人寫的。
還有……該怎麽說呢?我不知道這樣的用詞恰當與否?我有一種不吉祥的異樣感覺。
嗯……我也說不清楚。不隻是作者寫的東西,還包含了隻存在於書中的冷酷視線,好像奇妙的磁場一樣。書中給人那種感覺。
我想你也知道,這世界上就是有所謂的fluke (偶然的幸運)。
所謂的僥倖或是新手的好運道,的確是存在的。
人在創作某些東西的時候,無關於作者的企圖,剛好會有什麽東西附在身上。因為作者沒有寫下一本書,所以這本書是否隻是僥倖就不得而知了。但總之,其中是含有這種成分的。這個真實的事件和帝銀事件並稱是耐人尋味的事件,結局也都是充滿了疑點。因此我早就算準了應該會形成話題吧。
八月七日(星期四)
晴天。k君好像熱感冒了,身體不適。因為隻要不走在大太陽底下就沒事,所以他一直在聽寫錄音帶。不過房間裏麵也跟地獄一樣,我忍不住買了果汁喝。光是果汁費就用了不少。錄音帶也是很快就用完了,整打買也很貴。9已經過世了。12還是不在家。17、18隻接受電話採訪。
八月八日(星期五)
晴時多雲。k君恢復健康,專心幫我聽寫錄音帶。
訪問21。花了一上午的時間,很有意義。
乘勢訪問20,不得要領,浪費時間。
去m,跟老闆聊天。
八月九日(星期六)
k君回東京。帶走一部分錄音帶要在家裏聽寫。感謝。
上午訪問19。
去m,聽老闆說話,馬上幫我留了好幾冊的g過期雜誌。
晚上難得一個人發呆。
21想起某些事來電。
打算明天再去採訪。
八月十日(星期日)
再度採訪21,有點受到衝擊。既是預想得到的,也很意外。
先回民宿整理資訊。下次何時能來?應該是大家都回來的中元節吧。
去m和老闆聊天。兩人一起找書,買了幾本。
晚上一個人聽寫錄音帶。剩下的是習題。真希望有人幫忙,但無法增加人手了,看來隻好自己動手。
2
沒錯,就是這個筆跡。
我想起來了,就是這種字。
方方正正、很冷淡、看不出感情的一致筆觸。
我幾乎都忘記了,曾經做過這本書。尤其是已經離開出版界多年了,更是忘得快呢。
老實說,我是很想永遠都能做新書,可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呀,結果就成了無趣的管理階層了。
當然隻要一聽到書的書名,我的記憶就都回來了。自己做過的書我都記得,畢竟每一本都是我所愛過的呀——不論暢銷還是不暢銷。
接到來電的時候,我也很驚訝呀。沒想到過這麽多年了,還能聽到這本書的名字。可是說來也很奇妙,一聽到書名時,好像當時的事都在身體裏麵醒過來了。
當時賣得很好呀。
也成為一時的話題呢。讀者的迴響很大,他們說當時有看到該事件的報導,但不知道竟是這麽嚴重的事件。
不過打來責備的電話也不少。
首先,對書名表示不滿的就占了大多數。大部分讀者都罵說:對於那麽悲慘的重大事件,居然用“祭典”兩個字,算什麽嘛!可是我覺得那是一個很好的書名呀,也很符合內容。雖然說是“祭典”,但也有對神明祈禱的意思,同時也能傳達出對作者而言,這是一個十分嚴肅的主題。所以當初就直接通過了。
沒有出文庫本。因為沒有得到作者本人的許可,而且這種以時事為題材的作品,通常也不方便出文庫本。
那位女作者嗎?
她是很不可思議的一個人。當時還隻是個大學生,態度卻顯得很沉穩。
說到要出書,大部分的人多少都會很興奮,她雖然有些驚訝,卻沒有那種喜出望外的感覺。
她甚至覺得很麻煩,一開始還拒絕了我們。
不過幾經說服,她才莫可奈何地答應,但感覺做這種事將是她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我所謂的“做這種事”,是指她為別人的事進行採訪寫作。
她好幾次提到,出書完全是出乎預料之外。
當初是打算用來當作資料,並沒有要給外人看的意思。
我想那些應該不是她的謙虛,而是真心話。
我多少能聽得出來。在談話之間,有些人今後會繼續寫作、踏上作家的路;有些人則是僅此一次、下不為例。她就是那種僅此一次的感覺——因為本人也很強烈的要求這一點。
事實上,這本書出版之後,我就幾乎沒有再見過她。交給她打樣之後,見麵的次數便屈指可數。上市之後,有許多採訪的邀約,她都表示無意接受訪問,要我們全部加以拒絕,搞得宣傳部很困擾。因為有關作者的背景資料,隻有我們提供的那一小部分而已。她說了一個很勉強的理由:因為自己也是事件的關係人,不想表現得太過招搖。
社會還以為是我們出版社把作者給藏了起來。這實在是天大的誤會呀。
她好像對於書賣得好不好、評價如何一點興趣都沒有。感覺好像出書之後,書就已經離開自己的手一樣。
3
一開始讀到時,我很興奮。
感覺不像是一個才二十歲出頭的女生寫的。構思縝密、敘事冷靜、文筆也很穩定。如果不是因為先知道她是大學生,我還真猜不出來是幾歲的人寫的。
還有……該怎麽說呢?我不知道這樣的用詞恰當與否?我有一種不吉祥的異樣感覺。
嗯……我也說不清楚。不隻是作者寫的東西,還包含了隻存在於書中的冷酷視線,好像奇妙的磁場一樣。書中給人那種感覺。
我想你也知道,這世界上就是有所謂的fluke (偶然的幸運)。
所謂的僥倖或是新手的好運道,的確是存在的。
人在創作某些東西的時候,無關於作者的企圖,剛好會有什麽東西附在身上。因為作者沒有寫下一本書,所以這本書是否隻是僥倖就不得而知了。但總之,其中是含有這種成分的。這個真實的事件和帝銀事件並稱是耐人尋味的事件,結局也都是充滿了疑點。因此我早就算準了應該會形成話題吧。